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第927节
当然,一些好的宝贝,冯公公也喜欢。
相对来说,黄白之物就俗看点,但俗也有俗的好处,冯公公就偏爱着俗的。
鹤鸣楼,在南京三山门外西,关中街北,乃是明朝留都南京有名的十六楼之一。
十六楼,是明初南京十四处官妓住的楼阁与南市、北市两楼的合称,那十六楼官妓,新妆袨服,招接四方游客。
洪武时期,南京城内外的交通要道上兴建了十六座大酒楼,即:清江楼、鹤鸣楼、醉仙楼、集贤楼、乐民楼、南市楼、北市楼、轻烟楼、翠柳楼、梅妍楼、澹粉楼、讴歌楼、鼓腹楼、来宾楼、重译楼、叫佛楼。
作为外国来宾和国内人士公共休息和娱乐的场所,其中来宾、重译二楼是专门招待外国使节的。
据记载,当时南京十六楼都是高基重檐、宽敞华丽,有著名书法家题写名匾,文人学士题咏律诗,以壮观瞻。
特别是在永乐时期,随郑和船队而来的各国贵宾云集南京,所以这些酒楼更是座无虚席,盛况空前。
现在虽然大明朝廷已经迁都北京,但十六楼依旧是南京城里响当当的老字号,每日高朋满座,生意兴隆。
胡自皋这次邀请徐爵,没想到居然把南京城里守备太监孙大勇也顺带上了,这位大人物可不是他一个工部主事能随意结交的,自然更是殷勤。
鹤鸣楼最好的酒菜不要钱似的送上来,他几乎都不肯沾座,只是一个劲的逢迎。
酒酣之际,孙大勇好似不经意般问道:‘徐老弟,你今趟南下的任务还没做好吗?’
“唉,不满孙公公,宫里就给了二万两银子,要我来南京采买太后的礼物。
这南京城的繁华我也是见识到了,好东西是真不少,可惜.”
徐爵故作惋惜道。
“怎么?”
孙大勇诧异问道。
“前两日内城灵玉坊那里,我倒是看中一串佛珠,你也知道,当今天子生母李太后喜欢在后宫念经,这佛珠正好相配,质地也是上乘,可偏偏那掌柜要价极高。
我百般说和,人家也是不肯让价,还说对外他都是卖五万两银子的,也就是到我这里才愿意三万两成交。
你说这.我哪有银子采买此物,这次回去,少不得被冯公公训斥。”
徐爵一番唉声叹气,让在一旁端着酒壶殷勤倒酒的胡自皋听进去了。
三万了银子,买一个手串,好吧,是佛珠。
嘶.
有点贵。
不过听徐爵说这采买的佛珠是送当今天子生母李太后的,那貌似也就不贵了。
同时,做了这么些年的官儿,胡自皋也不是白给的,看了眼醉眼惺忪的两人,其实多少也猜到点东西。
“徐大人,这佛珠真的好?”
知道归知道,现在他就是要巴结来自京城的大人物,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胡自皋也是豁出去了,打算赌一把。
“太后娘娘就喜欢这东西,就是可惜了。”
徐爵故作惋惜状说道。
“既然如此,明日我就去灵玉坊看看,看能不能买下这佛珠,孝敬给李太后。”
胡自皋开口说道。
漂亮话他会说至于到了京城,最后变成什么样子,那就不知道了。
可即便这样,胡自皋还是打算努力下,看能不能借机攀上徐爵和他身后的那位冯公公。
只要自己花了银子能传到冯公公耳朵里,想来对自己仕途就会有很大的助力。
而就在第二天,徐爵就在自己的宅子里见到了胡自皋,此时他双手捧着一个盒子,一脸谄笑。
徐爵打开盒子,里面一串晶莹剔透的佛珠就出现在他眼中。
“哎呀,胡大人,你这可是大手笔啊。”
徐爵惊叹一声。
“唉,没有徐大人面子,这串佛珠,胡某花了三万五千两银子才入手,这就急急忙忙送来大人这里,希望大人收下,送入宫中,也算下官对太后娘娘的孝敬。”
胡自皋急忙说道。
“胡大人破费了,这样吧,我从京城过来,带着宫里拨下来的银子”
“别别别,徐大人,你这是打我脸,那些是冯公公和大人的辛苦费,哪能给我。”
徐爵开口又试探一次,想看看胡自皋的反应,不想他当即就摇头。
看了眼胡自皋,大家都是明白人,拿了人家的银子,徐爵就笑道:“如此,待我回京城一定禀明冯公公。”
第873章巴结
看到胡自皋已经付出了三万五千两银子的代价,徐爵就知道,还是要给他一些好处才行。
不然几万两银子砸出去,要是连个水泡都没有,任谁都不会开心。
李太后大寿在际,可别闹出幺蛾子才是。
“胡大人破费了,这样吧,我从京城过来,带着宫里拨下来的银子”
“别别别,徐大人,你这是打我脸,那些是冯公公和大人的辛苦费,哪能给我。”
徐爵开口又试探一次,想看看胡自皋的反应,不想他当即就摇头。
看了眼胡自皋,大家都是明白人,拿了人家的银子,徐爵就笑道:“如此,待我回京城一定禀明冯公公。”
“那就有劳徐大人美言了。”
胡自皋急忙说道。
“我听说当初你为了复官,可是耗费不少,还是走的卲方的门路,请高拱出手帮你解决的麻烦?”
一晚上的时间,东厂从南京锦衣卫手里已经把胡自皋的过往全部都查了个底朝天。
只知道这人在县官面前拿捏自己京官的架子,得罪了人,怎么被弹劾的,又走什么关系复职还真不知道。
现在好了,知道这老小子当初在家守孝期间,不仅和好友及族中子弟吃喝玩乐,甚至还悄悄纳了一房小妾。
这种事儿,别人当然不容易知道,可地方官却是门清。
所以憋到他要复职的时候,把事儿捅出来,差点就断了他的仕途。
大明以孝治天下,对他这种行为当然是不能容忍的。
好在事发后,他果断带着万两银子送到卲方处,请他走动关系。
那时候正是高拱权势滔天的时期,有高拱暗示,这事儿自然被大事化小,虽然仕途保留,可也被分派到清水衙门里任职。
实际上,在大明朝的官,还真没几个简单的。
高拱通过邵大侠帮忙活动得以复职,而他也帮卲方解决一些难题,相应的也从卲方那里得到好处,可以说卲方几乎已经成了高拱的白手套。
高拱不贪财,因为有人帮他做这些事儿,他只需要对某人某事做出一些暗示即可。
而说起来,不管是高拱还是张居正,亦或者其他官员,大多都以此敛财还不容易被人抓住把柄。
倒是魏广德倒卖人参,在京城士林颇受非议。
不过说归说,此事拿出来也算不得把柄。
人参在他府上,你不买就是了,毕竟那东西据说可以续命,人家也是真金白银买回来的。
加之朝中致仕高官离京之时,魏广德必然送上一支上好人参,也算是有情有义,所以士林非议,但是官场上人倒是没人多说什么。
真要说起来,可比高拱、张居正要干净许多。
只是徐爵这话落到胡自皋耳中,可谓肝胆俱裂。
高拱和冯保什么关系,他身在官场可是清楚的很。
别以为这里是南京,对北京就一点消息也没有。
甚至在南京城还有传闻,高拱罢职就是冯保和张居正联手操作的结果,否则高拱也不是那么容易被驱逐离朝的。
一个内相,一个外相,胡自皋还敢说什么。
“徐大人,下官是冤枉啊,请你相信,下官绝对不是那高拱的人,只是因为琐事请人中间说和,求了一次情。
除此以外,根本和那高拱就没有任何联系。
其实下官更仰慕冯公公,早就想拜会,只是一直无缘罢了。”
胡自皋急忙辩解道。
“哦,是这样吗?”
徐爵说起此事,其实也是为了让胡自皋知道,他对他可是并非不了解。
他可是厂卫的人,这天下还真少有不被厂卫所知的事儿。
“说起来胡大人也是命好,金榜题名后一路放的都是肥缺,守制三年,虽然让人奏了本儿,但也是有惊无险,依然升了个正六品的官儿。
说起来,你应该没少给高拱送银子,可人家也没拿你当自己人。
一点小事儿,手抬一抬就没事儿了,可偏偏却把你盐运司判官的官职换成了工部主事,呵呵.”
徐爵笑道。
“是是是,大人说的在理,我一不是高拱的门生,二没有乡谊,他哪里会为我费心。
当初下官也就是想着,有钱能使鬼推磨,所以才如此做。
说起来那丹阳卲方是个能人,那时候许多人都向他请托,解决官场上的事儿,否则我那里会找到他。”
胡自皋陪笑着说道。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话说的好,这天底下,还真没有钱不能解决的事儿,哈哈哈”
徐爵畅快的大笑,也不知道是不是为了那几万两银子,此时甚是开心。
这些官儿,为了捞银子费尽心思,还是不如他这样的上位者,随便动动嘴,人家辛苦捞来的银子就要双手奉上。
胡自皋没接话,只是在一边傻傻陪笑。
“我看你是个会用钱的,知道花钱办事儿的道理,是不是还想花钱挪挪窝?”
徐爵收起笑容,这才认真看着胡自皋问道。