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第347节

  让老头儿心头总算明白,卧槽,这不是就是地方ZF卖地的最主要支出吗。

  现在是压根儿没人提地价这茬儿,他自己肯定也不吱声。

  反正他又没打算在房地产上持续做下去,更没想在这上面赚钱落人把柄。

  趁着这会儿到处空地多,先堆一片便宜楼盘解决房改突破口呗,

  但他还是知道,后面肯定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卖地,哪怕只是卖这块地多少年的使用权限。

  毕竟这时候提卖地容易触雷,让转不过弯的人全力反对房地产改革。

  得有个逐步转变的过程。

  但城区规划公共成本还是摆在那的,哪里来?

  当然现在对让卫东不是问题,只要他不想从地产上捞钱,房地产利润就该是这部分支出。

  毕竟这个房地产开发的主体是北较场城市开发公司,这是北较场工业园区下的国资企业,虽然起步账上没一分钱,还是靠让卫东调拨资金才起步,但性质不能去触碰。

  哪怕后来很多地产公司是私人性质,让卫东坚决不会在八十年代去碰这个没准儿会反复的股份。

  所以江州城建开发公司,他只当一元钱的董事长,也不要股份。

  那么他也从这些房地产上拿不走一分钱。

  他内心很清楚,自己在北较场可以有很多很多其他方式得到丰厚回报。

  目前卫生巾厂借用麻纺厂的厂区、宿舍,象征性给点租金就是了,旁边正在建的全新卫生巾厂厂区,也没算地价,还有未来的玉米生物工程厂区,面积估计也得来个十万平米朝上。

  更不用谈自己就是这片开发区的主事人,自己决定自己的企业要怎么搞,还不够方便赚钱啊?

  绝对不会出现地方ZF,刁难投资方的事情。

  有这样的局面踏踏实实做生产做销售,自己不贪不该拿的每一分钱,就足够赚爆了,

  就看这种又当裁判又当球员的局面什么时候喊停。

  所以看下面还在喧哗,他理所当然的示意下:“当然就是这部分商业建筑面积的销售收益了。”

  从二楼侧面的台阶下去,接过池世明手里的电喇叭:“我来说两句……”

  其实从他下楼,闹腾的声音就悄悄消融掉。

  知道他是真的有实力,也真的有背景。

  砖儿台都能带来的大牛逼。

  没准儿有聪明人都能悟出来商州市出台地方文件,取消福利分房就是从他去跟老领导相谈甚欢之后出现的。

  这前因后果不就昭然若揭了。

  背后肯定不少人这么骂。

  如果不是老领导的风评一贯都很清廉,真会怀疑他们有什么关联勾当。

  所以这种情况下,让卫东敢提着熟食品去跟老领导喝两杯,也不会留下一分钱当把柄。

  现在咳了两声:“城市开发公司是工业园区下属的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我个人只提供协助支持,不从里面拿一分钱报酬,所以我纯粹是公心,这么说吧,前面两三批住房可能真是尽量满足刚需,知道什么是刚需吗……”

  简单科普了下这个后世的时髦词语,抬手指着半人多高的毛笔手绘效果图:“请大家注意看,新的街区建筑所有都带一楼商业层,电梯房甚至有两层商业空间,也就是说未来大家住在这里,楼下就有餐馆、杂货店、五金店、电器店,我想如果买房不是为了住的人,可能应该更倾向于买这种商业空间。”

  托电喇叭的福,喧哗的路边空间,从自由市场到卫生巾厂大门,再到石桥边,怕是挤了上万人的现场居然安静下来使劲支棱耳朵倾听。

  吃惊这种商住楼的概念。

  有人已经迫不及待:“这种商铺多少钱?”

  让卫东狮子大开口:“均价两千一平米,还别嫌贵,楼上的住房是固定资产,拿来出租起码在还贷完清前也不赚钱,但楼下的商铺是生产工具,二十平米的商铺四万块,可你分摊到二三十年看看每个月多少租金,你拿来做买卖能赚多少钱,退一万步说你租给做买卖的人,这就是坐收渔利……好像这个有点资本家行为,嗯嗯嗯,我们不推荐。”

  他也是说嗨了,忽然觉得是不是算地主利用生产资料剥削商贩,起码这个阶段会被抓辫子,就赶紧收回来。

  我卖给你们是为了让你拿去努力当个体户的,至于有没有转租那是你的事情。

  现场沉默了片刻,立刻爆发出比之前要疯狂许多的争先恐后:“我!我要买……”

  “我要买五十平米!可以贷款吧?”

  “我要退了住房……谁谁要我的住房订单,我原价转给他!”

  越是能在这个时候就积累起两千到六千,甚至敢买三万块全款房的人,就越明白生产资料的重要性。

  有这个,还要什么自行车啊。

  老子住在店里都可以。

  这是可以公开在城里开门店了!

  这时的个体户要么只能摆摊,要么集中在什么市场里,就像自由市场这样只有白天营业,还要受到市场管理限制这呀那的。

  可以独立开门店,简直就是个体户梦寐以求的究极形态!

  现在自由市场里面一个十来平米档口门市,租金就是五十块钱一个月,整年交就五百块。

  实际上已经有人在出高价,三五百块的来求着转租!

  分摊到每天只需要十块钱的收益,就问这生产工具便宜不。

  可惜这只是租的,随时可能被涨价、被撵出去。

  而买到就基本永久是自己的了!

  做买卖的人,哪怕不知道后来商业地产的租金和实际售价有个大概计算倍率。

  这会儿也觉得一定要搞下来!

  让卫东本来还准备说,你们要信了今天的生意,十年后来给老子磕一个,到那时候就知道商铺多值钱了。

  三十年后才开始买商铺的多半赚不到钱,但这时候买,基本跟买印钞机差不多。

  哪怕印的都是角票,也绝对不亏。

  不用,根本不用他废话。

  现场就腾出来三十多套房,转而把资金投给购买商业门面。

  所以这最终的结果就是,七百多套房的销售总额是接近两千八百万,其中电梯房占了近两千万,砖混住宅八百万出头。

  可商铺总价是二千二百多万!!

  用这笔钱作为城市开发有限公司的新城区规划建设费用,可不就来了。

  之前全靠自由市场那点门市,每个月收几千块租金,作为丁海峰他们这帮人的基本运行资金。

  除了勉强发个工资,给点补贴,啥也做不了。

  现在正式投入房地产后,瞬间变成拥有两千多万现金盈利的大户!

  就算这钱谁也不敢分了拿,但城市开发有限公司、工业园区都瞬间变得财大气粗,敢做很多事情了。

  加上住宅款项,两边合起来就是五千万进账……

  老田、蒋勇他们在后面惊喜得嘴都合不拢。

  我的天啊,当初卫东说带着我们起飞,原来是在这里吗?

  这就是房地产的威力。

  在人均工资才几十块的时候,也敢把商业地产卖出两千块每平米。

  让卫东确实不负他金牌销售的美名。

第388章 那就号令天下试试看

  这个局面绝对让所有人都吃惊。

  一栋八层楼的砖混结构住宅楼,下面实际上要抬高一层做商铺。

  这年头的业主肯定不会觉得自己的权益受损,闹腾凭什么要多爬一层楼。

  根本没这概念。

  还惊喜楼下这么热闹繁华,我们生活在这里肯定很舒坦。

  绝对属于各方都皆大欢喜。

  纷纷再去把李二凤那套样板间参观下,听闻花费也就千儿八百的墙面刷刷漆,请木工做点漂亮家具,再搞点灯具啥的就天壤之别。

  那就更期待新房子入住的模样。

  不知道有没有人,能从这个样板间看到装修公司、灯具店、家具店的生意经。

  从此走上起码能红火二三十年的盈利赛道。

  不过涉及到商业门面的算计,也确实非常复杂。

  一万平米出头的商业门面,分属十四栋建筑,商业价值也天差地别。

  一楼适合做门店,二楼更好开餐馆,价格肯定应该有区别。

  理发店、早餐店这种二三十平米就够,开酒楼肯定得三四百平米起步。

  端头靠马路的金边银角,比内侧的草肚皮肯定也要贵很多。

  更别提电梯房的街区,是两栋接近“L”型的建筑,相互扣成“『』“形式,内侧的买卖肯定跟外侧不同。

  砖混结构则是模仿HK街道,在一个街区竖着两条四栋建筑“‖”,中间十来米宽的夹巷可以做菜市、山货,各种分类货品的摊位集市。

  算是很有前瞻性的小商品市场定位格局。

  肯定也应该拉出不同价位。

  让领导提出来的只是个均价。

  最终城市开发有限公司只管收走两千二百多万的资金。

  但具体到每个门面,那就要精细核算。

  让卫东把这部分丢给池世明来操作,由他协助带着一大叠整理出来的HK、东京街道门市照片,整理成具体到每块门面的不同价位。

  卖不出去就城市开发公司囤着,这玩意儿未来也是稀缺货。

  对二十一岁的池世明来说,这才是他试着面对实际操作的试金石。

  敢下手商业地产的人,就算是这年代的人精了,无论资金实力还有地方上的家境人脉或者不要脸程度,肯定都超越普通人。

  很考验他这个菜鸟抵御诱惑的心境。

首节 上一节 347/3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下一篇:医疗系学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