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我以诗歌斩妖除魔

我以诗歌斩妖除魔 第227节

  

  石阳城至今不过出过十五位进士,但是其中也只有一两位宋家进士,在科举之中争得前列,往来也有过院试案首,却从未有过乡试解元。

  但是从乡试的消息传来,石阳县又多了一份荣誉。

  石阳县有了一位解元!

  这是莫大的荣誉,一省,一道,最为聪慧的人,出在自己的县城之中。

  百姓放声高呼,这番盛况,上一次还是孔四奇成为进士。

  一时间,满城人头攒动,此刻都往着宋家所在的胡同而去。

  而此刻的宋家大院,宋良达在宋穆和林博叔,以及周围的几位老者乡邻的劝慰下,才总算是暂时缓了过来,只是抱着宋穆带来的箱子不肯撒手。

  宋穆还怕宋良达悲极,还暗暗给其体内送了一道文力。

  这番情况,悲喜交加,此刻站在院子之中的街坊们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只是面面相觑,然后将目光聚焦在宋穆或者宋良达身上。

  片刻之后,宋良达似乎才终于回过神来,此刻捧着东西起身,脸色急促的对着宋穆说道。

  “敬昭,快,拜祖宗,我们这就进去去拜祖宗。”

  说着,宋良达就往着主屋而去,宋穆也连忙跟上,不过此刻却是掏出了一样东西。

  宋穆先一步小心的将那东西放在香案的正中间。

  宋良达抬头看去,却是神色再次一愣,而宋穆已经缓缓说道。

  “叔,这是咱们的老祖宗,如今,宋氏宗祠重归于我们了,我有所冒犯,带着老祖宗先回来了。”

  那摆在香案上的,是三百年宋家的最开端的先祖的牌位。

  三百年前,带着宋家人在此处落地生根的,宋有福。

  此刻的宋良达看着面前的牌位,喉头哽咽,却也是立刻拉着宋穆跪下,此刻嘶声说道。

  “宋家第十六代儿郎宋良通、宋良达,与十七代长孙宋穆,跪拜老祖宗。”

  ……

第300章 摆宴与商议

  落叶归根,祖宗有源,这是刻在每个历史朝代百姓骨子里的东西。

  这一日,宋穆完成了这两件事情,两件在其他人眼中,足以立正门楣之事。

  虽说宋家本就是百年门第,但这些街坊邻居,他们也多有见证过宋家的兴盛衰败。

  他们也更清楚,这样的一个庞大家族,最后被折腾成了这零枝独苗的模样,想要再拾起祖辈的荣光,难如登天。

  但是今日,他们觉得,宋穆已经为宋家拨开了这层层阴霾。

  这个不过十八岁的年轻人,正在一点点的,将这个已经无比破败的宋家,重新支撑起来。

  站在院中与众人拱手的英气少年,未来必定是宋家走出的又一位大文人,一位让宋家重新走入辉煌的人物。

  得案首,获解元,他的未来已经不可想象了。

  平头百姓尚且是这般想,那城中的官员更是看到了宋穆身上的光芒。

  在宋穆刚刚回到胡同的时候,城门口的消息便已经传到了县衙,正早起办公的金昌武听到宋穆回来的消息,立刻撂下了手中的朱笔。

  其余的官员也立刻闻风而动,甚至不少人还急匆匆的差遣小厮去置办礼物,纷纷朝着宋宅而去。

  不久前,宋良达带着解元牌匾回来的时候,他们便个个上门拜访,但那说来也多少带着几分礼节性的,直到今日宋穆回来了,一切就又不一样了。

  一位名震江南西道的才子,此等卧龙,当竭力交好。

  此刻宋宅所在的这条街道,已经被围的水泄不通,宋家门庭若市,满院子都站满了百姓。

  宋穆刚刚与宋良达叩拜完祖宗,此刻宋良达要整理父亲的遗骨,让宋穆出来帮忙应付这不断集聚而来的百姓。

  “宋解元,你还记得我不,小时候我还给你送过豆花嘞。”

  “说什么呢,老李,你这可真是腆着脸硬拉关系啊。”

  “嗨,我说的本来就是真的,那时候宋解元可喜欢吃我家的豆花嘞。”

  院子里,一个汉子正满脸通红的和人争执着,而此刻去听得那正屋门前的宋穆拱手说道。

  “自然是记得李叔的,诸位叔伯婶子,宋穆今日十分感激大家前来,今日是我宋穆重回故地之日,但也是家父家母魂归之日,在下从豫章城归来,终于为宋家找回之前的荣光,也终于,带着父母归乡。”

  宋穆这般说着,场中的众人也多神情触动。

  “所以今日,叔父特命我好好招待各位亲朋邻友,但是我宋家如今人丁单薄,却也惭愧,劳烦诸位叔伯婶子搭把手,为我宋家操持一番这宴席。”

  宋穆说的极为诚恳,此刻众人听得也是连连点头,当下林博叔便走上前来,拍着胸脯与宋穆说道。

  “穆哥……解元郎不必担心,此番事情,我们这做街坊邻居必定都是搭把手的,今日我们也都要送宋大哥一程,一同告慰老太爷的在天之灵。”

  其他人当下也立刻跟着说着,一个个都发自肺腑。

  宋穆见状也是连声感谢,当下便从怀中掏出大把银两,请几位叔伯长辈帮忙置办张罗,就在这胡同之中摆上长街宴,宴请全城百姓三日,且算是为宋家如今门楣正立,宋良通魂归故里相贺。

  宋穆这一番举动下来中规中矩,甚至可以说很有几分端庄风范,众人也对宋穆更加钦佩,此刻更觉得宋家有宋穆这等有情有义,知书达理的支柱所在,将来必然兴盛。

  这边,宋穆还在院中与一些邻居长者交谈,聊着大多是孩童读书之事,那边胡同里已经有一队人马挤了进来。

  全都是穿着红袍的官员,为首的金昌武此刻已经到了这里。

  果然走到了宋宅门前,金昌武的笑声便已经传来。

  “宋穆,你回来了,如何不先告知我一声,我也好十里相迎啊。”

  如此说着,一众石阳县的官员鱼贯而入,不过也察觉到了这其中气氛的不对,当下有乡老上前解释了两句,那金昌武的脸色也是一变,此刻颇是有些惭愧的上前与宋穆拱手。

  “原来今日令尊令堂终于请回来了,宋穆,恕我刚刚冒昧了。”

  “不碍事的大人,大人亲自前来,宋穆受宠若惊。”

  宋穆当下也连忙拱手说着,与金昌武躬身交谈了两句,却又看着旁边走过来的欧阳宏,此刻也是连忙作揖。

  “节哀,解元郎,许久不见,今日看起来,你却是更加威武了。”

  欧阳宏当下上下打量了一番宋穆,此刻抚着胡须,脸上的神情很是赞叹,不过他当下却是着重询问了一句宋良通的事情,听得宋穆讲述其中东西,此刻也是神色涌动。

  而欧阳宏几人这才知晓宋穆究竟如何不容易的做出了这等事情,而且在如此年纪,为家族伸张正义,完葬父母骸骨,实属不易。

  当下欧阳宏叹了口气,看向宋穆,脸上的神情带着几分慨然。

  “想当初善然与我畅谈,说到你时,常常面带微笑,言不愿你子承父业,只要平安一世便足矣,可是如今……”

  “能承父辈荣光,还祖辈光耀,宋穆,我没看错你。”

  欧阳宏口中的善然,是宋良通的字,此刻欧阳宏看着宋穆的目光,回想起当初宋穆的一鸣惊人,也更带着几分慨叹。

  宋穆此刻自是挺身行礼,欧阳宏却是不说此事,只言过些日子抬棺下葬,当有其一。

  

  “父亲能遇到大人此等良师,宋穆替父亲谢过大人。”

  宋穆此刻深深躬身说着,欧阳宏也是连连摆手,当下几人在这院中坐下,拉着宋穆聊着那豫章城之中的景象,尤其是宋穆如何引动那两次异象,引得那满城百姓轰动。

  院中拘谨站立听着的其他百姓此刻也是神情惊变,甚至连连惊呼,更觉得宋穆这解元郎来的不容易。

  一直到了中午时分,众人才放下了宋穆这事情,紧张筹办起来的宴席也已经开宴,宋穆自然邀着金昌武等人坐在屋内。

  众人相互碰杯,宋良达此刻也算是调整了过来,正听着旁边一位乡老关于接下来丧事的安排。

  而金昌武等人却是纷纷上前去敬了陶风明一杯,然后又看向宋穆。

  “说来还有一事,这次宋穆你成为江南西道解元,朝廷是要为你立一块解元牌坊的,我们这还没有商讨出对策,却不知道宋穆你如何想?”

  金昌武此刻与旁边的宋穆说了一句,宋穆当下也是愣了愣,开口说着。

  “可否立在北面城墙外,以谢天恩,也算向来往百姓,彰我石阳县不凡。”

  金昌武等人听闻都点了点头,宋穆却也是想到了一事情,此刻对着金昌武说道。

  “大人,在下还有一事相求。”

  “如今我已从洪州宋家夺回宗祠,但是我等毕竟落叶归根,祖辈也多生长在这石阳县之中。”

  “却不知如今城中可还有土地可以售卖?”

  金昌武听得这话,顿时一愣,有些半信半疑的看向宋穆问道。

  “宋穆你的意思是?”

  宋穆看了旁边的宋良达一眼,此刻神采奕奕。

  “在下准备将宋氏宗祠迁回石阳县,那一砖一瓦,都原封不动的迁回来。”

  “如此,才是往后,真正的石阳宋家。”

  ……

第301章 故乡常在

  宋穆的这个想法并不是一时起意,恰恰相反,这件事情,其实算是宋家人一直以来的心愿。

  当初宋家从豫章城狼狈回到石阳县的时候,就对位于省城的宗祠十分挂念,但是奈何当时没有办法,也实在没有财力去将宗祠重新迁回老家。

  想当初宋家在石阳县立足生长,宗祠却是随着几代先祖的奋斗而落在了省城,可时光荏苒,之后却落得那般孤零零的下场。

  也正是因为这番遗憾,也才有了之后洪州宋家的那些事情。

  当宋穆将这个决定重新与宋良达说起的时候,宋良达自然是满口赞成,但是唯独觉得这十分艰难,所耗人力物力,当是宋家难以支撑的起的。

  而这一切其实宋穆也已经安排好了,宋穆做事之前从来都是做好万全打算的。

  自己当初离开豫章城的时候,与杜纤音的词册之中便说明了此事,望其代劳。

  而至于这搬迁宗祠的花费,自己也已经将之前碧玺之中,当初陛下赏赐的五百两黄金悉数给了杜纤音,再委托其变卖一些不便经营的祖产,如此花费当是能够解决。

  虽说如今宋穆气势长虹,今后宋家也大可发达,再次居于豫章城之中也不是没可能,但是对于宗祠,宋良达和宋穆得的想法倒是一致,还是希望能落在石阳县。

  如此才算真正的了解心愿,也算让祖先落叶归根。

  此刻,当宋穆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场中的众人脸色显然都是愣了一下。

  他们显然没想到宋穆竟会有这等惊天的打算,当下金昌武率先反应了过来,询问此事是否可行。

首节 上一节 227/69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修仙过于温馨了

下一篇:万法道君,从小云雨术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