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官家

北宋官家 第77节

  之前看到陈话这个名字的时候,他就隐隐有所印象,却不曾想,太后竟真的属意王钦若。

  如此一来,便让冯拯的心中有些纠结。

  王钦若此人,的确是有能力的,说他堪当宰相之职,倒也没错。

  可问题就在于,他的名声实在是··

  应该说,冯拯在看清如今中书的现状之后,已经盘算好了要向宫中靠拢。

  但他万万没料到,太后一上来,就给他抛出这么大的一个难题。

  入仕四十多年,冯拯做事可谓是谨小慎微,他刚刚说自己老迈的话,也并非是托词。

  虽然在如今这种状况下,引援王钦若再度拜相,不至于让他一世英名丧尽,

  但不大不小,也算是一个污点。

  真的要这么干吗?

  事实上,这便是冯拯性格当中的缺点,优柔寡断,进取不足。

  他对时局的把握,理政的能力都是足够的,但是,却不够果断,临大事时,

  往往犹豫。

  赵祯自然知道这一点,于是,他看著沉默的冯拯,很快便将目光又投向了一旁的刘娥。

  后者显然也领会到了他的意思,口气略带责怪,道。

  “官家!”

  “王钦若虽曾拜相,但其年资亦远逊于冯卿,即便是要复相,也当居于冯卿之下,焉有擢为首相之理?”

  这话看似是在训斥赵祯不懂事,但实际上,毋庸置疑,就是说给冯拯听的。

  而冯拯的反应,也恰如刘娥所料。

  听到话中几乎要明示的意思,他的心忍不住开始碎碎的跳了起来。

  见此状况,刘娥的口气又变得温和起来,道。

  “冯相公,先帝在时,的确曾屡次夸赞过王钦若之才。”

  “我也知道,朝野上下对于王钦若,多有非议,不过,中书之中有冯相坐镇,二位宰相齐心协力,想来,朝中诸事,也定然能够安然处置。”

  这又是一个大大的诱惑。

  冯拯当然听得出来,太后这话的意思就是,只要他能支持王钦若复相,那么,投桃报李,之后中书之中,王钦若也会帮他。

  到时候,两位宰相站在同一战在线,朝野舆论再大,也没什么压不下去的。

  这一次,他是真的心动了。

  因为,他很清楚,太后并不是在给他空许诺言。

  如今的中书之中,王曾向来自谢直臣,必然不屑和王钦若结交。

  吕夷简由王曾引援入中书,短时间内,也不好改弦更张。

  至于任中正和钱惟演,他们此前依附丁谓,而王钦若和丁谓之间,文是死对头。

  即便是他们俩有心靠拢,中间的芥蒂,恐怕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化解。

  换句话说,王钦若如果真的复相,在不想腹背受敌的状况下,和冯拯联手,

  是他唯一可走的路。

  当然,他们俩本质上没什么交情,之所以能够形成联盟,也是在太后的授意之下。

  所以,这种联合必然是短暂而脆弱的。

  过上几年,等王钦若站稳脚跟,他们二人势必要走向分离。

  可问题是,到那个时候,他老冯也差不多该致任了,还用管联盟破不破裂?

第90章 有制下

  冯拯到最后,也没能拒绝首相的诱惑,

  他入仕的时间太久了,距离致仕已经没几年了。

  如果说,错过了这次机会,那么,大抵在他有生之年,是没有等不到下一次成为首相的机会了。

  所以,哪怕冒险,他也觉得值了!

  回到政事堂后,王曾等人很快便闻讯而来。

  虽然说,他们组著团的让这位冯相公进宫回报,是有几分联手逼迫的意思,

  打击他威信的成分在内的。

  但是,让舍人院记录详情这件事,本身也挺重要的。

  因此,得知冯拯出宫之后,他们很快就纷纷前来询问状况。

  不过,面对这一拨又一拨的询问,冯拯的态度却很冷淡。

  吩咐舍人将人全挡了回去,他甚至没有在中书继续多待,将手头的政务简单处理了一下,便直接回府去了。

  一夜无话,很快,便来到了第二天。

  暑热渐消,秋意已至。

  雨滴一颗颗的从天上落下,啪的砸在地上,似乎是舍不得夏天的离去,不愿化作秋日绵绵的雨丝,反而揪著夏意的尾巴,又降下一场乌云蔽日的滂沱大雨。

  今日本是早朝,但是,因著这般糟糕的天气,所以,早早的便有内侍传谕,

  免朝了。

  小皇帝未亲政,早朝本就只是走个过场,就算没有理由,宫中也时常传命免朝,更别提下这么大的雨了。

  众人在押班宰执的带领下,在殿外行礼过后,便各自回衙办公。

  政事堂中,冯拯故意回来的最晚。

  果不其然,他刚一迈进门,便瞧见王曾等人聚在了一起。

  看到冯拯进门,众人顿时纷纷迎了上来,道。

  “冯相公,不知昨日进宫,太后和官家如何说?”

  早就料到会有人来堵他的冯拯,此刻倒是淡定的很,推开众人,径直走向了议事厅中。

  然后在主位上坐下,依旧一言不发,双眸微阖,似乎是在等待著什么。

  见此状况,在场众人忽然感到有些不安,跟著也来到厅中,正打算开口发问,便见冯拯忽然睁开眼睛,道。

  “来了—·

  众人有些一头雾水。

  随后,便有两个舍人匆匆走了进来,禀道。

  “禀相公,参政,蓝都知到了。”

  蓝继宗?

  众人微微有些意外。

  这位宫中大,明明昨日才亲自来过,怎么今日又来了?

  想到刚刚冯拯老神在在的模样,他们心中那股不安的感觉忽然强烈起来。

  王曾率先皱眉斥道。

  “来便来了,慌什么?中书难道没接过太后和官家的手书吗?”

  蓝继宗亲来传命,虽然次数不多,但是,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这两个舍人这般慌乱,让王曾的口气也有些不悦。

  见此状况,舍人连忙解释道。

  “参政明鉴,蓝都知---蓝都知他不是一个人来的,带了许多内侍,说是————-说是有制下,请中书众臣,一同出迎!”

  ???

  这番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露出一丝震惊之色。

  有制下?

  还要让中书所有大臣一同出迎?

  这些话无不指向了一个方向·—···

  “冯相———”

  短暂的沉默过后,吕夷简的目光率先投向了上首的冯拯,口气也变得有些艰难。

  然而,面对众人的惊讶,冯拯却十分平静,站起身来,道。

  “既有制下,诸位便随我一同出迎吧!”

  于是,在短暂的犹疑过后,众人也连忙跟著冯拯迈出门去,来到了外间廊下。

  不出意外的,他们刚一出门,便明白了刚刚来报信的舍人,为何会如此慌张。

  因此,这次的蓝继宗,和昨天的做派完全不一样。

  他穿著这最正式的都知官服,头戴立翅帽,在他的身后,两队内侍长长的排列著,身旁放著刚刚卸下来的蓑衣和斗笠。

  一眼望去,少说有二三十人,其中最前端的两个内侍,手中各自捧著一个锦匣。

  可以看出,虽是冒雨而来,但是,锦匣却不曾沾染半点水迹,

  “见过蓝都知。”

  见到这两个锦匣,冯拯的眼中顿时闪过一抹精光,脸上的皱纹似乎都展开了不少。

  然而,一向谦和的蓝继宗,这次却只是微微躬了躬身。

  随后,在他的示意下,一名内侍上前,将锦匣打开,从中捧出一份制书,高高举起。

  廊外,雨声里啪啦的响起,蓝继宗肃然而立,开口道。

  “诸位宰执,有内制下,还请诸位受诏!

首节 上一节 77/1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家父朱元璋,我还努力个啥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