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贲郎 第328节
对朝廷的合法性、影响力,几乎没有什么声望上的帮助。
周忠就这么在其他公卿送别下安静死亡,也能被妥善下葬,比起黄琬、王允、崔烈这些人来说,周忠的下场也不算凄惨。
起码在吕布看来,周忠已经是一种难得善终。
吕布没少干挖坟、杀人的事情,对于自己的命运、终途,其实并不是特别乐观。
如今就很苦恼,扬州牧的继任需要与赵基反复沟通,这不是雒都那个傀儡门下省能决议的事情。
现在更苦恼,又要与赵基掰扯司空的继任问题。
是从现有的九卿中选拔,还是暂时空置。
出于对何进、董卓死亡的反思,吕布已经不太喜欢这些公卿,甚至天子也是可以暂时交割出去一段时时间。
这段时间他也回味过来了,赵基没有实控天子、公卿,虽然让给了他,让他享受到了极高的名望加持,可凶险也伴随在左右。
特别是荆益二州奉诏,将要出兵来南阳集结的情况下,这极有可能引发新一轮蓄谋已久的叛乱、兵变。
把天子、公卿移交到赵基那里,吕布也不安心。
如果将天子、公卿送回雒都,双方共同派兵保护,由张杨这个老实人负责具体工作。
那么,吕布自身就能远离公卿这个危险源。
与公卿近距离相处,时间越久,各种流言滋生,吕布都有些怀疑陈宫、张辽、高顺、李通等人的立场,很担心他们成为下一个‘刺董’的吕温侯。
可这件事情影响又太大了,他甚至不敢与杨俊、妻子讨论,更不敢派遣使者去找赵基商议。
所以,他决定一步步试探赵基。
例如,这次平叛讨袁时,将天子也带上,并将公卿安置到雒都去,让公卿与天子分开,将可能存在、进行中的阴谋强行中断。
至于赵基能理解多少,吕布也不在乎。
这件事情必须见到赵基后,当面协商。
好在他有足够的时间来操作,还有足足两个月,双方使者能相互往来最少六次。
如果可以的话,让张杨当卫尉,赵彦再次入朝当三公,那很多隐患就压缩到了雒都,而不是吕布自己身边。
第372章 点评英雄
广陵,宿麦已开始收割。
到处都是一片抢收的景象,陈登出巡城外,组织军队、部曲参与收麦。
袁术的使者舒邵再次出使广陵,向陈登送来劝降书。
舒邵因去年擅自开仓放粮,在中原四州有极好的名声。
也因此,陈登礼遇舒邵,与他一同乘车出游。
就目前来说,孙贲所督水师并没有直接贴上来与陈登进行对抗,所以陈登这里才能从容抢收宿麦。
孙贲不带兵上岸,不等于会坐视陈登率兵救援刘备。
陈登自身部曲的家眷要么在下邳东部沿海地区,要么随军待在广陵。
除了部曲之外,还有广陵郡兵,以及其他豪强的部曲私军。
家眷在广陵的吏士,只要孙贲悬兵观望,那就不可能离开广陵,跟着陈登去救援刘备。
强行迫使军队北上参战,士气会非常的不稳定,随时会哗变。
也会迫使孙贲被动参战,导致无法有效救援刘备,也会陷入与孙贲的攻杀。
孙贲上岸之前,广陵军民就生活在紧迫环境中,但能避免军事带来的迫害。
而孙贲被迫率兵登岸作战,就孙贲麾下纠合的各种军队的习气来说,到时候能造出多大的破坏,完全不是孙贲可以约束、控制的。
所以陈登虽然隶属于刘备阵营,也只能被动中立,坐视彭城、下邳的战果出现。
孙贲这支水师,在不主动介入战斗的情况下,拖住了陈登、臧霸、昌霸这三支军队。
从徐州整体战略上来说,袁术也不能指责什么,毕竟没人能做的比孙贲更好。
当孙贲能完成目前的战略任务的前提下,袁术也不会去做什么临阵换将。
可想要快速打通徐州,北边刘备、关羽各守坚城,只能等待水攻。
就算赶在赵基、吕布联军抵达前消灭刘备、关羽,那么北面参战的军队也十分疲倦,不利于决战。
城内的降军也会充满怨气,不利于整编、吸纳。
所以策反、劝降陈登、昌霸、臧霸就成了破局的优选,任何一个人率先反戈,都能撬动徐州。
为了说服、劝降陈登三人,袁术许以重诺。
一处晾谷场,场边种着李子。
最大那棵李子树虽然不高,却十分繁盛,枝条向四周蔓延,宽幅四丈有余。
陈登在李子树阴影下设席,煮酒招待舒邵。
舒邵落座在草席之上,伸手就抓几颗李子揪下,提前眯眼塞到嘴里用大牙来咬。
稍稍品尝浓郁涩味后扭头吐到一边,伸手端起温热的梅子酒饮一口,清除口齿间的涩味。
这才说话:“今两军交锋,广陵夏收不受战火侵扰,可都是袁公的对元龙的敬意所在啊。”
袁术称号建制后,本人没有称王称帝或称公,就礼仪来说也不好解释这种现象。
因而袁术自称为朕,麾下文武称呼袁术为至尊。
但在陈登这里,舒邵也不好太过刺激。
陈登双手举杯:“我何尝不知袁公心意?奈何身为汉臣,世食汉禄,又与玄德公结有朋友之义。昌霸、臧霸流寇出身尚且固守气节,我若先呼应袁公……以袁公之急公好义,也会鄙陈某为人。故而劝降之事,仲应兄不必再提。”
凡事都怕对比,陈登回答的有理有据。
袁术麾下肱骨骨干,哪个不是世食汉禄?
这不是顽固抵抗的理由,陈登的理由就是不能先降,这有碍体面、门声。
舒邵闻言也不觉得过分,因为陈登说的很有道理。
就是把袁术请到这里来,袁术也不会反驳陈登的言论。
陈登真若果断降了,卖了刘备,那袁术反而会看不起陈登。
舒邵举杯:“元龙乃江河湖海之士,器量恢弘,是某小觑了元龙。”
敢拒绝袁术的再三劝降,本身就很需要胆魄。
陈登闻言举杯示意,两人满饮之后,陈登捉筷子夹取鱼脍,边上陈矫为两人奉酒。
稍稍尝了尝鲜甜鱼脍,陈登就问:“豫章华子鱼何以不降袁公?”
江淮之间,除了陈登之外,就剩下豫章郡守华歆了,还在反抗袁术。
舒邵笑着说:“华歆空谈之士,又素不知军事,孙静后来居上,有篡夺豫章之状。”
汉末大乱前,豫章是少数几个人口破百万的大郡,就是太大了,各方派人争夺,陷入内战难以统合,没能诞生出强横势力。
陈登闻言,就问:“我听说朝廷欲使荆州出兵,顺长江而下,截断江东?”
“呵呵,是有这种说法。”
舒邵神态自信,反问:“刘景升出兵,将会以何人为将?”
最适合的,就是刘表所委的江夏郡守黄祖。
可黄祖有杀孙坚之仇,当黄祖率大军过豫章时,孙静这些人怎么想?黄祖本人又会怎么想?
真若截断江东,黄祖还会继续依附于刘表?
刘表是汉臣,黄祖也是汉臣。
没道理刘表能当荆州牧,人家黄祖就不能当扬州牧。
黄祖当了扬州牧之后,那江夏归谁?
尤其是黄祖截断江东后,向朝廷求取扬州牧时,朝廷给不给?
不给,黄祖就能带着平叛军、江东加入袁术。
所以朝廷即便不会故意使坏分裂刘表,黄祖只要立场不坚定,就有极大概率从刘表这里自立出去,还撕掉极大一块肉,直接威胁刘表腹心。
刘表亲自坐镇的南郡与江夏郡间隔汉水为界,江夏若跟着黄祖自立,那刘表统治荆州的支柱立刻倾塌!
你是刘表的情况下,你会不会让黄祖统率这支大军?
你若拒绝黄祖,另选一人统兵,黄祖又会怎么想?
所以事态发展,以刘表过去几年表现出来的温吞形象来推断,大概率会组织这支军队,也会以黄祖为将。
但这支军队大概率被各种事情拖着,除非刘表、黄祖直接达成协议。
例如,黄祖交出江夏……可江夏黄氏那么大的影响力,不是说换个郡守,就能迅速清除黄祖的影响力。
陈登思索片刻,端酒道谢:“明白了,那陈某静候北面之变。”
他是不准备乘机搞事了,广陵不缺水,因为频繁战乱,这些年民间、官府也无积蓄。
广陵最多就是受风灾、涝灾,只要不是疫疾、战乱,百姓受灾后还是能轻易果腹的,不至于大面积饥荒、饿毙或引发流寇战乱。
连广陵都是这样的贫瘠,就能推断出其他地方的储备。
各方势力,已然穷兵黩武到了极点。
今年秋季的决战,必然要倒下一方雄豪。
只要兵败,那即便不死,也将回天乏术,困居资源贫乏之一隅,等对方回过气力后,再行扑灭。
对于扬州牧一职,陈登也是有些想法的。
舒邵也不再劝说什么,两人就开始闲聊,开始评价各方英雄。
不好评论二袁,只能评价吕布、赵基、刘备、曹操与刘表、公孙瓒,至于益州刘璋刘季玉之辈,或者交州张津、兖州刺史张杨、青州刺史臧霸、泰山郡守孙策之类,都已不入流了。
吕布没有夺徐州的恶行,目前名声虽好,但也好的有限。
维新大政是赵氏兵谏后推动的,以后天下形势好转,这也是赵氏的功劳。
赵彦、赵基多多少少也会尊重士人,愿意按着士人的那一套来搞。
上一篇:模拟历史,但开局崇祯是神皇
下一篇:三国:大魏王侯,家父曹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