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319节
但对很多人同样充满了吸引力!
马陈两个总兵做出的举动,无疑恰恰就是燕王朱泺,在播州践行的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信条的一种直观反映。
他虽然为了避免川中受到兵祸牵连,为李文化提出了两条建议。
他内心中更倾向于第一条建议。
向燕王朱泺服软认错,向朝廷大大方方承认纵兵劫掠这些事情。
相较于延禧宫,潘允端倒是觉得,燕王朱泺此类人更值得信任。
至少认错后,燕王朱泺绝对不会穷追猛打。
其弹劾李文化,所求之目的,潘允端猜测,也不过是为了震慑其他领兵将领,令他人今后不敢为功劳、钱货在战争中,肆无忌惮的劫掠地方罢了。
“陈马二将,无辜擅自脱离大军,藐视军法,本官略定要向朝廷弹劾二将!”
哼!
李文化丢下一句狠话,冷哼一声,甩袖离开。
潘允端已经知晓李文化的选择了。
火光映照中,他看着李文化的背影,摇了摇头,打定主意,接下来绝不与李文化接触了。
他可不想上跟着李文化上延禧宫的船!
站在播州那位的对立面。
???
“看报,看报,老兵报!”
“燕王麾下,士子熊廷弼撰文,组织民间百姓,不是洪水猛兽!”
“熊秀才从蓟州卫追随王爷,历经蓟州卫卫所整顿,朝 xian讨倭,天津卫开海,亲自参与天津卫民间组织模式推进!”
“熊秀才言称,北方大旱,北直隶卓有成效的抗旱表明了天津卫组织模式是正确的,具有前瞻性的,朝廷应大力推广!”
???
“娃子,给俺一张老兵报!”
“这熊秀才俺知道,老兵报告的时候,经常看到他,这篇文章写得好,俺亲戚就在城外的小王庄,据说他们那里抗旱就是全村人一起使劲儿,听说只要老天爷不做对,下雹子,来年勉强度日没啥问题!”
“俺也有亲戚在城外,听说他们那里,村民代表和乡绅老爷进行了谈判,乡绅老爷答应灾荒年减租子!”
“敢不减租吗,现在村里的青壮都被组织起来了,乡绅地主老爷也害怕!”
“这算什么,俺婆娘娘家,男人娃子抗旱,女人们接了一个做鞋的活计,娘家嫂子入城,代表他们村妇女组织取布料,来俺家说了,要是今年城里过不下去,让俺去娘家度灾年,悄悄,俺住在皇城内的那点优越感都没了!”
“要说还是燕王天津卫组织模式的功劳,要是官府也能组织咱们这些弄坊邻居,咱们是不是也能像城里的鞋铺,布料铺子接活计做?”
????
紫禁城刚刚苏醒的时候,一份老兵报让整个城池,迅速变得热闹起来…
匆匆从蓟州卫赶回来的朱常浩,入城骑马慢走在街面上,听着城内百姓,纷纷议论着希望弄坊也组织起来。
心中不由激动,自言自语道:“这个熊秀才,这篇文章写得好!帮了我太大忙了!恐怕这篇文章,也让这个熊秀才彻底入了父皇的法眼了吧!”
朱常浩还不清楚熊廷弼这篇文章就是皇帝命令写的。
但他对这篇文章所引发的城内百姓大讨论十分满意。
兵部当初不是没想效仿天津卫城池内,按照弄坊组织百姓。
可皇城根下的老百姓开始时候他不乐意。
大家无形中都有种迷之的淡淡优越感。
觉得作为皇城根下的百姓,他们不需像外面的一样组织起来。
对此,朱常浩没有勉强。
他很清楚,如果强行推动,势必造成抵触,而朝中站在皇兄对立面的那些人,一定会乘机攻击天津卫组织模式。
所以当时在遭到城内百姓的抵制后,他就暂时放弃了在城内按照弄坊组织百姓。
现在时机合适了!
驾!
朱常浩催马向皇城赶去。
“陛下,陛下,瑞王回来了。”皇帝刚刚结束早朝,从奉天殿回来坐下,端起茶杯,还没有喝一口,陈矩便从外面匆匆走了进来汇禀道。
皇帝不由放下茶杯。
这个被他忽略的儿子,这一次踏踏实实的去效仿那个混球长子的天津卫模式,做的很不错,他心中十分满意。
遣锦衣卫传唤其回来。
就是想要询问有没有办法,迅速推进天津卫模式。
毕竟这个儿子,是除了那个混球之外,最了解天津卫模式的了。
而且推动了北直隶的天津卫模式,在做事中,想来有很多心得总结,他的建议会是最中肯的。
“等他来了后,让他马上进来!”
陈矩犹豫一下,瞧着皇帝的心情似乎不错,小心翼翼说道:“陛下,瑞王入宫后,先去景仁宫了。”
朱翊钧听闻后不由皱了皱眉。
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混账,也是在学那个混球,故意不给他这个当父亲的面子。
不过紧接着又觉得不对。
若是入宫去后宫,也应该去其生母端妃宫内,不应该去景仁宫。
“他不是在蓟州卫吗?怎么会有播州的消息?”朱翊钧拧眉询问道,稍微一想,他就猜测到,一定是三子朱常浩有播州那个混球的消息,所以入宫急匆匆去景仁宫。
而且多半是一件喜事!
若是糟糕的事情,就应该去坤宁宫,而非景仁宫打搅那个苦命的女人。
砰砰砰……
就在此时,宫内忽然响起爆竹。
皇帝不由皱眉。
陈矩已经走到窗边,辨别着爆竹声响起的方向,说道:“陛下,是景仁宫和坤宁宫!看来陛下猜对了,真的是有关于殿下的好消息。”
哼!
皇帝轻哼一声。
陈矩才发现,皇帝已经来到窗户前。
他连忙低眉臊眼的往后退了几步。
朱翊钧站在窗前,看着坤宁宫和景仁宫的方向,语气略带不善道:“你亲自去把那个混账给朕带到这里来!”
“告诉那个混账,有些事情,不是谁都可以学!谁都能学的!”
陈矩暗暗一笑,哎了一声,匆匆离开。
内阁官衙。
五位刚刚早朝结束,走到官衙门口的阁老,听闻后宫方向的爆竹声,不由停下脚步看去。
于慎行狐疑道:“景仁宫、坤宁宫同时响爆竹,这是有什么好事情发生了啊?”
王锡爵、叶向高不由微微蹙眉。
大家都很清楚,能让坤宁宫、景仁宫同时响爆竹庆祝的。
那么只有一个人!
燕王朱泺!
坤宁宫嫡长子、景仁宫亲子!
只有此王,才会让后宫两宫如此高兴!
今天天津卫模式,一张老兵报,已经让此王出尽了风头,像鬼魅一般,再次出现在京畿每一个人的眼中、耳中、脑中、心中。
难不成天都瞎了眼,还要让此王双喜临门不成!
一时间,宫内各处都紧盯着坤宁宫、景仁宫。
纷纷派人打听到底发生了何事……
“娘娘,王妃有孕,小公主将来有玩伴了!”
“奴婢刚刚从景仁宫回来,恭妃娘娘高兴的都哭了。”
“王妃受累了,跟着殿下先是要以身作则连顿饱饭都吃不上,现在是吃不了。”
???
陈矩匆匆感到坤宁宫后,就听到坤宁宫宫女太监们的议论声。
王妃有孕!
能让坤宁宫的人这么高兴,还是王妃有孕,算一算,也就是燕王妃了。。
陈矩愣怔一下,脸上露出高兴笑容,抬脚脚步轻快的让宫院内走去
“陈大监。”
“陈大监好,王妃怀孕了。”
???
陈矩边走边听着宫人们高兴的对他说着这个喜庆消息,心中也不由感慨。
那位殿下做了什么吗?
似乎并没有做什么。
在这皇宫内,并没有如延禧宫所处的那位殿下一样,长袖善舞,撒金豆子。
或许他只是做了一位大明皇子,对大明而言,该做的事情。
可宫内这人心却已经渐渐的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