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将北伐进行到底

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234节

  然而在滩涂毕竟不是铁骑发挥的场所,洞庭湖水军列成坚阵,以甲士长枪来阻拦金军铁骑,以神臂弩抵近射击,挫败了合扎猛安的第一轮进攻。

  合扎猛安自然不是善茬子,在一击失败后,迅速改变了战法,想要以甲士步战取胜。

  然而就在金军下马列阵的时候,收兵号角吹响,金军只能暂时作罢。脱离战斗后一边去请求军令,一边保持随时攻击的阵型。

  宋军则是一边列阵防御,一边火速撤离百姓。

  此时三百余宋军甲士在滩涂上向着西方结成一个个小阵,长兵在前,刀盾居中,神臂弩手在后,警惕的看着前方。

  “手都稳一点!”宋军都头在阵中来回巡视,大声命令道:“别他娘的把箭射出去!”

  宋军的弩手吞了吞口水,虽然将弩矢对准了百步外黑压压一片的金军甲骑,却又把紧扣的机栝松了松。

  这时候一发弩矢射出去引发全面大战可就搞笑了。

  金军刚刚那一轮冲杀,虽然在合扎猛安看来很失败,却也给予了洞庭湖水军极大杀伤。而悍不畏死的合扎猛安更是给宋军以极大的心理震撼。

  金军剩余的五个谋克此时已经知道事情原委,军官们心中暗骂,却也无可奈何,只能在这里等候,距宋军阵型一百步外,列成准备冲杀的雁形阵,恶狠狠的盯着滩涂上护送百姓的宋军甲士。

  李道站在船头,看着王怀带着最后的甲士从乌江县撤出,心中长舒了一口气。

  镇内存活下来的百姓不足千人,洞庭湖水军现在六十余车船足以将他们安然送到大江东岸。

  刘淮单骑站在最前方,与几名飞虎军骑士一起,扛着金军麒麟大旗,押着完颜乞哥震慑金军全军,为所有人争取时间,宋军甲士将袍泽尸首也运到车船之上后,也开始有序撤退。

  一刻之后,守着一条小船的王怀见已经撤的差不多了,将金军马匹全都放归,示意刘淮也该撤了。

  刘淮押着完颜乞哥转头向小船走去,金军甲骑也不顾滩涂泥泞,也保持着百步的距离,向着刘淮压去。

  “兀那汉子,俺们守了喏,该你了!”依然是萧彷发言,他戟指刘淮大喝道。

  刘淮强忍着杀意,把只剩下半口气的完颜乞哥放在马上,拍了一下马屁股,那匹战马就自动的回到了金军的阵中。

  “人还给你,大旗我就留下了!”刘淮指了指邵重荣手中倒提着的猛安大旗,说完之后,扭头就上船走了。

  萧彷看着伤痕累累的完颜乞哥,又抬头看看远方的猛安大旗,眼前一黑,差点没气晕过去。

  斩将夺旗是军阵中的头等大功,夺旗之所以能与斩将相提并列,可不仅仅因为将旗是将领指挥军队的最重要道具,更是因为它承载着一支军队的荣誉。

  将旗的形制与图案可不是军队想怎么设计就怎么设计的,上级、同僚、部属都得认才行。

  就比如完颜乞哥的麒麟大旗,就是在最为惨烈的生女真平叛战中,完颜乞哥率千人对着生女真的右翼狂突猛进了十三次,战斗结束后,整个千人队还能囫囵个站起来的只有不到六百人。

  论功行赏时,完颜亮为了表彰完颜乞哥,将麒麟大旗授予了他,以有‘吾家麒麟儿’的意味。

  现在这个荣誉没了!

  怒火攻心之下,萧彷就想下令全军突击,可既然撤退,宋军哪有不手脚麻利的道理?不过片刻,各个小船就如同离弦之箭一般远离了岸边。

  合扎猛安只能望江兴叹。

  萧彷愤怒的向小船方向射了一箭,仰天大吼:“俺一定要将你碎尸万段!”

第370章 彩衣化蝶金缕尽

  李道算是开了眼了。

  万军丛中擒拿敌方主将,并倚之保全全军撤退,这种事儿在话本里不少,可在现实中,李道只听说过岳飞在靖康年间曾经干过一次。

  李道亲手将刘淮从软梯扶到旗舰上来,上上下下恶狠狠的打量了刘淮等人好几圈。

  从他们身上已经被染成黑红色的铠甲,还有直到现在都没有择干净的箭矢就可以想象究竟经历了何等惨烈的大战。

  “好汉子!当真是好汉子!”李道拍了拍刘淮的肩膀说道。

  触手黏黏糊糊,却是血液快要凝固的手感。李道军旅经验何等丰富,直接让军士端出热水,帮助这六名壮士卸甲。

  “都统郎君,刚才怎么不顺手宰了那个千夫长?”申龙子低声问道。

  “没必要,一个伤重废人而已。”刘淮一边将衣甲束带解下,一边淡淡说道。

  刘淮还是有些自傲的,既然金军在宋军撤退过程中没有耍花样,他自然也会留一线。

  “你们竟然还把大旗抢过来了。”邵重荣将手中的麒麟旗递给李道,李道小心的接过,展开看了看,啧啧说道:“这可是了不得的大功。”

  “莫说这些了。”刘淮将盔甲全部卸下来,只着短打劲装:“李统制,你觉得这支金军怎样?”

  “很厉害,不可力敌。”说话的却是王怀。

  他是正面面对合扎猛安突袭的将领,他最有发言权。

  干他娘的,太尼玛吓人了。这支金军铁骑的战斗力与战斗意志与其他金军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

  若不是刘淮横空杀出,将完颜乞哥擒住,洞庭湖水军的甲士没准就全都折在乌江镇了。

  “若是野地决胜,两千那种金贼可敌两万王师。”王怀擦了擦额头上的虚汗,叹了口气说道。

  刘淮也是点头,这支合扎猛安不单单只是勇猛,军事素养也确实是太高了一些。

  “没了多少人?”李道问道。

  他扫了一圈在甲板上的甲士尸首,心疼的直抽抽。

  水军甲士可不是那么好养的,首先要有好水性,其次还得擅长近战肉搏,还得有充足的营养与训练。养到现在,这种甲士整个洞庭湖水军也只有一千出头。

  这些甲士可是洞庭湖水军最精锐的部队了,平时死一个都得懊悔半天,上岸不到一个时辰,就伤亡了如此多。

  “死了一百八十七个,重伤四十六个,轻伤五十一个。”王怀脸色也不好看,可还是开口报数道。

  除了最开始在乌江县守军交手时伤亡的三十余人,剩下的甲士伤亡都是在金军铁骑的攻击下诞生的。

  合扎猛安果真名不虚传。

  李道的旗舰甲板上虽只用来摆放宋军遗体,此时也是铺开了一大片。

  而靠近船外围栏杆处,有一个彩衣女子在一具甲士尸首旁边,喃喃说着什么。

  “这是怎么回事?”李道指了指彩衣女子问道。

  “她说那是他的夫君,就让她也跟上来了。”正在给尸首卸甲的军士行了个礼说道。

  李道勃然大怒,他还以为水军之中竟然还有家眷随军,这可是犯天大的忌讳。

  李道还待张口训斥,刘淮却阻止了他,言简意赅将大致情况说完之后,李道看向彩衣女子的面容转为柔和,同时长叹了一口气。

  这时,为尸首卸甲的宋军军士却遭受了彩衣女子的痛击。

  “刘郎在睡觉……你等会儿再来……莫要吵醒他……”彩衣女子张开双臂,一脸痴笑的阻止道。

  那名宋军为难的挠了挠头,可军令如此,若是不给这些甲士卸甲,无论搬运还是焚烧归葬都没办法进行,所以就绕了个方向,继续将手伸向那名年轻甲士的尸首。

  “不是跟你说了吗?等会儿再来!”彩衣女子猛然推了那名宋军一把,将他推得向后踉跄了几步,随后张开双臂,如同老鹰护住雏鸟一般。

  “你这女子!……”宋军军士有些气急,刚刚想说些什么,却被李道阻止了。

  “小娘子,我们给他把衣服脱了,你看他睡着了,却还穿着这一身,多不舒服啊……”李道走到跟前,努力挤出一丝微笑,与那名彩衣女子说道。

  彩衣女子满脑子问号:“你是谁啊,我阿爷呢?”

  刘淮见状赶紧说道:“就是啊,姑娘,这么睡上一觉,你的刘郎就会病倒的。”

  “阿爷……”彩衣女子听完此话后,终于小心翼翼的挪开身子。

  “你下手轻一些,刘郎睡觉很轻的……”

  宋军军士果真手下轻了许多,帮那名年轻军士卸下了铠甲。

  “他叫于伯岭,是襄阳人士,今年才十九岁……”待宋军军士将年轻甲士的头盔摘下来后,李道看着年轻军士已经变形的脑袋,闭上了眼睛,痛苦的说道。

  “他是一名勇士。”无论是作为男人拯救弱小,还是军人拯救百姓,这名小小兵丁都赢得了刘淮的尊重:“他们都是了不得的勇士。”

  彩衣女子垂着手站在车船栏杆旁,定定的看着于伯岭的面庞,等了好一会儿,直到宋军军士卸下于伯岭的胸甲后,才开口说道:“他……他不是我的刘郎……”

  说罢,彩衣女子抬起头来,看向刘淮:“你也不是我的阿爷……”

  彩衣女子的眼中终于有了几分灵动。

  “我们是大宋王师。”见到彩衣女子好像回了神志,李道也有些惊讶与欣喜:“是来救你们的,你已经安全了。”

  “也对哦,我的阿爷,我的刘郎,我的全家已经都死了……”彩衣女子恍若未听到李道的话,低下头又看向于伯岭的年轻面庞,俯身帮他合上了眼睛。

  “谢谢……谢谢你。”彩衣女子站起身,眼睛中的眼泪如泉涌了出来。她双手相交至胸腹,微微向刘淮与李道躬身,行了个万福礼:“谢谢你们……”

  “可惜,你们来得太晚了……”

  “姑娘!”听到这句话之后,刘淮心下恍然,大吼了一声向前冲去。

  李道还没有反应过来,却只见那名彩衣女子抢过宋军军士手中的铠甲,翻过了船边的栏杆。

  刘淮行动再迅捷,相距五米的距离也只来得及抓住彩衣女子的裙脚。

  呲的一声,彩衣女子的裙脚被撕下一片红布,彩衣女子则如同一只翩翩飞舞的蝴蝶一般,落入冰冷的江水中。

  一个浪头打来,江面上就再也见不到彩衣女子的身影了。

  “李老四,下去救人!”李道也扑到了栏杆上,指着江水对身侧一名年轻水军吼道。

  “不必了……”刘淮握着那一缕红绸,望着大江说道。

  彩衣女子是抱着重甲下水的,若是想活,只要松开重甲即可。

  她的死意已决了。

  即使见惯生离死别的申龙子等人目睹到这一幕,也是一阵唏嘘。

  船上一时寂静,只闻波涛阵阵,风声萧萧。

  李道仿佛又苍老了一些,挥手让那名慌乱的军士继续整理遗体,扶着栏杆,看着彩衣女子落水的地方长叹不语。

  仿佛在等待一个奇迹。

  可是奇迹并没有到来。

  良久,李道开口说道,声音沙哑的如同摩擦的铁片:“刘都统,你说咱们当兵是为了什么?”

  刘淮沉默了一会儿,开口说道:“为了那些不该死的人,为了让他们能继续活下去……”

  如果说一开始刘淮只是充满改朝换代的豪情壮志,在山东面对无数人死亡与求生之后,终究还是有一些明悟的。

  为什么要拿起刀来?

  因为要保护那些不能拿刀的人。

  那为什么偏偏是我要拿刀,为什么偏偏是我要去搏杀呢?

  因为我最强,所以我应该保护弱者。

首节 上一节 234/3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风烈烈起南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