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274节
盘踞巢县的靖难大军竟然能让巢湖的梁小哥放弃最基本的骚扰,其对军队的掌控力可见一斑。
须知道,巢湖梁小哥的作战意志在这些金军将领看来堪称百折不挠,此时他罢手的原因只能是一个,靖难大军想要将武胜军放过去再打。
这种兵马强不强两说,但是肯定会齐心协力,上下同心。
上下同欲本身就是战斗力的一种。
应该说无论是大怀贞与大弘山都是打老了仗的宿将,只是通过一件小事就发觉事情有些不对头,心中忧虑靖难大军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刘淮自然也知晓一味地退让可能会让武胜军将领产生警觉,但他没有办法。
因为此时汇聚在巢湖的水军势力实在是太强悍了。
杨钦加上梁子初已经很强了,足以对金军的那些漕船有压倒性优势。而除此之外,靖难大军也不是全都是旱鸭子,何伯求、张白鱼、张小乙、李秀这些人都是会打水战的。
到时候一个不小心,把金军的辎重粮船全烧了,武胜军见势不妙,一溜烟的退回到合肥该如何是好?
大怀贞自然不知道刘淮有这种幸福的烦恼,他听罢大弘山的劝谏之后,复又扶剑呆立了片刻,声音嘶哑的说道:“老夫……我只是个庶出子,我的娘亲是从汉地掳来的宋人,在家中不受重视,甚至还遭受虐待。娘亲的身体本来就不好,终于在我十岁的时候大病一场,撒手人寰。”
大弘山不知道为何大怀贞说起往事,却也不敢插嘴,只能在一旁静听。
“当时家中孩子众多,没了娘亲,我更加不受重视,几乎沦为仆役。还是我的族兄救了我,教授我武艺文字,让我认大母为娘亲,甚至将我引荐给了龙虎上将军,也就是当今的陛下,我也因此成为了閤门祗候,自武官走上仕途。”
大怀贞转过身来,看着大弘山:“阿山,我不是什么心智如铁之人,与我阿兄相比,我甚至算得上怯懦,我想着得过且过,想着安生过活。但此生对我恩情最大的两人都在和州,都被宋狗隔绝退路,此情此景,我又不是彻底无能之人,如何能坐视不理呢?”
自古以来,简拔于微末之恩是最难报答的,尤其是封建社会,阶级跨越实在是太难了,被提携从底层一步登天,这可是天大的恩情。
就犹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说的那样: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正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
什么是殊遇?
将一个小婢养的提拔到一军总管,这就是殊遇!
而对于大弘山来说,大怀贞将他提拔到行军猛安,这也是殊遇,不得不报!
大弘山拱手叹气:“总管既然下定决心,小侄也自然会下定决心,助主管平定军中流言蜚语,只是希望主管莫要再作慌乱之态了。”
大怀贞点头,拍了拍大弘山的肩膀:“阿山,也有可能是我多想了,事态没这么糟,无论如何,此次出兵不能半途而废,否则军心士气困难,接下来也无法大战了,总得到巢县打一仗才行。
告诉麾下儿郎,解决完这股贼军,我允许他们在巢县合肥三日不封刀!”
第421章 休夸汉室嫖姚将
十二月七日清晨,武胜军渡过了石梁河,抵达了龟山,并且开始在龟山上建立营寨。
刘淮站在巢县城头临时加高的望楼上,捏着下巴直嘬牙花子。
梁子初已经将情报汇总了过来,通过这几日的探查,来攻打巢县的武胜军真的只有四个猛安的正军,剩下的还有六七千签军民夫,列队都列不齐,更别说上阵了。
合肥城中的情况,梁子初也探查到了一二,现在应该有三个猛安驻守,而且如临大敌,快速加固城防,紧闭大门。
这样一来,梁子初反而无法探查出来究竟发生了什么。
为了保持军心士气,成闵从六安杀过来的军情只有行军猛安一级的人知道,也许一些心腹谋克也大概知晓,但普通的小兵辣子就真的不清楚了。
以至于梁子初亲手去捉了两个落单的游骑,也只是说防备宋军来袭,至于哪一路宋军,哪一路义军,就真的探查不出来了。
然而即便如此,大怀贞的决断还是让刘淮等靖难大军高层有些惊讶。
大怀贞这是干为什么,他不知道我很能打吗?
哦,他可能真的不知道。
这个时代的信息传递速度实在是太慢了。
靖难大军知道自己是从山东开始,一路破军杀将来到两淮的,败在手中的金国正军已经有好几支了。
但金军现在可能只知道山东有义军抵达两淮,最多也就是知道这支兵马参与过山东的一系列战事,但更多的就糊涂了。
毕竟双方一直隔着一条大江,金军想要捉俘虏都很困难。
如果大怀贞知道靖难大军帐下的首级数量,很有可能将刘淮当作与成闵一般的人物,根本不敢这么托大了。
辛弃疾同样在望楼上,望着龟山方向皱眉:“大郎,咱们是不是太小心了?”
刘淮脸颊一抽,也觉得自己是有点小题大做。
如果武胜军真的只有这点正经兵马,那么靖难大军直接摆开阵势与武胜军对战就可以了。
即便有新招募的兵马,但终归是披甲率到达七成的正军,近三倍的兵力差距,难道还拿不下面前这四个猛安吗?
至于那些签军,说句难听的,这些签军在对付寻常宋军或者北地农民军时说不定还有点用,但对付如靖难大军这般规制齐全正经兵马时,除了自寻死路之外没有其余下场。
靖难大军麾下无论哪一名大将,都敢保证可以用一千兵马,击溃这六千签军。
刘淮想了想,还是摇头说道:“得让新兵们上阵见血的,平时训练是一回事,在正经战场上就是另一回事了。另外,还得检验一下城防效果,此时咱们面对四个猛安是一回事,之后完颜亮那三万大军就是另一码事了。此时乃是千载难逢的练兵机会。”
“那依照都统郎君来看,这仗该如何打?”何伯求拱手询问。
“还是先守城。”刘淮说道:“待到金贼疲惫之后,全军反击,一日之内将来犯金贼全吞了!”
“一日?”
“一日。”
其余诸将也纷纷点头,以示一日不成问题。
“昨日军议已经议定的城墙防守划分,谁还有异议?”刘淮再次询问。
见众将纷纷摇头,刘淮又对何伯求说道:“到出城反击之日,还望何大管能坚守城头,勿要让巢县出乱子。”
“喏!”
“辛五郎,临战之时,你当为我副将。”刘淮又看向辛弃疾。
这也是理所应当之事,就如同牛皋为岳飞的副将一般,军中另一个最大的山头,最强悍的外将都会自动到这个位置,既是军事传统,又是政治地位。
“喏!”
辛弃疾同样拱手应诺。
“都统郎君,金贼已经到眼前了,要不要出去袭扰一番?”王世隆见没有了其余言语,立即大声请战。
“去,都得去。”刘淮也不含糊,大手一挥说道:“怎么能让金贼舒舒服服过活呢?从你王五郎开始,各军轮番出动精锐袭扰,勿要正面大战。”
王世隆精神一振,立即拱手下去准备了。
很快,城门洞开,吊桥放下,王世隆带着二百亲卫甲骑向龟山方向绝尘而去。
刘淮一边眺望彼处的战况,一边撕下几条纸写写画画团成一团,扔到碗里开始抓阄。
“罗慎言,你第二阵。”
“张小乙,你第三阵。”
“张白鱼,你第四阵。”
“辛弃疾,你们天平军第五、六、七阵,出战顺序自己安排。”
“石七朗,你第八阵。”
“雷奔依旧率选锋军在中军待命。”
“传令给梁子初,让他们看好金贼。也告知杨老将军,若金贼想要逃,洞庭湖水军需要从石梁河截断金贼退路!”
一连串命令发布之后,金军就迎来了痛苦时光。
靖难大军起家就是一伙子豪强、官兵、农民军、绿林好汉杂糅起来的部队,三教九流全都有。也因此,什么阴招损招都会。
王世隆身为沭河豪强出身,早年间就是黑白两道通吃的人物,类似的手段更是不缺。
二百甲骑急速冲到龟山脚下,将金军游骑探马抛之脑后,随后就在龟山下喝骂起来。
这是不能不管的。
与评书中可以高举免战牌不同,在现实中士气实在是太重要了,任何将领都不能容忍敌方如此挑衅。
很快就有百余骑沿着龟山之间的官道杀奔而出,直取王世隆的大旗。
王世隆却是根本没有想与金军作战,此处距离金军大部队实在是太近了,被缠上之后会有大规模骑兵前来围剿。
出击的金军将领见到王世隆拨马便走,也是恼怒异常,带领麾下甲骑向前急速冲杀,想要将王世隆留在这里。
然而刚刚将弓箭从弓袋中抽出来,金军就猛然发现,正在追赶的汉儿甲骑一边逃跑,一边向后撒着什么东西。
金军将领刚想要低头细看,战马唏律律的一声嘶鸣,马失前蹄,将他整个人抛了出去。
“将军!”
“是铁蒺藜!是他娘的铁蒺藜!”
铁蒺藜没有形成规模毫无用处,这里所说的规模既是铁蒺藜的数量,也是骑兵的数量。
毕竟铁蒺藜只靠一根竖起来的钉子来刺穿战马脚掌。
然而金军为了展开追杀,摆出了轻骑在两边,甲骑居中的鹤翼阵,其中金军甲骑摆开的是密集冲击阵型,从铁蒺藜上踏过时,当即就有数匹马的蹄子被刺穿,带着马背上的骑士翻倒在地,让整个阵型一滞。
金军之中有数名低级军官与亲卫想要保护自家行军谋克,也使得阵型更加混乱。
王世隆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二百甲骑一起回头,挺矛轻易将两翼的金军轻骑击溃之后,如同蒙兀人那般环绕着金军甲骑开始射击。
掷矛与箭矢不断泼洒到金军甲骑身上,失去速度的金军骑士不得不下马,用战马作遮挡,各自取下弓箭还击。
然而王世隆此行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耍个威风,见金军甲骑在那行军谋克身边聚拢起来要组织反击之后,直接挥动大旗,打道回府了。
“啊!!!”
望着王字大旗下远去的烟尘,那名行军谋克不顾盔甲在地上滚得满是尘土,恨恨将手中弓箭掷到地上,仰天大吼出声。
金军即便有甲胄护身,却也不是无漏金身,面对掷矛与重箭还是会有防御不到的地方,待清点完人数,发现有三十余伤亡后,这名行军谋克复又愤怒得大吼出声。
前来支援的两个行军谋克面面相觑,皆是面露戚戚之态。
而遥遥望着这一幕,何伯求不由得嗤笑出声:“兵法有云: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咱们靖难大军是在庙算的时候就赢定了,而后才开战的。如这武胜军,他们都没想明白明白战事究竟是如何发展就来巢县,想着事到临头来取战机,如何不败?”
刘淮摇头笑道:“也不能这么说,兵凶战危,如何能有十分把握?有三分把握就足以赌一把了,到时候见招拆招,随机应变,胜负犹未可知。也说不准这大怀贞真的是不世出的英豪,他麾下的武胜军也是个个是好汉,真的就能正面将我军击败呢?”
何伯求也笑了:“虽是私下所言,出得你口,入得我耳,但都统郎君也不应该涨他人士气,灭自家威风。”
“有理!”刘淮见王世隆耀武扬威的回来,在望楼上挥了挥手:“得胜而归,当擂鼓以助威!”
第422章 追北归来血洗刀
刘淮让各军将领率本部出击,其中自然有鼓舞己方士气,打击金军士气的因素,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别的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