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8节
黑甲骑士纵马不停,铁胎弓微微一扬,不仅仅将羽箭磕落,更是顺手一探,将其夹在指尖。
此时两骑相距不过三步,对方盔甲的锵锵摩擦声与战马的粗重呼吸声已经清晰可闻,金军双眼赤红,弃弓绰刀已然来不及,不过眼见对面的黑甲骑士也是手持铁胎弓,这名悍勇的金军干脆双手握住铁胎弓一端,向着黑甲骑士狠狠抡去。
黑甲骑士犹如知晓金军的想法一般,双腿一夹马腹,黑马稍稍转向,高高跃起。
就在双马一错间,黑甲骑士将金军射过来的羽箭搭在弓上,挽弓如满月。
“还给你!”
且说金军的箭矢分为重箭与轻箭两种,金军甲骑所使用的往往是重箭,箭头足有三寸长,几乎就是小铁锥。
如此重的箭,是不可能充作箭雨覆盖敌阵的。金军骑兵用此种重箭,配上两石的铁胎弓,借着战马奔驰的速度,临敌阵十步之内激射而出,足以洞穿铁甲。
黑甲骑士的铁胎弓不止两石,两人相距也不到十步。
锥子似的重箭头如同刺入豆腐一般穿过了金军的葫芦型铁盔,径直洞穿而过。
这名脑洞大开的金军甲骑依旧保持着双手握弓的姿势,在马上晃了晃后,大头向下栽了下去。
只是右脚依旧勾在马镫上,被战马拖行而去。
无论是刘淮还是剩余两名金军甲骑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去。
与金军甲骑的惊骇欲死勒马驻足不同,刘淮虽然不知来人是谁,却知道反击的机会到了。他抽出长刀,用刀背拍在魏昌的马屁股上,将他撵到前方的小树林里。
随即拨马返身,俯在马上,向最近的一名金军杀去。
第12章 自古名将若美人
猎物与猎手之间的身份相互转换实在太快了,以至于哪怕两名金军甲骑已经身经百战,却依旧感到一丝无措。
刚刚还是以游猎的心态追逐两名小贼,转眼间就落得被前后夹击的下场,这谁能受得了?
然而战马奔驰何等迅速,就这么犹疑的时间,黑甲骑士与刘淮已经一前一后欺近身来。
不知道金军甲骑是忙中出错,还是自负托大,竟然没有合力干掉一人,而是一前一后分别迎上。
刘淮望着越来越近的金军甲骑,咬牙不语。
与他相对的金军并没有将顿项放下,战马相向而行,转眼间两人就已经相距不到十步,在这个距离,刘淮甚至能清晰的看到对方的模样。
“竟然就像个普通老农。”
刘淮如是想道,他将长刀下垂,贴在右腿上,整个人如同蓄势待发的猎豹般弓起。
金军甲骑将铁胎弓扔到一旁,俯身从得胜钩上摘下长矛,双手高举,哇咤大叫的猛然刺出。
刘淮看准时机,长刀向上一扬,用刀背格开了刺来的长矛,枪头从他右颊划过,留下一道一寸多长的浅痕。
刘淮却毫不在意。
锋利的麻扎刀刃已经横在金军甲骑身前,刘淮收臀立腰,借着马力,腿腰臂胸同时发力,将麻扎刀奋力斩出。
磨得雪亮的长刀犹如热刀切黄油般斩开了金军的胸甲,将其近乎拦腰斩成两段。
那名金军惨叫出声,手中长矛抬了抬,还是拿捏不住,掉落在地。他双手捂住胸腹,似乎想要将奔涌而出的血液与脏器塞回去,同时咬牙转身。
然而就是这样反射性的动作,却让这金军维持不住身形,一头从马上栽下来,在地上蠕动了几下后,当场气绝。
刘淮也不好受,他在斩出这一刀后近乎脱力,全身上下无一处不痛,一时间只能伏在马上,艰难抬头,望向黑甲骑士。
然后就看到令人目瞪口呆的一幕。
黑甲骑士虽然有长枪挂在得胜钩上,麻扎长刀挂在马脖子旁,却只握着铁胎弓,连支箭都不拿。一副闲庭信步的样子。
与其说他是在迎敌,不如说他在迎向老友。
与黑甲骑士相对的金军则是拔刀持盾,闷头迎上,在双马一错间大吼一声,腰刀奋力砍出。
黑甲骑士却是矮身一躲,轻飘的躲开了兜头一刀,双马一错间,手中铁胎弓猛然弹出,套住了金军的脖子。
“下来吧!”
这名身材高大的金军如同稚童一般,连挣扎的余地都没有就从马上被拔了下来,饶是金军的顿项将脖子护得严严实实,没有横死当场,却也被拖行在地,兀自挣扎不已。
黑甲骑士的大手紧紧拽着铁胎弓的一头,继续将那金军拖行了一阵之后,猛然一挥,将手中金军甩了出去,如同丢一袋垃圾。
金军脖子上套着铁胎弓,在地上滚了几滚后,撞到了一个树墩上,随即伏地不动了。
刘淮此时已经惊愕的说不出话来了。
这不是夜袭,也不是甲士欺负白衣,更不是以多欺少。
黑甲骑士是正面迎敌,堂堂正正的斩杀了两名金军甲骑,轻松愉快得如同掐死两只鸡仔!
他甚至连刀都没拔!
要知道,以刘淮多年武行的身手加上过于年轻壮硕的身体,与金军甲骑对冲之时,也得依靠眼疾手快再加上一点幸运去拼命才行。
即使这样,那金军甲骑的矛但凡偏上一寸,刘淮也得落个头颅洞穿的下场。
而这黑甲骑士在战场上的姿态,竟然如同郊游射兔般轻松写意。
这是何人?是大宋的精锐战将吗?
黑甲骑士掀开面甲摘下头盔,指了指被刘淮开膛破肚的金军尸首:“败家子!多好的铠甲也不爱惜,生生的砍碎,显摆你气力长吗?”
黑甲骑士一开始还有横眉立目之态,说到最后的时候,脸上已是布满笑意。
这几句与其说是呵斥,不如说是在笑骂。
刘淮仔细望去,只见黑甲骑士大约四十多岁,方口大耳,目如丹凤,额头上的粗眉毛与魏昌更是如出一辙。他虽然声若洪钟体态如熊,可脸上细细的皱纹与鬓间的白发无不揭示着这名勇力惊人的武将已经处在巅峰的末期了。
哪怕是记忆混乱,刘淮也瞬间认出了此人是谁。
大刀魏胜。
宋金交战中期的最能战的将领,收复故土最多的将领,也是最为忠肝义胆的将领。
也是这具身体原主的义父。
刘淮张了张嘴,一声‘爹爹’刚要反射性脱口而出,却又强自抑制住。
哪怕之前已经下定决心抱大腿,有不是吕布转世,哪能随便认爹呢?
他是刘淮,的的确确是刘淮,但他也不知道究竟是宋代的刘淮在濒死前去现代经历了一番,还是现代的刘淮穿越到了宋代,或者两者本来就是一体的?
这种庄周梦蝶似的体验让刘淮再次陷入了迷茫。
“咋?淮哥儿,咋呆住了?”魏胜见刘淮默然不语,不由得举起大手在他面前挥了挥:“哪里伤到了吗?”
见刘淮依旧不回应,只是趴在马上仰着头呆呆望向自己,魏胜不由得有些急:“昌哥儿,你大哥这是怎么了?”
魏昌牵着战马小跑而来,灰头土脸的,有些散乱的发髻上还插着几根杂草。
他根本不会下马,在地上滚了好几滚后才停了下来,虽然狼狈,此时见到魏胜却是喜笑颜开,嘴巴都咧到了耳根。
“阿耶,我们两人被金狗捉了签,耽搁了几日。”魏昌小跑到魏胜面前,刚刚停住脚步就被跟在身后的战马拱了一趔趄,被自家父亲提溜住了领子。
“金贼又开始捉签了?那你们又是如何能逃出来的?”魏胜皱了皱眉头,替魏昌拔掉了支棱在头顶的草梗:“慢点说……”
“昨日刚入夜时,大兄与我本想趁着混乱逃出,谁成想一伙山东人漏了相,连累大兄被金狗一顿好打,伤了头,得了失魂症……”
魏昌如同竹筒倒豆子般将昨夜发生的事情讲述完毕,随即又有些担心的看向刘淮。
魏胜愣了一下,他虽然知道两个儿子失期,甚至这两日一直披甲备马在渡口以作接应,却不知道其中还有如此曲折。他连忙伸出大手抚向刘淮的头顶:“淮哥儿,头还疼吗?”
感受这头顶传来的温度,两世皆是孤儿的刘淮心中一酸的同时,终于在马上俯身:“父亲,已经无碍了。”
在这一瞬,刘淮感觉似乎脑中的两个灵魂终于融合到了一起,再也不分你我,原本如同浆糊般沸腾的记忆,也渐渐平息了下来。
“不成,头伤可是大事。”
见魏胜还要继续摆弄自己脑袋,刘淮赶紧从怀中掏出了缴获的信件以及黄铜印衿:“父亲先看看这些。”
魏胜皱眉接过铜印,扭头说道:“昌哥儿,去看看那个金贼还活着没,若是活着,就将他四肢打断!”
第13章 卅年南渡白头客
“武兴军第四将张玉印?”魏胜先是仔细看了一下铜印,不由有些骇然:“这可是金贼正牌猛安的印信,你从哪里得来的?”
“好教父亲知道,我们兄弟二人昨夜第一次逃跑时虽然出了岔子,却算是蒙混过关。”刘淮轻描淡写的将自己死而复生的过程揭了过去:“第二次逃营时,我劫持了金贼的军官,抢了他的战马,终于脱身。这铜印与信件就是从战马鞍囊中搜出来的。”
“昨夜大兄做的好大事呢!”魏昌先是一刀砍在倒地金军的大腿上,见对方一点反应都没有,才小心翼翼凑上前去,取下金军脖子上的铁胎弓,将其头盔外加顿项一起拔下,拨弄了金军脑袋两下:“阿耶,这金狗的脖子被你拉断,已经没气了……”
“没气了好,没气了好,只有死金狗才是好金狗……”魏胜端坐在战马上翻看信件,漫不经心的回应,终于在最后一封信件时眯起了眼睛:“淮哥儿,这次你可立了大功了。果真做得好大事!”
“不止呢。”魏昌将金军的甲胄扒下来,扔到马上:“大兄昨夜将金贼营地闹得天翻地覆,顺手救了许多山东签军……”
“昌哥儿莫要添油加醋。”魏胜眼中精光一闪,却立即深吸一口气平复心情:“淮哥儿,你来说,详详细细的说。”
刘淮拱了拱手说道:“好教父亲知道,昨夜为了从金贼大营中逃得性命,我们二人在金贼大营放了一把火,烧了他们的马厩,斩杀数人,击伤主将,并且打开了签军营寨大门,鼓动签军逃走。父亲,当面涟水县金贼兵力只剩下不到三百,战机到了。”
魏胜的两条粗眉毛拧到了一起。
“确实……战机已至。”
魏胜仿佛下定决心一般,右手重重锤在马鞍上,旋即说道:“昌哥儿,你留在此地收拢马匹、盔甲。之后去寻你刘叔,快则一两日,迟则三四日,为父就会渡河北上。”
魏昌有些茫然的点头。
“淮哥儿,你随我来,去面见府君。”魏胜俯身拍了拍小儿子的肩膀,扭头对刘淮正色说道。
说罢,魏胜不再看那三具尸首,拨马回头,径直向渡口走去。
“阿昌,你一切小心。”
刘淮甩了一下长刀上的血迹,将其插回在鞍鞯旁,紧随魏胜离去。
魏昌万万没想到三言两语间就被父兄抛弃在北岸,不由得有些欲哭无泪。
事到如今,他也只能扁了扁嘴,继续扒脚下尸首的铠甲。
魏胜没工夫担心小儿子的心理状态,他进入那个小小的渡口,来不及安抚依旧处于惊慌之中的妇孺,就被一瘦削老者拉住马缰。
“魏头,是不是要开战了?”
“正是。”魏胜点头:“金贼要南下了,我也要北上。刘大管,你也要早做准备,虽然涟水和楚州不是主攻方向,可兵灾之下,谁说得准呢?”
此言一出,在外围偷听的村民顿时哗然。
那外号刘大管的瘦削老者却是面不改色:“魏头,我在下游河岔口处早有准备积蓄,足以这八户人家吃上半年,这倒是无妨。只不过这庄稼……还能再收一季吗?”
魏胜翻身下马,甲叶子随之哗啦一响,闻言昂然答道:“我自楚州出兵向北扫荡,自然会有你们一时之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