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1228节

  这么攻城,缅军自然占不到便宜,损失惨重不说还毫无进展。

  不过莽应龙的想法也达成了,不过这么持续下去自然也是不行的,会造成军心浮动,很容易出乱子。

  好在莽应龙也没打算维持这样的攻势,削弱地方土司的目的达到了,自然就要准备撤回潞江城,和明军划江而治。

  只是让他奇怪的是,明军居然没有出城和他们作战,要知道现在他们的处境可不好。

  缅甸南方出现了明军,自己要急着回去支援,按说对方就应该强攻才对。

  莽应龙还想着利用明军主动进攻的机会,打退明军攻势后趁机会撤兵。

  可没想到,城里的明军就是龟缩在城里不出来,也不和他们正面交战。

  所以,缅军将领们不爽,其实莽应龙心里也不爽。

  他哪知道,李成梁已经猜出他的打算,所以就是守在城里不动,就等缅军忍不住主动后撤,他才会出兵追杀。

  因为缅军势大,又一直保持攻势,李成梁压根就没打算这个时候出城和敌人硬碰硬。

  有高大城墙依仗阻击缅军,削弱对方实力,何乐而不为。

  明军一开始因为连连丢城,士气下降严重,利用守城的机会让明军恢复士气。

  没当看到缅军丢下一地尸体狼狈逃窜时,城上明军就会爆发出胜利的欢呼。

  这,正是李成梁想要看到的。

  看不到胜利的士兵,那就是行尸走肉。

  有渴望胜利,争取胜利,士兵才能变身成为杀戮机器。

  正如李成梁所想,莽应龙也坚持不下去了。

  “你说什么?木邦城被明军占领了?”

  此时,莽应龙没有接见手下将领,而是把他们挡在王帐之外,他亲自面见一个信使。

  “大王,不知哪里来的明军,于几日前偷袭木邦城,王子殿下带兵回去,被明军拦在那里。

  明军势大,王子殿下所带兵马不敌,几次被突袭,损失惨重,请大王尽快发兵救援。”

  那信使跪在地上,向莽应龙汇报情况。

  原来,莽应里退到潞江城,只一天时间安排好潞江城防御就带着数千精锐启程,打算尽快赶回王都东吁城支援。

  他还想着,虽然潞江城的兵马不能多带,但沿途还是可以收拢守军,怎么也能凑出几千上万人。

  明军虽然在南方进攻犀利,但据报兵马不过万人。

  也就是这次东征调集了国内兵马太多,国内各地本来就缺兵少将,才让这路明军钻了空子,否则哪里还需要他急急忙忙南下救援。

  莽应里也是莽撞,以为明军不会太多,毕竟在他看来,大部分明军应该都聚集在施甸和保山城那里,阻击缅军主力东征才对。

  这里的明军,虽然不知道是哪路的,但想来应该人不多。

  于是在知道木邦城被明军占领以后,他直接带着几千兵马就冲上去了,打算一鼓作气把城夺回来。

  结果自然很悲催,缅军本来兵马就比明军少,还一路攻杀。

  虽然一开始把李如松吓了一跳,明军毕竟没准备,谁知道刚占下城池就有缅军来夺城。

  但是前方稍微稳住阵线后,李如松亲自观阵发现缅军兵力就几千人,还没他带的人多,当即就不怕了,直接带着家丁骑兵冲了上去。

  只来回冲了两次,缅军直接就被明军的骑兵打崩了。

  要不是亲兵护着,莽应里怕是直接就交代在这里了。

  之后,缅军后退扎营,但明军已经看出这路敌军的虚实,于是由守转攻主动攻击缅军营寨,让莽应里不得不连连后退,狼狈不堪。

  到这程度,他自然知道不能就后退了,再退就到汉龙关了。

  到时候一旦两路明军合击,自己这边怕是又被包围的可能。

  实际上,这时候莽应里心里是慌的,因为不知道这股明军来路,听对方口音不像是云南明军。

  是的,云南和缅甸的联系紧密,缅军中自然有懂云南土话的。

  听不懂,自然就不是云南明军了。

  可这就让他更担心了,那就是东吁城已经丢了,这股明军就是从南面打过来的。

  虽然觉得有些匪夷所思,但现在莽应里心里还就只有这一个解释才能把面前一切解释的通,否则南面怎么会出现明军。

  按照他派人从周围收集到的消息,没发现云南孟定府的守军有出动的迹象。

  是的,孟定府也有缅甸安插的探子,打探明军的动作。

  这也就是李成梁、沐昌祚一开始就担心的那样,缅甸对云南的野心不是一朝一夕才有的,而是早就打了主意,做了不少的准备。

  这些准备,不仅有悄悄游说一些地方势力较大的土司,还有安插探子在明军军营附近,打探明军虚实。

  孟定府兵马没动,那这股明军自然就不是云南的兵。

  好吧,莽应里能想到的,就是来自那支海上的明军了。

  他是真没想到,李成梁敢把主力,好几万人秘密调进孟定府隐藏起来。

  而整个过程,包括明军西进到木邦城的一路,凡是遇到的百姓,此时全部都被圈在军营里,作为临时征发的民夫,帮着大军搬运物资。

  这种情况,其实辽东也时有发生。

  大军出动为了隐蔽,不会放过路上遇到的任何人。

  或是直接杀掉,或是抓起来带走,仗打完了才放回。

  莽应里产生了误判就很要命了,直接让莽应龙也跟着误判。

  是的,他把他的判断也告诉了父亲莽应龙。

  而且,他还为此找到了理由。

  此时,莽应龙就在考虑莽应里的猜测,那就是南路明军可能兵分两路,一路突袭东吁城,而另一路绕城直奔木邦,想要把他们包围在滇西。

  而东吁城那边没有收到全部情报,可能信使被明军主抓了,反正就是东吁城那边低估了明军的兵力。

  想想,几千人就敢跨海奔袭,怎么可能。

  莽应龙愣愣的坐在王座上,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

  走到旁边悬挂的一副简陋地图前面,莽应龙仔细推敲莽应里的判断。

  是了,明军一开始怕是就设好陷阱让他们往里跳,引诱他们东进,但是在即将进入平原的地方堵住他们。

  然后,南路明军疯狂推进,意图占领木邦和孟密,这样就可以把他的几十万大军包围在滇西。

  虽然,他猜测出了岔子,但大抵上就是李成梁的想法。

  现在要想跳出明军的包围圈,看样子只有沿着来路,走潞江城,腾冲、盈江等地,退出南牙关,走孟养,绕一大圈回缅甸去了。

  毕竟,那里才是他的根。

  若是缅甸丢了,他这几十万大军才是顷刻间灰飞烟灭。

  无根之萍,那里还能维持。

  莽应龙没想到,让他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这次居然会输的如此之惨。

  是的。

  惨。

  从一开始布置,他就输了李成梁一筹,之后看似风光无比,但实际上却处处被明军牵着鼻子走。

  那些胜利,貌似就是李成梁为他设下的陷阱,而他还不自知。

  不能等了。

  莽应龙终于下定了决心,此时他只能壮士断腕,尽可能保存兵力日后再战,这次东征是彻底失败了。

  “来人。”

  莽应龙大喊一声,随着王帐门帘拉起,一个亲兵走了进来。

  “给施甸巴尔杜下令,命他率军立即撤往汉龙关,掩护大王子回撤。”

  “是。”

  亲兵虽然不明所以,但还是躬身答应。

  莽应龙从怀里摸出一块金牌递给亲兵,那亲兵双手接过,马上大步出了王帐。

  现在形势紧急,莽应龙能感受到。

  那就只有丢车保帅,让施甸缅军去汉龙关堵住那支北上明军,而他带人出南牙关回缅甸。

  等亲兵离开后,莽应龙有叫来亲兵,吩咐他们心腹手下叫来王帐听令。

  等几个将领来到以后,莽应龙立即下达了大军后撤的命令。

  “回去,马上安排拔营启程,从南牙关退到孟养.”

  “大王,这样是不是太仓促了,连夜启程,军中怕是”

  手下将领听到莽应龙的命令,自然是一头雾水,想不明白其中原由。

  虽然这几天攻城不利,可也没到需要连夜撤退的地步吧。

  看到手下将领纷纷投来不解的眼神,莽应龙知道不说清楚怕是要出乱子,当下只好把情况详细说了下。

  “明军已经打到木邦城,还在攻打东吁城”

  听到莽应龙的解释,手下几人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他们许多人的家属可都在东吁城里,知道明军已经打到那里,不着急是不可能的。

  而现在,回东吁城最近的路已经被明军切断,这可怎么整?

  “大王,我们应该撤往汉龙关,击溃南面来的明军,顺势杀回东吁城去。”

  有将官这时候大步上前说道。

  “是啊大王。”

  其他人纷纷响应。

  按照莽应龙的意思,走孟养,那互道东吁城都什么时候了,怕是城里人血都流干了。

  “我知道你们所想,可你们想过没有,这走木邦,沿路沟壑纵横,明军只要堵住山口就能让我军寸步难行。

首节 上一节 1228/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