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69节

  可也比做儿子强多了吧?

  李舜臣连忙走到正在热情激动拉着朱常洛手的国主李昖身边,低声汇禀着。

  李昖听着,面上的笑容渐渐有些难堪了。

  朱常洛不动声色的把手抽出,转身为李昖介绍落在后面百步外的杨镐:“国主,这位是我大明此番讨倭大军总经略,是此番我方的总负责人,杨经略作为压轴的大人物,有很多事情要处理,所以耽搁了些时间。”

  朱常洛的介绍解释,让李昖莫名的感动,尤其是那句压轴,替杨镐找到了台阶。

  同时也替他慢待了杨镐找到了台阶。

  李昖连忙快步主动向杨镐迎上去。

  杨镐站定不动,等着李昖过来,眼神余光却瞟了眼朱常洛,心中在反复思量,朱泺适才那段话。

  把柄有,那句手足兄弟关系就可以弹劾朱泺。

  可朱泺反复提及同为大明人。

  同为大明旗帜下华夏族裔这一条,又让杨镐警觉。

  他隐约感觉,这个在大明中枢已经得了一个军政双优名号的年轻军头,绝对不会给他留下这么明显的把柄,一定另有目的。

  李昖与杨镐会面寒暄之际。

  海中砥凑在熊廷弼身边,低声说道:“飞白兄,指挥使刚才那段话到底什么意思,用手足兄弟解释大明与朝鲜的关系似乎有些不恰当吧?”

  “应该是父子关系才对吧?”

  “而且指挥使提及的同为大明人也不对吧?还有,什么同为大明旗帜下的华夏族裔?这些话传回朝中,会不会给指挥使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海中砥学富五车,很明白,大明君臣从来都没有认为朝鲜人是明人。

  总之朱常洛的话,他们听着不但别扭,而且错误百出。

  这些话传回朝中,若是不能有一个很好的解释,恐怕是要惹来大麻烦的。

  熊廷弼摇了摇头,看着神态自若站在一边与朝鲜臣子们相互寒暄的朱泺,眼底也尽是不解之色,不过却反问道:“你觉得咱们指挥使是一个会犯这么大错误的人吗?指挥使可是有着军政双优的名头。”

  海中砥二人变得更加费解了。

  他们议论之际,杨镐与李昭也寒暄完走来了。

  李昖邀请朱常洛入宫。

  朱泺命令朱钰领兵在城外开辟营地驻扎,带着海中砥、熊廷弼,以及女扮男装,扮作他扈从的东哥随朝鲜君臣一同入宫。

第104章 坐立难安

  在进入朝鲜王宫的途中。

  杨镐找机会与朱常洛走在一起,声音冷冷质问:“朱指挥使,你胆大包天!是谁给你的胆子,胡乱解释大明与朝鲜之间的从属关系!”

  “接下来你最好给我安分点,做好你武将的职责就好!双边政事的事情,不懂就不要胡说八道!”

  “本经略一定要就此事以及你不听号令,向朝廷弹劾你!”

  朱常洛微微转头,笑看了眼杨镐:“经略使尽管弹劾,在九连城,经略使不是已经这么干了吗?虱子多了不怕咬!”

  “你!”

  杨镐怒而阴冷瞪着朱常洛。

  可惜朱常洛根本没有把他放在眼中,杨镐瞥了眼东哥,冷笑道:“大军中最忌讳带女子,你出征竟然带着自己的夫人!朱泺,此事本经略也会一并向朝廷奏报!”

  “若是因为女子不祥,致使大军在朝鲜战败损失,这个责任你担不起!”

  杨镐脑海中灵光一闪,想到了这条罪名。

  自古以来,女子在军中就是不祥!

  朱常洛冷笑讥讽道:“好啊,那你先弹劾石柱宣抚使马千乘的夫人秦良玉,然后再弹劾我大明太祖慈孝皇后马皇后!这二位都是军中女子!”

  “你!”杨镐原本压着的声音,猛地提高。

  朝鲜君臣看到这一幕,连忙转过头,假装没有看到。

  李昭也趁着这段时间,从李舜臣口中得知大明经略与指挥使不和的消息。

  宗国的神仙打架,他们恨不得能够躲得远远的。

  就是连嗑瓜子看戏的想法都不敢,也不愿。

  杨镐的一张脸红黑相间,他差点被朱常洛的话噎死。

  秦良玉也倒罢了。

  朱泺竟然拿出太祖慈祥皇后。

  哼!

  杨镐不顾朝鲜君臣,重重冷哼一声,加快脚步离开朱常洛身边。

  他已经打定主意,一定要狠狠的参朱泺一本!

  就算带女子不能弹劾。

  那也要以朱泺用手足兄弟关系解释大明与朝鲜的宗属关系弹劾!

  东哥看到自己惹了这么大的麻烦,伸手揪了揪朱泺的衣袖,明眸露出担忧之色,低声道:“君郎……”

  朱常洛笑着摇头。

  他根本不担心。

  手足兄弟关系解释宗属关系似乎的确降低了大明的地位。

  可他利用此时朝鲜君臣对大明强烈的向往和崇拜,让朝鲜史官在起居注上记载下了朝鲜族裔、汉家苗裔同属明人,同为大明旗帜下的华夏族裔!

  君王起居注是要记入史册的,这是朝鲜君臣都承认了的历史证据!

  也是大明出兵要攫取的回报!

  有了朝鲜君臣对这个解释的认同,将来某些事情才可以师出有名!

  才可以行的光明正大!

  纵使他真的无法让大明渡过这一劫,留下这个口子,后来人也可以名正言顺,光明正大的做他未尽之事!

  以后就算是打嘴炮,也完全可以拿朝鲜人自己的历史做证据。

  有什么比人家君臣都承认的历史记载更加有说服力呢!

  他不过是放低了大明的姿态,但得到的却是切切实实的好处。

  杨镐弹劾,这官司打到便宜的皇帝老子面前,他也不怕!

  宣宗李昖在景福宫设宴款待朱常洛、杨镐等人。

  酒宴到了众人微醺之际,李昭便挥了挥手,让殿内的舞姬退下。

  朱常洛立刻打起精神来,他本就因为要领兵没有多喝,对于朝鲜君臣的劝酒,也只是沾沾嘴罢了。

  他知道,接下来就要双方商讨如何讨倭了。

  他可不能让杨镐这满腹蝇营狗苟之辈胡乱说话!

  若是等杨镐做出了对新军不利的决定,他再直接否决,两人因军事问题在朝鲜君臣面前闹僵,丢的可就是大明的国格。

  与其如此,还不如他直接霸道的接过与朝鲜君臣的商讨权。

  李昖开口便拱手致谢:“多谢经略使、指挥使能不远万里赶来,坚定我朝鲜上下抗倭之决心。”

  “倭军左路大军,在倭大名立花宗茂指挥之下,以大将小早川景隆为先锋,月余前入侵清州,已经一路打到稷山。”

  “距我王京只剩八十里,就在今早有探马回报,立花宗茂出现在稷山,小早川景隆已经领兵向王京方向突进,恐怕在天黑前就会赶来。”

  “本想请宗国强军袭击左路倭军后路,我方乘机发起反击,据闻宗国对如何征讨倭寇已有定计,经略使来了,小国就将本国所有兵马指挥权全都交于经略使,请经略使统一调配朝鲜境内所有的抗倭力量。”

  “只期早日能将十恶不赦的倭寇赶出小国疆域,还小国黎民百姓以安稳。”

  李昖十分大方的将所有兵马调动指挥权,开口就送给了杨镐。

  杨镐听闻后,心中十分激动,唇角泛着笑意,开口说道:“国主……”

  “请问国主,小早川景隆领兵多少?”杨镐刚开口,便被朱常洛打断:“汉城可以调动多少兵力协助我部?”

  杨镐瞬间愤怒看向朱泺。

  李昖看着二人,略作犹豫说道:“指挥使,根据探马探查到的情报,小早川景隆的前锋有一万人,但这一万人不同其他的倭军。”

  “小早川景隆是丰臣秀吉麾下的五大老之一,也是最得丰臣秀吉信任的一老,此人统帅的一万倭军,装备的都是从荷 lan购买的火绳枪,性能十分的优异,小国装备宗国的三眼锍、火绳枪在射速上、射程上、威力上都略有不如。”

  “至于如今汉成可战之兵,只剩下护卫王城的万余亲军,汉成周边的军队,全都在清州被小早川景隆一战击败,清州战役,小国总计损失民军八万人!”

  朱常洛注意到,提及清州战役,李昖乃至陪坐的其他朝鲜大臣都表现出极度的恐惧。

  尤其是李昖每每说道小早川景隆这个名字的时候,声音都有些发颤。

  看来倭将小早川景隆一战没朝鲜八万民军,已经在朝鲜上下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恐惧。

  哼!

  朱常洛心中暗暗冷哼一声。

  他现在更要怀疑,朝鲜之前提出的由他所部渡海侧击倭军后路的计策了。

  朝鲜对小早川景隆如此畏惧,他们怎么敢在他侧击倭军后路的时候,发起反攻?

  恐怕当时他们对大明能否抵挡住倭军也不自信。

  所以想要他去侧击倭军,给他们观望,乃至准备跑路的机会吧。

  杨镐在他之前见了李舜臣,是否早已经知晓朝鲜毫无战意,对倭寇畏惧如虎的情况,还故意顺着朝鲜人的策略,想要派他所部新军去清州?

  一瞬间,朱常洛想了很多。

  “朱指挥使战绩卓著,面对小早川景隆大军压境的情况,你部新军一定可以力挽狂澜,解朝鲜王京与水火,不知朱指挥使有什么高明的建议?”杨镐在朱常洛沉思之际,终于找到了机会,言辞带着激将。

  他就是要逼迫朱泺与倭军精锐交手,用这支万人倭军精锐来消耗掉朱泺的新军!

  他相信,倭军能够一战灭八万朝鲜民军,绝对是一支精锐中的精锐。

  就用倭军这把刀,帮他斩掉朱泺这个碍眼之人!

  朱常洛瞥了眼杨镐,直接对李昖说道:“国主,本将要你王京一万亲军的指挥权,本将现在就出城布置作战任务,你部亲军必须在三炷香之内出城接受我的指挥!”

首节 上一节 69/4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给朱棣造梦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