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第1301节
魏广德开口拦下要走的方逢时说道。
“下条子,什么条子?”
方逢时显然出来的早,并不知道内阁召集礼部的人。
“大人,兵部谭尚书到了。”
就在这时,外面书吏通报道。
“快请。”
张四维对外喊道,随即就对方逢时笑道:“方大人有所不知,事才我才给礼部小条子,让礼部来人商议大事。
我就说方大人怎么来的这么快,想来是错开了。”
听到内阁有事要议,方逢时也就不走了。
很快,谭纶进了张居正值房,相互见礼后坐下就问道:‘不知内阁相召为何事?’
虽然猜到可能和西南战事有关,但谭纶还是问了句。
毕竟看到屋里还有礼部的人,李成梁打了胜仗,按说该找户部要赏银才对。
现在朝廷财政不宽裕,兵部自然知道。
所以对有功将士的赏赐,户部应该早做打算,别大军班师赏赐还没凑足,那就闹笑话了。
“此次召集礼部和兵部来此议事,主要还是受仁圣太后和慈圣太后之命,事关缅甸战事结束后对缅甸安排的事务。”
魏广德开口说道。
听到是两位太后的意思,谭纶和方逢时都打起精神来,想要听听内阁和内廷到底谈了什么大事。
接下来,魏广德就把内阁对缅甸战后的考虑说了一遍。
听到内阁打算直接在缅甸设省管理,方逢时和谭纶都是大吃一惊。
若不是有魏广德这个异数,大明的官员是绝对不会有这个考虑的。
云南都够穷了,还要弄一块更加偏远的穷乡僻壤回来,还怕朝廷负担不起吗?
方逢时还未说话,谭纶倒是先问道:“此事是否已成定论?”
张居正微微点头说道:‘此事内阁曾于慈庆宫奏明,今日请二位来此,就是做一些前期准备。’
听到张居正这么说,方逢时就知道,他就算阻止也是无用,已经定下来的事儿,要说服内阁,还要说服内廷,他没那个本事。
‘礼部要如何做?’
方逢时也算圆滑,既然不能反对,那就只按照命令行事即可。
“礼部准备相关仪注,兵部则要考虑此事,妥善做好各卫所移驻之事。”
张居正开口说道。
谭纶看了眼魏广德,见他微微点头,于是马上说道:‘回去后,我就会让各司做好规划。’
倒是方逢时迟疑片刻才说道:“此事,以前似乎并无先例。”
“翻阅典籍考考,总能找到。”
魏广德笑道,张居正和张四维都是微微点头。
大明的仪式,都要参考古籍,试图恢复唐宋旧制。
“此事急否,礼部上下最近都在忙着选后之事。”
方逢时开口道。
第1168章明军的小麻烦
听到说没有旧例,魏广德笑道,“翻阅典籍考考,总能找到。”
张居正和张四维闻言,都是微微点头。
大明的仪式,都要参考古籍,试图恢复汉唐旧制。
“此事急否,礼部上下最近都在忙着选后之事。”
方逢时开口道。
方逢时忽然提到选后之事,自然也是朝廷这段时间来除了对外战事,最吸引朝堂关注的事儿。
是的,甚至西南和辽东的战事,吸引了也不如小皇帝朱翊钧大婚一事重要。
对于京官们来说,西南和辽东的战事必胜,只是不知道朝廷最后从哪里拿钱出来进行善后。
毕竟打仗就两个要点,一是军粮,二是军饷。
军粮,大明朝廷还真不缺粮食。
每年几千万石粮税是实打实的,不过就是调拨民力转运稍微麻烦点。
但是军饷得掏出真金白银,对于缺银子的朝廷来说,这可是天大的事儿。
而且,为了皇帝大婚,户部的银库直接就敞开了,没人敢在这件大事儿上说什么。
平时宫里下旨要户部给钱采购各种东西,户部和都察院都会有人跳出来唱反调,请求皇帝节俭,做天下之表率云云。
但是在选后这件事儿上,那真是满堂静默,没一个人会出来说什么。
明朝在选拔皇后时的态度和外表与以往朝代有着截然不同的考虑,他们更加重视女性的行为举止是否端正和外貌是否具有吸引力。
关于女性的家庭背景,如果过于高贵会成为选择皇后的障碍。
明朝在选拔皇后时,更偏向于选择那些出身贫穷的女人,这样的皇后便可以凭借她们的贤能和简单的品质来支持皇帝。
明朝的这种状况,主要还是因为明太祖朱元璋所制定的条款。
其实不仅是皇后,妃嫔的选择,甚至宫女,都要求如此。
太祖皇帝之所以会这样行事,主要是为了预防皇家权力被外戚垄断,从而对皇权产生威胁。
这和其他朝代截然不同的选后方法确实新颖,也几乎杜绝了外戚风险。
此事,在万历五年正月,当万历帝年满十五岁时,两位皇太后,即万历帝的嫡母陈太后和万历帝生母李太后便向礼部发出旨意,为万历帝进行皇后的选才工作。
这次的选拔活动主要在京师、直隶等地区举行,共有四百五十多人进入候选名单。
因为是礼部负责,内阁并未插手,毕竟还没到最后一步。
不过方逢时忽然提到这个事儿,魏广德就想起前几天给小皇帝上课后,朱翊钧还拉着他在文华殿一角问起选后之事。
是的,朱翊钧已经不是懵懂无知的少年,已经知道选后对他的重要性。
所以,他想在选后进入最后阶段前,亲眼看看那些被选中的秀女。
当然,皇帝选后并非盲婚女嫁,按制在最后两三个人选的时候,秀女是要和皇帝见面,以确定皇后人选。
也即是最后的选择权在小皇帝朱翊钧手里,可他已经心痒难耐,想要先看看礼部到底给他选中了什么样的女人。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隆庆皇帝的事儿,冯保私下找过张居正和魏广德,内廷已经准备把收起来的那些书送回乾清宫。
想到这里,魏广德开口问道:“方侍郎,礼部选材一事,已经进行到那一步了?”
“回次辅大人,礼部总计在南北直隶甄选秀女四百余人,经过层层筛选,现在还余三十余人,都已经到了京城,只等内廷进行最后遴选。”
方侍郎开口答道。
“选后乃涉及国本大事,自然优先于缅甸之事,礼部重心仍然要先于选后。”
魏广德说到这里,先看了眼张居正,见他点头,这才继续说道:“选后之事礼部已经进行过多次,想来早就已经有了章程,照做即可。
至于西南之事,也是两宫太后所定,也是耽误不得。
不如礼部依旧专注选后之事,让翰林院那边先把手里的事儿停一停,查阅古籍草拟仪注。”
魏广德提议道。
翰林院清闲的很,只要没有其他衙门的官身,那成天就是看书和风花雪月。
当然,实际上也不完全。
比如现在交给翰林院的差事,就有修《实录》的工作,但是其实要求并不急。
放放,也是可以的。
“翰林院那边还在修《实录》,这个”
方逢时有些迟疑,不过张居正这时候也开口道:“善贷的提议不错,现在礼部最重要的是,既要保证选后之事不出岔子,也不能耽搁缅甸设省之事。
相对来说,后一件怕还会更麻烦,要从浩瀚古籍中寻找类似活动仪制,这工作量可不轻。
《实录》的事儿,就先放一放。”
首辅和次辅的意见都是一致,这让方逢时还怎么说,只能点头答应下来。
“那我回去就知会王希烈,让他安排此事。”
方逢时答道。
“对了,秀女可送入宫中?还是礼部还在甄选?”
魏广德又问道。
小皇帝想看秀女的事儿,说出来就是个大事儿,不声不响也就没事儿。
不过如果现在秀女最后的甄选还没结束,那就是人都还在宫外,小皇帝要想看到,魏广德可不敢大胆到带小皇帝出宫去看美女。
如果其他条件都符合要求,那经过层层筛选的秀女就会被送入皇城的储秀宫里生活居住一段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宫里还会对这些秀女进行新一轮的筛选,最后才会定出几个人选,再由两宫太后勾选。
胜出之人,自然就是能见到皇帝的。
程序很多,很严苛,魏广德也不想掺和其中。
万一小皇帝偷看到看对眼的人,人又被礼部戳落了,怕是会有麻烦。
最好还是丢进宫里,让小皇帝自己去看。
到时候是内廷的事儿,就算闹出什么事儿来,相信冯保也能把消息瞒下来。
“现在大部分已经甄选完成,只有少数秀女礼部还在核对,这几天派出去的人都该能回来了。”
大明选择秀女,第一步是各地官府选出适龄女子,之后是对她们进行初步选择,要求家世清白和品貌端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