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贲郎 第269节
“谢陛下。”
赵基再拜,转身看荀攸:“荀公达,可愿服罪?”
荀攸立刻长拜,声音也大了起来:“愿。”
不需要他赘言、奔走,赵基连荀彧都一起赦免了,认同了荀彧倒戈举义。
荀彧现在也没有其他选项,宗族软肋就被赵基抓着,只能认同这里的决断。
赵基板着脸,扭头看韩述:“荀公达即将叙升卿位,不可失礼。”
“喏。”
韩述拱手高声长拜,当即一挥手,上来两个虎贲提人,荀攸主动配合,也就没有反剪,只是督促荀攸走向一旁空地。
那里十几个虎贲两人一组,四组虎贲各持一面布墙,扯开后组成一个四丈见方的帷幕。
帷幕之中铺着草席,荀攸大概猜到自己的命运,主动接过一名虎贲递来的木枚,咬在嘴里。
坦然躺在草席上,韩述持锤,手起锤落,很快就行刑完毕。
荀攸被抬到准备好的板车上,帷幕揭开一面,两名虎贲推着板车送荀攸来到公卿班列。
荀攸面色惨白:“臣谢陛下宽恕之恩,自当以此为戒,不敢再犯。”
“荀卿安心养伤,伤势痊愈再入朝辅政。”
“唯。”
荀攸应答一声,闭上了眼睛,剧烈的呼吸与难看脸色,向外表达着身心遭受的痛楚。
赵基又看向司马防:“本想追究你举荐曹操之事,但举其孝廉者非你,乃中常侍王甫之养子王吉。王吉何许人也,举曹操入朝为郎,你也敢荐曹操为雒阳北部尉?”
司马防当即满脸汗水,无助去看三杨,又去看刘协,都对他回以平静目光。
王吉是中常侍王甫的养子,二十几岁时担任沛国相,嗜学儒家典籍,又爱名声。
上任后选拔勇壮为属吏,连十几年前的旧案都会重查、重判;各种不孝,小罪也都是重判。
甚至生子不能养,也会杀死其父母。
还都是用磔刑这种酷刑,就是刀斧裂尸,比腰斩、弃市还要狠。
磔刑之后,碎尸装车巡示本县,然后巡示沛国各县后才会停止。
天气炎热时尸体腐烂生蛆,也不会停止这种行为,以至于将残存白骨穿插起来,巡示、展示给沛国各处。
而王吉担任沛相五年,前后这样处死一万多人,吏民震怖。
以当时王甫的权势,王吉举同为阉党高门的曹操为孝廉,曹操根本不敢拒绝。
于是那一年,曹操与韩遂的父亲一起举为孝廉。
充为郎官不久,就被尚书司马防举荐,担任雒阳北部尉。
可能是断定宦官要完蛋,曹操执法严酷,打死了大宦官蹇硕的叔父,京畿震动,借此与宦官群体拉开了距离,曹操也避祸,外放顿丘令。
所以曹操这么重要的人,又是贴着年龄线举孝廉……人们只知道是司马防慧眼识人推举曹操做雒阳北部尉,却没几个人知道曹操举主是王甫的养子王吉。
而现在赵基旧事重提,王吉所举的孝廉曹操,你司马防紧跟着就推举曹操授官,你当时的立场很危险。
司马防止不住打摆子,他不怕受刑,也不怕死,怕的是整个家族与消亡的宦官沾染不清。
见他这模样,赵基就说:“你与逆臣曹操有旧,我很难相信你的本心。”
说着,赵基解下佩剑递出:“此天子所赐尚方剑,尔自裁吧。”
司马防长舒一口浊气,不牵连子孙,那就可以接受。
颤巍巍上前双手接住宝剑,转向看刘协:“陛下,臣深感愧疚。”
“哎……”
刘协闭上眼睛,唯有一声长叹。
司马防又看向郎官队列里挤出来的儿子司马朗:“误我杀我者,曹操也。”
“儿明白。”
司马朗匍匐上前,跪在刘协面前,接连磕头:“陛下,臣父年老昏聩,不能决事。臣身为人子,愿替父领死。伏望陛下开恩,宽赦臣父归乡养老,以尽天年。”
他脑袋磕在地面,额头撞破,血液流淌。
在场之人无不动容,就连吕布也是侧目观察赵基。
刘协也去看赵基:“爱卿,司马氏孝子如此心诚,可否宽宥一二?”
“陛下开口,臣岂敢拒绝?”
赵基转身长拜:“那就一命换一命,不过司马朗并无死罪,如此纯孝因此而亡,臣也不安。不若贬为虎步军士,在臣麾下杀贼建功,以赎其父罪孽。不过……”
“朕明白,司马防死罪可免,爱卿施刑即可。”
“唯。”
赵基转身看司马防父子:“司马朗,扶你父亲受刑去吧。受刑后,我给你三月假期,护送你父亲返乡、治伤。明年正月十五,你要来晋阳服役。”
“是!”
司马朗一脸血,下巴还在滴血,对着赵基拱手长拜,又对着刘协行叩拜大礼,三拜而九叩。
然后交还赵基的佩剑,父子两个相互搀扶,走向受刑的帷幕。
一辆空车也被推到帷幕中,很快司马防受刑完毕,司马朗也不与郎官同僚告别,与司马防再次谢恩后,就推车出营而去。
司马防父子离去后,营内将校、百官议论、感慨片刻后,恢复安静。
无数目光集中在桓典身上,桓典只能站的笔直,眼神却已空洞。
赵基直接问:“你我矛盾起于卫氏金库,看似是金库,实则是轻鄙我辈。后怀恨在心,不念国事,以私仇为念。于公于私而言,必死无疑。我就问你,想怎么死?”
“愿受刑,以谢罪过。”
桓典口舌发干,艰难吐声。
“可惜我的剑不斩你这样的无德鼠辈,念你也有东迁护卫天子之功勋,留你全尸。”
赵基说着去看几个虎贲,两名虎贲出列,拖走发愣的桓典。
拖到帷幕之中,韩述早有准备,亲自以弓弦勒死桓典。
随即桓典尸体装车,在营中巡示。
吕布观摩、学习赵基的判决、施刑过程,只觉得有趣,以及太轻。
前后大费周章才弄死一个人,这算什么事?
杨琦坐在矮桌上,观察到了吕布的眼神,顿时心中警惕,却依旧是一副老糊涂、被吓住的模样。
第307章 一轮交易
又三日,朝廷诏拜吕布为大将军、尚书省右仆射、督羽林中郎将事,兼豫州牧。
赵基也一同拜为大司马、尚书省左仆射、督虎贲中郎将事,兼并州牧。
大将军、大司马与丞相一样,都是位在三公之上的上公。
自然可以合法开府,征辟天下英杰充为掾属。
此外赵基的平阳侯增食邑万户,食平阳周边五县;吕布也改回温侯,食邑一万两千户,食温县附近六县。
吕布在许县开始征辟英才扩充大将军幕府、豫州牧州府之际,赵基毫无扩充、筹建大司马幕府的心思。
与骆俊告别之后,就开始督兵北上,同时河南尹毕谌、半个六部以及半个中书省随行。
更密集的人事调动也已协商完毕,赵彦以侍中领司隶校尉持节迁入雒都,侍中刘艾随行;侍中台崇迁中书监,一并入雒。
侍中裴茂,迁京兆尹,进入弘农地界,开始征辟京兆士人,组建京兆尹衙署。
侍中种辑,也迁入雒都,他手中这一票并不重要。
吕布又以许汜、王楷为侍中,跟随百官队伍返回雒都,与赵彦、刘艾、种辑组成了议政的门下省。
中书省的副手中书监台崇也会留在雒都,担任中书省留守,主管中书省日常运作。
仪同三司的辅国将军伏完也遭受重创,他这个辅国将军级别等同于三公,但被转为中书令,留在天子左右。
董承的卫将军不变,只是卫戍区域从河南尹雒都变为许县,许县成为临时行在、行都,可以在书面上称之为许都。
杨琦依旧是三不沾,什么公卿职务都没有,混迹在许都,继续担任许都公卿的实际领袖。
原司空张喜勾连袁绍,被处死后司空一职空缺。
公卿提议赵彦充任,可以兼任侍中;面对这个不怀好意的提议,赵基、吕布一起否决。
因此公卿内部推举,以卫尉周忠迁拜为司空。
太尉杨彪、司徒赵温如旧,与司空周忠组成了汉家三公。
其下九卿,太常赵岐以虎步军军师的身份,跟随赵基前往并州。
周忠空缺的卫尉,则以广陵萧建补充;一直空缺的光禄勋一职,由陈宫担任。
另有少府孔融、廷尉徐璆、大司农荀攸、大鸿胪陈纪,将作大匠杨众。
宗正空缺,这其实是给刘表预留的岗位。
杨众也卸任御史中丞,由赵基更熟悉的董芬升迁。
忙完这些,赵基督兵有序撤离,将顺着驰道直接前往雒都,然后从孟津渡河,走轵关陉返回河东。
他撤军之际,孙策、臧霸、刘备、陈登等人的使者也先后入朝。
只要孙策肯退一步,徐州方面很容易平定。
陈登的两个弟弟交给了孙策,孙策又抓着刘备团伙的家眷,孙策退出下邳,刘备立刻就能恢复徐州牧的身份。
只是经历过这次打击后,刘备也遭受了极大的挫折。
估计下次袁术再提大军来讨时,刘备也不敢轻易全军顶上去。
对于徐州,吕布基本上不怎么情愿插手,把这里当成了赵基的自留地;以换取赵基不干涉他对荆州、兖州、豫州、扬州的调控。
而目前攻夺青州北海、东莱的臧霸,吕布对此很感兴趣。
对臧霸来说,并州过于遥远,他与吕布合作能获得更实际的帮助。
上一篇:模拟历史,但开局崇祯是神皇
下一篇:三国:大魏王侯,家父曹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