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第45节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很有名,魏广德在后世就看过,自然不会反对,欣然同往。
算着日子,府试发榜的前一天,他们才一路快马回到九江府。
十三岁的魏广德身体已经长成了,而且九江卫里的马匹自然也不是崩山堡那两匹老马可比,打马离城那会儿,魏广德还颇有点不适应马速。
快了,有点坐不稳。
不过半个时辰后,他就勉强能够跟在张宏福、吴栋身后了。
这也是魏广德从小骑马的缘故,虽然崩山堡的马不好,跑不快,但是身体对马奔跑起来的反应早就熟悉了,其实也就是对快马奔跑起来节奏把控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
而吴栋本来马术就不错,只是魏广德没想到,张宏福居然也不遑多让。
以前感觉张宏福就是个公子哥,应该早就荒废了军户吃饭的本事儿,只是没想到张宏福拳脚刀枪确实不精通,可是马上骑术还是不错的,身手居然很是矫健。
“按我爷爷的要求,就算是花架子,可是骑马这本事不能丢,不然出去容易漏馅儿。”
对于魏广德说起张宏福的骑术,他还是蛮自豪的,“指挥同知是从三品,袭官职需要去京城兵部,到那里不仅要打点,架子也要拿的出来才行,要是马都不会骑,怎么过关?”
听了张宏福的话,魏广德就知道了,为了顺利袭职,这些世袭军官家族还是知道有些东西不能丢。
“吃不了苦也就是功夫不好,作为指挥同知,什么时候还要上战场和敌人搏杀?
真要到那个份上,骑马跑路吧,呵呵”
说着张宏福自己就先笑起来,而身后的吴栋和魏广德也只能跟着干笑几声。
本来魏广德还以为张家因为是武职,所以选择韬光养晦,深藏功与名那种感觉,也许私下里对自家子弟管教还是很严格的,没想到教的却是这个。
等到府试榜单出来,魏广德如愿以偿的上榜,虽然吊车尾,这次是真的吊车尾了,后面几场都没考,还能指望什么?
像彭泽县那样,还给个中间的名次,想都不要想。
到了这个时候,九江卫这次派出去的部队也没有再送回一份消息,平日里来往传递的消息也都没有见到剿灭倭寇的信息,不过从军报里还是能够看得出来,这次倭寇把浙江沿海骚扰的不轻。
“倭寇犯台州,破黄岩,大掠象山、定海诸邑。”
这是往来军报里唯一提到的战况,台州府下辖的黄岩县被攻破,县城及周边村镇被洗劫一空,宁波府的象山、定海两县也被抢了。
至于温州府那边的消息,军报上还没有提到,但是就目前传过来的消息,三个县城被洗劫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其实都只是损失,并没有传出卫所军和倭寇交战的消息。
也许有,也许根本就没有交战,反正浙江沿海已经乱成一锅粥了。
院试的消息现在还没有公布,不过提学官这段时间一直都呆在南昌提学衙门,看样子院试地点也会和往常一样,就是南昌府贡院举行没跑了。
府试发榜后,魏广德就算正式成为了大明朝一名新鲜出炉的童生。
又在九江府盘桓了几日,依旧没有等来前线的消息,只好坐船返回了彭泽。
而曾元睿却是留在了九江府,和兄长曾元述一起,可能还要跟着他一起去南昌府见识见识院试。
这次府试没过,对曾元睿的打击还是有点大的,主要还是因为有魏广德的上榜影响。
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如果两个小家伙都落榜了,也许他也就不计较什么了,可是魏广德却上榜了。
其实在
不过在曾元睿看来,也就那样了。
辞别了张世贵,和送行的张宏福道别后,魏广德和表哥吴栋就上了九江卫的快船,顺江而下回彭泽。
在彭泽耽搁了一天,主要还是时间已经是下午,舅妈留着魏广德吃了一顿宴席给他庆祝,还把留守千户所的刘成刘千户一家请来一起。
好吧,因为刘成的闺女已经和魏文才定下亲事,所以说起来也是自家人,虽然还没有过门。
魏广德过了府试成为童生的消息,刘千户其实前两天就有所耳闻,九江府早就把公文发到了彭泽县衙。
知道是自家女婿的兄弟,刘成还是挺满意的,亲家家里能够出一个读书人,这是大好事儿。
魏广德也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大嫂刘云慧,也算标致,和两个表姐坐一边儿。
而魏广德身边坐着的就是表哥吴栋,还有就是大哥的舅子刘瑞光。
好吧,魏广德算是把刘家的人都认识了一遍。
之前对于刘家的了解,魏广德还只是从大哥口中知道一些,不过人就没见过几个,只有刘成因为是副千户,到是有时会碰到。
这样又耽误了一天,魏广德在回到彭泽县的第二日,才从千户所借了一匹马,直接打马回到崩山堡。
崩山堡,和魏广德离开时依旧一个样,就是不见了堡外日常操练的军卒。
因为百户主力调往浙江,现在崩山堡外的田地里,只有稀稀落落一些军户在耕作。
魏广德就只是在马鞍上挂着自己的行李,就这么匹马单枪回到了老家。
第79章前线消息
回到了崩山堡,虽然已经是童生了,可是魏广德的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因为还不是生员,自然不能入县学,他依旧还是在孙夫子私塾里读书。
不过这个时候的魏广德,在私塾里也算是风云人物了。
无他,一起参加府试的三个师兄都落榜了,而他做为参加本次府试最小的考生,却幸运的通过了府试。
其实不止是身旁多年的同窗这么认为,魏广德自己也是这么看待这次考试成绩的。
幸运归幸运,魏广德还是觉得这怕不光是运气好的原因造成的,也许,一切,冥冥之中早已注定。
是的,在九江府知道自己考过府试后,多少个夜晚,魏广德辗转反侧无法安然入睡。
睡不着,完全睡不着。
自己有主角光环,是天选之子,这就是这么多个夜晚思考后的结果。
他很明白,自己的到来,注定了会无比顺利。
自从想到这一层后,魏广德又不想努力了。
他相信自己在接下来的院试和乡试,甚至是会试、殿试都会一帆风顺,要不怎么体现出主角光环来,还随身附带对周边人的降智影响。
不过他这么想,不代表孙夫子也这么想。
“广德,你能够考到这一步,不仅是你自己的天赋,还有努力。
距离功名只差一步之遥,你更应该刻苦努力,争取在院试中更进一步。”
孙夫子在魏广德回来后的几天时间里,敏锐的发现了魏广德这几天似乎并没有安下心来学习,这可要不得的。
前两年自己看好的两个学生,都已经考过了院试成为了秀才,一个现在在府学学习,一个在县学学习,都是准备参加来年的乡试。
而现在私塾里的学子中,只有魏广德还有机会更进一步,孙夫子自然不会放松对他的管理,只差一步,今年又有学生可以考中秀才,对他的私塾来说自然有很大的影响。
前两年教出两个秀才,直接让他的私塾当年增加了一大批学生。
别以为古代是老师选择学生,其实学生也一样选择老师。
优秀的私塾老师,都是各方竞相膜拜的典范。
孙夫子虽然不会因此就搬离马当镇,跑到县里或者府城去,但是还是希望自己能够招收到更远地方,慕名而来的学生。
想想江西那几家出名书院,不仅吸引来全省的优秀学子,甚至还有外省学子慕名而来交流。
好吧,他就是开私塾的,不是书院,不过孙夫子也是有理想的。
魏广德刚刚放松两天,就被孙夫子抓了个现行。
在这个年代,可没有后世学生敢和老师挑战的,道德问题,很严重。
低眉顺目接受完孙夫子的教导后,魏广德才晃晃悠悠走出私塾回家。
是的,他被夫子留下来单独教育了。
时间一晃就是半个多月,父亲的消息终于还是传回啦了,九江卫的队伍随大军顺利在绍兴府登陆,上岸就被绍兴府卫所兵发现并取得了联系。
而在知道宁波府多个沿海县城遭到倭寇攻击,导致大量人口和财产损失后,大军没有按照最初秘密商议的进行,而是直接挥师进入宁波府剿倭。
登陆这一点上已经违抗了军令,正好宁波闹倭寇,立即开拔过去剿灭,至少可以以剿倭为借口解释没有按照命令直接下台州救援。
在增援大军靠近定远县的时候,肆虐的倭寇就果断撒丫子跑路了,吴占魁和魏老爹的部队是最早追击倭寇到海边的,甚至是眼睁睁看着倭寇登船逃离。
虽然战果一般,但是缴获确实很丰富,怕这也是他们愿意追击倭寇的主要原因了。
消息和书信都是由吴占魁的亲兵家丁带回来的,可信度自然很高,因为他当时就跟着吴占魁身边。
吴栋在接到消息后,第一时间派人快马传到了崩山堡,于是魏文才和魏广德连夜套车送老娘到了彭泽县了解情况。
“信上说的,你们怎么看?”
吴栋对着魏文才和魏广德两兄弟说道,刚才他们已经看过密信,知道前因后果。
“还能怎么样,按照信上说的办呗。
我明天回崩山堡,把剩余军卒挑二十人,表哥你这边也把人手挑好,九江府那边人来了就马上启程。
舅舅他们的意思是对的,只有把东西运回来才能安心,留在大营里,始终有隐患。”
“也好,这趟你就要多费心了,我二舅做生意,耍嘴皮子还行,行军打仗是真的不在行。”
吴栋点点头,又对魏广德说道:“广德,七月院试,你那里准备的怎么样?”
对于这个问题,魏广德自然不会说自己最近有点偷懒,而是笑道:“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好吧,他吹牛了。
不过在这个时候,魏文才自然也不会开口揭穿自家弟弟说了假话,在魏文才看来,魏广德看书学习还是很用功的。
“那就好,你考过府试的消息要是传到前面,我爹和姑父肯定很欢喜。”
吴栋自然不疑有他,开玩笑,魏广德都已经是童生了。
童生有多难考,他是过来人,很清楚,偷奸耍滑是不可能这么顺利通关的。
“那边能弄来船吗?”
魏文才想的却是信里说的事儿,要他们带至少十二条船过去运送物资。
九江卫现在卫所码头上统共也就二十来条船,一下子拉走这么多,不会泄露什么出去吧。
“大舅会有办法的。”
吴栋脸色也是严肃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