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贲郎 第323节
欢声畅聊之际,一名从事驱马轻驰而来:“报,大将军,关中急报!”
从事矫健一跃下马,快步到田埂外路边将一卷帛书递上。
吕布将麦穗转给魏越,魏越也拔麦秆将麦穗扎捆,提在手里跟随吕布来到路边。
就见吕布脸上笑容敛去,魏越询问:“兄长,关中如何了?”
“扬祖猜猜看。”
吕布将帛书攥在手里,也看向杨俊、张辽:“季才、文远也都姑且一猜。”
几个人相互看一眼,也都清楚吕布的脾气,这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张辽、杨俊不肯先开口,魏越就试探着说:“可是大司马摧破李傕?”
“不止是李傕,郭汜等人也被他一并讨灭。”
吕布将帛书递出,喜悦情绪消散一空:“没有朝廷诏令,他举护国讨袁义旗,编关中降兵为护国讨袁军。”
没有经过雒都的门下省商议,赵基就搞护国新军,这跟地方军阀有什么区别?
难道他大将军吕布的鹰扬新军、五部营就不能用,非要组建一支护国讨袁军?
更让吕布气恼的是,选的军队番号都这么的恰到好处,丝毫没给他留什么余地。
至于李傕、郭汜被赵基快速讨灭……吕布毫不意外,别说赵基,他也有把握讨灭李傕、郭汜。
就是打起来很不划算,问题也在于这里,凉州、并州旧军之间血仇太深。
他或张辽率兵去讨,李傕郭汜以下诸将害怕被连根拔起,生死危机之下必然组建联军,奋力抵抗,很难平定,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代价。
赵基是并州新军,与关中各军没有历史宿仇,不会引发大面积的惊慌应激情绪,自然能快速讨平。
帛书在众人之间传递,杨俊看后,就说:“大将军,料想大司马使者已在武关道上。大司马首倡义举建立护国讨袁军,大将军也早早督促荆益二州,只是稍稍落后于大司马。”
吕布也觉得晦气,没好气说:“是啊,我以为他会进退两难,这才从荆益二州征集讨袁兵士。待二州精锐云集,盛夏已过暑气消退,正好用兵。他倒好,不与我协商,就举旗讨袁。今国贼是袁术,除袁术后再征袁绍入朝,不过反掌之事。”
众人跟着吕布沿着小路走向外面土路,吕布腿长心里有气,走路带风:“见他讨袁,袁绍不安若也是举兵作乱,则半壁山河非朝廷所有,天下动荡,人心朝秦暮楚,如何能速定天下,还万民太平?”
张辽、魏越也不觉得吕布言论有问题,这本来就是吕布的规划。
等荆益二州的精锐部队抵达后,粮秣器械准备也充足后,就兵分两路,一路兵出宛口,经汝颖进讨盘踞陈国的袁术党羽,顺汴水而下入泗水,去徐州打一场决战。
另一路由刘表单独出兵,顺长江而下,与豫章郡守华歆、刘繇残部汇合,光复江东,袭扰淮南,与陈登相连,将袁术与江东的联系拦腰斩断。
而赵基则是预案中的第三路,用来与张杨合兵,战略上牵制袁绍、曹操。
吕布是真的不想让赵基再来关东乱搅合,今年明显有丰收的兆头。
汝颖、陈国、梁沛的灾民,可都是巨大的资源。
赵基若出兵关东,去年累计迁走上党、常山、中山、中原七八万户人;今年再来,极有可能再卷走十万余万户人。
十余万户人,恢复生产后,能创造多少财富?又能供养多少军队?
不管是作为军阀,还是朝廷的执政之一,吕布都想阻止这件事情。
走路之际,他思维快速变化。
赵基没破李傕郭汜,今年出兵关东都可能抢走十余万户灾民;而现在已经兼并关中诸将,那出兵后,只会迁徙更多的人口!
撤兵回去后,防守关卡,以关中三辅、弘农、太原、河东六郡大约三百万人口的体量,就已初步具有强秦之势。
后续再如秦国吞并义渠国那样重新吃掉匈奴、北地胡,那人口轻易破四百万,算是凉州的汉胡人口,轻易能破五百万!
休养三五年时间,赵基就敢称王!
杨俊快步跟随吕布,此刻不言语之际,两人内心深处达成了一致的目标……必须搞破坏!
就连天子、公卿的态度,两个人脑海里想都没想,默认这些人也会搞破坏。
现在西有赵基,不王而王建立护国讨袁军;东边的袁术建制公卿百官不帝而帝。
严格来算,朝廷的敌人已不仅仅是袁术,还有赵基!
问题又很棘手,你总不能再联合袁绍集团,搞个护国讨赵军。
不止是河北袁绍被动,吕布控制下的朝廷也格外被动。
曹操、刘表、刘璋也被钳制无法有什么动作;刘备是被动挨打一方的,左支右挡谋求生存,哪里还有余力、心思就谋划什么长远发展?
张杨也是,要服从于朝廷调度;华歆、黄祖也是如此。
至于长沙郡守张羡,年初时就被吕布征辟入朝,张羡弃郡遁走交州。
零陵郡守韩嵩则奉令入朝,被闲置处理,吕布这里派人接管荆南三郡,把武陵交给了刘表一方。
基本上此前安置、委派到荆南担任郡县长吏的南阳人被清洗肃清。
长沙三郡与下游的豫章郡华歆连成一片,组成了另一股听从朝廷指令的势力,配合吕布半包围刘表、黄祖。
就目前形势来说,平定袁术的话,巨大军事威望压制下,已经具有征刘表入朝担任宗正的苗头。
可偏偏,赵基十日定关中,擅自搞了个护国讨袁军,直接扰乱吕布的接下来征讨袁术的作战方案!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赵基没反,吕布依旧有压制刘表、刘璋的影响力,可以迫使他们将规定的军队集结到南阳,参与夏末的讨伐袁术战争。
吕布负气登车,杨俊紧跟着登车,立刻给吕布泼凉水:“大将军,袁术已至末路。势必遣使河北,游说袁绍一同作乱;而大司马兵锋强锐,袁术更不敢轻试。仆以为,袁术也会遣使西州,意图蛊惑大司马谋逆。”
这下吕布那点怒气立刻消散,以己度人,如果他拿下三辅,有赵基现在的底蕴,又怎么可能老老实实当个平阳侯、并州牧、大司马?
想了想,还是摆手:“季才多虑了,他不是这样的人。但也不能与他交恶,待我拜谒天子,陈述利害后,就遣使于他,同谋讨袁平叛之事。”
没有朝廷大义在身,赵基怎么削弱、约束麾下文武?
但赵基太过于年轻,万一生出自负之心,朝廷这里派遣的使者又刺激几句,再受袁术使者挑拨,那真有可能惹出天崩地裂的祸端。
第367章 坐观成败
彭城,关羽驻守这里。
自围城以来已有十日,袁军沿着泗水两岸扎营,已在彭城城外挖掘了一条壕沟,壕沟之外又板筑了两道土壁。
这两道土壁之间,就成了袁军吏士往来、防守的甬道。
也能抵御外部来袭的刘备援兵。
关羽在城头巡视时,就见袁军已开始在两道土壁外围垒土造台,正在建立更坚固的防御据点。
而彭城东南方向,约近二十里处,是寒山。
张勋本部驻屯寒山,在壕沟挖掘、土壁甬道建设完毕后,就开始组织兵力在寒山这里修筑水堰堤坝,企图堰塞泗水,水攻彭城。
只要关羽不肯突围,或出城挑战、决战,那张勋就会将水淹计划进行到底。
张勋并不怕关羽,而是讨厌彭城之坚固。
只要是个感情理智正常的人,就不想去攻坚;要组织军队攻坚,就是对自身军队的一次综合鉴定。
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到攻城结果。
比起喋血攻坚……如果只是进行辛苦的土木工作,那军中绝大多数吏士都是可以接受的。
唯一不好的就是当年曹操在彭城这里杀的泗水不流……导致张勋很难从周围各县抓捕、征集到足够的青壮苦力。
好在也有很多灾民随军,可以组织他们从事苦力工作。
他驻兵寒山,也有抵御下游刘备的用意。
刘备、张飞被围于下邳,负责这一路指挥的刘勋也是准备水攻。
水攻是一种很朴实的战术,该付出的人力付出到位后,就能收获结果。
同时,水攻需要耗费很多的人力与工时,施工期间就是对守军的意志摧残。
往往水攻计划还没有进行完毕,守军意志垮塌崩溃,自会开城突围或请降。
而广陵陈登也被孙贲咬住,布置在琅琊、东海港口附近的昌霸、臧霸等人,也被孙贲牵扯。
整个徐州,实际上正在遭受袁术的夹击。
夏秋涨水之际,就是水攻破徐州之时。
而这之前,若是刘备主动突围撤离徐州……那陈登、臧霸这些人也能转投袁术。
所以徐州能坚持多久,短期内取决于刘备个人的意志,而长期内……也不长,水攻发动时,刘备的意志并不起点滴作用。
刘备坚信朝廷会出兵救援,分兵据守的关羽、陈登、臧霸这些人则相信刘备。
其实战争进行到这一步,袁术也不急,已将徐州各种机动兵力分割、困束并拖住。
等到徐州冬小麦、夏粮收割时,自然会落到前线军队手中。
整个袁军就食于徐州,就算退兵,留下一个满目疮痍的徐州,那刘备也就废了。
徐州人吃了这么大的亏,还会不会继续支持刘备?
为了就近收割彭城、下邳近郊的军屯粮食,目前袁军也只是进行堰坝堆砌工作,还没有正式开始蓄水。
收了城郊夏粮后,才会正式合坝断水。
速战攻陷徐州,能成固然最好;即便不能成,也能解决十几万军队的夏粮问题。
夏粮收到军营里,盛夏酷暑难挡,双方谁也打不了仗。
真正的决战,就在于秋季。
拖到秋季,水攻迫降徐州,回师陈国与赵基、吕布决战。
只有这场决战胜败,才决定着下一步到底要不要正式称帝。
当然了,如果能抓到汉室天子,到时候不管是摄政,还是禅让,又或者二帝并立,都随袁术高兴,他想怎么弄都成。
如杨俊预料的那样,袁术为了减少阻力,已经开始向袁绍、赵基派遣使者。
他希望袁绍北面称孤,双方以黄河为界;而赵基这里,则是以函谷为界,东西分裂疆土。
袁术是个痛快人,他的意思很简单,效仿项羽关中封诸将为王,大家先动手分了地盘,免得再被朝廷指手画脚。
就算未来决出胜负,肉也烂在目前这个瓜分者联盟里。
就连公孙瓒、刘表,也在袁术的拉拢范围里,许以燕王、楚王之尊号。
反正袁术只是称号建制,册立公卿百官;他又没有正式称帝,如果瓜分者联盟得以成功组建,他自称东王、齐王、徐王什么都可以。
称呼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要促成瓜分者联盟。
上一篇:模拟历史,但开局崇祯是神皇
下一篇:三国:大魏王侯,家父曹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