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官家

北宋官家 第114节

  相反的,作为宫中内使,在面对他的时候,蓝元震更多的是颐指气使,高高在上的态度。

  陈寿原本对此,并没有什么不满。

  毕竟,他很清楚,自己作为一个商人,在这些达官贵人面前,其实是没有任何实际地位的。

  相较之下,蓝元震除了态度上有些趾高气扬之外,接触下来,人还是不错的。

  一念至此,陈寿了一下,还是忍不住开口,道。

  “官家,蓝高班也是怕臣初次进宫,御前失仪,所以口气才严厉了些,既然已经受了责罚,您不妨宽宥了他吧—”

  闻听此言,一旁的张从训心中不由摇了摇头,很快也收回了看向陈寿的目光。

  他该做的已经做了,总算不白拿那两锭金子。

  对于陈寿的求情,赵祯的态度倒是和煦,点了点头,道。

  “既然陈子城都这么说了,那朕也不过多苛责。”

  “张从训·——”

  “在—————”

  赵祯扫了底下二人一眼,吩咐道。

  “命人将蓝元震送回去吧,去御药院,拿最好的伤药,给他治伤。”

  “是—”

第139章 老丈人的金融头脑

  让人把蓝元震送走之后,陈寿的心绪稍安。

  随后,赵祯问了他一些交子铺的经营状况,应该说,陈寿不愧是走南闯北的商人,在这种具体做生意上头,还是很有主意的。

  逐渐摆脱了之前的紧张之后,陈寿说话也慢慢变得自如起来。

  ”..—-官家,按照臣的经验,普通的老百姓家里其实没有什么现钱,至于大户人家,也不屑于因为一点点利息,就把现钱都换成交子。”

  “所以,能够存钱的,主要是一些商贾,所以,臣建议官家,可以对小额的存钱,取消利息,甚至可以收一些保管费。”

  “对于大额的存钱,至少在一千贯以上的,免保管费,再适当给予一些利息,钱庄的重点,应该放在放贷一事上。”

  话至此处,陈寿略停了停,似乎在组织语言,随后,他继续道。

  “如今民间借贷,除了特别紧急的状况外,一般利息在四分到六分,短期低者可至三分。”

  “按照之前-—-之前蓝高班所说,钱庄现在放贷的利息,按民间最低的三分来计,这个利息,足以吸引大多数的商贾前来。”

  “不过,光是如此,钱庄会变得多出少进。’

  “所以,臣觉得,可以想些法子,促使这些商人把钱存进来,比如,可将友人存钱,转成借贷的额度,当然,为了保险起见,不宜全转,只可转三成或五成。”

  或许是因为这就是自己的老本行,说著说著,陈寿的情绪变得越来越高涨最后,索性站了起来,比划著名开口,道。

  “比如,有商人甲,欲贷钱一千贯,但是,他手中抵押物不足,达不到钱庄放贷的门槛,那么,便可让他去游说自己的朋友,找商人乙或丙,让其存入钱庄两千贯钱,用作钱庄所设的“定期”。”

  “然后,按照这份定期的存钱额度,以其五成为限,放给甲一千贯的贷钱。”

  “这份定期,不作为贷钱的抵押物,但是,却需约定,在甲还清欠钱之前,

  不可支取。”

  “如若甲能够及时还清欠钱,便仍可由定期转为活期,随时支取,但如果甲不能及时还清或无力清偿,则这笔定期转为‘死期’,仍可到期支取,却不得转为活期提前支取。”

  定期和活期的概念,都是赵祯在自己的那份手稿当中提出来的。

  经过这段时间的准备,陈寿自然也对此基本理解了,不仅如此,而且,以现在的状况来看,他还在此基础之上,做了新的拓展,延伸出了所谓“死期’的概念。

  虽然说,赵祯不是经济学的专家,但是,基本的经济常识,他还是懂一点的陈寿所说的这个办法,实际上已经算是一种金融手段了。

  在这种运作方式之下,虽然陈寿说著不把定期的存钱当做抵押物,但实质上,它起到的就是抵押物的作用。

  只不过,抵押的不是存钱本身,而是固定期限的存钱使用权--也就是所谓的‘死期”。

  还以刚刚的例子来说。

  假设钱庄有钱一千贯,被甲从钱庄全部借走,在没有抵押品的情况下,他需要从乙或其他人手中,为钱庄拉来了两千贯的存钱。

  那么,实际上钱庄此刻实际持有的钱币,反而是增多了,由一千贯变成了两千贯。

  假定甲的贷钱和乙的定存都是一年,那么,如果说甲能够按期清偿或提前清偿,那么,按照年利三分来算,钱庄便可拿回一千三百贯,

  而按照约定,如果甲不能按期清偿的话,那么,乙的这笔定存,就会转为死期,无法提前支取,直到约定日到期方可取走。

  也就是说,无论甲能否按期清偿,至少都会有一千三百贯,在这一年的时间内,被彻底锁死在钱庄内。

  那么,也就意味著,当甲从乙处为钱庄拉到两千贯存钱后,钱庄为甲放贷一千贯之时,可以同时另外放出一千三百贯给丙,作为新的贷钱。

  如果说丙也没有足够的抵押物,而继续通过这种拉存钱的方式贷款的话,那么,钱庄就可以如法炮制,像滚雪球一样,把放出去的债务越滚越大。

  唯一的问题是·—·

  赵祯警了一眼旁边的张从训,看他欲言又止的样子,便问道。

  “你觉得陈子城方才所说的办法如何?”

  见官家发问,张从训这才开口,道。

  “官家明鉴,刚刚听陈子城的法子,倒是极为精妙,可中间有些疑惑,让臣想不明白。”

  “若是那商人甲,能够拉来两千贯存钱,那么,他为什么不直接找乙来借呢?”

  “而且,臣虽不大懂得做生意,但是,也知道商人买卖,随时需要用到大量的现钱,照刚刚陈子城所说的,一旦放贷,那么,在甲清偿债务之前,乙无法随时支取存钱。”

  “如此状况下,乙又如何肯拿钱出来,帮助甲呢?”

  “臣愚钝,实在想不明白此事,让陈子城笑话了。”

  说著话,张从训还对著陈寿拱了拱手。

  于是,后者连忙摆手,可刚摆了一半,又似是想起了什么,迟疑片刻,道。

  “张殿头考虑的的确有道理,不过,这些其实都是可以解决的。”

  见此状况,赵祯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道。

  “看来,陈子城已经胸有成竹了,那就说说吧。”

  于是,陈寿这才继续道。

  “这头一个问题,其实很简单,虽然乙有钱,但是,如若借给了甲,那么,

  便有可能血本无归,连本钱也难讨回。”

  “可如若是按照我刚刚所说的,存进了钱庄,那么,就只是把钱换个地方放起来而已,即便是甲最终不能清偿钱庄的债务,等到期之后,乙依然可以把自己的钱如数拿回,并且,还可以拿到一笔定期的利息。”

  “这般风险,和直接借钱给甲相比,安全性更高,所以,无论甲,乙,肯定都更愿意这么做。”

  “至于第二个问题—””

  陈寿抬头看著张从训,神色有些,不过,犹豫了一下之后,他还是开口道。

  “张殿头说的不错,身为商人,要将一大笔钱束缚在钱庄当中这么久,必然影响自己的生意买卖。”

  “所以,这个策略,放贷的针对的是商人,但是,存钱所针对的人,却是那些士绅富户!”

第140章 商人与政治

  众所周知,中国人打骨子里头传下来的基因,就是喜欢存钱。

  这和农耕民族看天吃饭的生活习惯有关,没钱的人赞了钱,第一选择是买地,有钱的人赚了钱,还是喜欢买地。

  等到周围的地实在买不了了,他们也不会把钱挥霍出去,而是会找个地窖,

  把钱埋起来。

  其中,尤其以地方的士绅大户们,喜欢这么干。

  他们和一般的商人不同,向来不走南闯北,所以,并不需要大笔的流动资金。

  同时,因为居住地相对固定,能够让他们兼并的土地也是有限的。

  这种状况下,他们其实掌握了大多数的财富,却都只能堆在家里。

  当然,这些人其实有不少,也是民间放贷的主体所以事实上,陈子城的这个法子,打的就是他们的主意。

  在能够保本的前提下,他们的钱放在家里,和放在钱庄其实没有大的区别。

  钱庄是要赚钱的,所以,不可能在存钱上付出太多的利息。

  那么既然如此,不如把拉存钱的任务,交给那些继续借贷的商人。

  要知道,这帮人最大的优势,就是人脉广,关系熟,长袖善舞。

  不管是攀关系也好,私下送钱也好,反正,只要他们能够把存钱拉过来,对于钱庄来说就是一件大好事。

  这个方案如果能够顺利进行的话,那么,钱庄就可以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源源不断的收益。

  只是·—

  “陈子城,你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说吧?”

  赵祯思索了片刻,沉吟道。

  “这般法子,的确能够让钱庄获得最大的收益,但是,却也蕴含著很大的风险。”

  “依你所说,甲借了钱,用的是乙的定期作为担保,这就意味著,甲实际上是没有抵押物的,如果说到期之后,甲无法清偿,而乙的定期也要如数返回,那么,钱庄是否会赔钱呢?”

  和张从训不同的是,赵祯非常清楚,任何的金融手段,其中都是潜藏著风险的。

  尽管,陈寿的这个办法,只是最初级的金融手段,但也依旧如此。

  这中间最大的风险就在于,假如借钱和存钱都是一年期,那么,在最坏状况,也就是甲无法清偿时,乙这一年的存钱使用期,能够获得与甲所欠债务同等的收益,以保证收支平衡。

  这个疑问一出,陈寿的额头上,顿时就渗出了一丝汗水。

  曙再三,他到底还是没敢大包大揽,谨慎开口,道。

  “官家明鉴,此事,臣不敢担保,只能说-—-””-有风险,但是,和其他生意,

  乃至是民间的借贷相比,这种风险,已经小上许多了。”

  “而且,钱庄放钱,总归还是要审核的,不会只看能否拉来存钱,所以,只要谨慎一些,臣觉得,当无大碍。”

首节 上一节 114/1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家父朱元璋,我还努力个啥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