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入侵现代 第211节
我们能造的晶体管阿美莉卡也能造,我们能造的发光二极管,阿美莉卡拿到之后顶多半年时间他们也能造。
我们不去占领自由阵营的市场,就等于是白白把市场拱手让人。
我们不卖给自由阵营,难道其他国家不会卖过去吗?
我敢肯定,我们卖给东德的电子计算器,第二天就会出现在西柏林电子企业的桌上,第三天就会出现在伦敦,一周之后就会出现在阿美莉卡的IBM和德州仪器实验室里。
我们不卖,等于把整个自由阵营市场让给别人,压根起不到技术保密的效果。”
小会,钱院长说的要直白的多。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抓紧一切可能,积累资源,把资源变成我们的自身科技研发动力,和科技研发成果。
半导体研发的好处相信各位也看到了,过去我们只能从西方报纸上看到,他们的深蓝多么厉害,又下赢了哪位著名人类棋手。
现在有了电子计算器之后,我们也能直观感受到半导体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变化。
它能让任何一个普通人,在一夜之间变成计算高手。
原本要花大量时间学算盘,现在半天就够了,而且比算盘算的要好得多快得多。
这就是技术优势。
林燃所说的技术奇点,绝对是有道理的。
如果阿美莉卡实现了技术奇点,而我们没实现,这是比原子弹还要更令人担忧的技术领先优势。”
钱院长可以说是掏心掏肺,个人得失已经全盘抛之脑后了。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大家频频点头。
“我好奇一点,你们递上来的报告写,说怀疑林燃是外星技术改造后的产物,这个我也很感兴趣。”
对方说完后看向钱院长,钱院长沉吟片刻后说道:“这只是怀疑。
因为他能做到的,过去没人能做到。
我们怀疑,阿美莉卡获得的外星技术,对其进行了生物层面的改造,他的大脑和普通人已经不一样,就像爱因斯坦被怀疑是超级大脑一样,我们怀疑他的属于被改造的超级大脑。”
对方听完后笑道:“我有一个怀疑,我怀疑林燃所说的技术奇点,未必是指人工智能。
说的更准确一点,未必仅仅指人工智能。
可能也包括生物改造技术。
我们假设林燃经过外星生物科技改造。
如果这样的改造能够量产类似林燃的科学家。
那是多可怕的事情。
或者说,阿美莉卡搞清楚了一部分原理,把成功率做高,变异程度做低。
比如能够集体改造他们国民的智力水平,让每个人都具备博士的智力水平。这又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这样同样能带来技术奇点。
我们全体国民都只停留在初中甚至小学阶段,扫盲顶多让他们认字,而对方的国民清一色博士,这之间的差距我光是想想就睡不着觉。
我们越是强调人的重要性,就越要认识到,如果对方能够实现人种上的升级换代,就像小胡子一直想做的那样,什么所谓纯血雅利安人。
要是阿美莉卡真的能靠外星科技,做到纯血阿美莉卡人,在智商上有着天然优势,那我们要想追赶也同样困难。
这和技术奇点的概念不谋而合。
所以各位在面对51区工作的时候,也要考虑到这方面的问题,思维要足够的发散。
这不同于我们过去做的任何一项工作。”
这就是思考框架上的领先,他的想象力甚至比钱院长还要更丰富。
钱院长听完,觉得对方说的虽然天马行空,但站在51区所有情报的层面,不得不承认非常有道理。
“技术奇点,不一定是人工智能带来的技术奇点,也有可能是人本身带来的技术奇点。”他最后断言道。
“对于钱院长的提议,我原则上同意。
因为我们不知道阿美莉卡在生物改造上的设备是怎么样的,我猜测其体积应该特别大,就算白马想给我们,他也做不到。
现在有两条路一条是计算机,一条是生物改造,后者我们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清楚,人才储备也几乎为零,这对我们来说就是付出十分力甚至一分回报都没有的领域,最多是保持一个追踪态势。
另外一条路,计算机我们取得了显著成果,如果我们的计算机技术有所突破,就算对方人类改造后,我们也能靠人加计算机的模式勉强追上。
这条路还能创造大量的外汇收入,能够从收音机衍生到电视、计算器和计算机,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往计算机和相关技术上投入。
我的建议就是,对于51区的研发、生产和经营等全方面工作,按照对待企业的标准,放权给他们自己搞,一切以追赶阿美莉卡为第一要务,我们只看结果,不看其他!”
第203章 冤大头来了
莫斯科能去,尼克松也能谈,戴高乐的亲笔信能看,切格瓦拉也能来。
华国从来很清楚自己需要坚持的原则和可以灵活变通的地方。
没有哪个国家比华国更能记住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华国一直都非常清楚计算机的作用,在 1956年制定的《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里就有明确写到:
“生产过程自动化是以机械化为基础,由机械化发展到个别过程的自动化,然后再发展到全面自动化。”
“生产过程全面自动化,需要在整个控制系统里装上计算装备来代替人脑的运算。最先进的最复杂的计算装备就是各式各样的电子计算机,它在自动化系统中起着神经中枢的作用。电子计算机的创造已为计算技术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甚至他们已经看到了硅基从原理层面能够发展光伏:
“利用半导体可以把光能和热能直接转变为电能。半导体在其他方面可能的应用正在日益发展中。”
上述是发展纲要里的原文。
从发展纲要可以看出, 1956年的华国尽管是刚刚苏醒过来的孱弱大国,空有骨架而无血肉,但华国知道自己的使命,知道技术落后的惨痛代价,知道要朝什么方向发展。
从整体论的角度,华国和其他起跑线上的相似国家有着天然的优势。
站在当下这个时间节点,以 XM-01电子计算器为成果,钱院长和华罗庚的猜测为杠杆,为整个51区撬动了前所未有的政治待遇。
从 51区的成立初见端倪,束星北改名加入出现可能,到今天真正拿到这样的待遇。
华国的前沿科技开启了全新的篇章。
远在阿美利肯的林燃自然不知道这么多,他知道自己的蝴蝶效应肯定会很强劲,不改变才不正常,但他绝对想不到会是这样的改变。
因为在他的计划里,他得亲手点燃全世界的火焰。
在这个年代,芬兰是欧洲很特殊的存在。
他们几乎是整个欧洲唯一能同时做两边生意的公司。
苏俄出口石油到芬兰,然后芬兰再将石油出口到西欧国家。
芬兰不可能不恨苏俄,无论是二战历史,还是二战结束后苏俄硬生生从芬兰手里割走了 10%的土地和3亿美元的战争赔款。
但为了保持中立态度,芬兰人很清楚以自己的地理位置,但凡敢和阿美利肯搞到一起去,他们就永无宁日了。
在战争结束后芬兰拒绝了阿美利肯的马歇尔计划,靠自己节衣缩食四年时间还清了所有赔款,和苏俄签订友好条约的同时,靠着中间转口商的身份既保证自己不加入苏俄阵营。
苏俄同意芬兰加入欧洲理事会和联合国。
同时也因为没加入 WTO,这里的W不是World,而是Warsaw,阿美利肯也不阻止他们和西欧做生意。
在忍辱负重数十年之后,在 2022年之后抓住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跳船加入 NATO,把毛子给恶心坏了又拿他们没半点办法。
绝对的小国操盘的范本之作,忍辱负重可以,只要能让我达到目的就行,出现机会,我一定不会放过。
更准确来说,芬兰在选边站这件事上,非常非常的巧妙,手段比某个单边站的半欧洲国家要强得多。
而现在,芬兰是少有的能做双方的生意。
华国的 51区看上芬兰,正是因为他们这种特殊的身份。
至于为什么不选香江,因为香江还是英格兰管辖的地方,卖香江只能走非官方地下通道。
作为销量目标是千万的电子消费品,除非香江到内陆的海上一夜之间长满了船,而且这种船还得是隐形的,白皮和狗腿们看不到的才行。
所以香江不现实,芬兰才现实。
而对华国而言,芬兰说白了只是中转站,大家谈妥之后,货未必就需要拖到芬兰过一道水,在东德过也行,在英格兰或者法兰西过也行。
反正最后销售的时候挂的是芬兰的牌子。
维尔塔宁的意思是溪流,这是芬兰的常见人名,他自从在华国展台见到 XM-01之后就魂不守舍。
无论产品本身,还是这几天来,现场采购商、电子企业厂商又或者是各国代表的表情,都充分说明了一件事,这玩意商业价值巨大。
大家比IBM的深蓝来展览还要更加热切。
毕竟消费者不需要深蓝,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不大需要一台下国际象棋的机器人,但他们很需要能够进行科学计算的便携式小型计算器。
这在当下,简直就是划时代的产品,跟 iPhone问世一样,半导体产业的iPhone时刻到来了。
作为 Neste电子贸易板块的采购负责人,他的敏感度告诉他,如果能够采购到XM-01,他们肯定能从中大赚一笔。
过去,他们部门的利润来源一部分就来自华国,华国的熊猫牌电子收音机,转卖到自由阵营,自由阵营的华裔很乐意买单,即便加价。他们认为这是以这种方式在帮助自己的祖国。
Neste是芬兰从事转口贸易的最大公司,他们主要利润来源就是帮苏俄人卖石油,但不妨碍他们扩展了其他贸易板块。
而 XM-01,不需要华裔,都能行销全球。
但和其他人一样,名片递给了华国代表之后,就没有回信了,名片石沉大海。
维尔塔宁这天早上和过去几天一样,打算先去华国展台转转,看看能不能和华国人聊上两句。
说不定某个看着不起眼的工作人员就能决定大事呢。
他看过高罗佩写的《狄仁杰》,虽然没全部看完,但他知道有微服私访这种说法。
万一自己遇上这种好事呢。
不过他确实遇上了好事,不是微服私访,而是酒店前台让他去接电话,说是华国代表打来的。
这让他感到惊喜。
维尔塔宁把名片给华国人的时候还附上了两个电话,一个是他在莱比锡贸易博览会期间酒店的电话,另外一个则是他公司的电话。
确保如果华国人想,能够第一时间见到他。
“好,李先生,万分期待和你的会面。”维尔塔宁挂断电话后捏紧拳头在空气中挥舞了一下。
华国人要和他谈 XM-01出口的事宜。
上一篇:人在崩铁几千年,游戏开服了?
下一篇:重生者太密集?我带国家队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