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初三学渣获诺奖,能上高中吗?

初三学渣获诺奖,能上高中吗? 第122节

两人相视而笑。

路上,陈申碰上几个志愿者,他们是申请了铲屎官任务的,听说这项任务还要抢,需要早早报名。

少不了的,合影留念,听说陈申要去给熊猫幼崽喂奶,亲密接触,羡慕的不要不要的。

不过想想,陈申什么人,国宝等级怕是还在熊猫之上,一天一只熊猫估计人家都没事。

趴在腿上,像是一只小狗狗,很快就将一瓶奶干掉了。

工作人员递过来纸,陈申赶紧给小家伙擦嘴。

“还要拍一拍背。”

“好。”

轻轻拍背,小家伙竟然睡着了。

看着陈申小心的样子,像是照顾小宝宝,范菲烟眼眸如水。

他,一定会是一个好爸爸。

基地太大了,很多地方都还没玩到,陈申和范菲烟,住在了民宿中,打算明天继续玩。

熊猫之家,床上被子有熊猫LOGO,床头柜还有熊猫公仔和熊猫科普书籍。

夜晚,范菲烟想到孟姐给她说的悄悄话了:

“陈申和张强一样,都是呆子,你必须主动点,否则永远不会有进展,姐姐教你……”

是这样吗?

美人踌躇良久,终于鼓足勇气,沐浴过后,出水芙蓉,穿着轻薄睡衣,前往隔壁,敲响了陈申的房门。

……

张强和孟慧英不在山,黑狐再称大王,他猥琐的笑着,给自己戴上耳罩。

第169章 活的肠道

食髓知味,自然而然,陈申和范菲烟真正走到一起。

早上,范菲烟在梳妆台梳头发,借着镜子,看身后。

突然自己笑出了声。

陈申:“怎么了?”

“没什么,就是觉得孟姐说的太有道理了。”

“她说什么了?”

“不告诉你。”

“嗯?说不说?”

“不说。”

又是一阵嬉戏打闹。

日上三竿,计划完全改变,上午的行程全部作废。

当陈申和范菲烟吃着中午饭,走兽们想笑不敢笑的样子,让两人很是尴尬。

不适合再游览了,有人走路姿势不对。

临走,车上还带走了民宿,印有熊猫LOGO的整套床褥,连带床头柜的熊猫公仔都没有放过。

时间如流水划过,陈申在地下研究院工作着,已经来到了15年的年底。

这5个月,哪怕研究进度遇到种种难关,陈申脸上一直保持着幸福的微笑。

他的总设计师住所,不再孤零零。

洗手池边,放着两套洗漱用具,蓝色的漱口杯配着蓝色的牙刷,边上,会放着一个粉红色的漱口杯和粉红色的牙刷。

这还不算什么。

以前,陈申洗手池旁,可以说没几样东西,洗手台上全是空的。

现在,塞了满满当当,一个小瓶子小瓶子的东西,他都分不清是啥,女人需要这么多东西么?

宽大衣柜,陈申以前就随手向里面一放,反正也用不完。

现在,衣柜就只有一个抽屉属于陈申,别的地方,满满当当,根本没有空间给陈申放衣服了。

冰箱中,以前只有肥宅快乐水,一层都用不到,现在,水果蔬菜鸡蛋牛奶啥的,塞得满满的,快乐水只有放两瓶的空间。

冷冻区也没有放过,里面有饺子混沌馒头汤圆等,晚上陈申饿了,范菲烟会下给他吃。

生活上有种种改变,就觉得一切挺稀奇的,很开心。

手机收到了来自张佩杉的照片,那是她主导的月壤项目,月兔生物圈。

主体搭建工作,已经完成7成,占地2.2万平方米,容积30万立方米,完全密闭。

这就是她一年多来的成果,初步预计,明年年中,就可以完成全部搭建工作,16年年底,就可以开展生物圈实验工作。

仿佛又回到了从前,成了贴心好伙伴,成了至交好友,仿佛那一天,仅仅是一朝春梦。

两人短信聊了会天,直到范菲烟敲响了办公室房门。

“陈申,大肠调试好了。”

“好。”

有的时候就是这样,明明陈申已经定义了实验设备,叫做缸中之脑18号,但是东西做出来,那东西像什么,名字就会变成什么。

大肠的名字,稳稳盖过陈申拟定的名字。

陈申也就随大流,叫它为大肠了。

大概十公分直径,3米长,像管子一样,大肠色,上面有生物芯片闪烁的无数灯光。

这就是五个多月来,陈申和实验团队,百多人的成果了。

全是科技与狠活。

你可以认为它是一条肠子,也可以认为是一条放大的神经,甚至可以认为造型独特的脑子。

它将重复前面缸中之脑的过程,生死之间往返交替,捕捉负引力物质。

然后,还有一点不同,它将会有一个收集,压缩的过程。

这也是它造型为什么像大肠一样,通过生命讯号磁场改变,做到和大肠一样,将窜稀的粑粑变成干硬的粑粑。

这是个样品,一旦实验完成,真的有效果,陈申会将之放大。

陈申获得的脑中技术,其实和现在的产品很不一样。

首先一点是,脑中引力波反重力装置是一个整体结构,能自发的收集,应用,消耗。

太高科技了,不会。

就像是一台汽车,竟然可以通过获取空气中的能量,燃料源源不断,一直行驶。

陈申做不到,能够拆成两个部分,获取能量,应用能量就不错了。

而装置也会像制作石墨烯晶体管技术的设备一样,和脑中的大不同,会是它的好几倍。

脑中的收集器,单看外表就像是一个活着的生物,而陈申面前的大肠,就像是机械设备上包了一层脑干组织。

这是文明所决定的,估计那个文明自己能做克隆人了,创造生命。

陈申的东西很简陋,效率肯定会低下,但只要能够有十分之一的效果,不,哪怕百分之一的效果,就可以初步窥探四维,应用四维。

“开始实验吧。”

大肠启动了,无数设备显示器在闪烁,观察着眼前一切。

一分钟,两分钟,五分钟,没有任何数据。

正当所有人以为,这台设备是不是哪里有不足,无法捕捉负引力物质的时候,先是画面动了一下。

一枚负引力粒子,被捕捉!

大肠蠕动,画面记录中,一颗小点点,随着大肠蠕动变化,从口部进入底部。

然后,又一枚小点点被捕捉,蠕动向底部。

3枚,4枚,15枚,数百枚,数千枚,数万枚!

一位老学究,推着眼镜框,激动呐喊道:“设备重量,减少了21克!”

轰,掌声响彻整个地下研究室!

陈申看着画面,那一团汇聚在一起的白芒,这,就是灵魂重量的秘密吗?

实验大获成功,陈申下发任务,建造大肠2号。

这一次的大肠2号,直径就要有4米,长度过千米,卷曲形状。

范菲烟询问陈申道:“这项设备占地有些大了,现在基地还能满足,以后若是批量产出,或是建造更大的,空间远远不够,是否能转移到地面上去呢?”

“你说的有道理,可以先在地面实验大肠一号,是否也能较为容易的收集负引力物质。”

“负引力物质有多样,地面屏蔽效果不佳,可能就会有某种暗物质阻碍设备收集效率。”

“不过这一切,也只能实验之后才能知晓。”

范菲烟看着显示屏中的大肠一号,望向陈申道:“能否直接将之装入反重力设备里呢?”

“不可以,就像是一台装了光伏板的新能源车,日照3小时,跑步5分钟。”

“效率太低了,还是建造一片光伏发电站,收集太阳能,车上只需要有存储电力的电池就好。”

范菲烟看着屏幕道:“若是这块光伏板,能够保持收集能量超过使用就好了。”

陈申笑道:“1964年,人类就实现了可视频通话,但走入千家万户,在小小手机上实现,还是近几年。”

“可能百年,几百年后,就有做到的那一天!”

第170章 哥德巴赫猜想

听取了范菲烟的建议,陈申抽调了一个小组,将大肠一号搬离地面,在地面执行收集工作。

首节 上一节 122/2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港综:从七十年代开始崛起

下一篇:四合院:满院禽兽馋我老婆,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