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之大唐中兴

重生之大唐中兴 第127节

其他人这才明白,为什么之前李晔对于刘奎不管不问,原来是有其他安排。

“殿下,团练使一般由刺史兼任,刘将军担任团练使,是不是不太合适?”对于李晔的安排,孙辰并不方便说,但孙烨就没有这个忌讳了。

“本王知道,利州民政事务较多,孙刺史乃一介文人,恐怕难以有时间去兼顾军中之事。而利州驻军对于本王很重要,所以需要以军中将领去坐镇。”李晔解释道。

“殿下。。。。”

孙辰本想说自己有时间,但他的话很快被裴荣打断,“殿下说的是,下官觉得刘将军去担任团练使,的确更为合适。”

听到裴荣这说话不经大脑,孙烨都想不顾身份跟对方理论一番。什么更为合适?刘奎才20岁出头,这就担任从四品的团练使岂不是胡闹?要是对方出身好,那倒也说得过去,但对方出身普通,这便授予高位,这难道合适?

裴荣这话一说,便断了孙氏兄弟二人继续争辩的希望,两人对裴荣自然有些不满。

不过不满归不满,事情已经成了定局,孙氏兄弟只能作罢。

“裴大人,你怎么同意殿下任命刘奎,这不是胡闹吗?”

郑凝绩知道李晔的性子,越逼对方,对方越反着来,所以他就把不满发泄到了裴荣身上。两人关系还算可以,主要年龄相仿,又是世家子弟,自然比较谈得来。

裴荣呵呵笑道,“郑大人难道没看出殿下真正的用意?”

“什么用意?”郑凝绩不解。

“抑制藩镇。”裴荣低声道。

听到这回答,郑凝绩先是一愣,然后恍然大悟道,“没想到殿下考虑的这么远。”

“不要小瞧了我们这位殿下,在殿下面前,可以忽略掉殿下的年龄。”裴荣笑呵呵道。

“可。。。”郑凝绩还没说完,裴荣就打断道,“郑大人知道就行了,其他的别去管了,殿下的性子,你还不知道。”

说完,裴荣就背着手离开了这里,留下一脸错愕的郑凝绩。

裴荣之所以那么快出来附和李晔,不是只为了拍马屁,而是揣摩到了李晔的想法。

李晔不止一次在他的面前暴露过对于藩镇割据的憎恶,而想要抑制藩镇,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军政分离。

为什么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无非是节度使掌握一地的军权、民权、财权等大权,长久下来,势必形成藩镇割据。军政分离就不同,就能尽可能减少这种情况。不过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难道藩镇割据这么就,之前的历代君王和朝中大臣难道都不知道采取军政分离?

知道是回事,能不能做到是另外一回事。

节度使掌握一道或者一军大权,刺史何尝不是掌握一州军政大权,所以州也是小号的藩镇。

这次李晔提出刺史不掌兵,无非就是在尝试,如果效果不错,后面等平定叛乱后,或许会在整个山南西道推行。刚好孙辰是文官,加上此时利州情况特殊,给了李晔借口,这让孙辰无法反驳。

而且裴荣也猜到了其他的因素,那就是李晔应该是想借机提拔刘奎。当然他并没有完全猜对,与其是提拔刘奎,还不如说是给刘奎设立的考验。

让刘奎担任着团练使,本就争议大,若是对方能完成李晔的交代,自然就能坐稳这个位置;若是对方完不成,李晔撤掉其职务,也不是不可能。而且若是其完不成,李晔也不会再支持对方和自己皇姐的婚事,至于刘奎能不能明白李晔的用意,那就看对方的领悟能力如何了。

天策军扩编,其实早就该进行的,只是因为一些特殊原因,一直没能进行。到了利州,相当于是李晔的地盘,他自然不会顾及那么多。

这次议事后的第二天,天策军扩建的命令就传达到全军,同时开始了扩建工作。由于还未跟牛勖和杨师立商量好如何平叛,所以天策军的扩建时间还是挺充足的,而且马上就要过年,短时间也不可能有大的战事。

对于这次出征平叛,天策军上下本就有些没信心。不过随着扩编的消息传出,这种局面一下就转变了。

既然是扩编,自然有不少人就会得到升迁。表现好的士兵,说不定能成为火长、副火长,成为一名低级军官;同样,表现好、能力出众的军官,也有可能得到晋升。

一下从7个都变成了14个都,加上刘奎、欧阳靖、彭鹤三人的都头一职空了出来,那就是有10个都的都头之位空着。之前在歼灭阡能叛军时,天策军扩建了两个都,但同时好几个副都头争夺这两个都头一职。

现在不同,只要之前的副都头不是能力太差,都有可能转正,哪怕是军医都、辅兵都,那也是一都都头不是?当然也有没转正的,这是很正常的事。

除了副都头之外,也有几个校尉晋升为都头,其中就有护驾有功的龙治。其他晋升为都头的校尉也有两人,但无不都是之前在平叛或者护驾一事上立了大功的。

林克之前也是护驾有功,不过李晔不太好安排对方,主要是对方现在已经是从五品上的副典军,让其去担任正六品上的副指挥使都不合适,更别说都头。但是厢指挥使一职,目前也没林克的位置,看后面天策军扩编后,有没有可能。

就在天策军扩编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刘晨妍等一行人终于赶在除夕前一天赶到了利州。相比于之前的几个春节,这个春节,估计是李晔过得最寒酸的一年。

第151章 军械司(二更)

本来陈治安之前借着在驻军中的影响力,想要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王国的,但没想到天策军比自己想象中的强。而且借着扩建的名义,抽调了一部分军队进入天策军,然后又从团结兵中选取一批加入了利州的常备驻军。

而且比较巧的是,陈治安的得力手下,近半都被抽调走了。而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就是被自己手下轻视的刘奎。

他没想到刘奎一上任就开始把火烧到他的身上,一招釜底抽薪,让他在军中的影响力下降不少,加上天策军就在一旁,他心中的小心思自然就藏的好好地。

“将军是不是也太小心了,这流民也就万余人,而且在利州,除了我们,还有天策军。说起那天策军就有些羡慕老吴他们,一下就鲤跃龙门,成了禁军了。

卑职可是听说天策军的军饷不低,比我们的两倍还多。而且武器也好,那横刀的质量都比我们用的好,还有那盔甲。。。。。啧啧。。。”

“怎么?你想去天策军?要不本将给团练使说一声,把你推荐到天策军中?”陈治安淡淡地说道。

“卑职只是说说,将军说笑了。我老秦,这辈子就跟着将军,将军去哪儿,我去哪儿!”见自家将军脸色不悦,秦姓军官连忙笑着解释道。

陈治安虽然有些不舒服,但想到自己几个心腹都是这么被吸引进了天策军,甚至还有一人当上了副都头。也知道跟天策军相比,当自己的手下,的确没有多大的吸引力。

李晔不仅是现任节度使,而且还是亲王,很多军官也是普通人,而且朝廷在山南西道这边的威信还是蛮高的,不然当初牛勖也没那么容易当稳节度使。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有机会加入天策军,这些普通军官,自然求之不得。

“副使大人,这些流民的确有些问题。”就在两人闲聊的时候,一个军官来到近前认真地说道。

“什么问题?”陈治安神色凝重道。

“回禀副使大人,根据卑职的查探,这些流民的迁徙并不是自愿的,好像有人强迫他们。不过具体怎么回事,卑职暂时还没打探清楚。”

“我就说怎么会有这么多流民,就算是之前黄巢叛乱也没这么多流民。”陈治安冷笑道。

“将军,到底是谁在逼迫这些流民?”秦姓军官好奇道。

首节 上一节 127/10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处处开外挂

下一篇:至尊特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