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308节

  高拱有些惊讶的问道。

  魏广德的书信里说出自己的想法,顺带也提到准备放出去的消息,那就是裕王满月时是陆炳抱他到御前的。

  听了高拱的话,裕王笑着摇头,“怎么可能,那会儿我才多大啊。

  我记得当初听母妃说过此事,高师傅,你也知道,我当初在宫里并不得宠,父皇的注意力全部都在二哥那里,就连四弟的处境也只是比我略好些。”

  “既然确有此事自然最好,广德的提议倒是更加完善,也弥补了我之前忽略的,嗯,关于陆家安危的问题。”

  高拱说道这里脸上也是挂起了笑容:“既然当初陆大都督对殿下有照拂之情,殿下更应该走这一趟,何况据广德所说,之前他传递来的一些消息都是陆家派人送过来的。”

  “李芳,知会下去,我们轻车简从去陆府吊唁。”

  “是。”

  一旁的太监李芳躬身答应后,随即走到门前,冲门边的小内侍招招手,随即耳语几句。

  这边说好,高拱也抽空出去见了李三,让他先回陆府给魏广德报信。

  李三骑马离开裕王府不久,两乘小轿就出了裕王府侧门,轿外有十多个精壮汉子护卫着,一行人朝着李三离开的方向一路前进。

  裕王虽然轻车简从,但是他的行迹终究还是瞒不过有心人的。

  在裕王乘轿离开王府后,京城几家关注裕王的势力都先后得到了消息,只是不少人对裕王此行的目的地不甚了解。

  但是随着队伍的不断前进,愈发接近目的地,在队伍临近陆府附近街口时,裕王这次出行的目的地也就呼之欲出了。

  盯着裕王一举一动的不止有锦衣卫,还有景王府的人,以及京城内有更高志向的官员派出的家丁。

  严世藩也是最早知道裕王行动的人之一,自是他派出去的人盯的不是裕王,而是盯的陆家。

  此时严世藩还在内阁帮着严嵩处理公务,他一般上午的时候会在内阁办公,而下午才会出去花天酒地,享受温柔乡一直到晚上回府,玩得高兴了彻夜不归也是有的。

  此刻,他站在严嵩的公房外听一名家丁小声汇报着刚刚传来的消息。

  “你说裕王的轿子直接奔着陆府去了?”

  严世藩肥胖的脸上,一双眉毛微微皱起,显得很有喜感,但是此时他的表情却很是不善。

  “是的少爷,今天一早,那个魏广德就又去了陆府吊唁,之后就没有离开,只是他的家人却是从陆府牵马走了一阵儿,不久前刚回到陆府,之后我们的发现了裕王爷的轿子正向这边来,那边就送来了消息。”

  那家丁小声汇报道。

  陆炳死了,严嵩再听闻消息的时候很是惊诧了一阵子,甚至在陆炳还在西苑的时候,他也亲自过去探望。

  只是晚上回家,第一时间把严世藩找到书房厉声质问此事。

  严世藩自然是不会承认的,哪怕计划已经成功,甚至他们已经知道了陆炳死亡的消息,严世藩依旧没有在严嵩跟前承认此事和他有关。

  对于严世藩的死不承认,虽然严嵩直觉认为此事应该是严世藩和景王动的手,可是事已至此徒呼奈何。

  他很清楚,用毒毒杀政敌,这是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先例。

  政争当中,为了胜利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哪怕是栽赃陷害,蒙蔽圣听都行,只要把政敌整下台,甚至整进监狱,他也不是没人把政敌弄死过,但那都不是用的暗杀的手段,而是堂堂正正在斗争中取胜。

  至于之后要对方的性命,那也是在监狱里。

  监狱那样的地方,什么事儿都可以发生,那也是在胜负已分的情况下。

  严嵩那晚瞪着严世藩半天,也只好无奈的叹着气,吩咐府里的一应吃食以后都要小心谨慎。

  他们可以对政敌用下毒这样的下作手段,难保别人不会这样对付他们。

  这也是严嵩自始至终都不愿意用这些见不人的勾当的原因,你可以用,别人也能依样画葫芦,最后其实自己也吃亏。

  严世藩还真没想到这一茬,在他的印象里,自打老爹严嵩做到首辅位置后,在京城里还有谁敢不给严家面子?

  那样的人有,可大多不是被贬官外放到不毛之地,就是已经身首异处,谁还敢害严家?

  好吧,或许是顺风顺水惯了,在严世藩的心里就没有被人整的想法。

  可这时候听到严嵩吩咐加强府里饮食的安全,严世藩才后知后觉的感觉脊背发凉。

  在陆炳被毒死后的这些天里,他也自觉减少了在外面吃饭喝酒的次数,大多数时候都是回府或者在别院里面玩乐。

  当然,他也没有耽误正事儿,比如观察宫里的情况,监视陆家的反应。

  陆炳接手锦衣卫十数年,早已培养了一支可靠的班底。

  虽然随着陆炳的死亡,这些人里面难免有首鼠两端,甚至趁机背叛陆家投到朱希忠门下的人,但是依旧忠于陆家的人也是不少。

  而且,这段时间里,朱希忠也没有要全盘接手锦衣卫的动作,毕竟他的根基是在京营。

  但不管怎么说,被严嵩一番训斥后,严世藩还是派人盯住了陆家,也派人关注锦衣卫,他还是有些担心陆家依靠锦衣卫查出点什么来。

  对于这帮丘八来说,有时候不需要讲证据,只要有充分的怀疑理由,他们就可以动手实施报复,而且手段也是让人防不胜防。

  想想赵文华的死,严世藩虽然没有亲眼见到,但是听人说起也是让人毛骨悚然的。

  至于民间流传的报应一说,严世藩是绝对不会相信的。

  要是真有报应,作恶的时候怎么不遭报应?

  今日,盯着陆家的人送来的消息让严世藩有点担心。

  实际上在一开始,景王就提出,万一毒杀陆炳的行动失败或者事后被内廷追查该如何应对。

  严世藩自然也对此有过考虑,现在内廷中不少人已经听说了他们释放出去的传闻,相信很快就会传到外廷来。

  把水搅浑,和高拱猜测的一样,这也是严世藩的打算。

  传闻中并没有说是哪位王爷外出就藩,所以裕王和景王自然都有怀疑。

  虽然按照太祖定下的制度,裕王上位的几率最大,可是太祖自己都破坏了自己定下的继承制,当今皇帝也不是个因循守旧的主儿。

  只能说,一切皆有可能,更何况景王在宫里还有母妃做为奥援,没到最后那一步,还真说不准会怎么样。

  对于严家来说,他们退路还真不多。

  景王上位,他们严家依旧可以继续现在的生活,而一旦裕王上台,严世藩相信自己除了致仕外再无他途可走,那时候能够全身而退都是难得。

  这也是他考虑的最下册,认输,我离开朝堂。

  既然是最下册,严世藩自然也会不甘,在知道西苑那两个内侍失踪以后,他们就启动了后手。

  目的,自然就是要把污水泼向裕王。

  众所周知,严家和陆家有党争,但是拉扯进二王,水就够浑了。

  严家和人争斗,不管输赢都会在外面津津乐道,因为几乎都是他们获得最后的胜利,他们可以用胜利者的姿态嘲笑失败者。

  而这次,严家包括严世藩在内的人都是缄口不言,其实就是给外界一个他们严家不知道此事的感觉,因为这次的表现和以往大相径庭。

  实际上,在严家除了严世藩外,其他人还真不知道此事,根本不怕查。

  表面看上去,此事和严家无关,那么就只剩下传言中的二王可能牵扯其中。

  景王为了严家出手,或者为了自己出手?

  对于大部分清流来说,如果说谁会害陆炳,想来大部分人都会先指着严嵩,然后就是景王。

  既然嫌疑这么大,他们还会傻到出手害人吗?

  这就是严世藩做这个计划时候考虑要给人的印象,按照计划后面还会有他找的官员上书弹劾景王,然后景王一副受气宝宝的模样,把自己刻画成为事件的受害者。

  非此即彼之下,裕王自然就会被人怀疑。

  老实人,有时候也是阴着坏。

  现在消息还没有传到外廷,裕王怎么就往陆家跑去了?

  严世藩有些惊疑不定,不过对家丁之前提到过的魏广德就更是满怀恨意。

  毫无疑问,魏广德早不去晚不去,偏偏今日又去陆府吊唁,而裕王也恰恰这时候往陆府跑,说是偶然也得有人信才行。

  严家的人对于去陆府吊唁的宾客都是暗中有记录的,魏广德之前去的那次还属于正常行为,许多不认识陆炳的京官也去陆府走了一遭,那是给皇帝的面子。

  今日不是什么特殊的时间,魏广德自然不会无缘无故去陆府,特别是哪个家丁。

  “问问裕王府那边的消息,还有裕王是不是真进了陆家,查查他去陆家做什么。”

  严世藩闭眼望天,好一会儿才开口说道。

第356章裕王

  虽然不知道裕王跑去吊唁陆炳是基于什么考虑,严世藩却是知道,原先计划的一些事儿得改改。

  下午的时候,严世藩就在别院里得到了陆家那边的消息,裕王亲自吊唁,虽然很是低调,但是裕王吊唁陆炳的消息还是很快的传遍了京城。

  “王爷还没到吗?”

  严世藩看着面前的酒菜都不香了,身旁那些姿色艳丽的美姬此时也没了吸引力,双眼盯着手中记录裕王在陆家吊唁时言行的纸片。

  陆炳对小时候的裕王这么好吗?我怎么没听说过。

  还把襁褓中的裕王抱到乾清宫去面见皇帝,他陆炳可以进出后宫吗?

  严世藩越看越是气急,这些消息要是传出去,摆明了告诉别人,陆炳很早以前就很喜欢裕王,而且对裕王还有一些情份。

  最关键的还是,在陆府,裕王话里话外的意思,陆炳对他帮助很多,就差没说陆炳暗中给他通风报信了。

  本来严世藩只是为了忽悠景王出手才编出一个陆炳投靠裕王的谎言,好吧,没想到居然是歪打正着。

  以前严世藩还以为陆炳是秉持中立态度的,在立储问题上一言不发,没想到暗中早已和裕王勾结在一起。

  至于魏广德,此时严世藩只以为是裕王府派到陆府去看风向的,毕竟裕王亲临,现场的人越少越好,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魏家的家丁李三离开陆府的去向也查清楚了,还真是去了裕王府,李三离开不久裕王就出了府邸直奔陆家吊唁。

  只不过想这些无用,现在严世藩急需想出对策来应对,之前的计划肯定是不能继续做下去了。

  日间发生的事儿,晚上的时候,嘉靖皇帝在永寿宫里也知道了。

  以前这些条子都是陆炳送来,现在改为锦衣卫指挥使朱希忠转交给东厂,由黄锦转陈给嘉靖皇帝。

  “裕王?满月?”

  和严世藩一样,此时嘉靖皇帝御书案上也摆放着记录裕王在陆府吊唁时的言词的条子。

  嘉靖皇帝看完记录的条子,侧头想了想,时间太久了,他已经想不起来。

  都是二十多年前的事儿,当时他也没当一回事儿。

  “黄锦,裕王满月时候,是陆炳把孩子抱到乾清宫去的吗?”

  说完话,嘉靖皇帝就看向了黄锦。

首节 上一节 308/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