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64节
圆滑的个性再加上身份地位,使得李铁枪变成了上上下下军队袍泽之间的润滑剂。
就比如今日,若不是李铁枪在此,平山胡还真不敢对辛弃疾发难。
“辛老五,昨日你送来俺兄弟的人头,俺已经收到了。”坐在耿京左手边第三位置的秃顶壮汉冷然出言:“俺只有一句话要问,俺兄弟从东山开始,临阵必先,尸山血海里走出来好几次,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昨日就凭你辛老五所谓亲眼所见,以及一村不知道谁杀成的尸首,你就将俺兄弟们都杀了,是不是有点不讲道理?”
辛弃疾与李铁枪刚拱手在帐中团团一礼,还没有说话,就听到平山胡当众发难,不由得俱是一愣。
李铁枪却是当即出言呵斥:“平山胡,谁不知道你这厮平日贼性不改,腌臜事也做的最多。事情做下也就做下了,此时要摆功劳,论长短,难道不好笑吗?”
唤作平山胡的光头大汉知晓李铁枪是可以动嘴皮子之人,当即冷笑反问:“就算俺兄弟他们做下此事了,那又如何?世道乱成这样,无论是村子,还是庄子,不卷起财货,杀掉牛羊与咱们天平军一起走,那就不是好汉,那就是有异心,稍作惩戒又如何?”
平山胡一开始还说得理直气壮,到最后时见到辛弃疾冷冷来看,声音渐渐讪讪起来,只有气势依旧虚张。
李铁枪夸张的嘶了一口气,插科打诨道:“一开始你平山胡举事时不也是磨磨唧唧,叽叽歪歪。今天说什么感染了风寒,明天又是说老婆要生了,后天还得等等大牲口,耿大头领也没因为这事就把你砍了啊。”
李铁枪是真的不敢把话题往屠村上引,他担心辛弃疾会不顾一切的当场宰了平山胡。
平山胡该死吗?
就凭他把军纪糟蹋成这样,杀一百次也不为过。
可天平军的其他人呢?
什么贾瑞,张安国,耶律兴哥,叶师禅,孙黑,杜十八,时白驹,梁阿泰。他们的屁股就干净吗?
一旦以这种理由火并掉平山胡,其他人能不人人自危吗?
难道都杀了?
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
怎么可能?!
第112章 人间世事乱如麻(下)
平山胡见话题被李铁枪扯开,反而放下心来继续大放厥词:“大铁枪莫扯前言,凭什么说是俺们在屠村,俺们可是在后面的,见到安子河两边的村子都是空空。这么多村子,俺兄弟总不可能带几个人,就把他们全杀光吧,这破事还指不定是谁干得呢!”
辛弃疾听到这种等级的屎盆子,终于不耐:“平山胡,你真的要找死?!”
平山胡的汗毛瞬间立起,冷汗流满额头,肌肉绷紧,刚要说些什么,却听到上首主位传来声音。
“好了,这些事等打下沂州再说。谁是好汉,谁是孬种,俺这里瞧的真真的。同样,谁用力,谁扯后腿,俺心里面也跟明镜一样。”
耿京的脸色也恢复正常,在帅位上以主帅的身份制止了纷争。
“五郎,大铁枪,你们二人的性子也该改改了,遇事这么急躁怎么行?如何能托付大事?”耿京假模假样的呵斥了几句,随后又看向平山胡:“平山胡,你既然觉得是五郎他们在前面捞好处,那么正好,辛字军和如林军开路许久,已经有些困乏,你带你的人马去打头阵如何?”
平山胡心中先是一惊,随后又是一动。
打头阵自然是危险的,但是作为积年老贼,平山胡也是吃过见过的,自然知道金国官吏是个什么德行。
虽然也经历过如济南府那般的惨败,可那是金国主力正军,败给他们一点也不丢人。
沂州哪里会有那么多甲骑甲士?
危险可以说是很小了。
那好处呢?
安子河虽然不是什么大河,却也有几十步宽,算是可以通航的水道,两岸自然也有集市、渡口、乡村。
即便他们已经经历过金国上下的几轮搜刮,可还是会有些油水的。
这些,不都便宜了他平山胡了吗?
更别说沿着安子河越过蒙山后,费县就在眼前了。
那可是一块大肥肉。
须知,他平山胡可不是什么老实巴交的农民出身,而是泰山贼!
辛弃疾皱起眉头,刚要说话,就被李铁枪死死拽住。
就这么耽搁片刻,平山胡就已然起身拱手:“耿大头领的命令,末将自然遵从。有俺来做开路先锋,就请大头领将心放在肚子里,俺断不会让一个金贼蹿到大头领跟前!”
耿京揪着络腮胡子点了点头:“平山胡的兵在安子河西岸,东岸谁来?!”
其余诸将也琢磨过味儿来,其中在东岸的纷纷起身。
“俺去!”
“俺最合适!”
其中,盗匪出身的想发一笔利市,乡豪出身的想补充人力,本地农人出身的想要保护百姓,种种原因不一而足,偏偏套着一层开路先锋的套子,倒是显得天平军各个忠义敢战了。
只有刚刚做过一场的两人沉默不语,时白驹是苍白着一张脸,不知道该说什么。而耶律兴哥则是摩擦着铜制的皮带扣,面露不屑。
片刻间,耿京就已经定下的人选:“孙黑,你带你的黑头军去。”
“其余诸军,依次前发,今夜在蒙山北边休息,争取明日一日,就渡过蒙山,直取费县!”
“如林军和辛字军都到中军来,与天王军汇合,由俺亲自来做居中调遣。”
这就是不容反驳的正经军令了。
辛弃疾与李铁枪没有犹豫,直接拱手口称得令。
无论是对主帅权威的尊重,还是身为耿京心腹对耿京的尊重,都使得二人在这种场合无法反抗。
但凡说一个‘不’字,就会让外人以为以耿京为核心的小团体内部出现了问题,会平白生出事端的。
随后,耿京又是老生常谈的说起什么严肃军纪,注意粮草,注意部队衔接,广放斥候等一系列嘱咐,帐中诸将也只是胡乱点头。
片刻之后,一场潦草的军议就已经散场,如同这么多人来开会,只为了商议行军顺序一般。
等其余人都出帐后,帐中只余耿京、张安国、辛弃疾、李铁枪四人后,李铁枪第一个按捺不住:“大哥,你为何让那平山胡去当开路先锋,他除了霍霍百姓有一手,还有什么本事?”
“是啊,我和大铁枪的军纪尚算可以,行军时候还有偷鸡摸狗之事,平山胡和孙黑这两个盗贼出身的匪人,除了败坏我天平军的名声,还能济得何事?”
私下里,辛弃疾自然也能畅所欲言,只不过言语之中的愤愤之态让张安国侧目以对。
耿京苦笑:“你们二人,把俺想成金贼了吗?俺也想约束他们,可哪有这番本事?你们在前面费心保护的百姓,这些啖狗屎的一过就全都祸害干净了。俺让俺三弟带着俺的亲卫亲自去管,却是管得了这边,也管不了那边。”
辛弃疾哑口无言。
他心中迅速想起刘淮所言。
‘天平军人太多了’!
确实太多了,谁都没法控制这么多人!
李铁枪也有讪讪之意。
耿京喘了两口粗气:“所以,张七就给俺出了个注意,干脆把这些疯狗放在前面,有恶名就恶名吧,老百姓远远听到就往山里跑。总比你们严肃军纪,让老百姓误以为天平军是什么仁义王者之师,然后待在家里让那群啖狗屎一锅端的好。”
“还有,张七也提醒了俺一事,这种时候人心长草,金贼强弱已经是其次,关键是天平军内部可能会生乱。
你看今日耶律兴哥和时白驹那两个狗入的,就因为扎营相近,不知道是谁拿了谁的麻绳,这么屁大点的事,两人就敢在俺面前拔刀相对,真真气杀俺了。
所以咱们几个要攥成个拳头,军队也要聚在一起,他们乱不要紧,天王军、如林军、辛字军这三支兵马万万不能乱起来。”
辛弃疾沉默无言,默默看向张安国张七郎。
这厮的算计从来都是这样,有用的确是有用,但歪也的确是特别歪。
李铁枪默默点头,却又想起一件紧要事:“大哥,忠义军的刘大郎来了,正在帐外等着,你要见一面吗?”
早在昨日就被军使通知到的耿京拍了拍脑袋:“哪能不见呢?速速让这刘大郎进来。五郎,你读书多,这种场合俺应该穿啥做啥说啥?”
辛弃疾哭笑不得,两伙子非官面身份的杂牌军,哪有这么多说法?
但还没等他回答,帐外又是一阵喧嚣。
在帐外守卫的甲士迅速来报:“辛头领带来的那人,跟平山胡打起来了!”
明天中午上架,爆更一波,请大家多多
第113章 上架感言
上架了上架了。
老陈是纯纯的新人,也不懂什么规矩,觉得心中有个故事想要写,没有想太多,写了之后传到起点了,这时候跟风写上架感言,心中感慨万千。
十分感谢朱砂编辑,能给我一个签约的机会。
谢谢大家的追读,谢谢大家能喜欢我的故事。
本书将在今天中午十二点正式上架,届时会爆更一万字,这也是我这个码字废人的极限了,欢迎大家捧场。
写这本书的初衷是看完了《绍宋》,然后想要细细看一遍靖康豪杰的结局,就买来了《荒淫无度宋高宗》、《岳飞新传》、《宋史》、《金史》、《续资治通鉴》来看。
然后好悬没把我看抑郁。
带宋的骚操作简直是老母猪戴胸罩——一套又一套,有时候真的恨不得冲进书里,把那些混蛋一个个掐死。
但权衡了一下发明时间机器的难度后,老陈决定,还是写一本书比较简单。
因为有了绍宋珠玉在前,老陈就想写下一个大时代的故事,然后完颜亮就出现在了我的视线中。
这位仁兄有个巨大的优点,那就是他的继任者完颜雍对他恨之入骨,不惜改史来全方位的丑化他。
本来《金史》就修得不咋地,再加上完颜雍的骚操作,也就使得这段历史有很多空白和自相矛盾的地方。
这就给作者发挥的空间了。
就比如完颜亮到底能打还是不能打?
如果他能打,为什么会被文人虞允文击败?
如果他不能打,为什么能打穿两淮?当时宋国名将刘锜、李显忠、成闵可都在他手下吃了败仗。
这时候就得需要一些在史料之外的脑补了。
也就是要看老陈胡编乱造能力的时候了。
在创作中,遇到最大的难题是如何平衡演义与历史的关系。
这个难题具象化一些,就是写三国故事时,吕布出场,是让他用普通长矛,还是用方天画戟呢?
关二爷是用长矛还是用青龙偃月刀?
演义有趣味,但是偏离史实;历史很真实,但是没有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