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519节

  两人不免就在马上争议起来,而黄台吉态度暧昧,并未表达自己的意见。

  如果他有上帝视角,此时能够从高空看向地面,或许就会发现,从怀柔方向,一支庞大的明军骑兵部队正在高速赶来,从西面向他们靠近。

第538章混战

  宣府军骑兵五千人急速从怀柔往东赶,生怕鞑子抢先出了边墙,让他们连日来的奔波付诸东流。

  经过日夜奔驰,他们距离山区不过二十里,离长城最近距离也就是三十来里地。

  毕竟,明朝修筑的长城,都是依据山势建造,都在大山的边缘。

  或许,当初建造者也是想着抵扣劳师动众,翻山越岭抵达长城脚下就已经人困马乏,所以故意留下绵延的山脉给敌人攀爬。

  而且,这么建造长城不仅方便营造,也十分有利于明军补给。

  马芳此时就跑在队伍的前头,紧跟着大军牙旗。

  跟着大帅有肉吃。

  这是明军士卒心里的话,他们也愿意跟着马芳这样时刻为将士着想的将领打仗,所以一路上虽然辛苦,可却少有人抱怨。

  建功立业,军户们其实也有自己的梦想。

  虽然他们经常被总旗、百户欺压,可他们也梦想这有朝一日能够成为他们中的一员,那么沙场立功就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能被选入骑兵,自然也是军户中的佼佼者,不仅要求勇猛无畏,也必须有精湛的武艺。

  至于弓马娴熟,那只有极少数马户方能做到,大部分还都是从军被选入后才逐渐学习。

  不过,明军骑兵虽然弓马相较蒙古骑兵略逊一筹,可装备上却有极大的优势,所以双方战力也算基本拉平。

  正在往前急行时,远处两匹快马飞速奔来,看穿着马芳就知道,是自己这边派出去的哨探。

  很快,两马就到了近前,马芳勒住马缰等待他们传递军情。

  到了这个时候,随时都可能和鞑子遭遇,这也是他来到军队前面的原因,可以第一时间得到通报。

  他在前阵,自然可以灵活指挥,至少不会出纰漏。

  “大帅,前方二十里外发现鞑子大队骑兵,约两千人上下,向北行进路线上发现有车辙痕迹。”

  “这周围鞑子斥候也不少,大军行进怕是不易隐藏。”

  两个哨探开始禀报,互相补充信息。

  “逮住了。”

  马芳心里知道,自己这次来的及时,鞑子应该还在绕边墙而行,寻找坡口离开明境。

  “前方什么地形?这么过去是否会相遇?”

  当即他就大声问道。

  “平原,适合骑兵冲锋交战。虏骑行军速度不快,我军能拦住他们。”

  得到这样的回答,马芳知道这次的遭遇战只能凭借军队的战力了,无地形优势可言,也就没必要做太多布置。

  “全军歇马回复马力,传令董一奎部歇马慢行,担任后队。”

  得知前方鞑子只有两千人,马芳当然不会选择全军出击。

  这次鞑子入关开始万人上下,这两千人到底是后队还是前锋,目前也很难分辨,也就是说周遭可能还有虏骑。

  要是一次性把全部兵力投入其中,一旦战事正酣之际有鞑子援军突入,结局难料。

  留下董一奎部做预备队,不管前后有鞑子来援,他都可以从容应对。

  三千明军攻击两千鞑子,赢面依旧很大。

  歇马的命令下达后,明军骑兵停止前进,只是又散出去数波哨骑,驱逐周围靠近的鞑子斥候。

  明军下马后,纷纷从随身挎包里取出豆饼掰碎后开始喂马,又取出行军水壶喂马,这会儿让战马吃点东西保持体力才是最紧要的。

  战马喂养好后,他们才取出干粮,一口一口吃起来,渴了就给自己灌几口水。

  骑兵交战,首先要保证的还是马儿,倒是自己排在战马的后面。

  马芳这会儿也和士卒一样,只不过他是坐在地上啃着干粮,战马自有亲兵负责照料。

  休息一阵后,看了看自己的坐骑,似是恢复不少。

  对于马芳这样常年和马匹打交道的人来说,看着马儿的动作就能知道马儿的状态。

  之前虽然是一路急行,可马芳也保留着一丝马力可以发动一次冲锋。

  经过这会儿的休息,马儿的体力显然恢复了不少,足够支撑一场交战了。

  缓缓起身,马芳迈步走到自己战马旁,轻轻抚摸着战马。

  在他起身那一刻,周遭明军都知道,休息得差不多了,要出战了。

  于是,也都是纷纷起身。

  远些的明军虽然看不到马芳的动作,可看到前面的袍泽都在起身,也都纷纷站起来,活动活动手脚。

  这就是一支军队,一些士卒的动作会影响到全军,都不需要向后面将士传达,他们也能感受到很多。

  因为,他们是一个整体。

  没人上马,都只是静静等待着这一刻的到来。

  近处的士卒,全部都看向马芳,而远处的士卒则是盯住前面的同袍。

  终于,马芳停下手上的动作,那不仅是轻抚这个战友,也是在检查马具,之后他又检查了自己穿戴的盔甲后,抓住马鞍翻身上马,动作干净利落。

  随着他的动作,近处的亲兵和明军士卒纷纷效仿,并迅速扩散,如海浪般从前军向后队席卷。

  看了眼身旁竖立起来的大旗,上面斗大的“马”字迎风招展开,旁边一行“镇守宣府总兵官”小字显示着这支军队的主帅身份。

  马芳心里一动,现在的他早已经不是当年被鞑子掳去的奴隶,而是大明朝一镇总兵。

  他的名字,也随着一场场胜仗传播到草原各处。

  “把帅旗收起来,发动冲锋的时候再打出来。”

  地形限制不能灵活用兵,可一些小动作却可以做。

  在马芳看来,以自己这些年积累的名声,对于鞑子当中的精锐来说,肯定是知道自己的。

  这招,或许对普通的鞑子无用,可他不信蒙古贵族身边的精锐骑兵会不知道自己的威名。

  “前进。”

  马芳大手一挥,一马当先向前行去,之后是他的亲兵,再后是明军前锋骑兵.

  明军虽然放出去许多哨骑,可大军行军的震动和烟尘却是瞒不过人的。

  此时,燕山山脚下,一支行进的鞑子骑兵已经收到了斥候的报告,西面出现一伙明军,人数不详,不过看阵仗应该是骑兵无疑。

  “明国骑兵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领队的正是打来孙,按照黄台吉的命令,他率领的正是所部千人及当初围困郑官屯的鞑子,确实是两千余人。

  他们,担任着虏骑断后之责。

  实际上,如果马芳部提前半个时辰抵达的话,就能看到由黄台吉率领的主力三千骑兵及运送财物的庞大车队。

  打来孙思索片刻,也没想明白明军在这里怎么会有大队人马。

  明军现在不应该还在顺义、三河附近吗?

  以他多年和明军交战的经验,这个时候明国人应该是在帮助他们打扫郑官屯那处战场才对。

  对了,西面来的。

  打来孙一下想到了他当初的目标,明国密云骑兵。

  那支人马不过千余人,人数应该没自己多才是。

  有了这个判断,打来孙很快脑补出,当初黄台吉应该是多虑了,密云明军并没有出城参战。

  很可能是这边开始撤退,明军也发现了一些端倪,所以才让各城明军出击。

  密云的人马跑到这里,应该就是来送行的才对。

  想起上次随阿勒坦大汗进入明国时就是这样,在他们大肆抢掠时,明国各部都是按兵不动,只是在他们撤退的时候才开始追击。

  事后听说,明军各部还相互争攻,言是他们击败驱逐了蒙古铁骑。

  真是笑话。

  除了马芳,劳资谁都不怕。

  这会儿,打来孙却是不屑的想到。

  上次的进攻,也就是最后赶到的宣府军稍微给他们制造了一点伤亡,就是那个马芳带领的明军。

  不过几年时间,马芳已经是明国宣府总兵,让他们屡次出击宣府都没有取得太大战果。

  好在这里是蓟镇,难道我还怕你密云的骑兵,嘿嘿

  打来孙想到这次出战,让把都儿抢到大功,还击杀了明国蓟镇总兵,而自己几乎没捞到什么功劳。

  密云骑兵,就当是塞牙缝吧,聊胜于无。

  “传令下去,大军整队,我们干掉这股明军再走。”

  打来孙想好后,当即下令准备迎战。

  “将军,要不要给台吉也通报一声。”

  身后有亲信开口提醒道。

  “派人说一声也好,不然这次的风光都被把都儿抢了去。”

  打来孙下令道。

  很快,一匹快马脱离大队加速前行,追赶着前方的队伍而去。

  秋风飒飒,杀气逼人。

  狼窝山脚下,明军和蒙古虏骑东西对峙着。

  两军在相距五里的地方停下来,这个距离上,双方都不敢再用行军队列行动,只能相互展开阵型,只有击败对手,才能继续自己的行动。

  “大帅,阵型已经列好。”

首节 上一节 519/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