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第44节
“我表弟魏广德,今年才十三岁,厉害吧。”
有了吴栋给出的大致方位,张宏福自然很快就看到魏广德的座位号,旁边几个熟人的问话,他自然没有丝毫犹豫,很是自豪的语气说道。
其实并不是张宏福不关心魏广德上没上榜单,而是魏广德觉得自己似乎上榜的机会渺茫,所以一直都没有清楚的说自己的考卷是怎么答的,在张宏福看来这就是魏广德心虚的表现,这次府试八成是考砸了,所以才看榜单下挤人的热闹,而不是去看榜单。
“恭喜恭喜,广德真是厉害,连过县试府试,七月院试咱们一起去南昌。”
这会儿之前一直紧盯着榜单的曾元述略带着失望的表情对着魏广德恭喜道,虽然带着笑容,可是让人一看就知道,此时他的心情应该不怎么好。
而曾元睿还在不死心的盯着那张榜单。
之前吴栋和魏广德的话,他都听到了。
虽然比魏广德小一岁,可是进学却比魏广德早,他丝毫不觉得自己不如魏广德,所以在听到魏广德上榜后,在外圈没有看到自己的座位号,此时依旧不甘心的开始在内圈里面搜寻起来。
作为这次看榜的主角,魏广德在看到自己座位号的时候又是什么心情呢?
好吧,魏广德现在有点傻了。
在看到自己座位号那一瞬间,他是幸福的,恨不得大喊大叫发泄一通。
然后,然后他就想到了他来到这里的事情了。
主角光环。
自己穿越而来。
貌似真的是上天注定的一样。
都以为自己这次府试危险了,可是没想到依然能够逢凶化吉顺利通过。
是的,魏广德这会儿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心情。
好吧,现在他承认自己或许就是天选之子,并不是意外来到这里的,而是带着某种使命来的。
虽然到现在他也不知道他到底能做什么。
因为并没有系统什么的附身,告诉他该怎么做,不过这丝毫不影响他愉悦的心情。
院试,下一关就是院试了,只要过了院试,他就是有功名的人了,是这个时代的统治阶级的最底层。
不过没有关系,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科举考试当然要一关一关的考过去。
但是,最重要的,魏广德感觉到自己现在真的是气运加身,也许真的和看过的那些穿越文一样,自己会成功的一路杀到京城。
之前魏广德一直没有自信,觉得自己的来到,也许就是个以意外。
后世之人,就算现在魏广德学了一年多的四书五经,他依旧觉得似乎自己并不比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厉害,而是差了许多。
有点点自卑。
不过就在这一瞬间,魏广德想通了,他是气运之子,天选之人,这大明朝的科举考试怕是难不住他了。
忽然感觉一双大手在他眼前晃来晃去,魏广德不假思索一把打开,然后才看见是表哥吴栋,而张宏福也是站在一边一脸关切的望着他。
“怎么了?”
魏广德奇怪的问道。
“回神了,回神了就好。”
吴栋一脸后怕似的拍着自己的胸脯,对于刚才魏广德一巴掌打开他的手丝毫不以为意。
“刚才看你傻傻站那儿,还以为你高兴傻了。”
好吧,先前魏广德看到自己座位号后,除了大喊出的那声,就再没有了声响,奇怪的举止自然吓坏了陪他过来的吴栋和张宏福。
而对于魏广德来说,刚才他不过想了点事儿,就被他们误会了。
“没事儿,我只是想到自己成了童生,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庆祝。”
魏广德胡扯道。
第77章科举之捷径——刷声望
成童生了,魏广德来到大明朝近两年,终于点亮了第一个成就。
从现在开始,魏广德就成为大明朝一个小童生。
不过在成为童生之时,他之前两场考试只考一场的玩法也就要宣告作废了。
县试府试之后就是院试,院试的考试场数更少,就两场,分为正场和复试。
不过和之前两次考试不同的是,正场考试通过可不代表你就成为生员,而是还要通过复试,再挤下去一批人,你才能够拿到秀才功名,成为享受特权的一批人中的一个。
不过这个时候,魏广德可没工夫去考虑院试,他已经被拉着上了九江府的知名大酒楼庆贺去了。
这次做东的居然是朱世隆朱公子,真的是个喜欢结交朋友的人,直接就在试院大门召唤起本次府试正场通过的士子一起喝酒庆祝。
“恭喜恭喜,没想到魏贤弟小小年纪就能金榜题名,他日肯定宏图万里。
来来来,今天哥哥做东,大家好好庆祝下,也是预祝你们在下次院试能连奏凯歌。
到时候我们一起去参加乡试,为咱九江府也争一口气。”
朱世隆听到魏广德上榜,自然要凑过来道贺。
他一个秀才,这么喜欢呼朋唤友,自然也是为了广结善缘,魏广德可不相信他想的和他做的一样,仅仅就是为了庆祝榜上考生通过府试。
不过对于朱世隆释放的善意,他自然不能不接着。
至于曾元睿,是铁定落榜了,不过有曾元述在场,自然一通被邀请参加宴会。
“这朱家可是真有钱,前两天这朱公子就呼朋唤友,召集了府城周边不少秀才、童生过来和这次府试的一些优秀考生一起吃喝热闹,这发榜了都还不安分。”
曾元述在一边轻笑道。
魏广德看了眼走在人群前面的朱世隆,小声问道:“曾兄看他朱大公子打的什么主意?结交秀才好说,可是童生怎么也.”
“为乡试做准备罢了。”
没等魏广德说完话,曾元述就小声说道:“今年院试,咱们九江府也要出几十个秀才,有枣没枣先打一竿子,结了善缘。
到了南昌参加乡试,他朱公子再大方点,然后在南昌秀一把高朋满座的戏码,就能很快通过秀才之口传出他朱大公子的大名。
乡试,虽然是以文取士,可考官也不得不考虑一些考生的清名,文章两可之间,自然就取他了。”
曾元述看看魏广德,这次压低声音用只能两人才能听到的声音说道:“其实啊,每次乡试解元,每一个是无名之辈,大多是士林中颇有声望的士子摘得,否则必然有人不服。
他朱世隆估计也就是想刷名望,好利于他这次乡试上榜罢了。
在江西,咱们九江的文化底蕴还是显得差了许多,很难在南昌闯出名堂来。
估计朱公子就是想把九江府的士子一网打尽,用士子数量凑,大把撒钱堆起一个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善与人交,礼贤下士,乐善好施的翩翩君子形象。
咱们江西这块,自古就是钟灵毓秀,人才辈出,可能上次乡试在南昌被各地来参加乡试的才子佳人刺激到了,呵呵.”
魏广德有点张目结舌,不过也被曾元述的猜测惊到了,感觉好像就是这么会事儿。
想想,堂堂一个秀才,这么屈尊降贵招待后辈童生,在酒席上如果能够口若悬河秀一个学识,在九江府士子心目中的形象就立起来了。
魏广德不知道明朝有那些解元,可他知道唐伯虎啊,这位就是江南不知道那个省的解元。
好吧,其实唐伯虎出名绝对不是因为他中了解元,而是因为在他中解元前就已经很有名望了,而且据说因为和朋友逛妓院过于放浪形骸,被当时院试考官不喜,故意刷他下去。
不过最后怎么样?
唐伯虎依旧以补遗的身份得以参加了那届乡试,然后就是高中解元。
好吧,没点名声在外,谁特么会让你补遗上去,还不是因为唐伯虎院试落榜,士林之中反应很强烈吗?
至于说魏广德怎么知道唐伯虎这个人,还是拜港星周星星所赐,唐伯虎点秋香太有名了,搞的魏广德之后专门查了下唐伯虎这个人。
别说后世,其实这个时代,唐伯虎的画作也是非常有名的,价钱也是不菲。
不过这人命也是不好,卷入科场舞弊,据说被冤枉,不过魏广德也不是很确定就是了。
当然,他也觉得以唐伯虎的才华,真没必要做那些事儿,也许真是被无辜卷入的。
至于之后的事儿,那就是继续放浪形骸,流连于花街柳巷,白嫖,没钱了就画画,看上去过的潇洒滋润,心里苦也只有他自己知道。
魏广德这么个小小人儿都知道科举的重要,唐伯虎会不懂?
想到刷名望,魏广德记起明朝有个很有名的组织——东林党,一个以江南士林组成的官僚集团,反正说到东林党,那就是祸国殃民,不过利用这个组织刷名望到是真的好使。
那是明末的东西,估计要出现离现在还远,要不要弄出来,刷刷自己的声望?
一路上,魏广德又开始东想西想,考虑要不要搞出东林党来。
不出曾元述的猜测,宴席之上的朱世隆朱公子显得很是文采斐然,不仅是挨桌敬酒,和书生学子们聊起经义来也是滔滔不绝,至少在魏广德看到的,听到的话语里,无不是赞誉朱公子的文采卓然。
“表哥,你长居九江府,平时和这个朱世隆接触多吗?”
魏广德注意到张宏福似乎和朱世隆认识,但是言谈确实很少,显得很生疏。
“听闻过,见过两次而已,不熟。”
张宏福笑笑,“他们是读书的,我们的袭职的,玩不到一块去。”
随后又笑着对魏广德和吴栋说道:“晚上家里摆宴席,庆祝广德过府试,我已经叫下人给我爹传去消息了。”
“后面的几场考试,广德要不要继续下场,博一个案首回来?”
吴栋在一边笑问道。
“没心思考了。”
魏广德故意装作很失落的说,“也不知道爹他们上岸没有?”
“放心好了,没消息就是好消息,真有消息才是需要担心。”
张宏福在一边嬉笑着说道。
第78章回家
府试第一场发榜以后,魏广德又在九江府逗留了几天,毕竟还要等候最后的发案。
虽然过了第一场肯定就是府试过关,但是没看到自己的名字在红榜上,魏广德心里还是有点担心。
如他所愿,因为第一场已经过关,对于魏广德不想参加后面的考试,不管是吴栋还是张世贵都不是很上心。
十三岁的魏广德想要争夺案首,别说他们不相信,实在是太不靠谱。
至于后面几天怎么过的,九江府可玩可看的地方不多,但是魏广德不参加考试,时间重组,张宏福直接就带他们去庐山转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