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619节
从常浩南的角度看,这两个请求都合情合理,完全可以答应下来。
不过按照规定,他还是得去跟丁高恒申请一下。
把桌上散落的文件收进公文包,常浩南准备联系等在下面的朱雅丹去取车。
但是刚伸出手,电话却自己响了起来。
他愣了一下,然后拿起了那部内线电话的听筒。
“你好,我是常浩南。”
“常总,刚接到门卫通报,说科工委丁主任已经到了咱们集团。”
电话那边响起集团办公室综合二处副主任章亮平的声音。
所谓办公室综合处,其实就是领导班子的秘书团队。
根据早年间上面下发的文件,部委机关以下不得配置专职秘书。
从总公司改制成集团之后,为了响应上级的去行政化号召,就从办公厅秘书处改名叫了办公室综合处。
一处专门对接总经理,二处则对接另外六個人。
至于为什么能轮到一个副主任来对接排在班子末席的常浩南……
因为二处总共7个人,除了一个主任以外都是副主任。
“好,我知道了。”
常浩南回头看了一眼窗外,果然看到了丁高恒的那辆黑色奥迪座驾被夹在另外两辆桑塔纳中间,正从外面缓缓开进来。
老丁作为科工委主任,安保级别也就跟如今的常浩南相仿,还没到不管去哪都得前呼后拥水泄不通的程度。
作为有业务指导关系的上级,他在集团正式成立一星期以后来个“突然袭击”,也很合理。
而且,也不是常浩南自作多情。
他有理由相信,丁高恒此行其实是专门来找自己的。
因为刚好最近两天,大部分班子成员都在下面的厂所调研。
只有他和另一名总会计师因为手头有具体工作,实在走不开,所以留在京城总部。
于是,思索片刻之后,常浩南重新把已经装包的文件掏出来,顺便起身把办公室门给打开。
果然,仅仅几分钟之后,常浩南就听到了电梯到达楼层的提示音。
凌乱的脚步声逐渐减缓,最后走进办公室的只有丁高恒一人。
“丁主任。”
常浩南站起身。
领导来访,他自然不可能继续坐在办公椅上,而是和丁高恒一起到了沙发那边。
顺势给二人各自倒了杯茶。
“小常。”
丁高恒端起茶杯,一边用杯盖拨着茶叶一边问道:
“觉得这段时间的工作还能适应吧?”
“还好。”
常浩南说着坐到另一张沙发上:
“目前一般是上午处理一下火炬集团,或者学校的事情,下午就来这边,我毕竟之前就已经在航发口带了两年多项目,业务也比较熟悉,所以上手很快。”
实际上,总规划师应该没有太多需要本人直接负责的工作,在班子成员里面算是个相对的闲差。
但现在正好赶上集团刚刚成立,特殊时期,肯定还是要忙的。
丁高恒靠在沙发靠背上,双手交叠在身前,轻轻点了点头:
“嗯……你现在要三头跑,确实压力大了点。”
常浩南看这架势,显然是还有后话,因此并没有插嘴。
果然,几秒钟之后,对方重新坐直身子:
“你觉得,把火炬集团正式调入航空动力旗下,成为子公司,如何?”
在航发集团正式成立之前,丁高恒其实就说过这件事——
火炬集团当初设立在科学院下面,完全是个临时措施。
因为那时候常浩南本人的影响力还有限,上面不可能在国企改制的大背景下专门给他设立一个新的国企,只能用科学院下面一个马上就要走清算流程的企业借壳重生。
但现在情况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常浩南的地位这两年就像坐火箭,他自己都已经是航发集团的领导了,自然没道理再继续把火炬集团塞到科学院系统里。
只不过,常浩南也没想到,动作会这么快。
他本来以为最快也要等到明年初来着。
“从我的角度当然更好,可以节省很多精力,但是……”
常浩南犹豫了一下:
“航空动力集团刚刚成立一星期,就从兄弟部门下面抢企业,会不会对咱们科工委……”
科学院下面的企业属于科技部系统,而航发集团属于科工委系统。
两边虽然历来关系不错,但到了常浩南现在的位置,也要顾及到一些影响。
科工委这些年的体量已经膨胀很快了,他也不太想落个过于霸道的印象。
“这个你不用担心。”
丁高恒直接挥挥手打断了他:
“当初筹建火炬集团的时候,我跟宋建达成过约定,等你可以独当一面的时候,不管是在哪个系统,都把火炬集团直接调到你直接管理的部门下面,虽然科技委已经改组成科技部了,宋建也卸了任,但还是有效的。”
“再者说……”
丁高恒稍稍压低了一些音量:
“这件事情,包括去年把电子科技集团和华夏机械工业集团也纳入到科工委管理,其实都是上面在推,我只是负责执行。”
“从目前的口风来看,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等到下一次机构调整,科工委的排名很有可能再往前一到两位,而且成为关键部门之一。”
常浩南双眼微微睁大。
再往前一到两位,那就是第五或者第六。
照这个趋势发展,科工委很可能提前摘掉军帽,完全成为一个地方机构。
而丁高恒到时候也很有可能再进半步,全面主管工业与信息化建设……
这对于他来说,当然是好消息。
第757章 给歼11扩大产能
丁高恒今天过来,倒不是专门为了把火炬集团并入航空动力的事情。
只是刚刚常浩南无意中说起自己要在学校、火炬集团和航空动力三头跑,所以才提起来而已。
“丁主任,其实刚刚您来之前,我本来都打算去科工委找您来着。”
一番寒暄之后,常浩南还是主动切换到了正题上。
“哦?”
丁高恒瞬间来了兴致:
“是又有什么事情要找我汇报了?”
“这次还真不是汇报。”
常浩南说着站起身,从自己的办公桌上把文件拿起来,递到丁高恒手中:
“是友谊计划,还有瓦良格号的事情。”
“吴懿范那边上午发过来的消息,说他劝动了瓦列里·瓦西里耶维奇·巴比奇,就是瓦良格号,还有乌里扬诺夫斯克号的厂方首席设计师,又通过他动员了原黑海造船厂一大批丢了饭碗的职工。”
原本还低头一页页翻阅的丁高恒顿时抬起头来,眼中闪烁着兴奋的精芒: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现在正是国内造船业产能爬坡的关键阶段,这批老专家老技工如果能到华夏,对于咱们的工艺技术提升还是很有帮助的。”
“去年海军,还有连海造船厂派了一批军代表和技术专家去圣彼得堡北方造船厂考察,发现那些苏联时期的老船,哪怕已经在水里泡了将近十年,工艺和质量也比最近两年新开工的船好很多,差就差在这些老师傅身上!”
丁高恒说的这件事,常浩南倒是前世就有所耳闻。
主要体现在买回来的那四艘现代级驱逐舰上面。
续建的136和137两艘质量要远远好于后来新造的138和139两艘。
当然,除了如巴比奇这样的高级别专家以外,绝大多数人都不可能直接参与到航空母舰这样的海军核心项目里面。
但其它主战舰艇,包括民用船只的建造,也有他们发挥余热的空间。
虽然按照造船吨位计算,华夏已经是世界第三造船大国,但在世纪之交这会,“大而不强”可绝对不是随便说说。
高附加值的订单,多数仍然在欧洲,以及日韩手里攥着。
“这一点,老吴也在报告里面也提到了。”
常浩南回答道:
“所以我也考虑,如果这一批里面符合要求的人数确实足够多,就在友谊计划第一期1000个名额的基础上,视情况扩充一部分,尽量把这批宝贵的技术人员给吃下来。”
“不过,也是因为这次人数很多,所以他们对我们给出的条件还是有些顾虑。”
“你的意思是说……还有些不满意的地方?”
丁高恒把文件放到茶几上:
“客观来说,哪怕是跟80年代末期的苏联相比,我们国家现阶段的物质文化水平也确实有一定欠缺,但是……”
结果,他话才说到一半,常浩南就连忙摆了摆手:
“不是不是……与其说是条件不够好,我倒觉得是条件开的有点太好了。”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