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第595节
不过,只要支持朱衡的观点就对了,这才是此时京城江西人眼中的政治正确。
晚上到朱衡府上时,魏广德意外看到新任户科都给事中欧阳一敬居然也来了。
“司直兄,你今日不和同僚庆贺升迁之喜吗?”
魏广德笑道。
“朱大人相邀,岂能不来?”
欧阳一敬笑道。
“应该也是为了让你在户科,甚至户部帮忙说话的缘故。”
魏广德瞟了眼正房里热闹的场景小声说道。
“此次,重点其实还是钱财,有钱开新河和维修故道可同时进行,没钱,朝廷可能还是只能考虑省钱的法子解决此事。”
欧阳一敬答道。
“户部和工部计算的结果如何?”
魏广德好奇,到底是开新河省钱还是疏通就河道省钱。
“说起来有些意外,竟然是开新河省钱。”
欧阳一敬低声道。
“啊?为何?”
对欧阳一敬的答案,魏广德是真没想到。
“具体我也不清楚,只是看到过户部报到宫里的奏陈,陛下迟迟未下结论,就是在等这个东西。”
欧阳一敬低声道。
“如此,朱大人应该可以称心如意了。”
知道这个消息,魏广德就笑起来。
今晚可以大吃大喝一顿,还不用什么担心,嘉靖皇帝肯定会选择他的主张,开挖新河。
“走吧,我们也进去,里面热闹。”
魏广德和欧阳一敬一起走进了朱府宴客的正堂。
宴席自然是宾主尽欢,都是老乡,自然不会有人会在这个场合下拆台,说出什么对朱衡主张不利的言论。
不过在酒席散场后,魏广德出了朱府大门,就被身后的欧阳一敬叫住。
“善贷,我有事想和你先说说。”
欧阳一敬低声道。
“上车,叫你的轿子跟上来。”
魏广德答道。
很快,一辆马车和一乘小轿就离开了朱府门前,沿着街道缓缓向前。
“你是魏国公府的女婿,你对勋贵怎么看?”
马车上,欧阳一敬直接开口问道。
“怎么?司直兄抓住国公府什么把柄,要弹劾不成?”
听到欧阳一敬这么说,魏广德心里就是一突。
徐鹏举干的破事,他知道一些,可更多的还是不知道,不过此时,魏广德最不想被人提及的就是吴邦瑞两兄弟之间的争斗,特别是现在那位所谓的嫡母。
这事儿闹开了,丢面子的是魏国公府,也有他那位大舅哥。
在魏广德和他的书信里,他们已经商定,那就是等他爹徐鹏举不行了,朝廷任命继任者的时候,直接用吴邦瑞继承魏国公的爵位,而要完美做好这一切,那就等拖到裕王登基以后。
以魏广德和裕王的关系,而且又是合情合理的情况下,可以在不伤魏国公府面子的情况下把事儿办好。
欧阳一敬这一问,魏广德就有点担心这位大爷是不是知道了那点破事儿,打算直接弹劾徐鹏举管家无方。
不过还好,欧阳一敬接下来的话让魏广德松了一口气。
“不是要弹劾魏国公府,有你善贷的面子在,就算真有些许错漏,自然只会告知,怎么可能对外说,还什么弹劾之言。”
欧阳一敬乐呵呵的说道,丝毫看不出他心里到底怎么想的。
“司直兄有什么话但说无妨,小弟洗耳恭听。”
魏广德笑道。
“我想弹劾广西总兵官吴继爵。”
收起笑容,欧阳一敬严肃的对魏广德说道。
“吴继爵?吴,继,爵你说的是恭顺侯吴继爵?”
魏广德明白过来,感情这位是打算弹劾一位在外统兵的勋贵,所以才问自己对勋贵们是个什么看法。
恭顺侯,是吴克忠死后晋升的爵位,原本恭顺伯是一位归顺蒙古人,朱棣赐名吴允诚,死后追封国公,允诚子克忠袭伯爵位后,在洪熙朝因功劳进封恭顺侯,任副总兵,从而一代代传下来的。
到这一代的恭顺侯吴继爵已经是广西总兵官,也是外朝少有的还有实权的勋贵。
“他有何错处?”
魏国公府应该和恭顺侯家没什么关系,不过魏广德还是很好奇,欧阳一敬为什么要动他。
“我以为,广西总兵不应该用勋臣而要用都督。”
“嗯。”
魏广德闻言点点头,没说话,等着欧阳一敬的下文。
不过让他惊讶的是,欧阳一敬就这么闭嘴了。
“司直兄,还有吗?”
魏广德看欧阳一敬没说话,奇怪问道。
“没了。”
欧阳一敬答道。
“司直兄。”
魏广德转头看着欧阳一敬,有点不敢置信的问道:“你弹劾吴继爵的理由,就因为他是恭顺侯?没有其他的原因了?”
“是啊,我觉得勋贵不应该在外统兵。”
欧阳一敬继续说道。
“你这奏疏上去,你觉得陛下会认可吗?”
魏广德惊讶说道,“要按你的意思,那云南的沐家是不是也要召回?”
云南沐家,自然就是说的黔国公府,历代黔国公都是挂征南将军印,世袭镇守云南总兵官,有权调动辖地明军,甚至可以在适当时候征发土司军队作战。
虽然时过境迁,云南已经不再是明初沐家说了算的时候,可沐家在云南的影响力依旧不小,特别是对卫所和土地的控制和影响。
按照欧阳一敬的道理,那沐家也应该收回征南将军印,解除其军权才行。
魏广德摇摇头,感觉欧阳一敬的道理太大,不好讲通。
“你这个奏上去也未必会有什么结果,不如按兵不动,等那吴继爵出现错漏的时候再上本吧。”
魏广德只能说道。
欧阳一敬可不是他的下属,只不过是需要依靠他升官,所以还能听进去他的话。
这一本奏上去,肯定会引起勋贵集团的反弹,不过恭顺侯貌似和其他勋贵的关系都不怎么好,毕竟是蒙古族人,汉族的勋贵对他都是另眼相看。
可勋贵之间也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你今天以这个理由请求解除吴继爵的职位,那他们呢?
特别是现在朝中影响力颇大的成国公朱希忠,怕是直接会想办法把你办了。
魏广德话毕,看欧阳一敬没有答话,又问道:“你奏疏都写好了?”
这次,欧阳一敬点点头,低声道:“写好了,之前广西要军饷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准备了。”
“你呀你,难道你忘了成国公,到时候引起他的不满,以他在陛下心里的恩宠,你觉得你还能坐稳都给事中的差事吗?”
魏广德马上说道,“此事暂时放下吧,等那吴继爵犯错你再上本也不迟,否则凭白等罪勋贵,何苦来哉。”
看欧阳一敬微微低下头,似是还在思考,魏广德又低声道:“我不是因为和魏国公府有姻亲才这么说,陛下让吴继爵去广西领兵也是有自己心中道理的,所为不过就是平衡。
勋贵和武将都要用,边镇打仗是选拔良将,其他地方,别要求太多了。”
当晚之后,也不知道欧阳一敬是否因为魏广德的一番话,反正是没有把那本奏疏递上去。
不过,西苑关于黄河治理的诏书倒是终于发下来了。
意料之中,嘉靖皇帝选择了支持朱衡的主张,下诏开新河。
不过,让魏广德不安的是,潘季驯并没有因为皇帝的诏书就此罢手,依旧游走于各部,积极游说修复黄河故道的主张,同时再次上奏自己的主张。
或许意识到户部对此主张的重要性,更是连续拜访户部尚书高耀及各位侍郎府邸,为的就是户部能表示有财力进行修复工作。
连续上了两道奏疏,皆被嘉靖皇帝驳回,可潘季驯仍力请恢复黄河和大运河故道的主张。
不过此时,朱衡因为胜券在握,已经部署新河道开工,更是对潘季驯的请求置之不理,由此两人交恶越深。
而就在此时,史馆诸臣纂修承天大志成,礼部拟上进呈仪注,钦天监择本月二十二日辰时吉,鸿胪寺一设表案于皇极殿册陛东设书案,二于丹墀东设香亭、表亭及彩舆
高拱将仪注送入西苑后,嘉靖皇帝龙颜大悦。
两日后,填补内阁阁臣的诏书也终于从西苑永寿宫中发出,命太子太保吏部尚书郭朴兼武英殿大学士,礼部尚书高拱兼文渊阁大学士,同入内阁办事,改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大学士李春芳为吏部尚书。
第598章四品了
高拱和郭朴入阁诏书发出,也是一个信号,代表着嘉靖皇帝对朝堂势力的再次调整。
高拱为人,自从离开裕王府进入朝堂后,做事愈发乖张,虽依旧保持人前谦虚温和,但行事也愈发霸道。
他的入阁,虽然是以东阁大学士身份腆居末席,但朝廷里了解他的人都知道,高拱绝对不会甘于成为内阁中一个任人摆布的棋子,他和徐阶之间的争斗将不可避免。
挑起臣子之间的内斗,皇帝身居高位调停,这已经成为嘉靖皇帝掌控朝局的通常手段,也被大臣们熟知。
由此,倒是没人想到这次人事调整,嘉靖皇帝更深的目的,仅仅只以为是要让朝堂恢复到当初的样子。
不过,礼部和吏部尚书的位置空出来,自然又是引得众人觊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