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622节

  否则你这边暗示了一圈,别人却一脸懵逼地表示说我根本没卖过,那岂不是成了笑话。

  但是今天,本来得意洋洋地听着解说词的安德烈·利皮林,却发现好像跟之前的说法有点对不上。

  他又赶紧向旁边的翻译确认了一下。

  确实没有提到跟“自行研发”或者“国产”相关的内容。

  这让利皮林感到有点心慌。

  俄国方面最开始之所以会同意配合,自然不是出于国际主义精神,而是为了生意——

  把进口的S300说成是国产,显然表明华夏人对于这一型号的性能非常满意,并将其视为威慑潜在对手的撒手锏。

  但现在……

  “难不成他们已经搞出了新型的防空导弹?”

  利皮林陷入了自我怀疑。

  虽然没听说华夏人这两年在导弹技术方面有什么特别巨大的进步,但考虑到他们在航空和机械制造领域似乎也是一直掖着藏着然后突然井喷式发展,似乎也不是没可能……

  思来想去,他决定把这个情况上报给国内,让安泰公司加快对华夏去年订购的4个营S300PMU1的交付,同时加快最新型号S300PM2和PM3的测试和研发进程……

  进行到这里,现场的外国代表已经是各怀心思了。

  ……

  紧随地面装备方队之后,空中编队的入场,更是把这种情况推向了顶峰。

  由于今天的天气条件远比上一世的十月一日更好,能见度极高且几乎完全无风,因此空中编队采取了三个预设方案中飞行高度最低的一个。

  尤其是打头阵的八一飞行表演队。

  一架轰油6带着8架歼教9Y,以一个低到能给人带来些许压迫感的高度,从众人头顶掠过。

  这一次,周瑞夫一改此前吊儿郎当的态度,端起照相机对着天空就是一阵连拍。

  “还真就服役了……”

  之前97年新加坡航展的时候,歼教9的出口型FTC2000就进行过地面和飞行演示。

  但是造一架飞机用于验证是一回事,把新技术投入量产并装备部队是另一回事。

  更何况还是投入飞行表演队这样的单位。

  说明华夏人对于其气动和操纵稳定性有着极强的信心。

  而且,这个型号从1997年中才有相关信息,如今才两年多点的功夫,就已经走完了测试流程。

  他合理推测,华夏人恐怕早就已经开始研究DSI进气道的相关技术,只不过一直暗中进行,没有被任何人发觉……

  这就有点吓人了。

  周瑞夫皱了皱眉头。

  后面两个大型机编队没什么好看的,轰6哪怕在华夏这边,也不算什么新装备了。

  歼8D虽然服役没几年,但本质上和歼8B的差别不大,当年和平典范的时候已经被看了个光。

  他有些期待的反而是96年第一届香洲航展上露面的那个型号。

  根据部署在盛京的内线爬墙,以及卫星照片综合推断,华夏应该已经装备了3-4个团的歼8C。

  海空军此前进行过几次试探,但华夏人的警惕性很高,即便出动歼8C,也极少会进行长时间目视接触。

  因此,目前还不清楚量产服役的版本和最初版本之间有没有差别。

  换句话说就是是否减配。

  如果没有,那么这个型号的威胁应该还是不小的。

  虽然机体还是二代机,但是从当初飞行表演的动作来看,部分性能相比幻影2000这样的轻型三代机都不遑多让。

  但越是盼着来越是不来。

  第四和第五个编队都是歼击轰炸机。

  周瑞夫对歼轰7的感知不深,但他知道此前空中自卫队的F4EJ曾经跟这种型号交过手,在视距内没有讨到过什么好处。

  “等等……”

  直到这个时候,他才突然注意到,这些华夏飞机都是挂着弹药的作战形态:

  “有点意思……”

  相比于飞机本身,周瑞夫对于这种细节上的变化更加感兴趣。

  这似乎说明华夏空军的训练强度和地勤维护水平正在逐渐提高。

  别小看这一个小小的挂弹动作。

  挂架和导发架属于飞机身上最容易出故障的地方之一,而且每架飞机少则几个多则十几个,维护起来的工作量很大。

  万一掉个副油箱或者导弹什么的下来,可就乐子大了。

  既然他们敢这么搞,说明对于飞机的维护水平信心很足。

  当3组总共12架歼8C出现在取景框里面的时候,周瑞夫除了按动快门之外的第一反应,是瞅了一眼不远处之外的英国武官。

  他知道在大概两年前,一支皇家海军舰队被几架华夏飞机低空突入防空圈,其中有一架飞机模仿马岛战争时的阿军A4,向皇家方舟号投掷了两具副油箱。

  似乎就是歼8C干的。

  这件事后来被低调处理了,包括在场一艘民船上的记者拍到的照片也都被销毁,皇家海军对具体情况更是讳莫如深。

  但大概经过不可能瞒住内行人。

  果然,英国武官并没有抬头,而是一脸复杂地把目光投向对面的人群。

  周瑞夫的心情忽然没那么糟了。

  他把相机从脖子上摘下来,准备取出胶卷。

  按照此前的估计,歼8C出场过后,应该就没什么重要的东西了。

  最重磅的无非是苏27SK,但这个型号对于美军来说并不陌生。

  他们甚至已经搞到了一架原装的苏27S,完全没必要试图从阅兵上看出些什么来。

  ……

  与此同时,女解说员的声音也重新响了起来:

  “现在飞过来的,是由某航空兵师两个团混编组成的高空高速歼击机梯队,这是人民空军在未来反侵略作战中的主力机型,由三组,总共12架飞机编成……”

  直到这个时候,张老将军沉静如水的脸色终于再次有了变化。

  如果说,刚才他的感觉还是任重道远,那么这个时候,至少算是曙光初现了。

  “未来反侵略作战中的主力机型”,这是在之前确定解说词的时候,他亲自加上的内容。

  实际上,即便以眼下的视角来看,两种国产三代机进展顺利,大概会在几年内开始装备部队。

  歼8C的定位已经从前几年的核心主力,逐渐变为负责过渡、以及特定拦截和侦察任务的型号。

  计划装备量也从最开始的400-600架减少了大约一半。

  但是,他仍然把这句话给写了进去——

  反谁的侵略,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反侵略,不言自明。

  当年组织那场演习的时候,甚至还有很多部队驾驶的是第一代的歼6战斗机。

  而进入演习周边空域进行挑衅的,则是F14。

  张老将军还记得,一名航空团长在起飞升空之前,向他保证“一定把来犯之敌拦截在我领空之外”时,那几乎是诀别的眼神。

  也是因此,在歼8C完成生产定型之后,他特地关照,给那支部队进行换装。

  只可惜,由于位于东南一线,因此他们无法长期脱离战备状态,失去了来到这次阅兵的机会。

  “如果再有一次机会的话……”

  张老眼神微动,开始在大脑中模拟,如果是现在,而非三年前开展那次演习,情况是否会有所不同……

  而同样在思考这件事的,还有很多人。

  观礼台上的军官、电视前面的军迷、飞机座舱里的飞行员……

  每个人,都在憋着一股气。

  这股气已经憋了几年。

  而且。

  说来也巧,正是自从1996年之后,华夏似乎走上了一条快车道。

  并不是说之前发展得不够快。

  而是最近几年,有点异乎寻常地快。

  只要稍微关注一些相关新闻,似乎经常能听到一些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好消息。

  以至于这几年间——

  在香洲航展上第一次见到歼8C的时候。

  在猎蝠行动成功的时候。

  在筑堤行动完成的时候。

  在得知B2被击落的时候。

  在北约的盟军行动以失败结束的时候……

  虽然大部分人,都只知道其中的一件或几件事。

  但每个人都曾经有过“或许已经可以松口气了吧?”的想法。

  然而,当短暂的喜悦过去之后,大洋彼岸强敌的阴影,却仍然阴魂不散地笼罩在心头,告诉每个人——

  不行,还不是时候。

  ……

  而对于等候多时的席博洋来说,在看到这12架飞机的时候,他对于这次阅兵的期待,就已经得到满足了。

  作为军迷,哪怕是资深军迷,他能得到的信息,相比于内行人来说,也是少得可怜。

首节 上一节 622/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诸神降临:开局被人抢了机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