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205节

  魏广德和陈矩分开后,猜测嘉靖皇帝当时的心理变化应该是这样的。

  这日魏广德下值回到家中,劳堪和张科已经在家里等着他。

  “二位兄长这是.”

  看到两人在等,魏广德好奇问道。

  魏广德的问话,让劳堪老脸一红,有点不好意思说话,只有旁边的张科笑笑,从袖中抽出一份奏章递给魏广德道:“看了你写的东西,我回去也写了一份,你斟酌下,要是没问题我明儿一大早就送通政司。”

  魏广德知道这也是弹劾徽王的奏章,这两天貌似没人跟进,继续弹劾徽王,估计嘉靖皇帝会更加生气吧。

  还好,张科是明白人,知道赌一把。

  再看看劳堪,估计这位也写了东西,说不好张科和他都相互研究过对方写的东西,所以才会一起来到这里。

  果然,魏广德看完张科的奏章,又接过劳堪写的看了看。

  “没什么大问题,反正不能定什么罪,只请求皇上派出大臣出巡调查真伪即可。”

  魏广德笑着回答道:“两位这么早来我这里,怕是还没吃饭,一会儿一起吃吧。”

  虽然劳堪和张科两个菜鸟的奏章并没有看到结果,可是已经有人按耐不住了。

  大不了留中,又不少一根寒毛。

  就算皇上要降罪,也是先找那三个新科进士的麻烦,他们领的头。

  而后一日魏广德到了翰林院后,就被金达、诸大绶拦住,问起了劳堪和张科也弹劾徽王的事儿.

  劳堪和张科在不经意间成功搅动了本就暗涛汹涌的朝堂,随着他们奏章的送出,弹劾徽王的奏章如同雪片般飞向了通政司,飘入了东阁,落在司礼监案头上。

  “问了吗?”

  “问了,小魏大人说不是他指使的,是他们自己写的奏章,只是送出前让他看过。”

  “那就好,这个时候最怕的就是结党,你明日再过去一趟,把这话带给他,同年之间可以交往,但绝对不能串联。”

  “是,干爹,儿子知道了。”

  司礼监值房里,高忠和陈矩小声对答着。

  “你去多叫进来几个人,带上这些奏章去西苑。”

  该说的说了,高忠也放开音量,指着案头那几大摞奏章,吩咐陈矩。

  不来就一份也没有,一来就直接堆满案头,这些墙头草

第259章莫管徽事

  高忠带着几个小內侍抱着今日的奏章来到永寿宫外,只是在宫门处就停下脚步。

  永寿宫宫门外,入眼的都是嘉靖皇帝身边的太监、內侍,只有黄锦不在这里,应该是在里面服侍陛下。

  对于熟悉嘉靖皇帝的近臣太监,高忠看到眼前的情形就知道,嘉靖皇帝肯定是在里面服用丹药,只有这个时候,在服用丹药后嘉靖皇帝还要在方士的守护下运功周天,吸收丹药中的药力,不能受到外界丁点打扰。

  这样的情况下,永寿宫里除了留下黄锦外,其他的太监、內侍都会被赶到宫门外等候。

  “谁在里面?”

  高忠来到这里就开口对着一个管事太监问道。

  “高公公,陛下在服用仙丹,我等不敢打搅,现在除了黄公公在里面外,还有高守中高真人为陛下护法。”

  “哦,这样啊。”

  高忠听后点点头,这高守中也是宫中的供奉之一,专门负责为嘉靖皇帝炼制日常修炼的丹药,还有就是引导陛下服药。

  这样的情形下,他们自然是不敢进去的,只能在外面等着。

  高忠站在永寿宫外,之前还密密麻麻站满宫门的小內侍们自觉的左右分开,让出一条道来。

  高忠沿着这条路放轻脚步走到宫门处往里张望片刻,又缩回头,小声问旁边的內侍,“你们出来多久了?”

  “爷爷,我们出来两刻钟了。”

  这个小內侍是陈矩收的干儿子,别看陈矩才十八九,可也已经收了两三个干儿子,自己不在永寿宫的时候,里面发生的大事小情就是干儿子们盯住,回头告诉他。

  才两刻钟,来早了点,没半个时辰结束不了。

  高忠心里暗自叹气,早知道还不如在司礼监再坐会儿。

  “皇爷是怎么回事儿,往日这时候是不吃仙丹的。”

  不过高忠也在纳闷,这可不是服用仙丹的时候啊。

  “前两天那些奏章,皇爷让又拿出来看了看,气着了,破了心境,所以服用仙丹平心静气。”

  那小內侍小声回答道。

  “哦。”

  高忠了然,嘉靖皇帝对徽王的所作所为已经不是不满,而是深恶痛绝了,徽王肯定是完蛋了。

  嘉靖皇帝身份的关系,就决定了他对宗室亲王僭越这事儿不可能等闲视之。

  想到这里,高忠就想到了黄锦,他知道这事儿的那会儿还有点把握不定陛下的态度,可是黄锦一听后就点头了。

  看来,论宫里了解陛下的,黄锦还真是第一人。

  在门边找了个位置,高忠就靠在宫门上眯起眼睛歇会儿,反正时间还早。

  不知道过了多久,他就感觉到身后有人轻轻碰他。

  高忠睁开眼睛往身后看了眼,是陈矩,正向他打着眼色,示意他往里看。

  高忠明白过来,应该是永寿宫里陛下行功完成了。

  回头看向宫门内,果然大殿的大门已经被黄锦打开,嘉靖皇帝在前,高守中在后亦步亦趋跟着走了出来。

  看嘉靖皇帝这会儿气色红润,貌似功力又是大进的样子。

  只是很快,先前还一脸慈祥和蔼的嘉靖皇帝脸色冷了下来,貌似是因为在他身后的高守中在那里说了什么。

  不过这个时候高忠也不用继续呆在这里,他整理一下衣袍就迈步走进了永寿宫,陈矩等太监內侍也依着品级鱼贯而入,从御道两侧进入了永寿宫的广场。

  “莫管徽事。”

  高忠走在前面,满脸喜色走向嘉靖皇帝,准备见面行礼完就拍一通马屁,让陛下高兴高兴,走近了却是听到从嘉靖皇帝口中说出的这话。

  莫管徽事,高守中这是相帮徽王开脱?

  才几天的时间啊,消息是不可能传到钧州再返回来的。

  看来,平日里这高守中就没少收徽王的财物才对,不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帮徽王说话。

  想想也是,徽王是因为上一代加入到了嘉靖皇帝的道家修炼团才开始受宠的,第三代徽王朱厚爝就是因为陶仲文说他喜欢道教,也是勤于修炼,才在嘉靖皇帝这里弄了个“太清辅元宣化真人”的真人印,本意就是辅助自己修炼道家之术。

  亲王是不敢过问朝中大事小情,可是却可以和道士们自由来往,就算有人去查,无非就是说他们在交流修炼心得。

  高忠心里瞬间提起来的心又放下,看来陛下对徽王是失望之极了,徽王的命运在皇帝心中已经注定了。

  以前只以为徽王结交的只有梁高辅,没想到高守中也帮徽王说话。

  看来徽王也不是笨蛋,知道不能去结交朝臣,所以把目标盯在方士身上,这些人可比大多数朝臣更多接触皇帝的机会,而且大多还是私密场合。

  走近皇帝,高忠还没来得及叩头行礼,就看见嘉靖皇帝眉头微皱问道:“今天这么多奏章?”

  高忠身后跟着的肯定是带着奏章过来的陈矩等人,这阵仗可比往日两三个人抱过来的多不少,六七个內侍抱着奏章呢。

  “回陛下,大多是弹劾奏章。”

  高忠垂首回道。

  “拿进去吧。”

  嘉靖皇帝明白多出来的都是什么,其实昨天他就注意到了,弹劾的奏章多起来,矛头都是直指徽王。

  随后,嘉靖皇帝看了眼高守中,但是没说话,意思却很是明白。

  “皇上日理万机,也要注意休息,贫道就告辞了。”

  皇帝要处理奏章,那是国家大事,自然不是他一个道士可以掺和的。

  先前自己提了两句徽王就得到皇帝那句回答,高守中就知道徽王怕是要坏事儿。

  以前一直收着徽王的东西,这次魏广德弹劾徽王的时候他并没有当一回事儿,可是昨天听说不少朝臣上了弹劾奏疏,徽王派在京里的管事才慌忙找到自己,请自己在皇帝面前说和一二。

  多少年没有出现过了,想想当初的情况,高守中自然手下礼物满口答应下来。

  只是没想到,今天陛下直接就拒绝了这事儿,丝毫没有松口的意思。

  在看到嘉靖皇帝点头认可后,高守中再次向嘉靖皇帝行礼,随后缓缓后退到宫门口,这才转身离开了永寿宫。

  等高忠带着人把奏章送进永寿宫后,嘉靖皇帝才收回看向宫门的视线,转身回到殿中。

  “把弹劾奏章放到最后,其他的先看看。”

  嘉靖皇帝坐回自己的位置,就开口纷纷道。

  很快,殿里就恢复了往日的场景,小太监开始宣读奏章和票拟,嘉靖皇帝敲磬作出回应,高忠就跪坐在矮几后批红。

  一份份奏章被处理,近一个时辰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看到小太监手上已经没有了奏章,但是旁边案几上还有几大摞未读奏疏,嘉靖皇帝知道,那些都是弹劾徽王的。

  “去查过了吗?”

  嘉靖皇帝活动一下身体,找了个舒服的姿势靠在龙椅上问道。

  “查过了,当时东厂在场的两个番子也找到了,确认了此事无误。”

  黄锦这时候上前一步,躬身对嘉靖皇帝说道。

  “这种事儿你们东厂也不接?”

  嘉靖皇帝随口说道。

  “陛下,东厂只侦稽京内的事儿,徽王那是在钧州,只有锦衣卫才可以.”

  黄锦有些委屈的说道。

  实际上东厂在他的治下,按照嘉靖皇帝的喜好,只要不涉及重大案子,大多数时候东厂都只是在一边看,默默记录下来,而不会采取行动。

  更多的事儿,其实都是陆炳控制的锦衣卫在做。

  这也是他和陆炳之间的一种默契,毕竟都是从安陆走出来的人。

首节 上一节 205/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