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11节
“末将?末将只有几条船而已。”李公佐憨憨一笑,随即拱手正色说道:“家父向两位问好,望两位长寿延年,来日以富贵见。”
“好说好说。”
……
刘淮跟随魏胜走出府衙,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父亲,我是不是误事了。”
这要是因为自己一番话,导致时间线发生变化,魏胜直接被堵在涟水城下不得寸进,岂不是自寻死路了?
魏胜接过刀,跨上马,微笑说道:“无妨,为父一开始就知道,蓝府君不会出兵的,能索要许多军资已经算是意外之喜了,你的一番话也算是省了为父许多口舌。”
刘淮同样上马,叹了一口气:“那徐通判只说北方汉人无英豪,却不知大宋豪杰还有多少,也不知又有多少人愿意与我们一齐北伐。”
魏胜闻言正色说道:“淮哥儿,不要小觑天下英雄,我大宋立国至今,虽有外辱,却是英杰如云,猛士如雨。就拿蓝知州与徐通判来说,他们与为父只是做法有所不同,内里却是一样的。”
话还没有说完,刘淮就听身后一阵喧嚷。
“李老丈,这些天的汤饼钱在这里,我都给你结清了。”
“哎呦,孙头儿,不是说一季一结吗?这还差着多半月呢。”
“不结清不成,我家府君让我护送夫人与小姐去临安探亲,还不晓得啥时候能回来。总不能昧你的辛苦钱,让你黄了摊子。”
“那祝孙头一路顺风……”
公人打扮的男子将一吊钱抛给路边小贩后,转身离去。
魏胜与刘淮一老一少谁也没说话。
然而眼见刘淮似笑非笑的表情,魏胜却是难得老脸一红。
第17章 临睨飞云横八表
魏胜在楚州城中是有座三进的大宅子的。
这倒不是他贪污腐败喝兵血,而是由于楚州作为宋金对峙前线,地价自然不会太高。
再加上魏胜善于经营,所以有这么大的宅子也不算奇怪。
然而奇怪的是,真么大的宅子,连个仆妇都没有,平日的烧菜做饭打扫院落也是自家人亲自动手。
只能说,幸亏魏胜儿女多。
“父亲,大兄。”
魏胜与刘淮刚刚在魏府前勒马停下,一名身着素袍的年轻男子就迎了上来,躬身行礼。
这男子有着魏家标志性的粗眉毛,面相与魏胜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只不过身材要消瘦许多,脸色也苍白许多。
此人正是魏胜的亲生大儿子,魏郊。
“哈哈,二哥!”刘淮翻身下马,张开双臂抱住了对方:“我可想死你了!”
“你放开……放开!”
魏郊被刘淮身上血腥与汗臭混合的气味一熏,当即就奋力挣扎起来。
“大郎勿闹,二郎有些洁癖,你又不是不知。”
魏胜伸手挽住两匹马的缰绳,乐呵呵的从旁边经过,却没有伸手拉开的意思。
魏郊挣脱了刘淮铁臂的束缚,低头看着已经不成样子的衣服:“大兄,我就这么一件袍子!”
“二哥,估计以后你也穿不上这袍子了。”
刘淮还没有说话,一声娇笑就从身后传来。
回头望去,却见魏如君拎着一根长长的木杆,笑盈盈的看着两名兄长打闹。
“小妹,怎么这么快。”
“咱们那个小店占得位置好,若是在平日,每日进账如流水一般,惦记的人多了去了,根本不愁卖。”魏如君将木杆倚在墙边,把背着的一个小包裹塞到魏郊怀里,顺便帮二哥整理了一下衣襟:“李员外来得快,出价也高,整整八十七两银子。”
作为魏家的大管家,魏郊抱着那小包裹,只掂量了一下就发觉了问题:“重量不对啊。”
“哦,我把酒幡招牌也卖了出去,多挣十两银子呢。”
魏如君指了指空荡荡的木杆,随即又鬼鬼祟祟的探头看了一眼魏胜背影,拉住刘淮的手低声说道:“大兄,我能不能跟你们一起北上?”
刘淮眉头一皱,断然拒绝:“阿妹,我们是去北伐,而不是春游。兵凶战危,你一个小女不要掺和。等形势稳定后,父亲自然会派人来接你。在临安乖乖等着,听话啊。”
魏如君却不吃这一套,双臂保住了刘淮的胳膊:“二哥体格这么弱,都能随军,我怎么不能去?!我好歹还会一手家传枪法,自保还是没问题的,就让我来保护二哥好不好……”
魏郊数着包袱中的银两,冷哼一声没有搭腔。
“你看,二哥也同意了。”
“阿妹,你的花枪功夫确实还凑合。”刘淮苦口婆心的劝道:“可战阵之上讲究的是快刀快马,重甲长枪,小巧功夫根本派不上用场。别的不说,就你这小身板连像样的铠甲都撑不起来,一支流矢射过来,你小命就没了。”
“二哥的身板就能披甲?”魏如君不服气的反问。
魏郊当即皱眉:“阿妹,你说就说,非得拉上我作甚?”
刘淮拉开魏如君的手:“你二哥一个男子汉,死就死了……”
魏郊气急败坏:“什么叫死就死了,大兄,我算知道为啥现在小妹说话含沙带棒的了,全是你教坏的。”
“小妹你看看,这是二哥瞧不上你,跟我无关啊。”刘淮赶紧摆手,挣脱开魏如君的胳膊回屋睡觉了。
只留得魏如君在大门处连连跺脚。
事实证明,魏胜没有胡说八道。
南宋能守住半壁江山,究其原因,还在于汉家是有真豪杰的。
就在刘淮呼呼大睡的时候,就有两骑从西边沿街而来。抬眼见到魏府两个字后,马上两人一勒马缰,随即下马。
“二郎,阿君,魏公可回来了?”
说话的是当先的黄脸汉子,他大约四十岁出头,身着棉袍,马后还挂着一把朴刀,很是一副绿林豪杰的样子。
他身后的年轻人则是打着赤膊,雪白的上身绣着一团团鲜花,配上一张俊俏的脸蛋,恰如《水浒》中浪子燕青的扮相。
两人似乎都是远道而来,浑身汗津津的,却是眉飞色舞,兴奋异常。
魏郊立即认出,年长的唤作董成,是魏胜的心腹至交。
年轻的唤作张小乙,他是去年才被魏胜从江北带回来的,虽然相交才仅仅一年,可魏郊知道,面对金人大军时,他算是最可靠的人之一。
原因无他,张小乙是去年在海州起事的义军首领张旺之子。
在绍兴三十年三月,张旺与徐元不堪重赋,起兵举义,却被金国水军副都统徐文率军轻易围杀,整个过程还不到三个月。
张小乙只能带着十余人仓皇逃出,而他的父母兄弟全部被杀。
他与金国是有灭门之仇的!
也因此,在听说魏胜要纠集人手要北伐之时,张小乙表现的比任何人都要急切。
“董叔,小乙哥。”在门口等待的魏郊拱了拱手:“父亲在书房等你们,请。”
两人将马缰一扔,大跨步的走进魏府。不多时,两人又快步走出。
董成面露狰狞的笑容,直接在街上仰天而笑:“哈哈哈,贼老天终于开了眼,让俺活着等到了今天!”
说罢,也不待其余人的反应,驱马向城西州库而去。
张小乙虽然平静一些,但已经泛红的赤膊还是出卖了他的心情。
向魏郊一拱手后,张小乙一言不发,勒马向东疾驰。
这两人的到来与离开仿佛打开了一个开关,各式各样人物络绎不绝的前来拜访,其中不乏一些大腹便便的商人,也有军士与官差,甚至还有戴着斗笠的北方豪客。
魏郊对此早有心理准备,只是将来客一一引进书房,也不理他们离开时或悲或喜,只是继续在大门处待客。
毕竟,魏郊作为魏府的大管家,早已与这些人相熟。
然而到了晚间,刘淮从睡梦中醒来的时候,终于来了一个魏郊从未见过之人。
“劳烦小哥给通报下。”来人是一名铁塔般的糙汉子,言语中却是十分客气斯文:“李公佐奉浙江路马步军副总管李公讳宝之令,前来拜见魏公。”
魏郊上下打量了一下对方。
“请。”
第18章 岂无倚剑叹雄才
书房中,魏胜坐在上首奋笔疾书,刘淮与李公佐左右分坐,默然无语。
少顷,魏胜吹了吹纸张上的墨迹,将其装进信封,抬头眯着丹凤眼望向李公佐。
“泼李三是你什么人?”
“正是家父。”
要是小辈叫李宝的诨号,李公佐早就挥拳头揍人了,可魏胜是自家父亲的袍泽,哪怕是当面也叫得,所以李公佐只能闷声闷气的回应。
刘淮浑身一震,还有的一点瞌睡当即抛到九霄云外了。
泼李三李宝可不是什么普通人。
仅仅一条岳飞韩世忠双料部将的履历,就已经爆杀一票所谓的南宋名将了。
除此之外,李宝还是难得的水军人才。在真正的历史上,今年晚些时候,他会在唐岛一战将金国水军打得全军覆没。
唐岛大捷甚至被列入中兴十三处战功之一,与韩世忠、张俊、吴玠、刘锜等人并立史册。
现在李公佐来拜访魏胜这一幕,很有可能就是唐岛之战的序幕。
魏胜点了点头:“你父亲可有书信与我?”
李公佐拱手:“并无,只有一个口信而已。”
“且说来。”
“请魏公务必攻速速下朐山县,并夺取东海县港口。”
朐山县就是海州州治,而东海县都在后世的连云港市左近,只不过此时的海岸线还没有覆盖过去,东海县只是个与陆地隔海相望的小岛而已。
然而这个地形却使得东海县成为可以躲避海上风浪的重要良港。
刘淮见魏胜抚着胡须不语,却是按捺不住询问:“李太尉的意思,是要对唐岛的金贼水军动手?”
宋朝的水军虽然相对强悍,却还是内河舰队,无法进行远洋活动,所以中途必然会有停靠的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