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1074节

  两天后,正在向北偏东方向航行的两条大福船就撞上了两条水师的战船。

  有了第一次的遭遇,这次相遇李锦已经在心里不再皇子,而是主动靠了过去。

  和水师那边联系上后,知道他们已经带回来重要的情报,自然一前一后护卫着两条商船往北面行去。

  又是一天的时间,他们终于和邓子龙带领的船队汇合,不过原本的十条船,现在只剩下八条。

  另外两条水师的战船,应该是从另一个方向在搜索。

  这次,李锦乘坐的福船直接靠在邓子龙座船旁,通过跳板直接上到对面船上,很快就在船舱里见到了邓子龙。

  “邓将军,幸不辱命。”

  见面,李锦一边向邓子龙拱手作揖,嘴里一边说道。

  “哦,委托你们的事儿,都办好了?”

  听到李锦的话,邓子龙心中一阵欣喜,虽然还不知道是什么事儿,但嘴上还是问道。

  李锦先是回头,冲陈振龙挥挥手,陈振龙马上从怀里摸出现在马尼拉的城防图出来。

  好吧,这东西是陈振龙画的平面图,李锦只是指正了几个有些错误的地方。

  见到是马尼拉城的城防图,邓子龙脸上的笑意不由得收起来三分,不过还是郑重的接过。

  邓子龙脸上的变化,自然落在李锦眼中,当即他又说道:“林凤的下落,我们也打听到了。”

第992章中国海商(盗)

  “林凤的下落,我们也打听到了。”

  就在李锦话音落下时,还在低头看着手里马尼拉城防图的邓子龙猛然抬头看向他,不确定的问道:“你说什么?”

  “邓将军,林凤的下落,我们在马尼拉城打听到了。”

  李锦只好重复一句道。

  “在哪儿?”

  这次听清楚了,邓子龙马上追问道。

  “彭加丝兰海湾。”

  李锦按照习惯,以西班牙人定下的地名,只是简单音译下就告诉了邓子龙,自然是听得邓子龙一头雾水。

  见对方的表情,李锦也知道自己解释不清楚,于是就让陈振龙来说。

  “就是据此地南面,大约百余里处的一个海湾,那里有条河流入海。

  听夷人说,林凤带人在此地筑城,叫什么玳瑁城”

  陈振龙把从马尼拉打听来的消息告诉了邓子龙,随即邓子龙脸上阴晴不定起来。

  这个情报,很重要。

  此时,在陈振龙心中,已经肯定了李锦带来消息的重要性。

  林凤在吕宋岛上占据了一块地盘,只要明军能够占领这里,是不是可以认为那就是属于大明的领土?

  如果说一开始他并不明白此行的意义,但现在当然就不是了。

  魏广德在书信里已经说得明白,想要在吕宋扩地,夺占一块属于大明的飞地,亦如同旧港般。

  此地,最后肯定也会交给南海水师经营,成为水师在南洋的一处重要港口。

  “玳瑁城,呵呵,不错。”

  邓子龙不由得畅快大笑道。

  不过随即,他马上就收起笑容。

  他已经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对,李锦能从马尼拉打听到消息,那说明夷人已经知道了林凤的下落。

  “夷人是怎么打算的?”

  于是,邓子龙当即问道。

  “夷人已经召集了五百名士兵,还训练了两千多当地人,准备训练好后就出兵围剿林凤。”

  李锦马上就答道。

  “有没有具体时间。”

  虽然这个问题有些强人所难,但邓子龙还是问道。

  “夷人并没有透露,他告诉我还需要几个月时间的训练。

  不过,在我们返航的路上,看到了夷人训练的藩兵,已经有些样子了。

  我以为,夷人动手的时间不会太久。”

  李锦马上就说道。

  “他们召集了这么多人?”

  听到近三千人的军队,邓子龙不由得皱起眉来。

  “邓将军,其实不必担忧。

  据我所知,他们在马尼拉城里一共就这五百人,进攻林凤,不可能全部都带上,应该是两千多藩兵和两三百夷人组成的军队。

  毕竟,对他们来说,马尼拉城更加重要。”

  李锦开口说道。

  邓子龙闻言点点头,表示了认可。

  他现在需要做两件事儿,一是尽快把消息传回大明,让提督大人得知。

  二就是得想办法阻止夷人占领玳瑁城,最起码要由明军占领这里。

  虽然他只带了十条战船过来,士卒也不多,可这个事儿上,还真不能含糊,必须亮出大明的战力。

  否则,一旦夷人击破玳瑁城,魏阁老筹谋的吕宋攻略就彻底失败了。

  他并不知道,此时为了在京城得到内阁和六部掌部的支持,魏广德私底下已经做了不少工作,就是为了让他们支持这次军事行动。

  对于魏广德来说,他只要掌握大方向,任手下将官自由发挥,最后能达到他要的结果就好了。

  就在邓子龙思考对策的时候,李锦又凑过来,一脸谄媚的说道:“还有个好消息要让将军得知,我们已经从夷人手里搞到了甘薯藤,据说这东西栽种下去就能活。

  只是我们不知道带回去能不能种活,毕竟这东西以前没种过。”

  “好,很好。”

  这个消息如果在以前,邓子龙一定会很高兴,可是现在他需要思考应该如何应对夷人可能对玳瑁城的进攻,自然就只能先把此事放在脑后。

  “甘薯藤你先带回去,找人种种看,要是能成活,你功劳很大,此事我也会禀报朝廷的。”

  邓子龙只是敷衍了一句,还是在思考玳瑁城的事儿。

  不过话落到李锦耳中可就不同了,他只是以为眼前的邓将军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可听他这话,貌似不是这么回事。

  不过他也看出来了,此时的邓子龙无心和他说其他。

  好吧,他能理解。

  “你们是打算继续返航还是怎么?”

  好一会儿,邓子龙似乎才想起他们的存在,开口问了句。

  “我们把消息传递过来,自然是要离开了。”

  李锦只好说道。

  “回去好好种甘薯藤,回头会有朝廷的人来找你。”

  邓子龙只是说了句,很快就派人把他们送下船去,任他们返航。

  “东家,貌似邓将军对林凤更有兴趣。”

  回到自家船上,陈振龙才小声说了句。

  离开前,他已经把彭加丝兰海湾的位置详细告诉了明军,按照他的法子应该能很快找到地方才是。

  “算了,别管这些,我们还是尽快会月港吧。”

  李锦回头看了眼逐渐远去的水师战船,说了句。

  很快,两条大福船就挂起风帆,借着风力向大明驶去。

  而此时的邓子龙座船上,他已经召集了手下将官,研究该采取何种行动。

  毕竟,他们擅自行动的话,必须一并和情报送回,让水师提督俞大猷得知。

  “回大明搬兵已经来不及了,不如直接联系吕宋岛上那些部族首领,让他们召集军队随我们作战。”

  有将官说道:‘我记得,用我们的印信,是可以从朝贡国调动一些兵马的。’

  听到他的话,邓子龙低头略微思索就轻轻摇头。

  此时明朝在传统朝贡范围内拥有极大的影响力,在条件允许下,即便是哨官这种下级武官,也可以手持印信,在朝贡国家中调集军队。

  不过,这个印信,可不是说的他们身上的那些证明武官身份的东西,如令牌好印信一类的东西,而是军令旗牌,也就是调动军队,需要有军令和调兵令牌,也就是过去所谓的虎符。

  虎符是我国古代用于传达命令、调兵遣将的兵符,因其形似老虎而得名。

  虎符由左右两半组成,各自的铭文完全相同,右半由朝廷保存,左半则发给统领军队的将领,调动军队时,由君主或皇帝派出的使臣将符两半相合,方能调兵。

  不过到了大明,已经不讲虎符了,而是凭兵部行文和将官令牌调兵。

  如果是在边镇调兵,则需要兵部公文和总兵官的令牌,而在内地行省,只是都指挥使大人的调兵令。

  这样的调兵令牌,其实俞大猷手里也有,他的职位可是和都指挥使平级,不受东南各省都指挥使司管辖。

  只是可惜,他们出来可没有预料到会发生这样的事儿,自然不会把调兵令牌交给他。

  “大人,要不就用我们的印信试试?

  这吕宋所谓的王,都多少年没去过大明,想来对大明给他们立下的规矩也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虽然我们如此行事逾矩,可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否则,单凭我们这几条船,根本不可能剿灭林凤集团,攻占玳瑁城。”

  另一个将官开口说道。

首节 上一节 1074/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