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初三学渣获诺奖,能上高中吗?

初三学渣获诺奖,能上高中吗? 第16节

有了陈申的加入,其实研究并没有得到突飞猛进的增长。

这就像是一副拼图,陈申是知道拼图成果最后的样子的,但知道又如何?

知道就不用动手了吗?知道就不需要在一堆无序的拼图中,慢慢找寻了吗?

不过就是多了一个科研狗罢了,测序工作从一个人进行变成了两个人进行,效率提高了不少。

“弟弟,这十二条染色体,为什么你会准确认为,四号染色体上面,这一段基因是控制着光合作用的效率呢?”

“额,直觉吧,如果不信你可以试验一下。”

“科学也讲究直觉的吗?如果土豆的这一段基因,真的确认控制着光合作用,掌握它,那可是了不得的研究,我们可以做到控制土豆的产量高低!”

“话是这么说吧。”

“我要试一试,看看你说的对还是错,这可是一项提高粮食产量的研究。”

“别啊,你先给我测这一段,土豆块茎的无性繁殖,这一段基因序列,先把沙漠之茵做出来。”

“我想叛变了,自己开课题,土豆的光合作用基因序列。”

“额……”

陈申头顶冒汗,刚刚他看到张佩杉在做无用功,一直在研究着土豆的光合作用基因片段,这一组他是用不上的,骆驼刺和含羞草,他要拼接一组新的光合作用体系。

见她浪费宝贵时间,陈申就忍不住了,直接说这一组是土豆的光合作用基因序列,别测这一组了,引发了张佩杉的好奇之心。

你咋知道的?

没想到一时口快,手上要损失一员大将。

看到陈申一脸的别扭,张佩杉突然咯咯笑了起来:“臭弟弟,和你开玩笑看不出来吗?怎么也要将你的研究资金全部花完,到时候没钱了姐姐才会走啊。”

陈申比了一个大拇指,你真精明。

“明天就是除夕了,佩杉姐,你应该不会继续窝在实验室吧。”

“看情况吧,其实我觉得在实验室工作,比在家里轻松多了。”

“怎么说?”

“过年,你不知道我那七大姑八大姨家的小家伙多么闹腾。到时候,电脑不是我的,手机不是我的,就连床头的杂志都不是我的,更别提电视机的遥控权了。我还要跟在他们身后打扫,一点没照顾到,还要被我老妈翻白眼。”

“这么惨?”

“这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那些亲戚给我介绍对象,好像我没人要了一样,我妈也非常认同,觉得我在家里吃白饭。”

“我看科里那位学长好像特别钟意学姐,佩杉姐不考虑一下?”

“你说汪博?呵呵,他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我看挺帅气的啊,也挺高大的。”

“不是说长相,我说的是人生规划为人处世,他就不是做学术的人,看着在研究院上班,其实一心都扑在外面开的公司上,满脑子都是赚钱,这样的人在学术上是走不远的。”

“你也想找一条科研狗?”

“滚!”

张佩杉笑骂,看了看活泼的陈申,心中异样。

她27岁了,风华正茂,越来越觉得和这个被投食的弟弟好相处,突然一种异样的想法出现,直接吓了她自己一跳。

老牛吃嫩草也不能吃这么嫩的吧,这都没出土呢!

这不是女大三抱金砖了,这是抱一堆金砖了,差距太大。

甩开荒谬想法,继续说着马上过年要安排的趣事。

04年1月21日,除夕之夜,陈家做东,家里亲人,大厨小菜这所饭店相聚一堂。

陈申这个家族,不兴拜年之说,也就是不需要陈申每年去舅舅家,或者姑妈家,买东西去这种拜年。

当然,老一辈,陈爸是有要走的亲戚的,但和陈申无瓜。

由于小一辈不需要到处跑了拜年,所以陈妈那边,都是去外婆家相聚吃饭。陈爸那边,同样的,去奶奶家相聚吃饭。

然后,等到个初十几,饭店定桌并不昂贵的时候,几位混的还算可以的亲戚们,就会定下饭店包厢,一起聚上一聚。

比如陈申小舅家,小舅在地税,舅妈在医院,整个家族出类拔萃人物,就会定饭店。

但现在陈申家,直接在饭店最昂贵的时候,从除夕一直定到了初十,让家里亲戚天天来好了,不用在家开火了。

老人也接了过来,陈申饭店呆了三天就呆不下去了。

第一个就是吹捧,吹捧听多了也惹人生厌,陈申就是此例。

第二个就是环境很难融入,打牌、吃饭、打牌、打麻将、吃饭、打牌打麻将。

感觉再呆下去,要成赌神了。

就这样,熬了三天,陈申跑去了蓝大,当他钻入实验室,就看到那熟悉的身影。

“学姐,你这是?”

“我需要安静,所以来了。”

“额,我也是。”

第24章 暴躁老太

为了加快进度,陈申利用脑袋中的知识,开始缩短测序工作了。

比如光一个土豆,就有12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的基因序列就像一条长长的麻绳,直接选取其中一个片段,说这就是他想要的。

看的张佩杉直接傻眼。

没有过程的吗?为啥?为啥你就这么肯定?

这就像是一道难解的公式,真的演算出来,可能几张草稿纸都不够。但有个人直接写出了答案,这算什么?

“我发现,如果你是正确的,那我这么几个月的测序工作,不是白忙活吗?”

“不,学姐,你不是给我育种了吗?没有你育种,哪里有产出?”

“你这话好有歧义,我怀疑你在开车。”

“哈哈,哪有,不过说真的,要不是有学姐带着,这些设备我都摸不清楚,更别说这么快参与研究了。”

就这样,张佩杉在陈申的指导下,稀里糊涂的跳过大部分测序工作,在寒假结束前,完成了这一部分的全部工作。

之后,陈申新学期开始,和以前一样,周六周日就往蓝大跑,和张佩杉开始了设计师的工作,剪裁,缝补。

“育种是门严谨的学科,是将作物进行改良,让它变的高产、稳产、优质、高效。但你这拼接的四不像,真的有可能创造出新的生命,而不是怪物吗?”

“那只有等培育出来才能知道了,希望能够存活。”

陈申手中托盘,那是一盆骆驼刺的种子。

和寻常看到的种子不太一样,不是圆圆的,而是奇形怪状,什么样子的有,就像是一堆碎小石子。

根蘖,是从根上长出不定芽伸出地面而形成的小植株。如枣、漆树、刺槐。骆驼刺就是这种,靠地下根蘖繁殖。

直接将其放入沙土中,成活率是很低的,需要进行浸种操作。

将种子们放入水中,泡了将近14个小时,提高它们的发芽率,陈申将它们放入了模拟环境的设备中。

“弟弟,育种工作还要继续做吗?”

“继续,我觉得这次做的并无完美,像是土豆块茎的无性繁殖基因片段,和这一批次的骆驼刺基因片段,敲除插入部分并不严谨,有一些基因链条都没有结合在一起。”

“是啊,而且有些大小也不是很合适,就像是断指再植,我们给粗壮的断指接上了纤细的手指,成活率不用说了。”

“这次培育,我并不期望一次成功,找到疏漏,找到错误,我想成功就距离我们不远了。”

张佩杉笑而不语。

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那么信任陈申,可能就是他那笃定的气质?

似乎在他眼前,就有一条直通罗马的道路,目标他看得到,只是在前进的路途上,有一些小水坑小石子罢了,将他们踢了,就能来到深空彼岸。

“吃饭了……”

门外传来了敲门声,门被打开,陈申表姐提着饭盒走了进来。

“你们啊,忙的饭也不用吃了,真没想到,老弟在这比学校学习还要刻苦。袁校长打你电话也打不通,打我这儿来了。”

“袁校长找我做什么?刚刚的工作容不得分心,所以就关闭了手机。”

陈申接过表姐递过来的盒饭,自从趴在实验室以后,不知时间流逝,带饭的工作就交给了表姐。

“还能是什么?我们的大忙人,看你荒废了整个学期,上课都在画着图形,不认真听讲,校长心痛呗。”

“明天中考我又不用参加,不知道校长急什么。”

“你是免试了,但你说说自己的文化课,真让你考高中,你能考上吗?等你上了高中就知道了,准备做吊车尾吧。”

陈申扒拉着饭菜,香甜可口。

说句实话,蓝大饭菜还是可以的,很合陈申口味,而且品种多样,特别是这道小炒肉盖浇饭,贼美。

陈申知道表姐的意思,可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每个人一天都是24小时,没有说谁能多出些时间出来的。

自己的科研进度突飞猛进,和自己在上面花的功夫密不可分,自然成绩有所下降,三门强势功课都有所下滑。

至于弱势科目,还是老样子,就没学,上课画图了。

“放心吧,等我将这个搞出来,有个成果,会将文化课好好补补的。”

表姐摇着头离开,他是真为自己的表弟考虑,只是陈申不听劝罢了。

说了他不知道多少次,先将功夫花在文化课上,等将来上了大学,再搞什么发明创造不好吗?一次诺奖,让陈申中考免试了,高考还能免试吗?

就算走特招的路子,那也是需要高考的,总要达到那已经够低的分数线吧,唉,分不清哪一个更重要。

吃完饭,下午有一个基因编辑实验室的会议,需要参与一下。

原因很简单,那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基因编辑实验室一把手,秦妙可,秦教授回来了!

这位可是一位神人,她就像候鸟一样,秋冬在海南,春夏去新疆,鲜少回蓝大。

在偌大的会议室中,陈申也有一席之地,虽然他还算不是蓝大的学生。看着在台上说话的秦教授,陈申有些感慨。

秦妙可,名字很少女,但其实可不是美少女了,而是一位年近60的老太太。

“蓝大生物技术研究所,科目很多,热门科目比如:生物分子动力学、生物分子系统统计物理、生物网络动力学、生物分子纳米技术、生物医学影像和人工智能。医学都占据了半壁江山!将我们基因编辑,药剂等学科,挤在了拐角上。”

首节 上一节 16/2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港综:从七十年代开始崛起

下一篇:四合院:满院禽兽馋我老婆,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