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太上金阙

太上金阙 第15节

  全篇假借《庄子·应帝王》,将心比做混沌之神,说日凿一窍,七日始成,为七窍玲珑之心,心成之后,可察天地灵气之变,悟道法自然之真,心若明镜,魔障不侵,道途自明。

  “可惜,这七窍玲珑铸心术,明显不是凡人能修的,非是修为有一定火候,才能琢磨七窍玲珑。凡人心上开一窍,成仙是想都别想,成鬼倒是可以。”

  连仙人亲自指点的周昭王,都没修成七窍玲珑心,一般凡俗没大机缘,修玲珑心就是找死。

  不过,七窍玲珑心确实妙用无方,让吕尚看着有些眼热,以他如今脱胎换骨的真人之身,开七窍还太过凶险,等他登临人道之巅,证至人之身后,或能试试这七窍玲珑铸心术。

  如此想着,吕尚小心的将七窍玲珑铸心术的法门,誊抄在缣帛上,然后收入袖中。转头看了眼架阁相连,似无穷尽的藏书库,吕尚冁然而笑。

  这俩个月吕尚收获颇丰,这篇七窍玲珑铸心术,在当中只能说是中等偏上而已。

  丁字库中藏书很多都是别有玄机,其中夹杂着不少儒释道三教神通法门,甚至还有法器法宝神物自晦,隐于书山墨海之中,不显灵通,其中最大的惊喜莫过于一卷穆王八骏图。

  《拾遗记》载:王驭八龙之骏,一名绝地,足不践土;二名翻羽,行越飞禽;三名奔霄,夜行万里;四名超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辉,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形十影;七名腾雾,乘云而奔;八名挟翼,身有肉翅。

  吕尚发现的穆王八骏图所绘的,就是这八龙之骏。所谓的八龙之骏,亦可将之看作是八個龙种,八骏图一展,可召八龙之骏,

  他手指轻抚案几旁的八骏图,也就在触碰的瞬间,耳边似有龙吟起伏。

  昔年穆天子西游,入西昆仑得见王母,座驾就是这穆王八骏,若无八龙之骏腾云驾雾之功,只凭穆天子一介肉骨凡胎,如何能得进瑶池胜景。

  只叹穆天子虽有缘得见西王母圣颜,却无缘长生大道,最后只得了一篇养生主的法门回归镐京,穆王将之称为《西华至妙真炁》。穆天子西返后,就是以这法门养护生命。

  《史记》说:穆王即位,春秋已五十矣;穆王立五十五年,崩;作为天子竟能享百岁寿数,这《西华至妙真炁》应是从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22章 诸仙品(上)

  作为穆天子养生护命的依仗,《西华至妙真炁》亦被人搀杂在穆天子纪事中。吕尚翻阅时,将其摘抄入缣帛之上,用作以后练气的印证。

  “可惜,”

  摩挲着八骏图,吕尚眼底满是不舍,这八骏图可以说是藏书库诸神物中最为珍贵的一件了。

  只因这宝图,极大可能是出自瑶池西王母之手。除了那位女仙之首,吕尚实在想不到穆天子从何处能寻得这种神物。

  不是西王母所赐,哪怕周穆王贵为万乘天子,也不可能有这一级数的仙家宝物傍身。

  能将八头上古龙种一起炼入图中,等闲神仙绝没这样的手笔。亦因炼制之人手段通天彻地,以至于宝图孕生灵性,除非遇到先主血裔,以及真正的有缘之人,这图都不会显露神异。

  要不是吕尚有共工神血,先天契合水元之道,算是另类的有缘,引得穆王八骏图中的八龙躁动。

  就是上界神仙下凡,没有穆王的血脉,也别想堪破穆王八骏图的玄机,只会将八骏图当作一件普通的西周古物,这也是八骏图在藏书库蒙尘多年的主要原因。

  吕尚这些时日也摸索出了一些八骏图的奥妙,这穆王八骏图蕴含八龙元灵,是穆天子防身之物,展开穆王八骏图,就能召八龙之骏护身。八头龙种皆是上古神种,天生就有不逊于地仙的法力,八头龙种合力,非纯阳神仙不可制。

  奈何宝物再好,吕尚也只能在秘书省过过手瘾,却无法将之揽为己有。就算他是天家外戚,监守自盗将秘书省藏品夹带出皇城,一样是大罪。被发现后,就是逃到天边也要为此伏法。

  皇城内外卧虎藏龙,隐藏的高人不知有多少,吕尚初入朱雀门时就有如芒在背之感。他的本事虽不算弱,可想要横行无忌,还差了不知多远。

  要知道,阎浮世界与大荒山海可不一样,大荒山海有绝地天通,没有五方天帝的符诏敕书,正神级数的存在根本无法下界,人间九州至强是持有天子敕印的帝杼夏。

  而阎浮世界却没有绝地天通,上界神仙常有思凡下界者,海外也有十洲三岛仙翁游戏红尘,四大部洲更是有不少大神通者驻世,就连释迦牟尼的大雷音寺也是在西牛贺洲的天竺境内。

  阎浮世界人间的水实在太深了,就吕尚这点本事不小心就会被淹死。

  “不过,虽不能将八骏图私藏夹带出皇城,但也不是一无所获。”

  吕尚看着八骏图,隐约间有八头龙中异种在图上显化。

  “绝地、翻羽、奔霄、越影、逾辉、超光、腾雾、挟翼,”

  八头异龙虚影在图上翻腾,掀起龙吟阵阵,或有云雾,或有风雷,龙身舞动,风云变幻,演化重重气象。

  “人仙武学,群龙无首!”

  《易经》中乾卦曰:“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这卷穆王八骏图,不只是一件简单的护身神物,当中蕴含八骏之形,本就是一门人仙武学。有心思机巧者,观八骏之形的变化,就能参悟到这人仙武学的精髓。

  八龙之骏,八种形态间变化,每一种都别具玄妙。若能模仿这些变化,肉身体魄会逐步提升,乃至接近于这些上古龙种的层次。

  一般人仙是会根源,丹道胎养,炼精化炁,寿有五百数,这是正统仙道的修行之路。

  所谓人仙武学,则是有别于正统,在凡俗武学道路上开辟出一条新路,经练肉、练筋、练皮膜、练骨、练脏腑、练髓、换血几個步骤肉身成圣,再更进一步踏入人仙业位,近乎以力证道。

  一旦功成,战力强横之极,以人仙之身战地仙。

  说唐的神将们都被称为万人敌,李元霸更是在四明山杀穿百万大军,就可看出武学的可怕。

  只是武学之路,毕竟起于凡俗,人仙便是终点,武力再强,百年后仍为尘土,而正统仙道,人仙寿五百,仅为下乘道果。

  吕尚曾在一卷先秦时期的竹简上,看到过阎浮世界仙品划分。

  这阎浮世界的修道人要想长生,必经养精,炼气,存神,调和龙虎,抽坎填离几大步骤,其间调和龙虎最为关键,成仙成鬼在此一着。

  要是不悟大道,而欲速成,修得形如槁木,心若紫灰,再难入抽坎填离之时,是曰鬼仙。

  鬼仙亦称尸解仙,虽炼形有缺,却通法性,有三百寿数。

  鬼仙之上,完成抽坎填离,会根源,缔结金丹,是曰人仙。

  证得人仙,积功累德之后,上界自会降下符诏,接引升天成为仙吏,阎浮上界各天宫仙吏皆是此类人仙。

  人仙再上,注神体,练就大丹,炼炁化神,寿有千五,是曰地仙。

  地仙长生要历三灾利害,五百年一渡,渡得过神通法力大涨,渡不过就化作劫灰身死道消。

  若是畏惧三灾,心有障碍,知五百年一到必成劫灰者,亦可积攒善功,待到善功满足,上界就会降下符诏,擢升其升天成为天官,阎浮上界各天宫的天官都是此类地仙。

  地仙之上,长生不坏,纯阳元神,炼神还虚,是曰神仙。

  证就神仙,上天可为星君,入地可为鬼帝,三清正宗称之大罗仙,太乙玄门称之太乙仙,西方极乐称之大阿罗汉,亦或大乘菩萨。非是十二万九千六百岁的天地闭合,已是大自在。

  上界的星君、天君、元帅,大多都是此境。

  神仙之上,是要粉碎虚空,炼虚合道,证先天祖炁,跳出天地重劫,天地末劫,真性不坏,天地重开,历劫渡人,是曰混元一气上方太乙天仙,西方佛门又称等觉菩萨、妙觉菩萨。

  上界的天尊、帝君、佛陀,皆是处于此境。

  当然,天仙之上必然还有仙品,吕尚所看的先秦竹简虽然没写,但不代表天仙就是最高成就,至少三清四帝就不能以简单的天仙来衡量。

  《浮黎鼻祖金华秘诀》上有仙翁葛玄注释,谈及大罗天仙为至高,或许三清四帝就是大罗天仙。

第23章 诸仙品(下)

  仙翁葛玄在金华秘诀上,注曰:大罗天者,道境玄微,超乎三界,上极无上,为万天之所宗。天地末劫,证入大罗,万劫不磨,永劫不坏,天地重开,历劫治世,享用无极。

  故此,吕尚将大罗天仙视为仙道最高成就,历天地闭合,经无量劫数,为治世之尊。

  吕尚之所以执着于寻仙访道,不仅是因为太一之道在阎浮世界无法修行。更是因阎浮世界的仙道已有了跳出无量劫数的超脱者,前路明朗。

  不像太一神道一般,最高成就只存在于五方天帝的理论之中,还没人能真正超脱玄黄之外。

  当然,太一神道与阎浮仙道并无高下之分,只是山海大荒开辟不满一劫,远不及阎浮世界三千二百劫的积累,五方天帝固然有绝世的才情,却也受限于根基,还要经历诸多劫数的沉淀,才能在太一神道上取得等同于大罗的道业。

  “说来,这人仙武学,倒是大荒炼体有几分相似。”

  看着八骏图上八龙之骏变化,吕尚若有所思。

  “人仙武学是要练肉、练筋、练皮膜、练骨、练脏腑、练髓、换血,太一之道未成真人之前,亦要易筋、煅骨、练髓、换血,脱胎换骨。”

  “两者路数几乎一样,都是寻求肉身成圣,只是大荒之人有神魔血脉,能重现天生神圣的威能,而阎浮之人只是肉胎凡骨,修到极致也只是一個人中之仙,长生无望。”

  “然而,现在的我,虽是阎浮之人,但也有神魔血脉,若是修行人仙武学,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这篇群龙无首的人仙武学,让吕尚有了些不一样的思路。

  他一边思量着其中分寸,手上已不自觉的演练起群龙无首。

  这门出自易经乾卦的武学,尽管是出自乾卦这种纯阳之卦,但却不带一点刚阳之气。有的只是阴阳相济,清浊并重的劲道,在周身流动。或许正因为乾卦纯阳,才需要有群龙无首在阳极之时向阴转化,避免纯阳无阴的亢盛之灾。

  不用奇怪为何这人仙武学,还包含易经之理,周穆王的祖宗周文王,就是《周易》的作者,易经对周穆王才是真正的家学。

  吕尚眸子中,似有一抹幽光闪烁,全身劲道渐渐运转,越来越快,直到最后几如江河奔涌。

  ——————

  邓国公府,

  暗室之内,窦炽一脸冷峻的坐在胡床上,眉头紧锁,身前放着一套茶具,风炉下余温尚在。

  “磨勒质,我感觉天子像是发现了什么,这几日总有不好的预感。”

  窦炽低头,叹道:“尤其是最近,府前的陌生人似乎多了不少,这可不是好现象啊!”

  能历仕四朝而不倒,窦炽自然异常机敏,他明显感觉到危机,正悄然临近邓国公府。

  再想想最近做的事,窦炽便知道极有可能是李子期的事泄了,引来杨坚猜忌,令人监视国公府。

  这套流程,窦炽可是太熟悉不过了。

  暗室一角,一個皮肤黝黑,身材短小精悍的男子,语调有些怪异道:“怎么?邓公爷难道怕了?”

  “怕?”

  窦炽冷笑,道:“老夫今年已七十有八,半截身子都要埋进黄土的人,还能有什么可怕的呢?被发现了,最多赐我一杯鸠酒,把我送下去,他还能拿我怎么办?抄家?族诛?他不会的!”

  这也是资历深的好处,杨坚就是想杀窦炽,也不能将一切摆在明面上。

  最重要的是,扶风窦氏可不是好惹的,作为关陇贵族的一员,哪怕是天子杨坚想动,也要考虑一下其中的利害关系。

  尤其是杨坚这個天子,本身就是关陇核心之一,靠着关陇贵族的力量,才能登上天子之位,他的基本盘就是关陇贵族。

  在没有完成南北统一前,杨坚绝不会在明面上动窦炽。一旦惹得内部离心离德,就该杨坚头痛了。

  “你也说了,不会被族灭,更不会被抄家,但天子可以给你一杯鸠酒,悄悄地把你送走。”

  男子不紧不慢的在阴影中走出,竟是一副昆仑奴样貌。

  窦炽平静道:“能不遗祸家人,老夫就心满意足了。老夫活到这把岁数,确实也没什么好害怕的了。既然选择了押注,那就会一直赌下去。”

  “只是,老夫若是有個意外,晋王殿下应该不会慢待老夫家人吧?”

  磨勒质沉声道:“自然不会,”

  也许是某种意义上的知子莫如父,杨坚当初在接到弹劾奏章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太子与晋王之争,只是随后又被他抛入脑后。

  但,这一场事件的诱因,确确实实是因太子与晋王夺嫡而起。

  其中王谊是太子的支持者,窦炽则是晋王的支持者。

  只是王谊是摆在明面,而窦炽却是因长子窦茂投效杨广,这才不得不支持晋王。

  与窦炽凭借资历,得享尊荣不同,王谊和杨坚的关系太亲近了,亲近到杨广对王谊动了杀心。

首节 上一节 15/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洪荒:登仙炼道,弘法天尊!

下一篇:坐看仙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