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第254节
亏得丁海峰有经验,连忙叫了不少联防、警署的人手来维护秩序。
举着喇叭宣布可以报名,但后续建设要一步步来,现在凡是不能有序排队报名的,那就踢出去不允许参加。
然后另一边到处派人找老大,最后得知他在食堂吃饭开会,连忙求着问主意。
还是知道不能随便说再修几栋楼。
那都是几十万一栋的投入。
让卫东想想只能自己去面对,让这边聊着,大马金刀的跟着来人去了。
伍曦肯定要去看看这民情沸腾的模样。
李二凤连忙端了给男人泡的茶跟上。
这剧组本来聊得热火朝天,让卫东也没吭声的坐旁边不起眼。
可他这一走,就好像带走了什么气场。
秦羽烨和虞晓秋都有点心不在焉的坐立不安。
汪志文看来是真懂女人心:“我想去看看,听描绘这么多人聚集起来的大场面,登高一呼是什么样子,我想去见识下,没见过。”
金卓群也觉得有道理:“都去都去,卫东的语言表达还是有他自己的特色。”
摄像师居然看了眼,就会心的提上了机器。
俩姑娘已经连忙小跑着到前面。
恰好她俩都十七岁,虞晓秋还大点月份:“东哥在平京,几百大学生对他都特别服气,到砖儿电视台,厉害的人多了去,他一样不怯场。”
字正腔圆的普通话,秦羽烨现在听得已经没啥问题,只观察前面远处那个大屁股花衣服:“好难搞哦,这么多靓勒嘿唤他……”
虞晓秋吃惊,但没接话茬儿。
整个三岔路口已经挤得水泄不通,放眼看去很明显也有人在故意躁动。
首付两千块,绝大多数城里人都付不起。
尤其很多城里人一直都瞧不上农村,结果这些打工仔厂妹在卫生巾厂工作两三个月,就敢凑两千块买房。
酸溜溜的大有人在。
让卫东扎进人群都听见到处有人在议论:“也就是农民没分房资格,才花钱买房,不可能的!买了房就想当城里人吗?”
“都不管管嘛,现在拿钱就可以买房,我们排队十几年分房的怎么想?”
“不过真是不得了哦,上班几个月就拿得出两三千买房,每个月还要还几十块,我们这种吃死工资的想都不敢想。”
“这是资产阶级毒草,要铲除!”
都没触及到什么直接核心利益,也能引来这么大的非议跟抵触。
可想而知那些在改革中被首当其冲的利益群体,必然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但更多还是议论纷纷在排队,越往前走,越看见队伍前胸贴后背的挤着排,深怕被人插队的连成条怕是有几百上千人!
让卫东被护着快速穿进去,又跳上台阶。
城开公司办公楼就两层,说了是临时违建以后肯定要拆,所以结构也非常简单。
普通的几十平米,一楼算是公开办事大厅,自由市场各种问题都能直接来这里询问办理。
侧面有水泥台阶上二楼办公室,让卫东接过丁海峰递上的电喇叭站高些:“大家好,我是让卫东,前年我还在码头上跟一帮弟兄当背夫抬东西,但站在了改革开放的浪潮里,现在我走南闯北准备先花五十万在旁边给急需房子的群众修楼,为此,我们那边食品厂的楼都缓缓……”
这个从自己是背夫开始的话头,还是轻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安静下来。
包括让卫东抬手指小河对岸的食品厂时,真就如麦浪翻滚,齐刷刷的扭头看向那边。
其实因为石拱桥遮挡,根本就看不到。
又齐刷刷的转回来。
让卫东又指这边的自由市场背后:“楼就在这后面,钱由卫生巾厂、食品厂还有ZF先掏了修起来,你们的首付款放在银行作为定金,然后从下个月开始就每个月付点钱,叫月供,这是我去HK学习考察回来的办法,让大家能够用劳动所得尽快买到房,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
总有人忍不住:“我知道!可太少了!现在是房不够,你就想想办法呗!”
又哄闹起来,但让卫东把喇叭放嘴边立刻就安静了:“任何事情,你要了快,可能就没那么好,你要好,可能就没那么快,这第一栋之后,肯定有第二栋,第三栋,第十栋,一百栋,只要努力劳动的人,一定会在那里有一间属于你的房,会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
这是他发自内心的话,无数个单身孤寂又无奈的岁月里,他明白自己是躲在那个小舒适圈里不敢直面生活。
这辈子没有残疾的借口了,那就要不枉此生。
这话里自然充满了感情。
哪怕隔着粗劣的电子音扩大,还是传遍了整个现场。
好多人眼里都有了光。
不是贪婪的见钱眼开,也不是激动的热泪盈眶,就是被点燃了希望。
伍曦能看到。
他本来站在台阶下,仗着自己身强力壮帮让卫东挡住台阶口,他才是想亲身体会下这个场面。
结果就看到这种无数人仰着头,憧憬幸福的模样。
忍不住悄悄把自己往台阶上一点,摸出那个随身带着的廉价相机,拍照。
让卫东还做选择题:“好了,我们下一栋建筑是继续这种八层楼的筒子楼呢,还是修二十层高的电梯房?那肯定贵点,但会更舒服,更美满,正好这段时间努力工作多存点钱,月供可能一百多两百,双职工家庭是不是就更应该选这种?大家觉得哪种好?”
还可以选吗?
当看到了希望,还看到了选择,刚才那种被鼓噪起来的戾气就不见了。
取而代之就是热烈回应:“好!都好!”
“便宜更好点!”
“电梯,是那个人站在里面就能上楼的铁屋子吗?”
没错,整个商州都还没电梯呢,市里面都没。
得到让卫东确认点头后,全场都是那种根本不相信这么先进现代的东西,只在电视里好像看到,书报上看到过的先进东西,也能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吗?
让卫东是个成熟的优秀销售了:“筒子楼不能再高,因为爬上去很累的,所以一栋楼只有四十八户,但电梯房我们就能一栋楼一两百户,我们努力建设四化为的是什么?就是为了让自己和孩子都过上向往的美好生活,这工作,这日子不就有盼头了吗?”
掌声就是这时候不由自主响起来的。
可让卫东给出选择,那就是全都要:“所以,现在我们就把筒子楼、电梯房的报名同步展开,这第一栋明天就开建,只要进度能跟上,第二栋、第三栋都会层出不穷的,任君选择,实行三包!”
立刻爆发出的热烈欢呼声,就像正道的光那样,把周围旁观鼓噪的那些冷嘲热讽全都打得粉碎。
电视剧组看得热血沸腾,他们就想拍出这种山呼海啸的气氛来。
第287章 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
金卓群下来还给让卫东建议:“你把这台词再改改,我们重新给你录一遍。”
让卫东啼笑皆非:“为什么?”
这家伙估计是习惯了摆拍,但快板和相声专业出身,对台词很懂:“现在主要的口号是建设四化,但没有说四化建成后具体怎么样,你这个说法才是把每个普通人都跟四化联系起来了,第一次听这么说!”
他才是文化人:“一般的表达里面,人民群众只是个抽象的词儿,今天这样真正触及每个人的幸福生活,大家才意识到自己也是历史的一部分,能够影响历史,那一刻他们才觉得自己活得像个人,才感觉到努力建设四化的价值跟意义……”
让卫东只是习惯了三四十年后的以人为本说法。
这下侧目,你们文化人可真会整词儿。
连伍曦都是得了这提醒才反应过来:“得咧,卫东发自肺腑的这么说,根本没往深处靠,先这么地吧,这盘带子给我。”
让卫东回来才知道被全程摄像,立刻怂了:“给我自己留个纪念,不兴这么留证据的,我们只是想把事情做好。”
伍曦居然也行:“你不用担心,知道你是个什么人,那你专心做你的事,别的都不用管。”
让卫东拱手感谢。
果然,第二天晚上风尘仆仆抵达的十多号专家学者,伍曦自己一力承担的去接待考察。
压根儿不提让卫东去跟他们陪同。
反而拍着电视剧的金卓群有点心不在焉,很想去套近乎。
确实是已经开始动工了,从食品厂大楼那边直接把工程机械、施工队伍都拉过来大兴土木。
而且又是按照让卫东已经愈发熟练的圈地,围栏,张贴项目介绍,规规矩矩的很有阵势。
让卫东发自灵魂的反问自己,我特么真是个做房地产的料吗?
只是想介绍点经验而已。
那就踏踏实实,手脚干净的把整个项目做好。
最先报名缴纳首付款的四十八位买家,几乎全都是厂里员工,只有两三人是对面自由市场的商家。
厂里员工还好说,顺着工资扣月供就行。
由厂里开收入证明。
这商家怎么办。
万一断供的话自由市场可不背这个锅。
让卫东和银行绞尽脑汁的开会,按说这种属于没有固定工作、银行流水、收入证明的,在后世都批不到贷款。
问他先进经验,只能说人家HK银行业都运行多少年了,征信系统可能建立得挺好,我们还要摸索。
不过他也是明事理,哪怕这两三户也就两三万,他没说自己先帮着垫款。
因为就是要把实际工作中会遇见的各种情况难点摆出来给专家组看。
他也是一直在把这种思路灌输给丁海峰他们,一码归一码,千万不要为了尽快完成业绩,违规做什么事。
等到承担责任的时候没人会帮着说话。
哪怕如他都是仗着现金流比较充沛才“一力降十会”。
最后是银行跟工商所协调拿了个方案,自由市场正在给这些商户办理个体营业执照,如果每年年审的时候,有月供逾期,就不给年审过关?
让卫东拿这去问商户,也提出如果觉得不合适,那就退钱当成贷款没批过。
谁知这两三家商户,连夜八方借钱,全款付了也要买。
万元户确实罕见,但只要在这时候开启了商品个体户买卖,飞快的冲上万元货款的流水却应该不难。
七八十家商铺个体户呢,凑这点钱不难。
上一篇: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下一篇:医疗系学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