首页 > 军事历史 >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第726节

  “巍巍太行山,令人望之而却。若无公济(刘闰中),我实不知何时能入并州。表里山河,诚不欺我。”邵勋将车帘掀开,看着两侧高耸的山岭,感慨道。

  马车左右有亲军护卫。

  破烂的驿道上,马车几乎占据了所有路面,亲军都走到两旁的乱石丛中了,摇摇晃晃,脚步不稳,一不小心就有摔下丹水之忧。

  就这个路况,啥也别说了。

  刘闰中父子率万余骑南下,那是真的轻兵疾进,全靠骡马,连粮车都没带,完全打定了吃大户的主意。

  “明公虎踞中原,纵横八荒,雄才伟略之处,让人叹为观止。”刘闰中说道:“匈奴蕞尔小邦,如何能挡大国之兵?也就凭着山川地势,苟延残喘罢了。我献上党,便让匈奴失了地利。大军一发,灭此朝食,易如反掌。”

  邵勋瞟了他一眼。

  伪·大舅哥心情好了不少啊。

  数日前,他从儿子那里寻得刘雅,当场捅了他数十矛。随后把头斩了下来,听闻要做成颅骨酒器,躯干四肢则分赏给军士们做吃食……

  妈的,到处都是拟人生物!

  “该是你的功劳,就是你的,谁也抢不走。”邵勋叫停了马车,干脆领着二人下来步行,车里太闷了,又没减震弹簧,颠得屁股痛。

  前方隐隐出现一座关城,邵勋知道,那叫天井关(亦名“太行关”),始建于前汉元朔年间,历代皆有修缮。

  他们现在离天井关尚有数里,走着走着就全是艰险小道、狭窄隘口了。

  邵勋一度停了下来,扭头回望。

  自马车向后数里,羊肠坂(太行陉别名)上人头攒动,旌旗飞舞。

  这個时候,若前面有人堵住天井关,后面有人占据邘国故城,两头一堵,简直就是全军覆没的节奏。

  陉道宽两三步,窄的地方甚至不到两步——后世隋炀帝自并州回洛阳,不惜民力,下令开凿拓宽太行陉,也仅仅让路的宽度变成三步(四五米)。

  这么窄的陉道,你来十万兵又如何?摆不开啊。

  正面接触的永远就那几个人,守军太好防了。

  这就是攻关隘的难处,因为它们是依托地势修建的,比攻城难度大多了。

  “公济,这便是你的功劳。”邵勋指了指弯弯曲曲的山径,说道:“入山两天了,才走了不到四十里。这四十里,若强攻下来,不知要死伤几多兵马。其实你没必要南下的,全军北上攻打丹朱岭,都比南下野王要好。”

  刘闰中沉默不语,梁公这是在委婉地指责他。

  邵勋又看了他一眼,暗道还有几分脾气,和没被调教过的刘野那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他遂不再说话。

  走到太阳落山时,终于来到了天井关下。

  关城上高高飘扬着“侯”字大旗,显然已为黑矟军占据。

  天井关前有三个井泉,名字就叫“天井泉”,传闻“极大,至深莫测”。

  这会已有亲军在此打水,洗刷马匹、埋锅造饭。

  邵勋直接登上了天井关城,俯瞰群山。

  此关位于太行陉道最高处,从邘国故城向北直抵关前四十里,为上坡路;从天井关向北三十余里,乃下坡路,出山后再走十几里,可至刘闰中的老巢高都(今晋城)。

  七八十里的艰险隘道,就这么兵不血刃拿到了手里,真的很不容易,说到底还是统战工作做得好。

  十一日,大军继续向北。

  ******

  作为先锋,骡子军提前半天入山。

  一千三百余兵,每人一匹骡子、一匹骑乘马,携带数日干粮,一路疾行。

  在邵勋刚进山不久的时候,他们就越过了天井关。

  初九下午出了太行陉,在向导的带领下,奔至高都,驻于城外。

  羯人给了他们一些肉脯——别误会,这是牛羊肉,因蝗灾导致草料不足,故大批量宰杀牲畜制成。

  初十,千余人沿着驿道向东北走了数十里,远远看到了一片平坦的盆地,那便是传说中的巴子城、巴子墓了——迄今,城、墓皆已不见,唯余地名。

  蒋恪骑马登上了一处缓坡,眺望北方。

  刘昭修了一座营垒,营中竖有大旗,有军兵走动。

  左右看不见匈奴大军,仅有少数游骑在活动。

  “徐煜!”蒋恪大喊道。

  “末将在此。”徐煜应道。

  “你带三百人向北,过营不入,往泫氏县方向前行,遇敌便回来。”蒋恪下令道。

  徐煜领命而去。片刻之后,三百人换了骡子骑上,卷起大股烟尘,北向而去。

  蒋恪则领着剩下的千人,很快来到了营垒外。

  “可是王师?”营垒高墙上,有人大呼道。

  “骡子军蒋恪,奉梁公军令,驰援至此。刘舍人可在?”蒋恪问道。

  刘昭是幕府舍人,这就是他的官职,至于刘闰中之子、部落小帅的身份,那都不是官。

  营门很快打开,刘昭在数十人的护卫下,步行而出。

  蒋恪亦下了骡子,步行而前。

  有亲兵打开包袱,取了官印、调兵公函,羯人向导则上前交涉。

  刘昭没见过蒋恪,听完向导的话,又看了看官印、公函,信了,立刻露出笑容,道:“蒋督且入营,我已备下饭食——”

  “不急。”蒋恪摆了摆手,道:“北边如何了?”

  刘昭脸色顿时难看了起来,硬着头皮道:“刘曜在丹朱岭上筑垒,其前军都督呼延寔盘踞在泫氏县,有众数千,四处掠夺人丁、牛羊。百姓纷纷走避,我已让人将其安置到山里,十分困难,急需赈济。”

  蒋恪闻言,心里有数了。

  几千匈奴兵都赶不走,刘昭手头确实没什么实力,大概多为老弱妇孺,精壮很少。

  “刘曜有众几何?”蒋恪又问道。

  “不知。”刘昭老实答道:“应不下万人。”

  “我看最多万人。”蒋恪想了想后,说道:“若兵多,哪可能在丹朱岭上修营垒?”

  “督军说得是。”刘昭连连点头。

  “可有平阳消息?”

  “昨日捕得两名游骑,言乌岭道上有匈奴兵大至。又言平阳不计损耗,转运粮草至晋阳。”刘昭答道。

  “乌岭道上领兵者何人?有众几何?”

  “不知。”

  蒋恪叹了口气,一问三不知。

  乌岭道通平阳,是一条翻越乌岭山脉的险要山道。

  简单来说,乌岭山东西隔断了运城盆地(河东、平阳二郡,位于西边)与晋城、长治二盆地(上党郡,位于东边),道路不是没有,但多为山道,需要翻山越岭,和太行陉类似。

  丹朱岭则是隔断了晋城、长治二盆地——两盆地隔着山南北相望。

  从长治盆地(上党郡城所在)向北,还要穿越连绵不绝的群山,才能抵达太原盆地(晋阳所在地)。

  这就是并州的地形,由大大小小的盆地组成,盆地之间全是山,有的还十分险要。

  表里山河,不是没来由的,自古就非常利于防守。

  见蒋恪不说话,刘昭想了想,道:“有传闻,刘聪亲上乌岭道了。”

  “什么?”蒋恪有些惊讶。

  这是要从乌岭道向东,直插高都,截断梁公大军归路?他做得到吗?有足够的粮草吗?

  蒋恪不太相信,但还是立刻叫来信使,把消息传递回去。

  与此同时,他看着刘昭,道:“立刻派人向西查探,不得有误。”

第680章 共险

  唐剑部正在等待粮草。

  山路艰难,一万五千步骑人吃马嚼,消耗不是什么小数目,随身携带的粮草撑不了多久。更何况,他们还遵照梁公的命令,散了一部分军粮给驻地附近的胡汉百姓,安抚人心,稳定局势。

  骡子军越过高都北上时,唐剑留少量人马守高都,主力已经向西深入百二十余里,抵达了后世阳城县所在的地方。

  他没有去管刘昭的死活,已经穿越艰险地段,进入到了相对平坦的地区,匈奴人来多少都不是问题,早晚能打回去。

  他调整作战方向的主要原因是得到确切消息,西边有敌人过来了,故先斩后奏,整兵向西,并派出信使,通报军情。

  上党荒芜,很多乡里已经裁撤,此处山间只余大大小小的乌桓、匈奴部落,闻大军前来,有的就地投降——主要是乌桓人——有的则仓皇西走,逃归匈奴。

  不过,严格来说,这里可能已是司州地界,盖因西面不远处就是司州平阳郡之濩(hù)泽县(今阳城县西)。

  沮渠崇率少量轻骑前出,直抵濩泽县城外,遇到了一股敌骑,没有恋战,直接退回。

  退回来后,又派出大量游骑,查探地形,观察敌军屯兵方位、后勤运输线路。

  “北边百里外的山间有端氏县,县西数十里当乌岭尾闾,故置乌岭关。没有听到刘聪来此地的消息,恐有讹误。”

  “应不是讹误。刘聪或许来此巡视过,督促守军修缮城防,随后又走了,去了别处。”

  “濩泽远离上党,可也远离平阳。河东、平阳、西河确实不缺粮,但运至此处,耗费甚大,匈奴并不宽裕,不会在此留驻大军。”

  “我亦是这么想。匈奴主力应在乌岭关。此为三家分晋会盟之所,地势相对平坦,故置关城。匈奴应是想死守乌岭关了,濩泽、端氏能守则守,不能守则弃之,兴许百姓都撤走了,只余空城。”

  “我料刘聪在北边。乌岭有南北二道,南道乌岭关山势艰险,非常难走,不便用兵。北道山势稍缓,虽云大岭,实则是汾、沁间数百里纵贯山脉之山势最低处,大道所取。自汉以来,往来皆走北道,南道行人稀少,年久失修,根本不适宜通过大军。”

  “北道直通伪汉都城,刘聪定在彼处,亲自督战,激励士气。”

  “水路能不能运粮?”

  “而今水浅,怕是不能。当年秦将王龁走南道,也是春夏之交,趁着春汛水深之际,水陆兼运,方才支撑得起。”

  唐剑默默听着幕僚们的议论,微微颔首。

  他们是读书人,从故纸堆里翻出来很多东西,对并州的交通状况相对了解。他派人实地探查后,发现与幕僚们所说有差别,但不算很大,整体还是靠谱的。

首节 上一节 726/8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我,云龙他哥,西北霸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