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36节

  上次是为了涡扇10,而这次,则毫无疑问是为了歼10。

  由于在这个时空中,歼8C已经顺利完成了设计定型并交付部队试用,因此对于三代机,尤其是歼10这样的单发中型三代机而言,已经可以彻底放下对2.0马赫以上速度段的追求,转而专心优化中低速度下的综合性能。

  现在歼10的01号原型机已经到了总装流程,自然不可能推倒重来,但仍然可以在后续的全状态原型机上使用全新的DSI进气道设计。

  只要他的效率足够高。

  毕竟歼10本身的进气道外形就经历过一次大改。

  在1991年的全尺寸模型上,用的还是类似F16的进气道。

  而到了原型机阶段,就换成了更注重高速性能的二维可调斜板进气道。

  前世的枭龙也是从04号原型机才真正用上DSI进气道设计。

  除此之外,01号原型机的设计方案也不会浪费掉。

  完全可以拿来出口的嘛。

  华夏不需要歼10的高速能力,又不意味着别的国家也不需要。

  大多数国家的主力战机都只有一种,需要这个型号包打一切,所以在全空速范围内都有比较优良的进气效率的老设计反而会更加合适。

  ……

  就在常浩南趁着年前仅有的一些时间,在蓉城对新飞机新设计展开研究时,远在盛京的410厂迎来了一群对于华夏军工而言许久未见的客人——

  来自波斯的代表团。

  为首的是马克·韦尔什准将,波斯空军的参谋长。

  负责接待的人里面自然少不了负责技术工作的钟世宏。

  其实去年十一月初香洲航展的时候,波斯人就已经对好几个型号表现出了相当浓厚的兴趣,后来的发展也并没有出乎航技集团的预料,他们很快收到了对方希望在军售方面进行合作的请求。

  只不过谁也没想到,波斯首先提出感兴趣的,既不是歼8C也不是歼7F,而是涡喷14。

  于是在钟世宏的带领下,波斯代表团花了大概一天时间,参观了410厂的总装车间,和一部分生产车间——

  还是那句话,航发这东西要是看一看就能搞出来,那前世华夏也不至于到2010年才能拿出稳定的涡扇10了……

  “韦尔什准将,不知道贵方是打算用我们的航发适配一种什么级别的战斗机?”

  钟世宏几乎下意识地认为对方此行是要买发动机。

  作为厂方,他并不需要思考“能不能卖”的事情,那是科工委和航技集团的任务。

  况且涡喷14虽然对于华夏来说属于顶尖航发,但真要放到世界范围内去比,其实也算不上什么特别逆天的黑科技,真有人买也没什么不能卖的。

  这个年代的华夏军工还没到能对客户挑三拣四的水平。

  不过他显然想错了。

  在通过翻译听到问题之后,韦尔什果断摇了摇头:

  “不,钟先生,我们此行并不是要购买你们的发动机,毕竟说实话,以波斯现在的航空工业水平来说,想要完整地生产战斗机恐怕还有些难度。”

  “我们是想把一批涡扇发动机的大修业务委托给你们。”

  刚听到这个回答的时候,钟世宏还以为是翻译搞错了。

  但他很快就意识到了对方说的是什么:

  “您是指贵军那些F14上面的TF30发动机么?”

  “没错。”

  韦尔什转过身,看着厂房里面正在总装的几台涡喷14发动机说道:

  “您应该知道,TF30和F14的组合在可靠性方面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尽管我们的飞行员在驾驶时已经非常小心,但还是会经常出现发动机喘振一类的故障。”

  “这些年来,以前采购的备件已经耗光,而通过特殊渠道获取的零部件数量毕竟有限,质量和数量都不稳定,而F14又是我们的主力型号,所以才想到寻求技术方面的帮助。”

第191章 波斯空军重生计划(二合一)

  “这个么……韦尔什准将,您应该知道,制造一台自己的发动机和大修一台其它国家的发动机是完全不同的事情,尤其是涉及到零部件更换的时候。”

  钟世宏并没有直接大包大揽下来:

  “我只能说,仅从技术上讲,TF30对于我们来说应该不存在什么难以逾越的技术障碍,但具体情况如何,恐怕还需要等看到发动机的实际情况之后才能做出判断。”

  有些时候正是这种沉稳的态度才更令人放心,因此韦尔什当即点了点头:

  “当然没问题,你们可以派出一些技术人员到伊斯法罕去,这也是我们和贵国航技集团达成的交换条件之一。”

  这句话说得有点奇怪,原理上说航技集团作为一个收钱办事的企业,去客户指定位置提供服务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也涉及不到什么“交换条件”。

  不过考虑到航技集团本质上是航空工业的马甲,后者又与国防科工委、乃至整个军队系统连接甚密,所以钟世宏估计这背后还有一些他不知道的弯弯绕绕。

  但他也没有在韦尔什面前多问,而是继续向对方介绍410厂主要生产的几款发动机,当然主要还是涡喷14。

  发动机大修这个活,其实根本不比造个新发动机省多少事,更何况还是一种过去完全没接触过的新型号大,还要专门派人去出差,甚至额外开模制造一些需要更换的零配件,工作量必定相当巨。

  然而甭管怎么说这终究只是个维修生意,波斯人找来盛京而没有去找留里卡-土星,显然并不是因为前者的技术更好而是成本问题,所以不可能要太高的价格,只能算是赚个辛苦钱。

  但卖发动机可就不一样了。

  尽管航空制造业还不能做到像一些低端制造业一样的流水线化,但规模效应总归是存在的。

  对于一台已经定型的成熟航发来说,造100台所耗费的成本和工时大概只有造50台的1.5倍左右,可卖出去获得的利润却是实打实的两倍。

  更何况这还是出口,波斯人虽然不比狗大户,但支付的肯定也是硬通货。

  实在不行还可以拿石油换嘛。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华夏从1994年开始从石油净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随后两年中的进口量迅速扩大,已经隐隐有油荒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能搞来原油也算是大功一件。

  总之不管怎么样,作为410厂的管理骨干,以及精工计划的主要负责人之一,钟世宏绝对能从中获益。

  不过韦尔什在聊完大修TF30的事情之后也表现的兴致寥寥,之前提出的对于涡喷14的兴趣似乎只是为了来410厂确认一下他们的技术水平。

  技术工人出身的钟世宏自认为不太擅长推销话术,所以在发现这一点之后,他没有继续纠缠下去,转而开始不露声色地提起歼8C和歼7F的优秀性能。

  韦尔什表示自己在电视上看到过香洲航展上面歼8C的飞行表演,并且对其展现出的性能赞不绝口。

  但还是完全没表现出想买的意思。

  这下彻底没辙了。

  ……

  不过钟世宏也没有就这么放弃。

  晚餐之后,他找到了跟波斯代表团一起过来的航技集团领队。

  虽然一个是技术岗一个是行政岗,但毕竟都是航空工业系统里面的人,所以俩人没几句话就聊在了一起。

  钟世宏靠在招待所外面的一处栏杆上,从烟盒中抽出两支烟,然后分给对方一支,又掏出打火机给两人分别点燃。

  一套行云流水的动作之后,他很顺利地引出了自己想聊的话题:

  “这群波斯人大老远跑来咱们华夏一趟,难道是专门为了来我们410厂看看?”

  “当然不是,他们这次安排了大概十天的行程,要我说也真会挑时候,哪怕再晚半个月呢,搞得我又没办法回家过年三十了。”

  旁边的领队狠吸了一口烟,朝半空中吐出了一个烟圈。

  在这个保密级别足够的自己人面前,领队总算能放心地发发牢骚了。

  “嗐,咱们这些一线的,确实辛苦。”

  对此深有感触的钟世宏点点头。

  由于410厂的工作性质,他也经常没办法回家过节。

  一番话让二人之间的距离又被拉近了不少。

  于是钟世宏趁热打铁:

  “那后面他们还准备去哪里啊?”

  “他们自己没什么安排,只是指明了要先来盛京这里,最后去南郑的182厂,中间的行程都由我们来决定。”

  “182厂?”

  这个最终目的地让钟世宏有些意外,毕竟在航空工业系统里面,这只能算是个不太起眼的地方,存在感大概和筑城的云马厂差不多。

  “嗯,那边有两架他们订购的运8F,因为飞机改进的缘故一直拖着没交付,这次正好一并接收然后飞回去。”

  “原来是这样……”

  钟世宏点了点头,把已经抽完一大半的香烟按灭在铁栏杆上面:

  “那你准备怎么安排?”

  领队的抽烟速度更慢一些,所以烟头还燃着:

  “从北到南,由东到西挨个地方转一圈呗,波斯那边好像对买飞机没什么兴趣,无非是想要给老飞机做些升级延寿之类的工作,他们承诺说可以让我们派出技术人员和飞行员,近距离熟悉美军飞机的性能。”

  “老飞机升级……”

  关键词终于出现了。

  于是钟世宏顺势继续问道:

  “话说,除了F14之外,波斯人那边还有些什么型号啊,总不能是这一种型号挑大梁?”

  这个年代的信息相对闭塞,获取信息基本只靠电视和报纸,但似乎也没有哪个媒体会对一个中等国家的空中力量感兴趣,相关报道很少。

  波斯国上次成为焦点还是两伊战争,但要想找到10年前的新闻也是个很难的事情。

  反而是航技集团这些和外方人员直接接触的人能获得很多一手资料。

  果不其然,领队几乎不假思索地给出了回答:

  “F14没有多少,现在还能飞的可能也就五六十架吧,主力还是将近200架的F4D和F4E,还有100多架F5,都是咱的老朋友了,研究价值不大,上面还是对F14更感兴趣一些,毕竟……。”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但后面的内容显而易见——

  毕竟一年之前,给华夏军队带来巨大压力的尼米兹号和独立号两艘航母,搭载的主力机型就是F14。

  不过钟世宏的注意力显然在另外的地方。

  “F4和F5……”

  念叨了两句之后,他突然猛地眼前一亮。

首节 上一节 136/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诸神降临:开局被人抢了机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