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第1076节
只是如今,整个群岛上已经没有所谓的王国,那些部族大多已经被夷人征服,至少是选择了臣服。
再找吕宋国或者苏禄国借兵肯定是不行的,因为都已经不存在了,从李锦口中他们就已经知道了。
“那只能联系其他部族,看是否有愿意效忠大明的部族了。”
讨论至此,很快众人就有了结论。
邓子龙开口说道:“听李锦所说,吕宋西面的部族,大部分都已经臣服了夷人,那我们就把重点转向吕宋东部的部族,互相能找到我大明的藩属。
另外注意,听李锦所说,其实吕宋很多部族里都有我汉人后裔存在。
去的时候注意下,多和他们接触,也好方便我们行事。”
于是,很快,剩下的九条战船又分出六条,以两船为一队,分别前往吕宋北面、东北等不同方向,希望能够找到部族帮助。
而他们的凭证,自然只有将官们随身携带的腰牌。
其他的东西,这里的土人也未必看的明白。
其实,对于大明来说,吕宋还是很陌生的,因为两地的联系其实很少。
之前也说了,在夷人占领吕宋前,因为吕宋开发程度很低,并没有什么稀罕的物产,所以大明的商人并不愿意来到这里做生意。
当然,没人来并不代表这里就没有华裔。
实际上,在永乐年间的时候,明成祖朱棣还曾经册封过吕宋总督,而他名义上的管辖,则包括整个菲律宾群岛,即吕宋国和苏禄国。
明永乐三年,郑和下西洋巡莅菲律宾群岛时,奉诏委任旅菲侨领许柴佬为吕宋总督,统揽军、政、财、文大权,直至永乐二十二年,任职达二十年之久。
许柴佬为吕宋总督可不是杜撰,《明史·吕宋传》中就多次出现相关记录。
“永乐三年十日遣使者齐玺书,彩印抚谕其王……“。
“……万历时为王者闽人也,或言郑和使婆罗有闽人从之,因留居其地,后人竟据其国,而王之邸旁,有中国碑王,有金印一篆文,上作兽形,言永乐朝所赐,民间嫁娶必请此金印,印背上以为荣……“。
《明史》中记载关于郑和下西洋的资料不多,不过从寥寥数语也可看出一个大概意思,即:永乐三年确有朝廷遣使授予一总督,并有印信,其印信并流传下来,明万历间在当地还被为一圣物,被民间所崇拜。
而在菲律宾,国内其实也有相关的记载。
国立仙道顿马示大学的邦牙尼曼教授的著作,以及拜耶博士的著述,均提到“三宝太监郑和分别于公元1405、1408和1417年,即明朝永乐三年,六年和十五年三次,率领拥有二万七千人的大型舰队分别巡视菲律宾群岛的灵牙渊、马尼拉,民多洛和苏洛等地区和城市。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其巡视吕宋岛之时,委任泉州晋江人许柴佬为吕宋的总督,时在明永乐三年,一直到永乐朝为止,历时达20年之久。“
当然,任命吕宋总督并不代表大明将吕宋纳入治下。
实际上,明朝一直把吕宋和苏禄当做藩属国看待。
随着派出人马的离开,邓子龙自然也不会闲着,呆在吕宋岛北面等待消息,而是带着自己的大福船和两条炮船悄悄向彭加丝兰海湾靠近,准备抵近侦察一番。
当然,因为剩下的三条水师战船偏大,所以也不敢靠的太近。
只是以大福船收起明军水师的旗帜,伪装成海商的船只,扮作路过的商船。
至于两条炮船,自然是不能太过靠近,毕竟整船明显是属于战船特征,没法隐藏起来。
经过两天时间的摸索前进,终于在这天中午的时候,发现了一处巨大的海湾。
其实,沿途下来,看到海湾已经是不少,只是这处海湾和之前几处不同,那就是海湾中有大量船只停泊。
邓子龙站在船头,用千里镜仔细观察着海湾里面的情况。
虽然看不到李锦口中的玳瑁城,但是如此之多的船只,其中还有几条福船,显然这里就是他们的目标了。
不敢停留,邓子龙命令船只继续前进,佯装完全没有发现他们的样子。
要知道,里面的可是都海盗。
要是被他们发现有“商船”从此地经过,怕是瞬间就会有大量海船追出来。
毕竟,海上打劫才是他们的专业,可不会和人谈什么老乡的感情。
离开了彭加丝兰海湾,大福船到了离开很远一段距离后才转向西面绕了一个大圈,又回到了彭加丝兰海湾的北面,和后面的两条炮船会和。
他们选择在彭加丝兰海湾北面数十里的一处小海湾里停靠,毕竟也不能一直漂在海上。
选择好泊位,通过小船作为交通工具,留下一条炮船上的士兵负责警戒,也担负在周围巡逻的职责,其他人都到了岸上休息。
“这两天就李百户带人巡逻,后面就换成你去,你们两条船轮流出海巡航。”
上了岸上,一边安排人警戒四周,一边派人砍伐树木,安营扎寨,也准备今天的伙食。
在船上,受到许多的限制,吃热食其实还是很麻烦的。
当然,邓子龙等将官不缺,但是手下就很难吃上了。
“是,大人。”
炮船的船长在旁边拱手答话道。
“一会儿我们再去看看周围警戒的情况,李锦说夷人在岛上很多地方都建立了据点,也不知道我们的到来是否被他们发现了。”
邓子龙盯着东面的密林,有些担忧的说道。
第994章祖宗基业
“一会儿我们再去看看周围警戒的情况,李锦说夷人在岛上很多地方都建立了据点,也不知道我们的到来是否被他们发现了。”
邓子龙盯着东面的密林,有些担忧的说道。
“大人,要把我们派人悄悄向四周摸摸情况。”
那炮船船长小声建议道。
“你手下有熟悉森林,还懂斥候的人?”
邓子龙诧异问道。
“大人,我只是长在海边,熟悉水性才调进的水师营,可我之前是卫所的人,手下能没有几个做斥候的吗?”
那炮船船长拍着胸脯说道。
“王望高,你船上真有这方面的人?”
邓子龙一听就激动起来了。
要知道,当初俞大猷在沿海卫所宣布,可都是按照水性的熟悉程度选择的,毕竟招的是水师,不是战兵,根本就没考虑到陆战方面的需要。
除了炮手和少量弓手外,几乎全都是会水的,也没有晕船病症的人。
炮手和弓手适当放宽,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
明军卫所里,炮手和弓手太少。
打炮可不是会装填,能打响就成,那得是会瞄准目标开炮那种。
弓手的情况也类似,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训练出来的。
鸟铳手倒是可以批量制造出来,而且相对简单。
拿着铁管对准敌人放就行了,毕竟使用鸟铳的距离也不会很远,所以直接对选拔出来的官兵进行训练就行。
不过,为了这些炮手和弓手,俞大猷没少和卫所的指挥扯皮。
毕竟,这些已经算是明军队列中的技术兵种,本来人就少,再被他要走一批,人家当然不会乐意。
至于斥候什么的,自然更没有考虑。
毕竟在还是,也是需要侦查敌情的,但那都是派船去,哪里会需要斥候这样的兵种去侦查。
所以,邓子龙此时听到王望高说他船上有他以前干斥候的手下,才会如此高兴异常。
实在是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想什么来什么。
之所以没有考虑搜索四周,就是因为他考虑到手下没这方面的人才。
现在好了,有斥候出身的士兵,自然要用上。
“把人带过来,凡是做过斥候的,都带来。”
邓子龙大手一挥,就让王望高去找人,他就在这处临时扎下的营帐里等人过来。
没等太长时间,王望高果然带着两个人走过来。
和北方边军的斥候不同,王望高带来的两人身材都不高,看上去动作很是敏捷的样子。
邓子龙倒是不会因此就轻视他们,他在江西也带过兵,知道南边的斥候和北方是有不同的,并不是要那种身高体壮的,能骑马,忍饥挨饿,还能操弄各式武器的人,而恰恰就是这种敏捷性的。
“你们熟悉森林吗?”
邓子龙开口就问道。
“进军营前为了讨生活,做了三年猎户。”
一个稍微大点的青年当即答道,而旁边那个也是点点头。
“大人,他们和我是一个百户的,两个都是队伍了的弓手家庭,为了贴补家用,你知道的,大部分弓手其实也做过猎户,所以对山地和树林再是熟悉不过了。
他们俩,也是因为弓手身份才被召进水师大营里的。”
王望高介绍道,显然他和这俩人很是熟悉。
“你们习惯两人一组,还是可以分开行动?
当然,你们也可以从身边挑选其他人帮你们。”
邓子龙可不想耽搁时间,等两人行礼,通报姓名后当即就问道。
“大人的意思是”
没等两人开口,王望高先迟疑起来,不由得问道。
“我们要搜索附近,不止是东面,还有南北两个方向,包括靠近玳瑁城那边,看看林凤在那附近安排的岗哨。”
邓子龙看了眼王望高,当即解释道:“北边和东边,主要是搜索周围是否有当地人部族,还有就是是否有夷人在附近。
而南边,我要玳瑁城附近的地形图。”
说道这里,邓子龙稍微停顿后才开口说道:“如果要进攻玳瑁城,只从海上肯定不行,一旦林凤带人钻进林子里,我们在想要围剿他们就变得十分困难。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搞清楚玳瑁城外围地形,利用地形优势建立营寨阻止他们东逃,将他们彻底堵在玳瑁城里。
海湾外面用炮船封港,林凤一伙人就插翅难飞了。”
“原来如此,我还说大人要如何进攻玳瑁城。”
王望高点头附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