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第43节
虽然在上岸前,依旧充满危险,可是没办法。
至于倭寇肆虐的台州府和温州府,那就只能自求多福了,希望那边的卫所能够顶住更多的时间,等待援军抵达。
这次的战略计划到这个时候已经是完全破产了,根据浙江那边的危害大小,肯定是有人要负责的,撤职查办还是轻的。
想到老爹他们这会儿怕是已经坐上大船沿江而下,算算时间怕是已经出来长江,正在沿着海岸线向浙江前进,魏广德心里就是一紧,要是倭寇也学会了围点打援的战术,这上万卫所军怕是就凶多吉少了。
魏广德在心里暗骂自己多虑,尽想些不吉利的事儿,可是又不自觉的要往那个方向去想。
其实这会儿屋里所有人都和魏广德差不多的想法,张宏福就在一边嘀咕道:“早知道这样,就该调安庆营和南湖营过去,他们都是习水战的。”
“南湖营就算了,他们剿鄱阳湖的水寇都吃力,还指望他们去大海上剿倭寇。”
吴栋却是接话说,不是看不起他们,是完全看不起他们。
鄱阳湖水寇,之前据说是宁王豢养的。
现在宁王早就没了,可是水寇却是依旧存在,始终都没能完全灭除。
“好了,别想那么多,吉人自有天相。”
张世贵要担心的,早在指挥衙门的时候就已经担心过了,这会儿反而是最平静的一位。
他自然也希望这次出征不会有事儿,不过他们这些卫所里的应袭舍人们其实已经做好了接班的工作,事实上他现在每天都要去卫所里处理他爹离开后的公务,做起了九江卫的指挥同知的工作。
九江卫这些年来一直就只有三个指挥佥事,还缺一位的,为什么?
朝廷里没有人吗?
当然不是,世袭武职还没有实缺的多了,还不是有几伙人在朝廷里较劲,想要占下这个位置。
而他们这些已经占下位置的,自然更不会愿意让实职旁落。
这屋里人就没一个去为此时正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浙江老百姓去想想,都只关注自家的事儿,也包括魏广德。
实在是职微言轻,就算说了也没人理会,至少在考到功名前就是这样的地位。
亲戚是亲戚,可你没有职位可袭就是个白丁,这屋里所有人,将来最次也是五品官身。
希望没事儿吧。
第75章府试放榜
“广德,今天的府试怎么样?”
张世贵不想屋里气氛继续沉闷下去,开口问起魏广德今天参加的府试。
“回世叔的话,今天考试还行,题稍微有点难,但是上榜的几率还是很大的。”
魏广德躬身见礼,嘴里还是说道。
嘴上虽然这么说,其实不管是魏广德还是吴栋、张宏福,心里都清楚,魏广德这次府试有点悬,说上榜几率很大,不过也就是那么一说,安安心而已。
“那就好,三日后发榜,到时候叔给你摆一桌酒席,好好庆祝一下。”
张世贵也不想细问,从一边张宏福和吴栋的表情他已洞悉一切。
随后两天的时间里,魏广德就和张宏福、吴栋一起,约上曾元述两兄弟在九江府城四处闲逛。
已经考完了正场,能不能过已经不是他们能决定的了,只能看天意。
魏广德是这么看,其他人的想法也是大同小异。
现在的九江也算是群英荟萃了,各县书生学子汇聚,经过人来人往来回介绍,魏广德也认识了彭泽县以外的不少人。
大家伙在酒楼里讨论这科的府试考题,自然也是笑料百出,当然都是出自拿到无情截搭题,而在这当中,九江府本地人沈良栋、劳堪,湖口那边的张科、段孟贤等人也被众多学子推崇,都认为他们有过院试的能力。
不仅是答题巧妙,这几位家世也是不凡,都不是寒门。
在这个时候,魏广德也第一次见到了前年闻过其名未见其人的朱世隆朱公子。
府试期间,四方学子汇聚,这位朱世隆朱公子也出了书房来凑个热闹。
都已经是秀才了,来参加童生试考生的聚会,魏广德心里猜测着他来的目的,无外乎就那些。
好吧,顺便也为考生们做个裁判,看谁的答卷好,上榜几率高,那叫一个众心捧月。
因为是乡试之年,众人自然也都把本地的秀才和学识不凡的学子都说了出来,意在比拼。
虽说都是九江府的,院试因为是按地方分配秀才功名,其实比较的意义真心不大,只有到了乡试和会试才能看出到底哪些县才是人才辈出、才是人杰地灵。
彭泽县,在九江府的地域里,好吧,貌似是最次的。
在九江府这个地方,中举和中进士的,主要集中在德化,也就是九江府城,瑞昌和湖口也还可以,德安和彭泽就是垫底的存在了。
一到这个时候,不管是曾元述还是吴栋,魏广德,都是只能缄口不言。
嘉靖二十八年江西乡试,彭泽县就出了欧阳一敬和毕天能两个举人,不过在二十九的会试就全军覆没,进士一个没有。
欧阳一敬,魏广德在彭泽的时候也见过一面,而那个叫毕天能的举人却是没见到过,据说已经去南昌游学了。
明年的会试,至少从魏广德知道的信息来看,彭泽貌似也没什么人去参加,欧阳一敬现在守孝中,铁定不能参加的。
在觥筹交错中,魏广德迎来了他人生第二次重大的日子,府试放榜的时间到了。
说重大的日子其实有点言过其实,不过对现阶段的魏广德来说,确实挺重要就是了。
放榜这日,魏广德自然不会再早早起床,结果早已注定,就看最后开大开小。
而在这两天镇江已经没有消息传来了,军队已经开拔,以后出征卫所军和九江这边的联系会愈发变得困难起来。
大军出征在外,限制条件太多。
吃过早饭,张宏福和吴栋还是拉着魏广德去了试院那边,红榜在那里张贴,临出门时,张宏福还是吩咐管家准备一些铜钱,如果有报子送来喜报,该打赏还是要打赏的。
张世贵一早就去了卫所衙门,现在他已经接过张庆的差事,要处理一些公文事务,其实顺便也是等着前方的战报送来。
“少爷,老爷离府前已经吩咐过小的了,都已经准备好了。”
管家低头笑着说道,随后就对张宏福身后的魏广德拱手作揖道:“先恭祝表少爷高中。”
不管最后中没中,先恭喜再说,几句话的事儿,听着喜庆。
魏广德也不会托大,急忙回礼。
他们三人出了府门,身后照例跟着两个家丁,五个人溜溜达达就往试院方向去,不过临近试院街的时候就走不动道了,依旧是各方考生和游街商贩汇聚于此,显得很是嘈杂喧闹。
朋友之间互相见礼的,商贩叫卖的喊声,此起彼伏。
两个跟班自觉的站到了前面,开始推搡人群,给后面魏广德三人清出一条道来。
不过在魏广德看来,比起在彭泽县舅舅家那些家丁,张家出来的人动作显得温和了许多。
府城始终还是府城,可不是小县城可比的。
在路口,魏广德几人就看见了朱世隆朱公子,好吧,这位现在也是前呼后拥,不同的是他身边大多都是读书人,毕竟是秀才,据说还是德化县禀生,气度很是不凡。
作揖见礼后,魏广德他们可没有和他一起,而是直接往试院大门那边去了。
几人没走多远,就和也来看榜的曾元述兄弟俩汇合了。
进入试院街就能看到路口执勤的军卒,而到了试院大门口站岗的就更多了。
读书人们嘴上说着看不起这些丘八,可是真到了这个时候,也没人敢招惹这些人。
不少考生被人群挤到靠近试院大门,都不需要这些军卒动手,仅仅是冲着他们瞪瞪眼,一个个书生学子就忙不迭的往后退。
大门门廊下到是宽敞,可没人。
不过这对于张宏福来说却没什么,带着吴栋和魏广德就站了上去。
冲门口带队的军官点点头,那军官也是忙不迭的谄笑献媚。
门廊下就他们几个人,到是一下子就把他们给显现出来了。
不过貌似是来得早的原因,没一会儿门廊下还是又站进来一些人,张宏福和其中两拨貌似有点熟悉,互相都在打着招呼。
不过这都不是重点,随着试院大门的打开,书吏们捧着记录着第一场考试通过考生的红榜出来了。
第76章天选之人
随着试院大门的打开,书吏们捧着记录着第一场考试通过考生的红榜出来了。
魏广德等站在门廊下的人自觉的让出道路,没有阻止他们前进的道路。
在试院的院墙外,很快清理出一小块空地,书吏身后的小吏搬来板凳,随后小吏一左一右利索的站上去,两个人提着红榜的两侧,很快就张贴到了墙上。
依旧是“日案”,几十个不同的座位号围成两个圆圈。
这次吴栋可不会再犯在彭泽县那会儿的错误,忘记看魏广德的考引,他可是清楚的记得,魏广德的座位号是地字二十三号。
而这次魏广德自然也不会再犯彭泽县城那次那样的问题,看到张贴出来的榜单,魏广德直接从外圈十二点位置看起,只不过还是习惯使然,依旧选择顺时针方向一个一个的座位号看下去。
其实,在这个时候,所有围在榜单周围的学子考生一个个都瞪大眼睛盯着那张红色榜单,寻找着自己的座位号,包括那些回答那道无情截答题很差的考生,也都抱着一丝侥幸,盯向那张榜单。
而随着红榜的张贴,后排的考生不可自主的往前涌来,都想要离那张红榜近一些,再近一些,好让自己能看得更加清楚。
而那些张贴榜单的书吏此时快速的沿着墙角一路小跑,已经跑进了试院大门,随着“咣”一声响,院试大门再次关上了。
魏广德他们可没有随着那些书吏行动,直接站在榜单下,而是依旧站在试院大门的门廊下,斜着看下去,而离榜单最近的学子,似乎占到一个好位置,可是他们这会儿确实很难专心看着榜单,寻找属于他们的座位号,因为来自后方的推力,不断把他们向院墙推去,直到抵到院墙上。
看着榜单下的热闹场面,张宏福等几个九江府本地官绅家族子弟都是嘻嘻哈哈的笑看,而在他们身旁的军卒也都没有动,都是读书人的事儿,他们这个时候才不想管。
“中了。”
“中了,我居然中了。”
说话的是吴栋和魏广德。
吴栋自然没有像张宏福那样,看着榜单下的拥挤现场,他更加关心自家表弟的成绩,到底有没有在这张榜单上。
当在榜单的右下角看到“地字二十三号”的时候,吴栋第一时间都还没有发声,而是重新定睛看了下,确认后才兴奋的吼了出来,亦如数年前自己也是在这里,看到自己座位号时的场景。
“中了?在哪儿?”
正在看热闹的张宏福听到吴栋和魏广德都在喊中了,知道八成是真的上榜了,不会是在忽悠自己,这么庄重的场合,立马收起看戏的心情,也看向榜单。
“右下角,地字二十三号,哈哈”
吴栋不假思索的回应道。
“张兄弟,你哪位兄弟上榜了?也不介绍下。”
这会儿旁边几个年轻的少爷公子开口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