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将北伐进行到底

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193节

  后军的张青倒是愿意随刘淮南下,但是开赵、郑云等人基本都是开山赵起义的残部,他们却是很难心甘情愿的为宋国去拼命。

  而中军则复杂许多。

  王雄矣与庞如归表态,愿意随着刘淮南下,但是鱼元、尉迟明月、周行烈、雷奔四人则都是要听从魏胜的命令。

  他们四人没有任何意见,魏胜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属于魏胜的基本盘死忠。

  军中的情况,大概就是这些了。因为有军中阶级法的存在,军人普遍要服从命令。

  但是民政官杂七杂八的事情,就要离谱的多了。

  首先是海州通判陆游,他是无论如何都要随军南下的,就算海州还有许多事务需要他去忙碌,但他依旧十分光棍的表示,若是不带着他,那他就要自己一个人找艘小船,沿着海岸,一路划着向南。

  哪怕死,也要死在大宋的海疆。

  罗谷子则是要务实得多,哪怕在大儿子罗慎言已经明确表态要追随刘淮南下,其人却依旧不为所动,只是说莒州、沂州、海州已经空虚,冬日要动水利工程,开垦田地,还要以工代赈,赈济灾民,府库只能撑到明年春天。

  如果想要动兵,很难再抽调许多民夫,魏胜在山东的军事行动很有可能得需要带着流民充当辅兵,以战代赈。

  最有意思的,当属何伯求了。

  作为沂州通判,此人几乎是反对南下派的核心。

  但此时何伯求却在三人面前表态,愿意跟随刘淮南下两淮,与金军作战。

  刘淮哭笑不得:“老何,你这是在闹哪一出?”

  不只是刘淮,魏胜也是一脸无语,而这几日经常跟何伯求争执得面红耳赤的陆游也是目瞪口呆。

  何伯求却是一脸淡然:“之前拒绝南下,是为了忠义军,是为了大郎君。此时跟随大郎君南下,同样是为了忠义军,为了大郎君。”

  刘淮依旧无语:“老何,你还是说点我能听懂的吧。”

  何伯求拱手说道:“之前反对南下,是因为以魏公、陆大判的意思,是要全军南下的。我反对自然有不齿宋国的心思,但更多的则是这套战略犹如儿戏。将山东精华的一万义军,扔到宋金十几万人交战的前线,简直是胡闹。

  陆大判找死,自是随得他去,但山东汉儿何辜,为何要跟着陆大判陪葬?”

  陆游脸色涨成猪肝,想要反驳,却被刘淮抢过话茬:“那现在你又为何想要南下了。”

  何伯求恭敬说道:“我在投降的时候就已经说明白了,我从来都只是刘大郎君私人而已,如今大郎君既然想要率军南下,我又如何不追随呢?

  更多的是,这次南下的忠义军只有三千人,我虽然不是什么名将,指挥不了十万大军,却是经常指挥数千庄户作战的。南下之后,自然能作为郎君的左膀右臂。”

  这话一说完,陆游反而无言以对。

  确实,沂州豪强降过来的时候,已经把话说明白了,他们就是要投靠刘淮的。

  无论他们是不是在玩降汉不降曹的把戏,最起码从明面上来说,他们就是刘淮的私人。

  现在主家要上战场,何伯求要追随而去,无论从法理还是道德上来说都无可指摘,甚至知道的人还得称呼夸赞一声忠义。

  但看着两人的年龄与地位,陆游怎么想怎么觉得别扭。

  不只是陆游,就连刘淮自己也觉得不甚自在,在案几后扭了扭身子说道:“那就暂请何大判稍待片刻,我们商议一下,再作决定。”

第315章 相见时难别亦难

  即便是所有人都知道兵贵神速,但分配一支万人大军也不是能够立即就能完成的。

  需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

  就比如呼延南仙必然是要北上的,如果算上武兴军梁远儿那几百临阵起义的汉儿军,反正金军的人数就已经有三千人了。

  需不需要对他们有所防备?如果要有,那该如何防备?会不会让呼延南仙觉得自己受了排挤?

  再比如左军董成与后军张青,他们很难南下两淮,却必然会有一部要沿着沂水攻打邳州,另一部则需要北上攻打益都府。

  谁北上谁南下,兵力又要如何配置?

  山东留守的忠义军主攻方向在哪里?

  另外,中军主力必然要留下一部分,从而使魏胜有足够的精兵来作战,谁走谁留下?

  原本刘淮想着一刀切,直接从前军与右军中遴选出精锐,随后直接带着三千精兵南下。但是魏胜却不同意,他决定从中军抽调精兵,以替换右军的两部比较弱势的军队。

  最终在刘淮强调了许多次山东战事的重要性后,魏胜只是将作为亲卫的雷奔所部加了进来,并且将雷奔所部三百校刀手扩充到了五百。

  右军的张小乙部则是需要精简到一千兵马。

  前军也是要精简到一千五百兵马。

  缴获的舰船一共能运送七千正军,此时忠义军与天平军合军一处,也不过五千人,剩下两千人的运力,刘淮准备多运一些骡马,组成一支机动性较高的骡马军团。

  这些事情必然是无比繁琐的。

  还有一件事就是与张荣所要留守东平军的指挥权。

  这原本是一件甚至都不知道如何开口的要求,但以一种莫名的方式达成了目标。

  就在军议刚刚结束的时候,张青与张白鱼都还没有散场,张荣就已经亲身赶来,将剩下的六千多东平军以及半个密州的治权,尽数交给了魏胜。

  这件事说起来很离谱。

  但在张荣的解释下,倒也是理所当然的。

  张荣此时的身份已经不仅仅是东平军都统了,更加是淮东副总管。

  在他的想法中,军队是国家的,收复的失地也是国家的,终究还是要由宋国接手,现在在谁麾下没有什么差别。

  所以,张荣在听闻忠义军有分兵留守山东的意向后,就直接来托付大军了。

  刘淮听闻之后也是无言,要说张荣大公无私吧,他倒是也知道将大军托付给道德无瑕的魏胜,明摆着是想要在之后还能讨要回来。

  要说张荣精心算计吧,他同样觉得淮东副总管的职位要比东平军都统要重要。

  只能说张荣毕竟不是什么军阀,没有割据的意识。

  倒是,这些事情都无所谓了。

  到了十月二十五日,所有的事情都被快刀斩乱麻的终结了。

  参与围攻陈家岛的宋军、东平军、忠义军乘着庞大的舰队渡海南下,抵达了海州州治朐山县。

  出征的时间已经迫在眉睫。

  已经被选定南下的军士都已经有了第一批财帛赏赐,而且都已经定下了赏格。

  在最后的这一夜,全军大飨,魏胜一家也在军营中度过了北伐以来第一次家宴。

  魏胜坐在主位,刘淮、魏郊、魏如君、魏昌分列两侧。

  桌上的饭食十分简单,除了炊饼咸菜管够,也就多了一大盆咸肉汤,一坛子酒而已。

  魏如君先是给几个大男人都盛好肉汤,复又坐回自己位置上,端起碗来,轻轻吸了一口,随即则是皱起了眉头:“唉,兄长出征,照理说应该做些好点的吃食,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又是到了冬日,没有新鲜时蔬,只能吃这些了。”

  刘淮笑道:“有酒有肉有咸菜,还有白面炊饼,这日子简直是神仙过的,还有什么可抱怨的?”

  魏昌低头喝了一口肉汤,皱眉说道:“阿姐,这肉干腌制的时候已经放了许多盐,现在你这肉汤也放了些盐,现在这味道就如同刚刚洗劫了海州盐场一般,真……”

  魏如君原本听着刘淮说话,脸上还带着笑意,此时听闻魏昌挑事,当即柳眉倒竖:“你爱吃不吃,觉得咸就多吃炊饼!”

  魏昌缩了缩脖子,闭上嘴巴,不再言语了。

  魏胜只是抚须而笑,随即却是叹了口气:“开饭。”

  魏胜的家教还是比较严的,最起码食不言寝不语还是能做到的,几人只是低头吃饭,并不再言语。

  然而,在吃饭的过程中,魏如君抬头看到即将南下的刘淮与魏昌,又看了看需要留守山东的魏胜与魏郊。

  哪怕北伐时都没有分开的一家人,竟然要在此时天南海北,各自一方。兵凶战危,也不知道何时才能相见,更不知道能不能再次相见,不由得悲从中来,微微啜泣出声。

  四个大男人肯定已经发现了魏如君的失态,但只是魏昌抬头看了一眼,就低下头来,假装没有听见。

  简陋的饭食很快被席卷一空,魏如君擦了擦眼睛,收拾起了碗筷。

  坐在主位上的魏胜望着魏如君的背影,叹了一口气说道:“大郎,莫怪你妹子,她毕竟经历的少。”

  刘淮摇头:“虽说哭送亲人不吉利,然而大军出发,征人远行,生死难料,又有几家能真的能不哀伤呢?这几日军中虽然没有牵衣顿足拦道哭,却也是泪洒当场。”

  魏胜:“天下万事,唯战不易。”

  刘淮点头,却也没有在这件事上继续多说些什么:“父亲还有什么要交待的吗?”

  魏胜沉默半晌之后,才艰难开口:“大郎,为父知道你对大宋多有怨言,但为父终究是宋臣,此次率军南下,大郎还需要尽心尽力。”

  刘淮满不在意的说道:“父亲请放心,但有我在一日,就绝不会让金国全据两淮。”

  刘淮的说法是有信心的,现在的战略局势已经很明朗了,金国在山东局势失控之后,所做的战略改变就是主力压到荆襄,完颜亮亲自率偏师在两淮吸引宋国主力。

  而完颜亮这一路的战事太顺了,以至于已经在两淮站稳脚跟,所以以山东本地兵马为主力的忠义军才会有动力南下。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历史上完颜亮遇刺很大的原因在于他强迫大军渡江,定下了极其严格的拔队斩制度,使得高级军官们集体作乱。

  弑君的完颜元宜甚至在完颜亮死后,才派遣乌古论元忠回到汴梁,杀掉太子完颜光英。从这里可以看出来,这真的是一场偶然事件。

  如果完颜亮见渡江无望之后,就率军北返。金国虽然依旧可能陷入内战,但完颜亮毕竟当了十几年的实权皇帝,绝对不会到树倒猢狲散的地步。

  而现在的情况是,完颜亮的心理底线很有可能真是两淮,而且军事上已经获得了胜利,他很有可能只是做出要渡大江的动作,继续为攻打荆襄的金军主力作拉扯。

  当然,以完颜亮好大喜功的性格,说不得看到宋国这么弱,直接重演历史就说不定。

  所以刘淮南下的策略也很清楚,不直接与金军死磕,而是在江南守住大江,最起码让宋国能看到希望,不割地投降。

  然而再等待完颜雍造反的消息传来,让南征的金军士气混乱。忠义军再趁着金军北归的时候,狠狠扑上去咬一口。

  这套计划其实很完善,但唯一一点就是。

  刘淮还不知道完颜雍已经被纥石烈良弼摁了下去。

  如果他知道,绝不可能如此老神在在。

  魏胜不晓得刘淮的所思所想,在他看来,此次南下,那是真的需要拼命的,若不是山东豪杰担心魏胜过于死心眼,将他们也填进绞肉机,不同意魏胜南下,说不得他就会自行率军去拼命了。

  魏胜复又沉默半晌,方才说道:“为父有心说让你保护好自身,然而如今的局势却是需要死战才能挽回。可若是让你为国效死,但哪有父亲希望儿子去死呢?天下事,大约只是如此两难吧。”

  刘淮想要安慰魏胜,却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为父现在能给你的,也只有这个了。”魏胜说罢,对魏如君招了招手:“阿君,将你这两日准备的拿过来吧。”

  魏如君应了一声,随后来到侧边的营帐,将一块红色的包裹拿了出来。

  刘淮起身接过之后,发现竟然是一面红底黑字的旗帜。

  “打开看看吧。”魏胜笑着说道。

  刘淮依言将大旗打开,发现其上有斗大的‘靖难’二字。

首节 上一节 193/3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风烈烈起南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