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1227节

  有权罚款的差人包括官府差役,五城兵马司和巡捕营官兵,罚款收入一半归衙门,一半交卫生费里面。

  也就是罚款罚的多,他们自己的分成也多。

  魏广德知道,这种钱肯定不会直接给抓到人的官兵,衙门里上官肯定要先分一块,剩下才会给他们。

  但是,只要有钱拿,这些人就会很负责的去做。

  魏广德写的章程之全面,几乎把王之垣和江治能想到的问题都提到了,也解决了。

  其实,清理城市卫生和清理各家府邸也是一样的,那就是规矩。

  只要规矩立起来了,那以后好多事儿就好办了。

  “魏阁老、江侍郎,王府尹,让你们就等了.”

  两个人还在边看边思考魏广德章程的时候,兵部孟侍郎到了。

  几个人相互行礼寒暄几句,很快就进入正题,魏广德又简单把意思说了一遍。

  “魏阁老,五城兵马司和巡捕营那边,一定全力配合此事。”

  听到是要在京城搞什么卫生工作,由顺天府住持,工部和兵部只是协作,他自然不会多话。

  不过,在王之垣和江治看完那份章程后,孟侍郎也拿过来看了眼。

  虽然觉得有些新奇,但也没多话。

  兵部在其中差事儿不多,回去给那两个归兵部管辖的衙门行个文,让他们听顺天府招呼就好了。

  等他们从内阁中离开以后,内阁次辅魏广德召集顺天府和兵部、工部的人研究,搞好京城卫生的消息就不胫而走。

  所又知道消息的人,首先都是感觉到新奇。

  全城卫生,多麻烦一个事儿。

  对于官员们来说,自然没多少想法。

  因为他们一天时间大部分在衙门里,剩下的也都是在酒楼或者其他府邸,至于回家,那就是睡觉的地方,都是有人打扫的,也算干净。

  虽然街上脏乱差他们知道,但大部分时候他们都在骑马坐轿,倒是少有在大街上行走。

  至少,有了官职的人是这样。

  毕竟,有了官身的人,都有皂吏银子可能,也就是雇人做事。

  虽然有些家世普通的人会省下这笔银子,用来供自己在京城的花销,但直接走在大街上的官员还是比较少的。

  所以,他们见识过四九城雨天的场景,但却很少尝试,自然体会不深。

  倒是衙门里的吏员感觉颇为兴奋,因为他们地位低,福利差,而且还是办差主力,不管刮风下雨他们都要上值,可是没少受卫生影响。

  想想街上变得干净了,貌似下雨天就不用深一脚浅一脚赶路,打这伞还要盯着路面,好像,挺好的。

  而此时的顺天府,王之垣回到府衙,马上派人通知大兴和宛平二县县令来府衙议事。

  此事已经得到首辅认可,也是好事儿,自然不会拖着不办,所以第一时间就召人开始商议,打算尽快布置下去。

  而兵部也是,回去就行文,让那个京城的衙门全力配合顺天府工作,搞好京城卫生。

  至于工部那边,虽然看似只有一个部门牵扯其中,但也是事儿最多的,因为魏广德可是在下午临时加入一条,那就是整个四九城的排水沟渠都要清理,不合理的地方还要修改。

  是的,虽然永乐朝营造北京时,对京城进行了详细规划,包括排水沟渠,但百多年过去了,许多地方都有很大变化。

  别的不说,但就是外城,当初就是百姓自己搭建的房子,除了几条大街是工部划定,其他大多都是百姓自己搞的,排水沟渠自然是落后的。

  当初没有外城墙的时候,自然不算是北京城的一部分,大雨漫水也就漫了,没人在意。

  可嘉靖朝建了南城墙以后,那一片就成了外城,已经算是北京城的一部分,自然就不能再对排水工程视而不见。

  以前,街道厅也不是没做过,但是都很敷衍,就是修了几条渠道排水,至于能不能满足需要,这他们不管。

  反正,就算有人看到了,报到工部,他们去的时候,水早就退了。

  这也导致京城人都怕大雨,想想路面啥情况,再一漫水,那简直不敢看,满街都是污秽之物。

  当然,这说的主要是外城,内城的排水就要好很多,总不能让水漫到皇城去吧。

  官员们的府邸,大多也在内城里。

  这次,街道厅得到的指示,那就是江治要住持,认真做好京城排水沟渠和道路的修整。

  当然,道路修整排到最后,要先等路面清理干净以后再说,但他们先得把沟渠的规划方案拿出来并实施。

  就在京城这边紧锣密鼓筹备卫生大会战,准备把北京城打造成全球最干净城市,第一卫生城的时候,南疆战事依旧在继续。

  保山城下尸横片野,随着远处传来的锣声,刚才还在城墙下聚集准备攻上城墙的缅军呼啦啦往回跑,对身后城上明军的弹雨视而不见,只想着尽快逃离到离城两里外去。

  缅军维持高强度的攻城已经进行了好几天,这些天各路土司的兵马轮流上阵对保山城发动暴风骤雨的攻势。

  不过效果并不理想,最好的一次也不过是有人登上城墙,然后被明军刀盾手顶下来。

  再次击退缅军,这本该是大喜事儿,没看到城墙上明军都在欢呼雀跃,庆祝他们取得的胜利。

  只要活下来,一会儿就有其他队伍前来接防,他们就可以回到军营里喝酒吃肉,这都是长官们给的犒赏,祝贺他们又打赢一阵。

  不过当兵的可以欢呼,而知道详情的李成梁、沐昌祚和罗汝芳却都是笑不出来的。

  “李都督,你说这莽应龙为嘛不退兵,还在疯狂发动攻势,难道他还真以为能夺下保山城?”

  沐昌祚对这几天缅军完全不顾伤亡的打法搞糊涂了。

  虽然是在城里,但城外的斥候已经发回来消息,缅军后军并没有赶到保山城下,而是退回到潞江城。

  如此反常举动,只能说,莽应龙应该是接到缅南战事的消息。

  但知道了消息,却没有抽调精锐兵马回援,只是让后军退回,前锋和中军各部反复攻城,这就很说不通了。

  李成梁没答话,一边的罗汝芳开口道:“或许真如李都督所言,莽贼想夺下保山再退兵,重创我军使其不敢尾随追击。”

  “可这代价.”

  沐昌祚指着城下堆积的尸体,不断摇头。

  “拼凑的三千骑兵,这两天一定要保证供应,他们随时都要出动。”

  李成梁没接话茬,而是开口说道。

  这话是对罗汝芳说的,现在保山城明军的补给全部由他在负责发放。

  “李都督放心就是,昨日开始骑兵的粮草都是足额拨付,还预备了两日的豆饼等物,绝对不会耽搁大事。”

  罗汝芳抱拳说道。

  “所有部队都带上来打了一场,估摸着缅军也该扛不住了。

  这么打下去,那些土司的家底儿怕都要折在保山城下,到时候头疼的就不是我们,而是莽贼了。”

  李成梁看着远处重新整队的缅军,淡淡说道。

  这几天缅军越冲越疯,都是号角声响起,就不顾一切冲到城墙下,给明军的压力不小。

第1114章撤

  这几天缅军越冲越疯,都是号角声响起,就不顾一切冲到城墙下,给明军的压力不小。

  是的,缅军多是老兵,新兵都死在冲锋路上了。

  也只有城墙下才能给他们提供一点安全。

  虽然没人说得清楚,可对付大明这种高大城墙,缅军士兵无师自通发现,躲在城墙下举着大盾,只要不是倒霉的遇到头上丢下巨石,危险性其实不大。

  最起码,不容易被城头上明军释放的火炮和火铳打到。

  一开始,缅军对攻下保山城其实还是信心满满的。

  不过真打了才发现,这座大城的防御不是一般的顽强,人还没靠近,城上就已经“乒乒乓乓”开始放枪放炮,还有一簇簇的箭矢从城头飞下来,让他们进攻道路充满了危险。

  也就只能跑到城下才安全点,至少不被动挨打。

  几次下来,又死了好些人,士气不知不觉就消散了不少。

  这一次,三个点分散的攻城又是无疾而终,毫无进展。

  回来一清点人马,又死了千多人,还有不少受伤的。

  这几天的攻城,直接丢城下的尸体已经上万,还有不少逃回来的重伤不治身亡的。

  军营后方的大坑,都不知道丢下去多少了。

  “这样打不行啊,我都上两次,死了五百多人了。”

  一个依附的土司不满的和身边人抱怨道。

  “我那边也损失了两百多,我和你没法比,总共就千多人,继续耗下去,还怎么打。”

  旁边和他一样的土司首领也是跟着吐槽。

  “是不是回去找缅王说说,上他的精锐,这几天都没有出动,说是消耗明军锐气,我看明军士气越打越强,我们自己士气倒是打没了。”

  “算了吧,婺源翰手里土兵死了千多个,昨儿去找缅王,不是还被训斥一顿。

  缅王也说了,他已经派人绕过保山城攻击明军粮草辎重的队伍了,只要保山城头抵抗减弱,他就出动精锐,一举拿下保山城。”

  人群里,说什么的都有。

  今天的攻城任务,自然就是落在这些倒霉蛋身上。

  “明人的大炮太多了,那些弓手都不敢靠近。

  可不靠近,又射不到城上,不耗尽他们的火药,这仗不好打。”

  又有聪明的点土司看出来了,这次攻打的保山城和之前他们攻打的腾冲明显不一样。

  腾冲守军的火器有,但是不多,放了两三天就差不多消耗完了,然后大家就是真刀真枪的硬拼。

  是的,攻城本来应该有支援的,那就是城下的弓箭手,他们会向攻城位置的城头攒射弓箭,阻止明军防守兵士靠近。

  可是他们所处位置,本身就处于劣势,只能靠近城墙。

  明军的鸟铳对付他们有些勉强,毕竟都是抛射,射程说起来比明军鸟铳还要远些。

  但是城墙上有大炮啊,对付站位密集的弓箭手,明军大炮的威力就体现出来了。

  只是两天时间,就打的缅军弓手不敢靠近。

  没有了弓箭手的支援,缅军攻城也就成了笑话,充分印证了真理只在大炮射程内的说法。

首节 上一节 1227/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