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官家

北宋官家 第71节

  诚然,张知白也觉得,王钦若没有尽到宰相辅弼君上的责任,但是,他却也能理解王钦若的难处。

  东祀西封之事,本质上是赵恒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所行之事。

  说白了,这是皇帝一心要做的。

  王钦若身为宰相,虽然在劝谏皇帝东祀西封这件事上很不称职,但在其他的各种政务上,王钦若处理的是十分出色,挑不出什么毛病的。

  或者可以换句话说,作为宰相,王钦若在东祀西封这件事上向皇帝无限度的妥协,甚至摆出一副积极的态度,恰恰是最大程度的获取了皇帝的信任。

  进而,通过用这种方式获得的权力,来维持国家的正常运转。

  在这一点上,张知白和王钦若是有些类似的。

  因为他在劝谏赵恒的时候,往往也会用各种怀柔的方式,同样通过神灵迷信的方式,来委婉的表达自己的看法。

  所以,张知白算是少有的,对王钦若没有恶感的重臣了。

  当然,赵祯知道这些,是因为他有之后的记忆。

  在旁人看来,张知白和王钦若就是政见不合的对头,要知道,后来张知白被罢去参知政事之位,也是因为他和王钦若冲突了太多次,影响到了中书的正常运转。

  但是有些时候,世事就是这么奇妙。

  刘娥之所以会在这个时候想起张知白,原因也恰恰是,张知白被贬之后发生的事。

  几乎是紧随著张知白被贬,很快,王钦若在和丁谓的斗争中落败,也被贬到了南京。

  丁谓心胸向来狭隘,所以,在把王钦若赶走之后,他特意重新提拔了张知白任南京留守,想要让二人缠斗。

  可谁曾想,张知白非但没有为难王钦若,反而对其礼遇有加,名声一度传到了京师当中。

  当时,丁谓气得够呛,一怒之下,又把张知白贬了下去——·

  这桩旧事,当时闹得动静不小,刘娥必然是有印象的。

  所以,这个时候,想要找一个愿意声援王钦若的,也就只有张知白了。

  对这一点,赵祯很有信心。

  至于他费尽心思,因势利导的想要把张知白召回朝中,原因也很简单。

  其一是,赵祯看中张知白为人清介,又懂变通。

  尤其是他持身中正,不喜弄权之事,这一点,很得赵祯的心。

  第二就是—————-张知白有一好友,名叫张士逊,有一学生,名叫晏殊!

  当然,眼下是不能露出自己的心思的。

  因此,听到刘娥的话之后,赵祯很是认真的思了片刻,道。

  “张知白此人,爹爹在时,倒是曾夸奖过的,既然大娘娘也觉得他好,臣自然没有什么意见。”

  “只是,当初张知白是以参知政事被免出京,如今若将他召回,差事总不好低了。”

  “但如今中书参政已然满员,如何安置,怕是有些难处。”

  依照宋制,中书应有三宰相四执政,但实际上,这个员额从来都没有满过。

  为了保持相对的平衡,中书一直都是最高六人在任。

  若有三相,则执政空缺一人,若执政满员,则宰相必空缺一人。

  现如今的中书当中,冯拯为集贤相,王曾,钱惟演,任中正,吕夷简为参知政事,也就只剩下一个昭文相尚且空缺。

  但是显然,这个职位,刘娥是想要留给王钦若的。

  不过,这一点对于刘娥来说,显然不算什么问题。

  她稍一思便道。

  “吕夷简既入中书,开封府的差事便空了,便让张知白暂且先去管著吧,其余的,待他回京之后,我亲自见见再说。”

  于是,赵祯也便明白了刘娥话中之意。

  虽然说,张知白近些年和王钦若颇有私交,但是,当年他们毕竟政见不合,

  屡有冲突。

  所以,张知白到底会不会支持王钦若复相,还需要再进一步的试探,召回京师,且先权知开封府事,至于往后是否提拔,则要看真正召见之后,看他到底是什么态度。

  对于这个结果,赵祯已经是很满意了。

  于是,他将此事揭过,不再提及,转而道。

  “除此之外,臣还有一件事,想和大娘娘商议一番。”

  说这话时,赵祯的脸色显得有些犹豫。

  见此状况,刘娥也略有些意外。

  要知道,这段时间下来,她这个儿子行事向来果敢,这种矛盾的神色,还是头一次出现。

  “什么事?”

  赵祯仍旧有些蹉,沉吟了片刻,他忽然抬头,对著旁边的蓝继宗道。

  “蓝都知,朕和大娘娘有要事商议,你且先将无关人等屏退吧。”

  啊这—

  蓝继宗的脸色也有些讶然,刘娥更是直起了腰,目不转睛的看著赵祯。

  “看来,真的是有要事。”

  轻轻点了点头,刘娥便朝著蓝继宗轻轻挥了挥手。

  于是,后者立刻会意,赶忙下去清场。

  不多时,殿中便只剩下了几个心腹宫人,刘娥这才抚了抚自己略显皱褶的大袖,道。

  “此处已然没有旁人,有什么话,官家直说便是。”

  赵祯这才开口,只不过,口气却还是带著几分斟酌的意味,道。

  “大娘娘,丁谓擅权,蒙蔽内外,虽说如今已经被流放崖州,但是,人之贪欲无穷。”

  “这份熟状当中,中书提出了数条举措,以防再有壅塞之事,可臣心中始终不安。”

  说著话,赵祯站起身来,指著刘娥面前的那份熟状,道。

  “不论是申,奏之分,还是通进司之独立,不受宰辅干预,乃至是朝廷有实封之制,皆是为防权臣蒙蔽内外所设。”

  “可即便如此,丁谓之流,权势一重,仍有办法绕开这些,阻隔内外,所以,臣想著,只靠重申典制,便想抑制权臣再次出现,恐怕有些困难。”

第83章 虚晃一枪

  这番话,赵祯说的十分郑重。

  因此,刘娥也并没有生出轻视之意,而是仔细思索了一番,方轻轻点了点头,道。

  “官家所言有理,不过,权臣之祸,古已有之,历朝历代皆难遏制,我大宋之制,较之前历代,已经足堪完备。”

  “可人心难测,再完备的制度,也总难免被有心之人利用,若想彻底解决此患,恐怕不易。””

  看得出来,刘娥对于宋朝的这套制度,是十分自信的。

  应该说,这份自信并非是毫无来由的。

  丁谓擅权是事实,但是,若和历史上真正的大权臣相对比的话,他还是不够看的。

  要知道,如今宫中主政的是刘娥,一介妇人,真正的皇帝尚在冲龄,无力理政。

  国家大事多数要依靠两府来负责处理,这种情况之下,最容易滋生出威胁皇权的大臣。

  但是,丁谓固然擅权,可他的擅权,本质上是创建在皇权的基础之上的。

  他能够权压中书,威风赫赫,靠的是和雷允恭勾结,屏蔽内外,阻塞宫中耳目。

  可一旦这个现状暴露出来,那么,即便是母后主政,幼主临朝的状况下,宫中也完全有能力随时将他拿下。

  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大宋相互制衡的体系,的确是足够完善的,不仅抑制了武将,而且,也防止了权臣篡位。

  不过,话又说回来。

  对于皇权来说,对臣下的控制,自然是越强越好,预防篡位是最底线的要求。

  像丁谓这样,勾结内宦便可屏蔽内外,一手遮天的状况,也同样是需要警惕的。

  “官家可有什么想法?”

  目光落在赵祯的身上,刘娥的眼神微眯。

  凭她对自己这个儿子的了解,后者如果没有主意的话,只怕是不会贸贸然开口的。

  果不其然的是,听到这句问话,赵祯略一沉吟,便道。

  “大娘娘明鉴,丁谓之所以能够擅权至此,在中书一手遮天,归根结底,不外乎是和雷允恭勾结,阻塞宫中消息而已。”

  “便说通进司违制将章奏送丁谓阅后,再封送入宫之事,如若大娘娘和臣能够提早知悉,当不至于让事情发展到如此境地。”

  闻弦歌而知雅意,涉足朝政多年,刘娥的政治经验自然是足够丰富的,所以,赵祯透了个口风,她便已经隐隐明白了什么,道。

  “官家是想,能够随时知悉中书发生的诸事?”

  某种意义上来说,宋朝的确是一个君主专制持续加强的时代。

  因为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在各种相互制衡,复杂冗乱的制度下,都无法掌握对皇权拥有实质性威胁的力量。

  那么,关键就在于,作为君主,如何能够第一时间获知消息,做出动作的问题了。

  丁谓擅权,是因为他通过各种方式,将对自己不利的言论和事件,全都拦在了宫外,使其不达御前。

  尤其是在文书批答作为主要政务处理方式的状况下,哪怕是其他的宰执大臣,想要通过正常途径弹劾丁谓,也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只要填补上这个漏洞,自然能够预防类似的事再次出现。

  联系到刚刚赵祯才派人去打探过中书发生的争执,刘娥自然立刻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赵祯倒是也不避讳,再度开口道。

  “按照我朝典制,常程事务以申状送交中书,小事以札子处置,大事付送入宫请旨,诸臣章奏,由通进司递送入宫,皇帝阅看后,不决者下中书再议。”

  “如此,本无中书擅权之余地,但丁谓所行之事,足可看出,仅凭典制是不够的,所以,臣觉得,还需对中书再加约束。”

  说著话,赵祯的目光警了一样旁边的蓝继宗,在后者一阵摸不著头脑当中,

首节 上一节 71/1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家父朱元璋,我还努力个啥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