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虎贲郎

虎贲郎 第375节

  这里自西向东有延津、白马津与濮阳津,濮阳津与濮阳城连在一起。

  白马津对岸就是中原通往河北的要道黎阳津,黎阳津常年驻有河北兵马。

  曹洪搀扶曹昂下马,说:“延津最近,白马津虽大,可去年子孝在此伏击臧洪,追杀残敌时白马城已烧成白地,白马津也就此荒废。”

  去年这个时候,曹仁正是在这里设伏,将从濮阳出发前往酸枣的臧洪万余人伏击、击溃,重伤臧洪。

  曹昂只是看着曹洪,曹洪继续说:“延津缺乏舟船,不利大军渡河。如今各军士气低靡,为求生存,行军尚可。若是到渡津,各军势必争渡,有哗变之虞。”

  “叔父的意思是去濮阳津?”

  “对,濮阳乃是大城,当地豪杰必忧虑赵基凶暴、诛连,得豪杰襄助,我军能快速渡河。合并濮阳、鄄城守军,我军也能有两万余人,利于子修立足于河北。”

  曹洪详细分析说:“待到河北,以袁绍为人,必分开我与子孝、妙才,那麹义便是我等前车之鉴,在其麾下,我等也不敢勠力死战。若是收合濮阳、鄄城各军,子修也有傍身之物。”

  曹昂缓缓点着头,左右观察见都是族亲,就问:“那今后当如何?”

  “子修若能安身立命,待有良机,我等再合力建立功业。”

  曹洪说着自己都不怎么相信的话,大概这样才能激励曹昂,继续说:“子修且不可气馁,岂不见孙伯符之事乎?”

  “是,叔父安心,待到河北,我就向朝廷上表,请求父亲尸骸,守孝三年,不问世事,以绝袁绍猜忌。未来若有良机,再做谋算,否则就以传承家业为要。”

  曹昂神情渐渐恢复冷静,曹洪见此也就放心了,就展臂指着后方逶迤跋涉的行军大纵队:“子修,下令吧。”

  “嗯。”

  曹昂转身,看着几名牵马上前的传令信使:“传告各军,于濮阳渡河!”

  “喏!”

  信使翻身上马,向着后方行进中的队伍传达命令。

  要死也要死在濮阳,就现在这种状况,也只有去了濮阳才能拿到最少半月的补给,若是能得到鄄城守军的支持,那么就能携带更多的补给去河北。

  足够的补给与财富,才能让渡河后的曹军活过这个冬季。

  冬季没有粮食积蓄,想要袁绍出粮养他们,那就要给袁绍卖命。

  相关的信使早已派发到濮阳、鄄城、东阿、范县以及东平、济北等地,能获取多少支持,就看当地谯沛乡党的能力了。

  如果谯沛乡党够给力,压制住本地豪强的反扑,就能纠合人力,运输物资向濮阳进发。

  否则的话,本地豪强反扑之下,这些谯沛乡党运气好的被礼送出境,运气不好的被砍下头颅,拿去朝廷那里领个功勋。

  曹昂也翻身上马,回头望着行军大纵队,接下来三年的时间里,他只能为曹操守孝,期间教育诸弟。

  孝行无缺,不留把柄。

  袁绍自会顺应舆论,举曹昂出仕。

  三年后的形势会变化成哪种模样,曹昂无法预判,现在只能期望谯沛乡党的运气能好一些,多往濮阳集合人力、物力。

  算一算时间,派出的第一波信使应该早已将信息送到了黎阳袁军大营,以黎阳到邺城这不到二百里的路程来说,送到黎阳,就等于将军情送到了袁绍手里。

  现在去濮阳,如果赵基追的慢一些,己方多聚合一些人力、物力,反而能据守濮阳,等待袁绍的支援或调解。

  若赵基追击的太快,那就快速渡河,保存实力。

  曹昂又眯眼仔细凝视上游延津附近,看不清楚什么,可如果黎阳守军提前派人乘船来接引,最佳地点就是延津。

  从延津登船,运船顺流而下并向北岸划船,恰好能抵达黎阳。

  黎阳守军没有做这方面的准备,所以也就没有相关的斥候通报。

  想到这一茬,曹昂失望不已。

  按着时间计算,昨天或前天夜里袁绍就能知情,袁绍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安排。

  可袁绍没有这么做,也可能是袁绍下令了,可黎阳守军行动迟缓,不欢迎己方……也不对,袁绍如果要接应,那使者也应该抵达附近了。

  思索袁绍的行为,曹昂做出判断,就对曹洪说:“叔父,袁绍使者至今未来,可知袁绍并无意与赵基交战。”

  曹洪一愣,随即点头:“应该是这样,去年常山一战,赵基兵锋连破高干、袁熙,令袁绍忌惮不已。我军去投,他若出兵接应,在濮阳、白马之间与赵基决战,那不利于袁绍。”

  曹洪说着抬手执鞭遥指白马山下、黄河南岸:“这里地势开阔,十分利于赵基麾下骑兵冲驰。赵基又有白马山可以掩盖行迹,十分不利于我军,也不利于袁军。袁军来的少,则不支用;若是兵马太多,短期内也难以集合。那赵基用兵以迅猛神速称著,他绝不会给袁绍调兵的机会。”

  做完分析,曹洪感慨说:“这里爆发决战,不利于袁绍,他自不会轻易开启战端。”

  曹昂点着头,神情沉肃看不出喜乐哀怒,只是说:“如此也好,我军也能从容休整,来日再择机复仇。”

  曹洪默默点头,他对报仇已经没多少想法了,活着的人要考虑生存的问题,哪能一门心思想着为死人复仇的事情?

  不是不想报仇,而是目前受制于袁绍,就目前袁绍的反应就能看出来,袁绍现在不想跟赵基交战。

  赵基军中还有‘护国讨袁’战旗,现在袁绍出兵向南与赵基开战,岂不是坐实了国贼的指责?

  袁绍也要考虑内部河北人的想法与脸面,今年的确不适合开战。

  大概除掉公孙瓒,统一幽冀二州,袁绍才能放开手脚。

  曹昂也不再思索、议论什么,轻踹马腹,引着百余名乡党亲骑顺平缓山路而下,沿着道路前往濮阳。

  白马山北,有一条起源于县北郊外的道路,沿着黄河并行,通过白马县介入濮阳。

  而这条道路西边,虽然通向酸枣,地形虽然平坦无比,却是黄河南岸的滩涂烂地,无法耕种,远远望着如似荒漠。

  另一边任城国,天亮时孙策与太史慈正式分兵,太史慈与孙辅引兵五千,顺巨野泽东部驰道而行,直扑范县,将往东阿而去。

  孙策本部留在任城国还在观望、等候赵基的使者,结果赵基的使者没来,张辽的使者先一步抵达。

  彼此相隔二百以里路,看着遥远,可曹操新死兖州混乱无主。

  已经不存在阻挠他们的地方势力,所以这二百里是野战路程。

  对孙策或张辽来说,二百里路程真的不远,足够他们发动奔袭突击。

  张辽也是没办法,赵基将管亥四部交割给他节制,这管亥四部是从孙策那里割过来。

  虽说家眷人质已经跟着张昭迁入琅琊,可谁能保证管亥四部的稳定?

  所以早早通知孙策,让孙策主动与己方保持距离,才能将管亥四部哗变的风险降到最低。

  张辽理直气壮督促孙策加速行军,孙策再不爽也只能拔营,能走几十里是几十里,该有的样子要做出来。

  跟张辽这里怄气毫无意义,忍耐着拿到青州牧、后将军、齐侯的诏令才是优先级最高的事情。

  只要孙策肯向着泰山移动,那张辽就能安心不少。

  这是他第一次独立指挥两万余人,加上即将加入他麾下的闾丘简所部两千多人,张辽这一次极有可能节制、指挥超过三万人。

  三万人就是一道坎儿,张辽甚至不需要建立什么功勋。

  只要能完整率领三万多人出去旅游一圈,再完整把这些人带回来,那他的指挥大军团的能力就得到了证明!

  以后再有这么大规模的分兵方案,那张辽纵然不是首选主将,也是副将。

  这是个非常重要的履历,想成为当世名将,第一标准就是率领三万人以上的军队。

  如果孙策不肯挪动,有可能勾动管亥四部哗变,那张辽绝不会给孙策什么面子。

  宁肯先打一场,也不能让孙策坏事。

  比起张辽这里红着眼睛恨不得火并、驱逐孙策,赵基则情绪宽和。

  赵基并没有参与急行军,而是领着万余人殿后……这才是对吕布最大的敬意,他相信吕布能领会这种敬意。

  夜色褪去,新一轮太阳升起,赵基值守一夜虽然疲倦,但心情大好。

  昨夜吕布没有来袭击他,说明最难的一关就这么过去了。

  扶沟城外军营,赵基才开始处理各种军书。

  他最远的一支斥候基本上是跟在孙策屁股后面移动,见孙策在亢父驻屯,赵基就猜到孙策想要去兖州东部搜刮一番。

  不管是孙策亲自率军,还是派遣其他人去刮油水……这在赵基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顺路摸一把油水,易地而处,自己也会这么干,没什么好指责的。

  不占这个便宜的话,那还是孙策?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摧毁、重创曹操遗留下来的旧秩序,连着兖州宗贼一起重创。

  所以没必要纠结是自己的人,还是孙策的人去干。

  目标是瓦解兖州的一切,分割兖州的一切,废掉兖州再次崛起、武装的可能性。

  这其实对兖州人来说也不是什么坏事,能参与战争的青壮人口掳到西州进行改造;留下的百姓统治成本过高,反而能让他们过上一段平静生活。

  有这样一个鸡肋一样的兖州,吕布就算拿到了,也无法让兖州成为进攻河北的前进基地。

  袁绍也不会介意吕布去拿,袁绍就能集合力量,抓紧时间去搞公孙瓒。

  不能给袁绍休养生息的时间,得让袁绍、公孙瓒也运动起来。

  只有持续的运动,才能消耗储备……这样才容易猝死。

第428章 凶名在外

  巨野泽,乘氏。

  太史慈督兵北上范县时,从陈留撤回乘氏的李氏家族也陷入两难。

  李氏家族雄踞巨野泽南部,虽然算不上跨州连郡,但也能算是跨郡连县。

  巨野泽是个神奇的地方,这么大的湖泽分别隶属于济阴、山阳、东平国与东郡。

  东郡占的最小,以岸边周长来计算,东郡占了不到二十分之一。

  可范县隶属于东郡,就在巨野泽北部。

  天下大乱以来,范县算是曹操的核心据点之一,管理范围自然扩大。

  而李氏家族占有巨野泽南部的山阳郡巨野县,以及巨野泽西南部、济水汇入巨野泽河口的乘氏县。

  垄断了巨野泽南部的渔业与运输,济水、泗水流域的航运,李家也能涉足进去。

  在三四年前,曹操两次远征徐州之际,李家保持相对独立的状态。

  也是因为吕布一方的别驾薛兰、李封等人设宴逼迫李乾,并杀死李乾,才使得李氏家族彻底加入曹操阵营。

  而如今,巨大的生存危机摆在了李氏家族面前。

  李乾之子李整,侄儿李典都是未及弱冠的青年,年龄与赵基相仿。

  到底是顺泗水而下迁入徐州,还是顺应济阴郡守程昱的号召,结伴迁往河北?

首节 上一节 375/4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模拟历史,但开局崇祯是神皇

下一篇:三国:大魏王侯,家父曹丞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