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777节

  “老爷,姑爷那边就一点也不送?”

  管家这时候迟疑着问道。

  “这次不送,免得打草惊蛇让他发现,只希望一切如预料中那样,快速解决此事,把名分定下来。

  不管是南京礼部还是北京礼部,都要给我打点好,不要生出是非。”

  徐鹏举再次提醒道。

  “是,老爷,我这就下去安排。”

  管家静静等候了片刻,看徐鹏举没有新的指示,于是告辞退出房间。

  而在他去府中库房忙活,安排人押运财货的时候,东府徐邦瑞的书房里,一个小厮打扮的人也正跪在他面前叙述先前徐鹏举房里的对话。

  “下去吧。”

  听完那边屋的对话,徐邦瑞嘴角一扬,挂出一副嘲讽的笑容,旋即又隐去。

  让那人退下后,又对身旁长随点点头,示意他出去给赏。

  等人离开屋子后,徐邦瑞才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如果说之前徐邦瑞不知道老爹徐鹏举到底想怎么做,现在他已经一清二楚。

  请封徐邦宁的奏疏,应该不是走正常程序送进宫里,而是想通过在京城的勋贵递进去,直接交到皇帝手中。

  有他的奏疏,皇帝大概率会直接认可,然后下旨让礼部操办册封世子的礼仪。

  只要礼部照办,等他死后魏国公的爵位就肯定会落到他头上,

  为了保险,居然还准备大量财物送到京城,送给内阁和礼部的官员。

  而他所做的一切,就是想要在魏广德知晓事情前搞成既定事实,毕竟君无戏言,只要隆庆皇帝一时答应让徐邦宁成为世子,他还真就不好翻身了。

  不过徐鹏举的主意虽然好,可却不知道魏广德早就已经安排好了一切,现在南京的吏部右侍郎林燫其实就是魏广德安排过来的,就是阻止其行册立之事。

  林燫家世不凡,其祖上是成化二年的进士林瀚,弘治十三年拜南京吏部尚书。

  林瀚生九子,有工部尚书林廷、南京礼部尚书林廷机,而林燫就是廷机长子,现在虽在吏部却掌南京礼部事,成为礼部尚书不过是时间问题。

  至于林燫和魏广德的关系,那就要说到《永乐大典》的校录和《承天大志》的纂修,林燫一直都在魏广德身旁辅佐办事,之后从翰林院提拔为国子监祭酒,太常寺卿都是魏广德的手笔。

  让林燫到南京,一是保证南京礼部不会答应徐邦宁事,也有为老魏家安排帮手的意思。

  “来人。”

  等人进来后,徐邦瑞就吩咐道:“给林侍郎府上下帖子,今晚我请他鹤鸣楼赴宴。”

第747章威胁

  “落轿。”

  一声轻喝后,一乘大轿稳稳停在魏府侧门外,轿帘掀起,魏广德迈步从轿中走出。

  抬头不经意看了眼西斜的太阳,轻叹一声,魏广德这才步入府邸。

  “老爷,夫人娘家来了家书,夫人请老爷回来后直接过去一趟。”

  张吉快步凑到魏广德身边,压低声音说道。

  “哦,知道了。”

  魏广德答应一声,几步跨过府门,不过忽又停下。

  他想起来,之前的书信往来中,多次提到魏国公徐鹏举身子欠安,不会是那边病情加重了吧。

  魏广德回头对张吉问道:‘夫人吩咐的时候,脸色如何?’

  “很严肃,似是带有怒意。”

  张吉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相信才说道。

  “怒意?”

  虽有点奇怪,不过魏广德还是重新迈步往后院走。

  知道不是徐鹏举身体出来问题就好,就是家里来信生什么气,难道老丈人又纳小妾了,那也不至于生气啊。

  权贵家族,收几房小妾那不是正常。

  魏广德现在也就是两口子还年轻,可以生,不好意思主动纳妾。

  再等上几年,夫人不能生了,魏广德就有了纳妾的理由。

  如果不做这个官,其实还更轻松,这时候纳多少妾都没人管你,只要把家里安顿好,养得起。

  民不举官不究,就算违反《大明律》也不会有事儿。

  可是他现在是内阁阁臣,百官表率,若是随意纳妾,都察院那帮疯狗不把他咬死才怪。

  虽然这样的弹劾不会对他伤筋动骨,但对声誉有损也是大事儿。

  所以,流连花丛的时候,魏广德有时候都在后悔不该做这个官,或者外放府县干几年,捞笔银子请辞,回家做富家翁,日子或许会更加滋润。

  没多久到了后院,见到徐江兰,魏广德就从她口中知道书信内容,老丈人身体还真是不行了,不过这会儿还有气儿,还有精力捣鼓请封的事儿。

  魏广德拿到大舅哥的书信,坐在一边仔细看了两遍,放下书信,右手就轻轻敲击桌面。

  “咚咚咚”

  有节奏的敲击声在屋里回荡,徐江兰在他身后站着,双手轻轻给他揉肩问道:“这件事儿很难办吗?”

  “没有,其实很简单,就是有些不好选择。”

  魏广德答道。

  “什么选择?”

  徐江兰又问道。

  “最简单的路子,那就是我去找你堂哥和朱国公,请他们压住此事。

  只要请封奏疏不到御前,你二哥想要袭爵自然无从谈起。

  真到那一天,礼部是不会接受他袭爵的,我都安排好了。”

  魏广德开口说道。

  “既然如此,那你还为难什么?”

  徐江兰听到魏广德这么说,心中大定,温言细语道。

  “除了这个法子外,其实还有别的法子,可以让你爹,我老丈人彻底断了念想,你若是希望的话,还可以直接追回郑氏的诰命。

  不过这样,魏国公府脸面上就有些不好看了。”

  听到会伤害魏国公府脸面,徐江兰的心思当然就不同意,毕竟之后袭爵的是她兄长。

  魏国公府名誉有损,最终也会落到他兄长头上,实在是不划算。

  “那你就去定国公府和成国公府说说,请他们压住此事。”

  片刻之间,徐江兰已经做出了决定。

  “我相信我只要过去,那边应该会卖我面子,毕竟他们应该也知道魏国公现在的情况,谁的面子值钱,这笔账他们自然会算,可我就怕还有其他人。

  毕竟在京城里,勋贵之家何其多,又都有面圣的资格,我也顾不过来。

  而且这个事儿,即便我找内廷几位疏通,可毕竟是面圣的事儿,他们也不敢肆意拦阻下来,属实有些难办。

  再不就是不要脸面,在陛下面前提提此事,只不过这和让国公去面圣有什么差别,所以我才觉得有些为难。”

  魏广德把自己的思虑说了说,能不把事儿闹到宫里自然是最好的,以隆庆皇帝的性格,他也不喜欢插手此类事。

  但是魏国公府毕竟是开国就有的大贵族,虽世居南京,可在京城备不住就有哪些关系在。

  想要把事在御前拦下来,难度很大。

  “终归拦不住,还不如直接和陛下说说,我记得当初你不是说陛下也大略知道我家中事吗?

  与其欠下那边的情分,还不如直接在陛下面前说明此事,不管我父亲有多少手段,只要陛下不点头,他的那些谋划也只能是一场空。”

  徐江兰这会儿也想明白轻重,立即做出了决定。

  这些年主持魏府内事,处事也是果断起来,丝毫不拖泥带水。

  “郑氏的诰命,如果可以的话,也让朝廷追回,免得再生波澜。”

  徐江兰心里对徐邦宁也是恨急,当初在府里就仗着郑氏受宠,经常欺压她和兄长徐邦瑞。

  郑氏刚得诰命那会儿,也是嚣张至极,经常把她叫去,美其名曰学规矩,免得出嫁后堕了国公府名声,这口气也得出。

  没了诰命,老爹身体也那样,看郑氏在国公府还如何嚣张霸道。

  “夺下诰命还真不难,当初请封诰命都是严世番操办的,拨乱反正的名义,很容易就能拿下。

  当初清理的时候我在校录大典,倒是忘记此事,错失良机。

  估计那时候徐阁老他们也是看在事涉魏国公府,所以才没有翻旧账,就直接盖过去了。”

  魏广德分析道,“现在就是要找个切入点,把此事翻起来。”

  直接授意人提及此事,毕竟有些太过刻意,京城里那些人耳目敏锐,很快就会发现。

  毕竟,这不是什么光彩之事。

  “把之前让你收好的家书都翻出来我看看,或许能找到办法。”

  魏广德说道。

  很快,一叠厚厚的书信被徐江兰从一个箱子里找出,堆到魏广德面前,都是按照书信往来时间放好的,魏广德也直接拿出最前面的书信,也就是最早的往来信件翻看起来。

  他和徐江兰成婚后,魏国公府狗屁倒灶的事儿自然不能提,那只能是之前,也就是请封那一段。

  不过很快,魏广德就注意到之前徐邦瑞给他的信件里提到过南京国子监一事。

  当初有人买通礼部小吏和国子监祭酒,在徐邦宁入学一事上打开绿灯而处处刁难徐邦瑞的事。

  不过毕竟事情过去多年,也不知道书信里提到的姜宝和郑如瑾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不过既然他们如此手脚不干净那找人弹劾他们,先见御史问罪,拿到口供,只要把污水都泼向徐邦宁和郑氏,自然对徐鹏举的名声无碍。

  对于审案和口供,真到了那地方还不是要他们怎么说就怎么说,无非就是把真正的幕后之人隐藏起来,不让人知道是徐鹏举安排的就好。

  只说是郑氏为了儿子顺利袭爵搞出来的荒唐事儿,顺势就可以起郑氏册封的老底,是严世番操作办的,郑氏做为妾氏根本没有资格扶正为夫人。

首节 上一节 777/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