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191节
如今局势的发展,其实已经与历史有了极大差距。
在原本历史中,完颜亮为了收拢两淮人心,竟然有抢一文而杀一人的军法,但那是他在有大军在身后驻扎,后路无虞才有的做法,并不是完颜亮本性仁慈。
事实上,在历史中,完颜亮之所以遇刺,很大的原因就在于他为了稳固军心,将合扎猛安也派到了泰州劫掠,从而被完颜元宜等人找到了机会。
现在两淮只有七万金国正军,兵力其实并不算雄厚,甚至占据两淮都有些困难,如果宋军真的能一鼓作气,说不得真的就借助两淮水网,将金军包了饺子。
最不济,隔着淮河与金军对峙还是能做到的。
造成如今这一副烂摊子局面,真不知道是该说宋军发挥失常,还是说宋军发挥稳定。
完颜亮也应该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完全没有约束军纪的意思,大规模征签劫掠,鼓舞自家兵马士气的同时,还可以削弱两淮的实力。
就在刘淮深思的时候,也有军官忍耐不住开始向徐宗偃发难。
王雄矣皱眉问道:“徐通判,你到我忠义军中,究竟是想要个什么结果呢?”
这是明知故问了。
徐宗偃拱手说道:“我来忠义军来寻魏都统,请他南下去救大宋。”
王雄矣装着糊涂说道:“哈,那简单,天平军的耿大头领已经决心要攻打兖州与东平府,我忠义军再去攻打邳州徐州,足以截断泗水通道,届时金军的辎重就会被截断,如何?”
这也是除了直接出兵两淮,赞同最多的一个方案了。
这个方案之前赞同的人甚众,因为这个方案确实是好。
此时金军主力尽在两淮,邳州与徐州兵力空虚,偏偏又是辎重集中转运之地,只要拿下,就又能大大发一笔横财。
尤其徐州可是易守难攻至极,占下就可以不走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
但随着宋国在两淮现大眼,支持这种战略的人越来越少了。
因为有许多人担心宋国撑不到忠义军截断黄河通道的时候了。
果然,徐宗偃艰难摇头:“两淮艰难,还望将军能看在两淮百姓的份上,速速发兵来救。”
王雄矣此时也已经站了起来:“徐通判,你一个文士,能跑这么远来求援,又如同话本中的诸葛丞相般舌战群儒,我还是有些敬佩的,所以,这些话也不是针对徐通判。
但还有个问题,我的儿郎们一定会问我,我却无法回答,还请徐通判解惑。”
“将军请讲。”
王雄矣摊着手,诚恳说道:“淮南百姓视我们山东汉儿为仇寇,而宋国对我们又素无恩德,我们为什么要为宋国拼命呢?”
徐宗偃脸色苍白:“若是失了两淮,则山东……”
王雄矣摆手直接打断了对方:“这个理由,统制郎君也与我们说过,而许多支持南下作战的袍泽也在强调,但说实话,许多儿郎们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又如何能知道什么天下战略呢?
在山东,即便是忠义军败了,也能在山林中躲避,也能在家乡周旋。可去了两淮,就是要么胜要么死的局面了。”
说着,王雄矣还向魏胜拱了拱手,以示自己无意冒犯。
魏胜不在意的摆手。
而徐宗偃却是彻底难以言语。
而王雄矣见状,也不再纠缠,却是问起了另一个问题:“说起来,两个月之前,我们忠义军还有东平军、天平军联名向宋国朝廷上了一个奏疏,应该就是通过楚州蓝知州之手上书的,两个月了,可有什么眉目了吗?”
“并无回音。”身为楚州的二号人物,这种事情是没办法瞒过徐宗偃的,他这时候也没办法欺骗山东诸将,一时间只能摇头以对。
王雄矣反而笑了:“请问徐通判,那宋国朝廷为何不给我们回信呢?”
“还能如何?”听了许久的何伯求直接不耐,指了指张小乙与李秀说道:“去年时,徐通判都能将东海义军归附的消息压回去,今日哪个相公看不过眼,直接将那奏疏扔进臭水渠,又有什么可奇怪的呢?”
见这几日就已经结出仇怨的何伯求出言,陆游也终于忍耐不住:“何三,若是没完没了的翻旧账,这个军议也就进行不下去了。”
何伯求翻着眼皮,冷冷出言:“要我看,不妨将这旧账翻到底,倒要看看是谁对不起谁。”
见双方复又要开始争论这几日已经说了许多遍的车轱辘话,魏胜此时也终于敲了敲身前案几出言:“时间紧迫,军议期间,就事论事,勿要说甚往日恩怨。”
场中局面复又一静,但与以往不同,这次明显有几人是面露怒色的。
即便是以魏胜的威望,也很难一言压服山东汉儿数十年的怒火与悲愤。
第312章 世间可得三全法
刘淮冷眼旁观,见到场中在寂静片刻之后,复又开始了争论,这次倒是不说往日恩怨了,只说两种战略的优劣。
进攻徐州还相对复杂一些,但进攻邳州就简单许多了,直接沿着沂水顺流而下,就可以直接抵达邳州州治下邳,若是顺着被黄河夺了河道的泗水南下,就会抵达魏胜的老家宿迁。
宿迁距离楚州也就不过二百里了。
这是真正能威胁金军后路的地方。
当然,这必然会遭到金国的剧烈反击,甚至很有可能会有南征大军撤回来围杀忠义军。
当然,最困难的还在于宋国能不能坚持的住。
下邳是从春秋时就有的天下坚城,周围水网密集,即便是没有主力野战兵马驻守,也不是那么好拿下的。
而两淮富庶,又已经全都沦丧在了金国之手,就算后勤线路被截断,只要不面临被包围的风险,金军完全可以就地征粮征兵,坚持一两个月不成问题。
当然,这里说的宋国能不能坚持一两个月,倒不是说刘锜、成闵、吴拱、李显忠这些大将,在已经战略收缩的情况下,在短时间内被击溃。
而是说,赵构这厮在两淮沦陷,刀架在脖子上时,难道真的能忍住不割地求和?
对于这种怂包,刘淮是绝对不会信任的。
到时候赵构大笔一挥,将两淮与荆襄割给金国,双方罢兵,该如何是好?
哪怕最后没有成功议和,士气也不能要了。
至于南下两淮,甚至在江南作战,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得到宋国的补给与支援,坏处则是可能会被大势裹挟,很难完成绝地翻盘。
毕竟,两淮宋军表现过于亮眼,以至于忠义军所有人都不想再对他们抱希望了。
听了许久之后,就在两派争吵到白热化的时候,刘淮站了起来。
围幛中猝然一静,所有人都停止了争论,只是抬头望着刘淮,等待他的言语。
刘淮先是对魏胜拱手行礼,以表示对元帅权威的尊重,随后方才在魏胜的示意下,站到了围幛侧方所挂的一张巨大的简陋地图前。
“诸位的说法,我都清楚了,想必各自也都清楚了。”刘淮举起佩刀,在地图前比划着:“我军其实有三个半去处,其一北上攻打益都府;其二向西南,沿沂水而下进攻邳州;其三是南下,赴两淮参战。”
说到这里,刘淮顿了顿,将佩刀指向了费县西北:“还有半条路是与天平军合军一处,攻打东平府,随即攻打大名府,从而真正威胁金国的统治核心。”
刘淮将佩刀收回,环视全场:“但到了此时,这半条路已经不可能走,不说天下大略,耿大头领也很难与我忠义军合军一处了。”
饶是知晓刘淮有光明正大说问题的习惯,但辛弃疾等人还是难免讪讪。
这不是拐着弯说耿京没有容人之量吗?
刘淮却是不管其余人怎么想,复又指了指最北方:“如果想要壮大忠义军自身,那么全军向北攻打益都府是最好的选择。但两淮形势如此,单靠忠义军却是很难再有精力了。”
呼延南仙紧紧攥住了拳头。
山东两路的北半部比较富庶,所以以良家子为基础的武成军许多军士都来自山东北部,他们可是做梦都想打回老家去的。
然而魏胜已经事先跟他说了,只允许旁听,不允许发言,而且武成军只有他一人参会,哪怕算上身侧这名出身武兴军,唤作梁远儿的颓废人物,也不可能在忠义军军议中搅出什么风浪。
妄自发言,只会自取其辱而已。
“而向西南攻邳州,即便下邳没有正经大军驻守,但城池也是很坚固。”刘淮正色说道:“刚刚我听到有人在说,只要忠义大军一至,邳州守军就会望风而降,所虑者只是从两淮折返的金军。
这是十分错误与狂妄的想法,我就问一句,若是金国真的有个奢遮人物,坚守下邳又如何?难道军国大事,只能靠着你一言我一语心怀侥幸的去做吗?”
刚刚叫嚣着要截断金军后路的山东本土派纷纷低头。
刘淮手中佩刀向下一指:“如果说攻打邳州,还可以占着个水运便宜,那南下参战就是困难重重了。
首先是路线,绝对不能走淮阴淮安的烂泥岔子,到时候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宋国朝廷不会放一个屁的。
而在泗水通道被金国占据的情况下,我军只有一条路线。”
说着,刘淮用佩刀在地图右半侧画出一条弧线:“从海路运兵南下。恰好,我军缴获了许多船只,堪用的海船有二百艘,很难在海上作战,只能作为运兵船而已,足以转运七千兵马。”
场中瞬间响起一阵嗡嗡的交头接耳声,而陆游最先反应了过来,起身大声说道:“如此说来,大郎你是赞同南下助宋了?”
刘淮摇头,却复又点头:“是也不是。”
“无论忠义军还是东平军,最底层的军卒几乎都是山东人,他们在山东两路分了田产,家就在山东。若是弃了山东,全军而下,就算有十万大军,那也是毫无战力,一触即溃的。”
“也因此,山东的海州、莒州、沂州、密州绝对不能弃,不止不能弃,而且必须得好好建设,冬日的水利疏通,田地开垦,来年的春耕也万万不能落下。”
“只有山东维持住,南下的兵马才能维持士气。”
这也是这几日讨论最多的事情了。
如今刘淮算是定了个调,那就是忠义军绝对不可能放弃山东,要以山东为基业来做大事。
何伯求等人目光炯炯的看着刘淮。
然而刘大郎却没有等他们说话,复又说道:“而且益都府是金国山东统治核心,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如果不趁金国兵力空虚的时候来取,那等到金国缓过劲来,再去攻打,那就是千难万难了。”
“而且金军靠着水道来维持辎重,那么邳州与徐州就是金贼的卵蛋,一捏就疼,这么好的机会,难道要放着不管吗?”
到了这时,围幛中终于轰然。
好家伙,扯了这么久,刘大郎竟然是准备全都要。
这怎么可能呢?
“大郎。”魏胜抚着长须,终于无奈出言:“现在争执不休的原因就是因为进退两难,若忠义军有十万大军,那咱们还可以四面出击,如今这些兵马,如何能分兵三处呢?”
不过刘淮既然发言,就说明已经有腹案了,当即又对魏胜拱手:“父亲,忠义军自然不能独自做此事,但若是算上东平军与武成军呢?”
呼延南仙愕然,随后就发现众将齐刷刷的向自己看来,瞬间头皮就有些发麻。
这……这难道就算是通过什么考核了吗?
第313章 各方分派定大计
事实证明,呼延南仙纯属是想多了。
忠义军暂时可没有吸纳他进入体系的意思。
下一刻,刘淮就对他说道:“呼延总管在我忠义军中盘桓的几日,大概也看到我军如何治理地方,进行奖惩的了吧。如果我说会一视同仁,立功者赏,犯错者罚,你们这两千多武成军山东良家子,愿不愿意随我军一起打回老家去?”
呼延南仙只觉得心脏怦怦直跳,刚才的稍许不快与愁苦已经抛到爪哇国去了。
这可太愿意了。
因为山东良家子们近几年落魄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土地被猛安谋克户们强占,次要原因则是家中父母兄弟被女真人欺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