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虎贲郎

虎贲郎 第296节

  绝对不是,是人口与畜力,以及气候!

  没有足够的畜力,靠人来拉犁,效果也就那么回事。

  你再辛苦,累死在田垄上,开春干旱、入夏干旱,再突然给你来一场洪涝,快要收获时闹飞蝗、乱兵……你是个百姓,你也不会用心、拼命耕种。

  得过且过就行了,没必要太较真。

  百姓都是如此,更别说是豪帅、宗帅麾下的部曲、宾客!

  吕布不怎懂农业,可他懂乱世人心。

  没有一个稳定的根据地,那么下面的吏士朝秦暮楚,底层的百姓得过且过,都不会沉心于生产。

  生产再多的粮食,农人自己又能吃几口饱饭?

  所以曲辕犁的出现,对吕布来说就是赵基会起名字,他喜欢曲辕犁这个名字,仅此而已。

  非要细说,吕布只觉得这是赵彦乘机给赵基养名,也没什么好在乎的。

  至于那趁机涨的五百户食邑,吕布也不在乎,只要别比他高就行了。

  就算比他高一些也无所谓,吕布自己也会想办法提升自己的食邑规模,只要能一直压赵基一点点就行了。

  不是吕布小心眼,保持食邑数量的领先,对中低层吏士来说有着决定性意义。

  吕布不甚在意,天子更不会在意曲辕犁的意义。

  百姓自己都不肯费心种粮,他堂堂天子累死在田野里,又能有什么意义?

  天子如此,公卿、郎官们普遍都是如此态度。

  出于礼貌客气,夸赞一下曲辕犁就行了,你难道真指望这些家伙会亲自扶犁耕种?

  目前,曲辕犁也就在赵基麾下能发挥作用。

  哪怕是袁绍这里,袁绍再重视,具体落实的时候也就那么回事。

  袁绍治下的郡县,也就比袁术好一些,仆僮万余家的大姓比比皆是。

  对这些大姓来说,为了提升那么点效率,去给仆僮、佃户配备曲辕犁,这个成本有些大。

  乱世这么多年,土地的再分配都已优化完毕。

  好田地都在大姓手中,目前兼并的仆僮、佃户也恰好够用。

  实在是没必要去调整人地比例,优化什么结构。

  赵基、赵彦还怕曲辕犁快速扩散,选在春耕前夕上表朝廷。

  其实,各方势力,对这个东西的态度也就那么回事。

  不像赵基这里,官府的收益与佃户耕种效率挂钩;军队的年俸也跟佃户的耕种效率挂钩!

  田产收获等比例分成,要么一起过温饱日子,要么一起过紧巴巴的生活。

  赵基这里上上下下的管理岗位,都希望佃户能发展生产力,恨不得亩产十石!

  这是分配制度的差异。

  其他势力旧有的惯性太大,很难调整。

第337章 假道伐虢

  许下军屯将毕,然而刘表却停止了军粮转运。

  如今只剩下持金购粮的渠道,这引发吕布极大的不安。

  而魏越拜访赵基又去监督吕布的祖坟修葺,至今未归。

  真正机密的东西,不能见于文字,也不能托人捎信。

  此刻对吕布来说,刘表停止供粮,等于获得了赵基的实际支持。

  也就是说,赵基站到了他、朝廷的对立面。

  与过去一样,吕布再次举行军议,只是地点选在了颖水之畔。

  帷幕内外,五色旗帜在春风中招展。

  正中架设简单的一重木台,吕布在台上宴饮。

  这小半年的养膘,吕布不仅积蓄了威严的髭须,下巴处还有了寸长、精致的胡须,同时面容也趋于饱满,显得和气了一些。

  不像之前,稍稍作色,脸上肌肉线条紧绷,比较吓人。

  现在的他,仪容气度方面越来越有了那种他以为的贵气。

  陈宫、荀彧、杨俊、韩暨、桓阶五个人落座在吕布两侧,俱是神情严肃。

  饮酒之后,吕布说:“刘景升以军民忙于春耕之故,暂停运粮。不念朝廷存亡,着实自私。我以为当派遣敕使,征刘景升入朝斥责。诸位以为如何?”

  这段时间的持政历练,吕布也是有长进的,不能一开始就打打杀杀。

  只是正常派遣使者征刘表入朝,可刘表敢来么?

  如果不敢来,再派人奉天子诏令,当面去呵斥刘表……余下就三种结果,要么刘表被呵斥后潸然醒悟,立刻开始运粮,这问题就暂时解决了。

  再要么刘表无药可救,执意对抗朝廷,这样发兵征讨就是。

  最后一种结果,就是天子使者失踪遇害,这更没什么好犹豫的,发兵征讨就是。

  吕布一开口,在座的五个人眨眼间就想到了后续的操作,这才是朝廷执政大将军应有的风度。

  只是众人态度反应也有细微的差异,荀彧有气无力,韩暨面露顾虑。

  自大司马赵基撤兵后,吕布整顿军务,挑选精壮编为八校鹰扬军;鹰扬新军之外,吕布的大将军五部营也紧跟着建立。

  鹰扬新军一万六千人;五部营两万余人。

  不计算汝颖郡县兵力、屯戍兵,此外还有卫将军董承部一万三千余人。

  田豫、刘惠、陈瑀这些人率兵入卫天子,担心被吕布吞并,就并入了弱势的董承麾下,联合自保。

  这近乎六万大军,可以视为朝廷的野战力量。

  这是剔除老弱之后的青壮,吃饱肚子接受过正规训练的部队……从客观实力上来说,朝廷已经有了一战歼灭曹操或袁术的执行力量。

  同样的,刘表这里也有可能被朝廷这‘十万大军’一战击溃。

  只是这个冬季里,汝颖大姓、豪族的坟茔被盗挖严重。

  曹操都没来得及干,却被吕布这里干了。

  得到的财物虽然也用在了朝廷开支,也间接落到了一些汝颖官吏手里。

  可这挖坟之仇,是很难轻易消解的。

  而现在吕布又有了进取荆州的计划,这难免让韩暨感到忧虑。

  南阳韩氏与颍川韩氏同宗,如果这次进讨刘表顺利,那自然你好我好朝廷大家都好。

  如果攻势不顺,朝廷大军驻屯南阳,得不到钱粮补给,又要维持大军。

  那该怎么办?

  韩暨甚至不敢表现出过于明显的忧虑,混在人堆里一副思索模样。

  陈宫这次认真思考后,表态:“刘景升若悖逆狂乱,大将军举兵讨伐时,何人留守许都?”

  吕布扭头看陈宫:“公台,你觉得我留卫将军守卫许都,他是否乐意?”

  董承肯定不乐意,吕布率主力、天子、公卿去讨伐刘表,那来自荆州转输的粮食就会断顿,军饷也会停止发放。

  拖一个月还能成,不出两个月,董承这里就得瓦解。

  虽然汝颖各县都有安置的屯戍据点,可还没到产粮季节;这些屯戍军都要靠挖野菜、抓雀鼠果腹。

  收编这些屯戍军,短期内只会成为负担。

  一个地区提供的生存资源是有限的,这些屯戍军散开,才能让更多的人存活下来。

  所以董承留守的话,军队只会瓦解;不可能聚集屯戍军,扩大军队规模后去征讨曹操或袁术,搞什么就食于敌。

  天子、公卿也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南征的话,董承这支卫军,肯定要跟随。

  见吕布无意强留董承守卫许都,陈宫脸色严肃起来:“若曹操乘机攻袭陈留、汝颖,又该如何?”

  “若是我征伐刘景升,逆臣曹操举兵袭我之后。这说明刘景升与曹操勾结甚深,自当讨灭。得荆州钱粮、吏士后,返身再战,曹操如何能敌?”

  吕布知道陈宫在担忧什么,怕的是朝廷大军在荆州战场被拖住,曹操在袁绍支持下席卷中原。

  这段时间挖坟获取了大量军资,可也将汝颖士人那点残存不多的忠诚消磨干净了。

  不管是曹操,哪怕是袁术,只要发兵来汝颖,这些人肯定会迎奉对方。

  换个角度想一下,袁术搞的那种治民方式,对大姓豪强来说十分友善,支持袁术也没什么不好的。

  可吕布根本没有与刘表交战的心思,只是想率兵去南阳武力讹诈刘表,再顺手把南阳洗干净。

  至于挖坟……天下各地,吕布当初奉董卓的命令在雒阳挖坟,挖的很爽。

  汝颖地区的坟冢陵墓,则缺了点意思,明显底蕴不足。

  倒是帝乡南阳,能吃一口爽的。

  雒阳时挖的再多,也是董卓进行支配;可去南阳挖,则是吕布自己支配。

  前后爽感,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就资源回收再利用来说,吕布自认为不比董卓、袁绍、曹操差。

  可真实的战略计划不能与陈宫交流,就怕陈宫想不开,搞事情。

  若是说了,计划泄露,那损失更大。

  吕布宁肯损失陈宫,也不想失去南阳。

  南阳虽说是南阳一代代豪强、大姓的南阳,可洗掉这些人,那南阳就是他的南阳。

  赵基已经在太原有了成功的先例,跟着学习又不是多难的事情。

  汝颖人想要反,吕布愿意给他们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不反,怎么好意思将你洗干净?

  手上抓着直属四万大军……吕布现在还怕谁?

首节 上一节 296/4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模拟历史,但开局崇祯是神皇

下一篇:三国:大魏王侯,家父曹丞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