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1226节

  当然,完全不缴是不可能的,朱元璋老早就把地方府县上缴中央朝廷的赋税定死,做为永例,这个税钱是无论如何都逃不过的。

  而近代大政府时代,则把税安排的明明白白,不管政府开支多寡,最后体现出来的就是财政赤字和盈余。

  一般来说,政府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加税或者减税的。

  魏广德可不准备把平时扫大街的工作也丢给五城兵马司的官兵去做,他们的差事儿已经够多了,能够官府解决,就没必要动用军卒,也可以给城里百姓多一条赚钱的营生。

  想到这里,魏广德快速书写起来,先把刚刚想到的都写下来,这是要交给顺天府尹的,让他按照这个办理。

  这样有了章程,至少顺天府尹就知道他要做的是什么,需要做那些事儿。

  至于工部那边,自然也是得参加这次会议的,街道厅由工部管理变成和顺天府协管,不和工部打个招呼是不行的,不然到时候顺天府肯定指挥不动街道厅。

  不管怎么说,街道厅上级是工部,那是二品衙门,那里可能会给三品的顺天府面子。

  至于以后检查卫生的工作,巡城御史和五城兵马司倒是可以参与进来。

  在北京城搞一次卫生简单,只要凑出人手就行,可要维持干净整洁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顺天府,加上五城兵马司那些人,估计就不会有人敢再在四九城里随便大小便了。

  至于畜牲的粪便,记得后世好像就是在这些动物身上套袋子接住那些排泄物,带回去自己处理,所以并不是难事儿。

  很快,一份章程写完,魏广德就快速给顺天府尹王之垣下条子,有给工部和兵部下条子,让他们安排个侍郎过来,主要就是管着街道厅和兵马司的人来内阁议事。

  大明的政府,虽然应该说是个很成熟的体系,但遇到来自后世的问题,魏广德总感觉还是不如后世的政府体系好,容易解决这些问题。

  就说环卫,如果是后世的政治体制,直接就是找顺天府去做了,哪里还需要联系兵部和工部协助。

  可偏偏就是这样,沟渠街道就不归顺天府管,而是工部管,有事儿不过就是顺天府或者兵马司给工部那边行文,请求解决。

  然后工部堂官批了,才转到街道厅处理。

  相比后世,普通政务处理起来确实显得很迟钝,效率低下。

  “来人。”

  魏广德写好条子,对着屋外喊道。

  “老爷”。

  芦布从门外进来,站在魏广德面前躬身听令。

  魏广德把手里的纸条递给他,说道:“按此叫人送过去,下午人到了接进来。”

  芦布从魏广德手里接过字条,看了眼,自然就知道该往哪里送。

  等人离开后,魏广德才继续今天的办公。

  政府体制的事儿,他没办法改,这是千年来形成的祖制,真要改了大家怕都还不习惯,会闹出大乱子。

  麻烦就麻烦点,这也能体现出内阁的价值来。

  很快,魏广德的纸条就被送到顺天府和工部、兵部。

  顺天府尹是王之垣,字尔式,号见峰,山东济南府新城县人,嘉靖四十一年进士。

  能够如此年龄出任顺天府这样的位置,自然也是得到贵人扶持的。

  只不过,他的贵人如今已经下野回山东养老去了。

  是的,这个人自然就是殷士谵,离开京城后,在魏广德回京就写信,把他的山东老乡托魏广德照拂。

  王之垣能力很强,否则殷士谵也未必会全力支持他。

  在嘉靖四十一年中进士后,先授荆州府推官,在隆庆元年入为刑科给事中,算是殷士谵开始着手布置在六科里的棋子。

  在刑科给事中位置上,王之垣上疏提出了安民固本的四项建议,得到上下好评,后历任礼科右给事中、兵科左给事中、礼科都给事中、刑科都给事中。

  隆庆五年升太仆寺少卿,不久又调任鸿胪寺卿,他以严肃认真的态度管理下属,使得整个鸿胪寺都井然有序。

  万历年间,因为殷士谵的关系,魏广德在征得他意愿后,又安排他先后出任大理寺右少卿、大理寺左少卿、南京太仆寺卿、太仆寺卿。

  可以说,这三年时间里,王之垣因为能力出重也得到了魏广德的信任,一路升迁,最后支持他升顺天府尹。

  这个位置不好做,但品级高啊,自然盯着的人不少。

  他的上位让朝堂上山东官员,俨然已经以他为首,这也算魏广德完成了殷士谵的嘱托。

  这也算魏广德棋高一著,他没有推江西老乡上位,而是推出王之垣,让张居正也只能无奈接受。

  王之垣虽然不知道魏广德召他何事,但既然是内阁议事,知道肯定是大事儿。

  只不过,他哪能想到其实就是环卫的差事儿而已。

  不过事儿虽小,可真做好了,也可以让他留名青史了。

  至于朱衡和谭纶那里,自然也无所谓,安排照做就好了。

第1113章争创卫生城

  下午,王之垣就穿戴好官服,离开顺天府衙门坐上轿子去了皇城。

  因为是内阁相召,皇城门口的禁卫自然不会拦下他,何况人家可是三品高官,也是能上殿面君的大人物。

  进入内阁,他直接被门口等候的中书舍人带到魏广德值房外,卢布已经等在这里。

  见到王之垣到了,马上迎了过去,见到他就陪笑道:“王大人到了,快请里面进,老爷一直等着呢。”

  “卢布,今日魏阁老召我来此有何事,你先给我透个底儿呗。”

  王之垣在京城算是和魏广德走得比较近的,自然也来过内阁,特别是遇到京城出现一些突发大事儿,他都得参与协调。

  所以,见到卢布,两人说话也比较随意。

  虽然卢布和他地位差了十万八千里,可俗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一般人还真不好低看了卢布这个能在魏阁老面前说话的红人。

  “集体我也不太清楚,今儿早老爷到了值房后不久,就去了隔壁说了还一会儿才回来。

  回来后就给顺天府和兵部、工部下了帖子,估计就是这个事儿。

  哦,对了工部江治江侍郎已经到了,兵部那边应该是孟侍郎过来。

  到底是什么事儿,我还真不清楚,老爷没提过,但应该不是坏事儿,老爷今天心情并不差。”

  卢布只是小声说了句,就带着王之垣直接进了魏广德值房。

  “魏阁老,江侍郎。”

  王之垣进门就冲屋里两人拱手行礼,魏广德、江治也都起身还礼。

  “尔式稍等片刻,兵部的人来了,我们就说今日的正事。”

  相互行礼后,魏广德就让王之垣坐下,乐和和对他说道。

  “魏阁老,你还是先说说吧,到底是什么事儿,也好让尔式安心,不然我还不知道是不是我顺天府哪儿没做好。”

  王之垣看看魏广德的笑脸,也是笑着回道。

  “是啊魏阁老,到底何事,先说说,也好让我们有个准备。”

  说话的是江治,他本来主要工作是督促运河河工,不过因为朱衡身体不好,所以被叫回京城,随时准备接班。

  私底下,他们也都是以表字相称,不过这是在内阁,江治就改称魏广德为魏阁老了。

  看到两个人都想知道今天是什么事儿,魏广德也不是个喜欢卖关子的人,只是微微沉吟就把今天自己想到的事儿简单说了下。

  “清理京城卫生?”

  听到魏广德的想法,江治和王之垣都愣了愣。

  是的,他们自己的府邸和衙门里,都是有人打扫的,自然干净整洁。

  至于这北京城嘛,地方太大,自然没有想过。

  和大家一样,他们这些人其实早就习惯了,哪个地方不是这样?

  也就是因为习惯了,所以即使是魏广德这个来自后世的人,这么多年了,也就是今天才意识到大明卫生状况堪忧,也难怪古代动不动就闹瘟疫,死许多人。

  虽然卫生做好了,并不代表就一定不会发生疫情,但总比不做好。

  最起码,生活在北京城里,可以享受到干净卫生的环境,难道不比这个脏乱差的京城好?

  当然,中国人也是好面子的,自然自持礼仪之邦,又是千年文明古国,总得有点超越同时代其他文明的地方。

  环卫,似乎就是个不错的路子,看得见摸得着。

  大航海时代来临,地球神秘面纱被揭开,以后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也会更多。

  等到海外藩使到京,看到干净漂亮的北京城,他们会是个什么感觉?

  记得后世看到过,马可波罗可是在游记里把中国夸成一朵花。

  让这些夷人,从走进京城城门开始,先领略下大明的气魄也是好的。

  说话间,魏广德就把写好的章程拿了出来,交到王之垣手里。

  这事儿他是主抓,自然要第一时间看到,有什么问题也好尽早提出来,该协调的协调,该出主意就出主意。

  毕竟,后世的环卫工作已经很成熟了,套用过来就好。

  其实,不管是什么事儿,有多难,只要有钱,都能解决。

  王之垣拿到章程展开阅读,一边的江治也坐不住了,直接凑到近前一起看起来。

  到现在他还在想魏广德说的搞好京城卫生是个什么意思,一个家打扫一下好理解,把垃圾清理丢出去,可一座城

  “让百姓在甲长里长监督下自觉清理房前屋后垃圾,统一运到各坊市垃圾点,有官府招募专人进行清理出城衙役出动检查各处卫生.京城各大街道建公厕,招募粪工每日早晨运走

  这个,好像现在就有做这个活计的。

  大街上粪便垃圾全部清运出城,这得多少人力,还有沟渠疏通.”

  江治越看越觉得头大,魏广德的章程可谓把四九城方方面面的问题都想到了,不过看到最后,所有进城牛马都必须在屁股上套袋子,免得畜牲粪便随意排泄就直皱眉。

  以前可没有这样的规矩,多麻烦啊。

  不过想到街市上那些东西,江治又觉得似乎套上还是很好的。

  还有,顺天府招募这些负责卫生的差人,他们的工钱就是沿街商户承担,根据地段和位置由官府差人收取,名为卫生费。

  最后,就是对所有违规行为进行的处罚,比如垃圾不运到坊市设置的垃圾场随意丢弃,罚款。

  牛马不套粪便袋子,罚款。

  大街上不入公厕随意大小便,罚款.

首节 上一节 1226/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